爱你在心口难开——龙山镇中心幼儿园中二班线上推送纪实

陈丹

<p> <b>🌸经典诵读《弟子规》🌸</b></p><p> 《弟子规》是封城前在娘家整理旧书籍时带回,同时带回的还有《朝花夕拾》和上高中时所用的楷书字帖。封城后,毫无疑问他们成为了我的珍宝。</p><p> 读书先读书的封面和扉页,后读内容是我的习惯。扉页中讲了一则面试小故事让我决定把《弟子规》这本启蒙读物推送给班上的孩子,教学相长,师幼共同成长。在解封后辅导上一年级侄儿子学习时,发现《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这些经典早已纳入课本,肯定了自己的决定。</p><p><br></p> <p> 莫闲立春早 学习正当时</p><p> 2月1日班级群内发起共读号召,全班家长积极响应。即是幼儿家长又是老师的我深知:号召只是唤醒了家长们寒假来带娃的疲倦,响应只是触碰到了家长们渴望教育好自己孩子的意识罢了,做为乡镇家庭,实施极难。</p> <p>  家长们预热了几天,果不其然,效果并不好,鸡飞狗跳的场面一再上演,家长们注重记忆,忽视本身的理解与行动,孩子们则玩惯了,不受约束。和家长们沟通过后,决定将《弟子规》学习律动化,自学手指操,并把内容生活化,建议诵读时间放在晨起睡前,减轻家长负担。这个调整得到了配班老师毫无条件的支持。渐渐群内有了生气,每天记录孩子们诵读的历程。</p> <p>  后来结合节日开展主题教育,三八节,母亲节,清明节等继续推送经典诵读古诗《清明》《小池》等,并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教育孩子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实践劳动,将所学《弟子规》内容精髓升华。初试线上推送,家长们的态度——坚持尤为重要。没有任何家长与生俱来会当班主任。家园沟通是桥梁,做为幼儿园老师我们更应该多做的是教会家长方法,指导家长科学育儿。</p> <p><b> 🌸科学小实验🌸</b></p><p> 每天坚守着班级群阵地,同时也守着儿子的一亩三分地。我的儿子在市幼儿园读大班,每天老师们同样在线上推送活动。同为幼教人,每天辛勤付出身同感受,积极互动配合就是最好的回应。</p><p> 曾有段时间,儿子班级群内推送了一系列的科学小实验,儿子玩的很嗨,当妈的我也不例外。</p> <p> 汲人之长 补己之短</p><p> 对于好玩又具有价值意义的游戏,我都一一收藏,决定再次调整自己班级之前的推送计划,将这些神秘而又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分享在班级内,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同时,让孩子们与家人也有更多的亲子时光。农村的孩子不比城区的孩子物质丰富,考虑到他们面临的材料匮乏,可操作性和年龄特点选择了易操作的小实验进行推送,《吹泡泡》《打不湿的纸巾》《神奇的纸片》《变大变小的🎈》《水中开花》等等,争取将教育意义最大化。我想没有任何人有任何权剥夺孩子们对科学的探索,对世界的认知。</p> <p> <b>🌸艺术之美🌸</b></p><p> 线上推送活动持续了1个月,群内一位家长发出了幼儿写数字的照片,顿时群里炸开了锅,要求幼儿园教写字拼音。仔细看看群里孩子的照片,握笔姿势、坐姿都不对,小学化倾向的危害性心知肚明。向家长解释是必要的,但是从第二天开始,第三次调整班级线上推送活动。顺水推舟,将绘画和手工折纸作为主要课程。</p> <p> 以画代笔 润物无声</p><p>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家长知道幼儿园除了拼音数学,还有另外的美,二是锻炼孩子们手小肌肉的发展,或许我阻止不了家长们执拗的行为,但我至少可以为孩子们的将来努力一下。在推送活动后我会像在幼儿园一样提醒他们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涂色方法。看到孩子们的作品:手工折纸《春天的花朵》、《小青蛙》、《剪指甲》、线条画、手印画等等,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我的力量很小,我只能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影响一个人,或者一小部分人,由这些人再影响他人,或许将来就影响了一群人。</p> <p><b> 🌸生活即教育🌸</b></p><p> 大概在3月中旬,感觉自己班级线上推送活动达到了瓶颈,孩子们参与度锐减,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陷入了反思,从推送活动出发,寻找原因。通过线上家访,阅读关于《南京市鹤琴幼儿园--疫情时期的课程探索》的文章,知道教育必须回归生活,生活即教育。这一点在第二天推送的反馈中得到了证实。</p> <p>  回归儿童 回到生活 </p><p> 第四次调整推送计划</p><p> 三四月份春光甚好,便推送出树叶、花朵粘贴画。看到孩子们的分享时,心中除了激动、感动,还有敬畏,敬畏生命敬畏生活。平时的思维局限,总想把高大上的知识教给孩子,却忘记了教育的本质。 </p> <p><b>🌸亲子游戏 点亮“鼠”于我们的亲子时光🌸</b></p><p> 虽然这个假期有点“害怕”、有点“无聊”、又有点“不一样”,但在家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孩子们的心贴的更近,每天班级群都会推送亲子游戏,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亲情的温暖,愿“宅”家时光更快乐更美好。</p>

推送

家长

孩子

班级

弟子规

幼儿园

群内

教育

亲子

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