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天是母亲节,昨天给母亲买了一件绿丝质短袖衫,今早又到菜市场购买一扇排骨,几斤豆角,还有西红柿、青椒、黄瓜、干豆腐等办凉菜的用料,回乡下去看望八十六岁的老母亲。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只是年前一月二十二日和儿子开车回家转了一圈,年后就开始封城封乡,我们单位全员作为志愿者开始参与管控福源安居小区值守。先是四天一班,单位上班后也如此,边上班,边值岗,赶上两场大雪均不曾擅离职守;疫情有所缓解后,寻思“五一”放假期间去看望老妈,结果传出来家乡发现疫情的消息。惊悸之余,虽多方打探,奈何干系重大,均闪烁其辞,无奈“五一”带孙子回乡的打算只好搁浅。前日妻子去老妈家送衣物,老妈都挑理了,说我这个当儿子的,心里没有老妈。这次母亲节刚好赶上星期天,自然是归乡心切,蔚然成行,所以上午八点多钟就出发了。</p> <p> 到老妈家一进家门,十几岁的小侄儿就说:“可下回来了!”老妈接着说:“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这祖孙俩一唱一和的挤兑我,可见平时老妈没少念叨我这个不孝的儿子。窗台上对红和仙人鞭,争奇斗艳般的开着大红花;电视上正播放电视剧《青恋》,爱好养花,爱看肥皂剧,这是老妈的两大爱好,晚年尤甚。我一边夸赞红花开得好看,忙不迭地拿出手机拍摄窗前这些陪伴老妈的功臣,一边陪老妈聊天、看电视剧。这时候,手机微信响起了提示音,我打开一看,是妻子发来的孙子在外婆家过生日的视频——我一下反应过来了,今天是农历四月十八,是小孙子的五周岁生日!这两天一心想着回家陪老妈过母亲节,竟然把孙子的生日给忘了。亲家母事先没告诉我们,是怕我们多心、破费,现在发来视频一是通知我们他们正在给孩子过生日,二也是共同祝贺、衷心祝福孩子生日快乐。瞧我这记性,事先给孩子定一份蛋糕也是一份心意,孩子爸妈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应当想着给孩子过生日啊,真是粗心!我心里这个自责呀,但脸上还不能表现出来,又怕老妈多心:因为看我,而错过了给孙子过生日。我把孙子过生日的视频给老妈看,说孩子长大了,长高了,长胖了,接着又在手机相册里,翻出孙子的近照给老妈看,老妈一面感叹重孙子长得真快啊,一面又惋惜第四辈人仅此一个男丁,这才总算转移开老妈的注意力,将孙子过生日这事翻篇。</p> <p> 弟妹炖好排骨,饭菜端上餐桌,一家人正吃饭聊天时,我的手机微信提示音又想起来了:这次是加班的助理,向我汇报一起涉恶案件,因为近日上级院要听取案件进展汇报,我的助理正在赶写汇报材料呢。老妈见我又看手机,就责备我吃饭也不放下手机,不能消停吃顿饭吗?我陪着笑脸说:“人家是替我加班干活,现在是向我汇报想法,我怎么能不理人家呢。”我手里这起案件,因为定不定恶,争议很大,县里不少人关注;最后怎么定可以暂且不管,但事实和证据,作为承办人一定要把握准确。我的助理就是根据我的指导思想在对证据进行梳理,其中有些关键证据关乎案件走向,所以他才及时向我汇报的,这个节点不能出任何纰漏,所以,我必须就此阐明自己的观点——没办法,只好一边吃饭,一边回复。我这顿饭是食不甘味,满脑子都是证据链啊,软暴力啥的,这些又不能跟老妈去解释,否则,可能会越描越黑;也不知道我的思想溜号,影响了老妈的食欲没有,我是太想陪老妈好好吃一顿饭了,可是,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愿望,居然又一次没能兑现。身为父亲、儿子、爷爷、丈夫、志愿者、检察官——集多重家庭社会责任于一身,有时候深感分身乏术,转换无方,有谁能够说清楚,身为一名中年男人(实则老年矣)本身到底有多难?!</p> <p class="ql-block"> 我和助理交流完,老妈的饭也吃完了,因为没有好好陪老妈吃顿饭,我心里愧疚不已,就边和老妈聊天,边看肥皂剧。老妈说:“你的学生小军去世了,你知道吗?”我听后一惊:“您说史树军?”老妈说:“是,就是过年来家看你,叫你文斌(我的名字)那个。”老妈记性真好,这事我都忘了,老妈还耿耿于怀。史树军是我师范学校毕业后所教的第一批弟子,也是班里最出类拔萃的学生,他考上大学后寒假回来探亲。因为和我家是邻居,听说过年我也回来了,就来家里看我,没想到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见到我居然老师都不肯叫,而是直呼我的名字。我倒也没怎么不悦,客气地跟他聊起了大学生活及学习近况等话题。待送走这位心高气傲的学生后,我家的兄弟姐妹不干了,尤其是老妈:“这是什么学生?一点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我说人家都是大学生了,我毕竟只是名中专生,也不为过。老妈得理不饶人:“那也是你教过他,他可没教过你!”老妈的话把我给说乐了,这话正暗和唐代大文豪韩愈的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后面正是“师道也不传久矣!”世风日下如此,也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改变的。这个梗过去多年,我也早已淡忘了,没想到老妈还记得,可见人不能做失礼之事啊,否则妇孺难平。也就是自打那之后,我和这位高徒山海相隔,再无交集。没想到,那次尴尬的谋面,居然成了永诀,算起来他也就五十出头的年纪。老妈说他过得不好,至今无嗣,媳妇又离婚了,是去年九月份病逝于哈尔滨的。史树军除了我教他那两年,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后来的三十六年,他过得如何我不甚了了,只记得他学的是理工,可能也和我一样在“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方面,有所欠缺吧。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终于远离了人世的苦难,祝愿树军同学好好安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我和老妈谈性正浓时,进来一位浑身打工装束的老妇人:一米七十多的个头,穿一身旧得看不清底色的麻布衣服,戴一顶绿色褪尽的遮檐帽,帽子里扎一条水白色丝巾。她问我还认不认识她?我说:“你是大嫂吧(我哥的大舅嫂)?”她说:“你大嫂早窝吃窝拉了(瘫痪在床)。”后来仔细看,原来是三舅妈(我二叔的内弟媳)!我急忙起身让座。我看着她如霜的鬓发问:“三舅妈,您多大岁数了?”“七十一!”“身体真好!”我由衷地夸奖道。“身体不好就活不到现在了。”她直率地说。“你小子混得不错呀!”她上下大量着我说。我说:“跟您一样,也是打工仔一个。”她老人家撇了撇嘴,没再说什么,后来弟弟开拖拉机头,把三舅妈送到侄儿的大棚做对花传粉去了。我问老妈:“这么大岁数怎么还打工啊?”老妈说:“你三舅去世好多年了,她不打工谁养活她啊,两个儿子一姑娘都没心肝,都不管她。”“没再找一个伴吗?”“她那脾气,跟谁也过不到一块去。”我又问:“她打工一天能挣多少钱啊”小侄儿说:“一个小时十五元,一天干十个小时,正好一百五十元。”我心想:多可怜的母亲啊,人到古稀之年,还要靠打工出力维持生计,身体能吃得消吗?看来养儿防老这个理念,还真的有点不靠谱啊,农村社保这片广阔天地,还真是大有文章可作,农民晚年的社保工作任重而道远啊!</span></p> <p> 临到傍晚,我又不得不离开老妈,启程回家了,明天早上还要上班,手里还有一堆关乎不少人命运的工作要做。老妈非要把家里小鸡下的一箱鸡蛋,让我给小孙子带回去,我说您老留着吃吧,孩子他外公给孩子买笨鸡蛋了,老妈说外面买的不靠谱,还是家里的小鸡知根知底。我小心翼翼抱着鸡蛋,抱着祖辈对重孙的珍爱,回头看着老妈依依不舍的神情,想起老妈上午试衣服时所说的话:“花这钱干嘛,还不知道能穿几天呢!”不觉悲从中来,泪水盈怀:老妈操劳了一辈子,心思都放在了子女身上,现在又惦记着孙子、重孙,我们这些做子女的,谁能回报母亲付出之万一呢!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而母爱从来无以回报!正如古人所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衷心祝愿全天下的母亲健康长寿,祝愿善良的人们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结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