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时光在指尖流淌,转眼您已五十好几,记忆就这样印在我的时光以及你的白发里。</p><p> ——题记</p> <p> 1991年5月4日,我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作为家里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我不知道我给他们带来的是快乐还是忧愁,毕竟在30年前那样还不怎么开放的社会中,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严重。自我有记忆以来,母亲便成了脑海里最深的印迹。</p><p> 幼儿时期,只记得家里的土房子里空空荡荡。母亲闲暇之余会和街坊邻居越过屋后的水沟,到另一个村子里去摘苹果以补贴家用。这样的日子每年都有,而我们一群小孩子则会在傍晚时到水沟的这一边等候大人们翻阅围墙,趟过溪水带着好吃的果子回来。</p><p> 渐渐地,我也到了要上学的年纪,母亲缝制的小背包至今难忘。</p><p> “妈妈,剪这些破布子干什么?”</p><p> “给你缝书包啊,你要上学了。”</p><p> 只见母亲将剪好的不同形状的布子放在缝纫机上,把黑色的线穿过缝纫机上那一道道关口,双脚不停运动让机器快速的运转起来了。没过一会儿,那方方正正的用七拼八凑的布料缝制出的背包就做好了。此时的我们,已经是五口之家了。我们也已经从四面都是土墙的房子搬到了宽敞明亮的砖房。</p><p> 虽然住的是新房子,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生活有所改善。因为家中人口数量变多,父亲靠着二叔的帮忙,到灵武城里去打工了。那时的生活,只有我们和母亲。母亲一个人在稻田里除草,一个人打药,一个人掰玉米,一个人早出晚归忙忙碌碌。那几年里,我和妹妹也几近懂事独立,放学回来做好饭吃了,去地里再给辛劳的母亲送饭,然后帮助母亲拔一拔草,掰几行玉米接着去上学。后来,母亲也到城里去了,一面照顾父亲能吃饱肚子,一面开始走上生意之路。</p><p> 做生意我不懂。我只看到母亲在一个笔记本上坚持记了几年的收支情况,重点是当时打下的干果小摊每天的收入。从刚开始的十几块到后来的几百块,一直到母亲的小摊收入能支撑起家里的所有花销。有一年夏天,因为我和妹妹们要回到老家去上学,忙碌了一天的父亲到晚上才有时间送我们回去。那时,父亲跑货运,开一个蹦蹦车载着我们就出发了。城市里倒是比农村热闹,那么晚了,街灯辉煌,人来车往。母亲站在出租房附近的路口看着我们慢慢走远,隔着五彩斑斓的夜色,我看到母亲不忍离去的心和充满忧愁的眼神。</p><p> 2003年,我从母校毕业来到了灵武上初中,与父亲母亲生活在了一起。母亲的生意做顺溜了,熟人越来越多了,生活虽不像城里人富裕,但也不拮据。我们租住的房子太小了,父亲母亲改租了一个大的。房子是够大了,但是夏天它热的透不过气,冬天它冷的房顶会结冰。因为房子只是简单的水泥盖好的,房顶又高,空间太大,一个火炉子不足以让整个屋子都暖和。每到冬天,母亲就准备好几个瓶子,往瓶子里灌满沸水让我们在被窝里抱着睡。</p><p> 如今想起十多年前的生活,我不禁潸然泪下。这些记忆犹如一架阶梯,一步一步送我走向更高的地方。</p><p> 再后来,顺利考入高中,租住房的大院子里全住满了外地人。父亲母亲又为我们换了家。这次,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房子。他们买下了一套八十平米左右的家属楼,改装了厨房后我们的生活就此安稳了。也是从有了自己的住所后,母亲开始了奔走的生意路。市场要扩建高档正规生意区了,有钱预定的商户预定了,没钱预定的就到处做移动买卖了。刚开始像母亲一样的人们被安排到了最西边,也就是现在的水木灵州那块。那时候,那一片区域还是农田呢。不多久,这些生意人又被使唤到利民小区至欧景豪庭这一段马路上摆摊。没等稳定下来,灵武的东郊市场差不多建好了,他们又被安排到那里了。在这来回兜转的日子里,母亲骑着自行车🚲不停的奔波。</p><p> 在东郊市场安营扎寨后虽然稳定了,但是母亲蹬着自行车从西北边一直要到东边去。早晨天没亮就蹬着自行车出门了,下午天黑了才蹬着自行车进门。蹬了一两年终于体力跟不上了,才想起来给自己换了一辆电动车。</p><p> 有一年大学寒假期间,母亲给我们讲述她年轻时的故事。故事中的人会不会记得我不清楚,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告诉我们“谁都有犯错的时候,谁都会有老去的一天,我们要懂得原谅,只要我们自己的生活问心无愧就好!”听到母亲说出这样的言语,我一个大学生自愧不如大字不识多少的母亲。但也是这句话,时时刻刻在告诉我,懂得原谅,懂得原谅才能拥抱美好。</p><p> 如今,母亲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疾病也越来越多,但她还是处处想着我们,处处操心着。如果我工作忙了一连几天没打电话给她,她就辗转难眠,担心我是不是又胆囊疼到打滚。于是,一早醒来就是各种微信问候关心。每每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就越加自责内疚。</p><p> 很多人都羡慕母亲,说:“你的孩子怎么都这么懂事?你太幸福了”,母亲只嘿嘿一笑。生活就是这样,别人总是艳羡你的成绩,你的成就,你的幸福,却从不会懂得你背后的汗水与艰难。然而母亲的幸福,也许只有她自己清楚,也只有我们明白。如果不是母亲凭借坚强的毅力坚持着,我们仍然居住在乡下,甚至不可能四个孩子都能大学毕业,更不会拥有各自的工作,以及经济独立的生活。</p><p> 对于母亲来说,也许她的一生过得艰辛无比,但她用自己的付出造就了四个孩子的美好生活,培养了四个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p><p> 家庭永远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而母亲决定着一个孩子成长的方向。我的一切他人认可的地方,都源于母亲,源于母亲用自己一生的行动给予我们的生命的教育。</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 写于2020年5月10日 </p><p style="text-align: right;">仅以此献给我的母亲</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