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母亲,唯有你的爱是完美无瑕

M 💕 Wang

<p>  在这个温馨而又特别的日子,再次感动于父亲写给奶奶的文章——《怀念母亲》。祝愿天下所有母亲笑容灿烂,身体健康!</p><p> 真诚的向我母亲道一声:</p><p> 妈妈,您辛苦了!我爱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怀念母亲</b></p> <p>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p><p style="text-align: right;">——题记&nbsp;&nbsp;&nbsp;&nbsp;</p><p><br></p> <p class="ql-block">  多年前就想写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可总是担心我这笨拙的笔、肤浅的文字,亵渎了母亲的英灵。时值母亲诞辰90周年之际,我对母亲的思念泛滥如滔滔洪水。于是,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我静心提笔,手中的笔不听使唤地抖动着,我仿佛听到母亲在轻轻呼唤我的名字——“梅春”。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泪珠滴落在稿纸上……</p><p class="ql-block"> 娘啊,人人都说世上最苦是黄莲,可您的生活比那黄莲还要苦三分!1925年1月23日,松滋南海镇白溪桥村一个极其贫苦的家庭里,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母亲)降生了,您的出生给这个贫寒的家庭带来一丝喜庆。但是好景不长,不幸的厄运降临了,您7岁那年,外婆身染重症,没过几天便丢下双目失明的外公和您四姊妹撒手人寰。坚强的外公拖着你们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当时大姨15岁,二姨13岁,舅父10岁。万般无奈之下,外公只好忍痛把年仅15岁的大姨嫁到纸厂河镇上的一户刘姓人家为童养媳,把13岁的二姨接给八宝垸龟嘴一户周姓人家为女,舅父则过继给当地一户姓匡的人家为子。从此,年仅7岁的您便牵着瞎眼的爹四处流浪、讨米要饭,过着居无定所、餐风露宿的生活,好心人见您可怜,便节省一点吃的来救济你们。那种境况,就是铁石心肠的人见了都会泪流满面啊!</p><p class="ql-block"> 外公年轻时饱读诗书,后来因患上眼病,加上外婆的去世,对他打击加重,导致双目失明,但他年轻时看过的书,后来还记得很清楚。所以,他会讲许多长篇故事,诸如《薛刚反唐》、《刘泉进瓜》、《四下河南》等等,他记得滚瓜烂熟,也讲得活灵活现。当时那个思想封闭、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根本没有什么文化生活,能有人讲故事听,就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因此,外公自然成了一个民间说书艺人。白天,您牵着外公沿户乞讨,晚上落住在喜欢听书的人家,以说书讲故事换讨歇处。就这样,您和外公流浪漂泊就是8年,这是您不堪回首的往事,也是我痛彻心扉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您15岁那年,经人介绍到街河市一户姓雷的人家为童养媳,还没到成婚的时候,那个男人被拉壮丁战死他乡。您不得不又回到我外公身边,继续牵着我外公四处流浪,讨米要饭。当时地无半垅,即使有田也无法耕种。没有住的地方,一多半是在破庙里、别人的屋檐下两眼怅望灰天,看着天幕上的繁星升起又陨落。有一年的冬天,地方上好心人可怜您们父女俩,给您们在白溪桥街头搭了一个窝棚作为栖身之处,娘啊,您在这个窝棚里一住又是5年啦!</p><p class="ql-block"> 您22岁那年,经我大姑妈介绍,嫁给了我的父亲,从此您才结束了讨米要饭的日子,才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您24岁时生下了我,我想,也许从这个时候起,您的脸上才露出过笑容。我的出世,给这个家庭也带来了欢乐,我的爷爷、奶奶更是把我视为心肝宝贝,并请来算命先生给我算命查八字。算命先生说怕我养不得,必须假叫爹娘,所以我一直叫您和父亲为“大妈、大爹”,直到您去世了,我都未叫过您一声娘。“娘——”儿子想大声地叫您一声娘,我的苦命的娘啊!</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结束后,爷爷、奶奶从中心垸搬到现在的住地——丝线潮,租下了邓美庭20亩旱田和3亩水田,一直种了三年,这三年还赚了一些钱。当时正是解放战争之际,父亲为了躲壮丁,常年在外地帮工,这么多田,全靠您和爷爷、奶奶耕种,泥里水里该多苦啊!直到1949年,您和父亲用三年积攒的钱买了7亩旱田和1亩水田,从此,我们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在你们辛勤耕耘下,年年丰收。1953年,您和父亲从外地买回松树,建起了三间穿架子套土墙的茅草屋,这才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家,才真正结束了无家可归颠沛流离的讨米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日子还没过上一年,一场天灾又降临在您的头上。1954年7月,连续20多天的瓢泼大雨降落在松滋境内,椐《松滋县志》记载:“县境东南一片汪洋,从新江口至老城、沙道观、涴市、石咀、黑土垱等地均用小船来往。” 你和父亲先一年亲手建起的三间新房,土砖墙全部被水淹后倒塌,你们只好用倒塌的土砖把柱头围住,避免屋塌。直到9、10月份渍水消退后,茅屋虽然没塌下来,可是没有墙怎么能住人呢?你们只好到处割一种叫水荫草的野草和芦苇,在芦苇上缠水荫草用来夹成壁子,然后抹上泥巴,这便是墙了。被水淹后,田里庄稼颗粒无收。我记得,当时您买回菱角米做饭吃,菱角米里面拌野菜。四处一片汪洋,哪里去寻找野菜,您只好划着腰盆,用两根竹竿从水里绞起一种叫做“灯笼泡子”的水草洗净剁烂后,和在菱角米里面煮成饭用来充饥度日。</p><p class="ql-block"> 当时您吃的是菱角米拌野水草,可是您给我吃的却是光菱角米做的饭。尽管我吃的是光菱角米饭,可还是患上了肠胃病,这年冬季的一天,我突然肚子疼,父亲又不在家,您背着我一溜小跑,到离家十多里的赵家拐,请汪平阶先生给我治的病。您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再加上着急上火,已是满头大汗。汪医生给我诊断以后,抓了药,您又背着我,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家走。</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爷爷、奶奶和你们分家了,你们分了最北头一间,爷爷、奶奶和叔父分了两间,当时我们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屋里,中间横夹了一道壁子,后边为寝室,前边半间作为堂屋,还用土砖砌了一口灶算是厨房,直到第二年下半年,你们在北头才搭了一个偏搭子。</p><p class="ql-block"> 1956年,是您给我用紫红色的布缝了一个书包,把我送到学校。这年9月,您给我生下了小弟,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可谁曾想到,巨大的不幸正一步一步向您、向我和小弟袭来,父亲常年在外帮别人轧花而染上了肺结核病。是您请人用滑竿抬着父亲到县城医院检查、治疗的。那病如果是现在是完全能治好的,可是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尽管到处求医问药,但就是不见好转,而且越来越重。父亲躺在床上咳嗽不止,刚生下小弟还在坐月子的您,总是日夜不停地侍候在父亲病床前,还要照顾未满月的小弟。娘啊,这样的苦您是怎么撑过来的呀!</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熬过了年关,父亲的病越来越重了。农历二月十五这一天,我正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突然,叔父出现在教室门口,他满脸泪水,喊道:“春儿,快回去,你大爹……”还没等叔父说完,我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连书包也没拿,也没向老师请假,一步冲出教室,飞跑回家。一进家门,我看到了父亲,他冰冷的身子直挺挺地躺在地下,您趴在父亲遗体旁,两眼呆滞地看着我没说一句话……后来邻居说您曾哭昏死过去好几回了。在邻居们的帮助下,父亲的后事料理完了。从此我也就成了没有父亲的孤儿。您从此引着我们兄弟俩,过着孤儿寡母的生活。几年后,有好心人看到您带着我们两兄弟太苦、太累,便给您作介绍找个伴,可是您一口回绝。我知道您是担心我们受到委屈,才坚持孤身一人的。父亲逝世时您才31岁啊!娘,您用羸弱的双肩承担起生活的责任。您从未喊过一声累,叫过一声苦。您的勤劳、隐忍、坚守为您的子孙矗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六岁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漫天的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雪里夹杂着冰冷的雨丝。到放学的时候了,雪还没有停。我躲在教室的走廊下,呆呆地望着天。没有胶鞋,又不愿把布鞋打湿,后来,我干脆赤着脚跑回家里。当您看见我冻得通红的双脚,责备我说;“傻小子,有鞋不穿宁可挨冻。你个傻孩子。”一边说一边用手搓着我发红的脚。当我抬头看您时,您正扭头擦眼泪。娘啊,儿子不冷,儿子心里暖和着呢!在以后变天的日子里了,我也有了一双“新胶鞋”。原来这双胶鞋是您用别人扔了的烂胶鞋,用您的巧手改做的。每逢变天,您总是丢下手中的活为我送胶鞋,还自责说:“娘买不起新胶鞋,给你做了一双,不过这比打赤脚要好多了。”娘啊,就是这双鞋,它让我学会坚强。它让我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了更深的领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艰难,可每年过年时,您总是要给我们兄弟俩缝一套新衣服。白天,您在生产队出工(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晚上,昏暗的油灯下,您的一双粗糙得象老树皮一样的手还在缝缝补补。冬天您的手被冻得裂开了大大小小的口子,我看见您是用羊子油烧化后滴在口子上止疼的。就是这双手,夜夜飞针走线,为我们兄弟俩缝衣服、做鞋子。您常常对我说:“你们哪怕没有爹,我一定不让你们穿得比有爹的伢们差。”娘啊,在我学生时代,因为我的努力与勤奋,我的衣着一直都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您对儿子倾注了浓浓的父母之爱,儿已无法回报了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三年困难时期,好多家庭都无法生存,有的甚至活活饿死,像我们孤儿寡母的家庭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那时还是以生产队为单位吃食堂。有一天我从学校放学来到食堂里领饭吃,食堂里一个矮矮的凶神恶煞似的事务长,向我们几个学生恶狠狠地说:“你们没搞事,吃什么。”极不情愿地给我们每人分了两调羹黄豆面和一勺子野菜叶,他给别的同学都打满了,可我的两调羹黄豆面却浅浅的,刚好被您看见了,“这还了得,这分明是欺负人嘛”。您一边说一边把我的碗和另外同学的碗拿来放在一起,厉声质问那个事务长:“你这面是哪门打的?”事务长自知理亏,二话没说便给我加了半调羹,这才罢休。有时候,您晚上从荷包里掏出一小包黄豆面,分给我和弟弟每人一调羹,让我们充饥。我知道,这是您勒紧裤带,从牙缝里省出来给您的儿子的。您总是说:“你们正吃长饭,怎么能饿得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年的大年三十,别人家都欢欢喜喜过着新年,我提着淘篮和篾刀到赛马岗岸子去砍柴,发现一条小沟里水干了,沟里有许多荷茎,我知道,荷茎底下一定有藕,于是跑回家中拿了一把锹,您也与我一起来到那条小沟里挖起藕来。当时天寒地冻,沟里泥巴结了冰。我们娘俩穿着单衣,赤着脚,站在泥中挥锹铲泥,一直挖到天快黑,这时天空飘下了鹅毛团的雪花,我们才依依不舍地收藕拖锹上岸。嗬!收获真不小,装了满满两篮子,有大几十斤。娘啊,您手上又多了几道口子,还渗出丝丝血迹,可是您高兴得很,还只夸我:“幸亏你来砍柴,这担藕挑回去,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少饿几天肚子啦!”</p> <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形势的逐步好转,很多家庭开始结束挨饿的日子。为了多挣工分多分粮食,(那时生产队生产的粮食是按社员做的工分分配的)我也学着在生产队做工了,每天放学回家后,与您一起,锄草、插秧、捡棉花……生产队里有什么活适合我干,我就在您的带领下去干。我12岁那年,小学毕业,干脆辍学回家务农了,我们的日子也一天天稍微好起来。可是好景不长,1965年7月,八宝闸溃口,又是一场天大的灾难降临我们头上,一夜之间,汹涌的洪水吞噬了我们的家园,田里庄稼冲走了,房屋倒塌后浮在洪水中,在风浪中飘荡。当时我正在解放闸抢险,洪水来时,家里仅有的几十斤麦子、豌豆和两床棉被,都是您从家里抢出来搬到观音寺庙台子上,后来政府派来救灾的船只才把我们一家三口人和粮食棉被转移到安全地方。洪水退去后,您带着我,把原房前屋后的杨柳树锯倒,请来木工做了三封穿架子,又才盖起了两间茅草屋。</p><p class="ql-block"> 娘啊,您的儿子一天天长大成人,后来还成了家,您也抱上孙子啦,我们家的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再后来弟弟也成了家,可以说,您是苦尽甘来呀!可不知为什么,我猜想您是受到我两个姨妈的影响(我的两个姨妈都信佛),您皈依了佛门。那一年冬天,您孤身一人(我们都没时间陪着您)到武汉归元寺受戒,据说那次您不知受了多少折磨。娘啊,您吃了一辈子苦,现在年纪大了,家里生活条件也好了,您就应该享福了,可是您却走上了吃斋念佛的路,我开始极力反对,但后来一想,我们只能是顺者为孝,这是您自己的选择,做儿子的说什么好呢!</p><p class="ql-block"> 娘啊,您知道吗,您亲手带大的四个孙子都早已成家,您重孙都有四个了,您最大的重孙子今年都22岁了。要是您还健在的话,那该多好啊!可是这一天,1991年的6月18日这一天,您心脏病发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您的离去让所有的亲人都肝肠寸断,您儿子内心的悲痛更是无以言说。娘啊,您知道吗,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是一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您在世时,儿子没能好好地孝敬您,一想到您,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深深折磨着儿子。</p><p class="ql-block"> 儿子心里好恨啦!恨老天爷对您的不公,别人都说“好人有好报”您是一个那么善良、那么贤慧的人。可上天为什么就那么不公平,让您患上心脏病,让您早早地离开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儿子心里好痛啊!您把您的一生全部奉献给您的儿孙,然而您的儿孙却没能给予您一点回报,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回报都好啊,儿子痛不欲生啦!</p><p class="ql-block"> 有多少个夜晚梦到您,您轻唤着我的名字——梅春。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已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p> <p class="ql-block">  于是,在今晚,在这个静谧的深夜里,从我笔下的这些文字里,我似乎触摸到您那双温暖的手……我怅望灰天,泪光里,我又幻出您的面影——母亲。</p>

父亲

外公

我们

母亲

儿子

菱角

胶鞋

生产队

你们

讨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