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张旧发票看上海小三线生产

芮永华

<p>  上世纪65年~88年,上海在皖南建立自己的小三线,生产以40火箭和57高炮为主干的一系列军工产品。</p><p> 由于种种原因,各单位竣工时间参差不齐,生产任务也不均衡,有的运行正常,有的开开停停。</p><p> 在整个后方基地中,绩溪片生产57高炮炮弹的几家工厂是生产最正常、订单任务最充足、产品数量最上规模的“明星”单位。</p><p> </p><p> </p><p>据众多山友回忆——</p><p> 57高炮弹药筒,由绩溪的光明机械厂生产,</p><p> 57高炮炮弹弹头(弹体),由绩溪万里锻压厂生产,</p><p> 57高炮炮弹引信,由绩溪光辉器材厂生产,</p><p> 57高炮炮弹发射药,由东至卫星化工厂生产,</p><p> 57高炮炮弹成品箱,由绩溪红星木材厂生产。</p><p> 而57高炮炮弹总装配,由绩溪燎原模具厂完成,</p><p> 另据《上海市工业分志》记载:1971—1985年,共生产铜质和钢质57榴弹共403万发。</p><p> </p><p> 请注意,重点来了:是403万发,不是几万、几十万发,而是四百万哪!</p><p> 可以想见,当年绩溪片的三线厂生产一直处于多么红红火火,一片繁忙的景象啊。</p><p> 尤其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1979年,年产量最高,达60万发,大大超过年产40万发炮弹的设计能力。(《轻工业分志》)。</p><p>&nbsp;&nbsp;&nbsp;&nbsp; 绩溪片的小三线企业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功莫大焉,每想于此,都会禁不住要向这些老军工们致敬!</p><p> 但是,以上都是30年后今天的回忆和文献记载,在我头脑里还只是个轮廓框架,还是一个模糊概念。</p><p> 这些单位之间怎样配套衔接、制造流程究竟如何?详细具体的一手资料又在哪里?一直不得而知,心里有点不踏实,总想探个究竟。</p><p> 直到最近,惊喜从网上捡漏到一些旧发票,是上述企业产品“上下家”之间买卖的销售票据,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而使得以前的回忆内容得到了证实!</p><p>&nbsp;&nbsp;&nbsp;&nbsp; 这些纸片是当年企业的重要活动记录,包含了政治、经济、生产、销售等诸多信息,在目前小三线档案封存情况下,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p><p>&nbsp;</p> <p><br></p><p>(一) 卫星化工厂发票(1张)</p><p>内容 燎原模具厂购买卫星化工厂发射药</p><p>时间 1979年9月15日</p><p>名称及规格“57”高发射药 &nbsp;数量26.81吨</p><p>单价6400 &nbsp;&nbsp;金额171584元</p><p>附合格证(质)检字第52号 &nbsp;&nbsp;共447箱</p><p>(79市)五协军配字23号(详情未知) &nbsp;</p><p>供应主管:田栋 &nbsp;&nbsp;&nbsp;</p><p>审核:唐桂芳</p><p>开单:叶传刚</p><p>盖章:卫星化工厂革命委员会 结算专用章</p><p>货号:24/79 (应该是)1979年第24批次</p> <p>  (据《上海市工业分志》还记载,卫星化工厂1977年~1979年生产发射药1233.52吨)</p> <p><br></p><p><br></p><p>(二)光明机械厂发票(3张)有“毛主席语录”</p><p>内容 :燎原模具厂购买光明机械厂“57”炮弹弹筒</p><p>时间跨度:在77年~79年</p><p>每批数量:5千~6千只 &nbsp;&nbsp;单价14 元 &nbsp;&nbsp;&nbsp;&nbsp;</p><p>共计五批,总数 2万8千多只</p><p>盖章:光明机械厂革命委员会 发票专用章、财务专用章 &nbsp;&nbsp;&nbsp;&nbsp;</p><p>经办:邹</p><p><br></p><p> 请特别关注第3张发票,截止1979年9月,光明厂已经销售了111批次的弹筒。看来《轻工业分志》所记载的该年是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年产60万发所言不虚啊。</p> <p>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厂建厂初期没有能力生产钢质弹筒,用的是铜材,价格要高得多!为此,厂里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集中攻关,对原来的技术、工艺、设备作了重新研制、改进,逐个地解决弹体表面防锈等质量难题,使其日趋完善,并自行研制出3500吨精压机,由此实现了弹筒材质以钢代铜,在1978年产品检验中合格率达100%,达到全国同行业的历史最好水平。数百万发的产量,节约的资源成本和经济成本是巨大的!</p> <p><br></p><p><br></p><p>(三)光辉器材厂发票(5张)</p><p>内容 :燎原厂(5323)购买光辉器材厂炮弹引信</p><p>时间跨度:在76年~77年</p><p>每批数量:1万~2万发 &nbsp;单价5.5元和7.1元两种 &nbsp;&nbsp;&nbsp;&nbsp;&nbsp;</p><p>共计五批,总数 8万1千多发。</p><p>盖章:国营光辉器材厂革命委员会 生产组 &nbsp;</p><p>经办:毛美福</p> <p>  据该厂职工介绍:通常情况下,每批次生产2O500发,军代表每批次要抽取156发,要通过静态、动态、物理、密封、平炮以及高炮实弹射击等各种试验,实际每批次出厂数是20344发,77、78年最忙的时候每月能生产5批次,月产可达到10万发引信。</p> <p><br></p><p><br></p><p>(四)万里锻压厂发票(5张)</p><p>内容 :燎原厂购买万里锻压厂炮弹头(丸、体)</p><p>时间跨度:在74年~79年</p><p>每批数量:1万发 &nbsp;共计五批,总数 5万多只</p><p> 其中74年单价16.5元</p><p> 78年~79年单价10.6元 &nbsp;&nbsp;&nbsp;&nbsp;</p><p>盖章:有国营万里锻压厂革命委员会计划劳动工资组、生产组及生产计划科三种公章。反映了从文革末尾至改革开放的变化。</p> <p><br></p><p><br></p><p>(五)红星木材厂发票(5张)</p><p>内容 :燎原厂购买红星木材厂炮弹成品箱</p><p>时间跨度:1974年~1977年</p><p>每批数量 :2千~1万不等 </p><p>共计五批,总数 2万5千多只</p><p>其中74年单价17.5元 &nbsp;76年起单价16元</p><p>盖章:红星木材厂革命委员会 发票专用章 &nbsp;</p><p>&nbsp;</p><p>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张发票,1977年6月30日购买数量是10009只成品箱,正值生产高峰期。</p> <p><br></p><p><br></p><p>57炮弹的实物及结构图</p> <p><br></p><p><br></p><p>上海小三线生产的57炮弹图片</p><p>其中5355是卫星化工厂的代码</p><p> 5323是燎原模具厂的代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编者行文至此,发觉以上所有发票都指向同一个单位——担负“57”高炮炮弹总装生产的燎原模具厂!如许多的票据流失到外面(就我所知还有其他山友搜购到更多发票),只有两个可能:</p><p class="ql-block"> 一是从燎原模具厂流出去的,当年小三线撤回上海时该厂匆忙中没有处置好;</p><p class="ql-block"> 二是从其他零部件厂流出去的。</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前者可能性最大。因为如果是后者,只可能涉及本厂一家的发票,哪来如此多厂家的发票呢。</p><p class="ql-block"> 但要是看不到这些发票,那么今天这篇文章就无从谈起,我们还是处于“混沌模糊”的认知之中。</p><p class="ql-block"> 如此看来,应该感到庆幸,感谢燎原厂的一次“疏漏”才是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卫星化工厂芮永华</p><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