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学之路,不再压疫————第二小学四学年

兔妈妈

<p>  2020年5月9日,教体局德育室邀请宝清县首届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第二高中孙新华老师,为全县中小学生家长录制了《陪学之路,不再压“疫”——家长如何调试情绪》一课,供全县中小学家长学习!</p> <p>  有家长表示孩子在家上网课,面对各种任务,家长确实容易崩溃。同样是上网课,有的家长游刃有余,孩子也自觉学习,有的家长却焦头烂额,孩子成天混日子。等开学后,家长是否优秀,是否负责,都会在孩子的成绩中体现出来。</p><p> </p> <p>  </p><p> 新年的钟声响起,2019悄悄地离开,2020大步流星、昂首阔步地向我们走了过来,我怀揣着希望,欢喜地迎接新的一年,但是人们的喜悦却被一位不速之客给打破了。</p><p> 在2020年这个特别的春节里,全国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大家都只能足不出户,各个学校甚至为此延迟了开学。尽管学生们无法到学校去,但是,为了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情况,让老师、家长、学生都不知所措,大家都在紧张的状态中共同去摸索。而对于我们家长来说,网课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既紧张又期待。</p><p> 通过这期孙新华老师的讲座和培训视频的观看,让我对此次陪学有了新的认识和反思,让我在迷茫的网课陪伴中,有了一丝新的希望。使我深深体会到对孩子教育是有一定的方法的,要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作为家长不能以借口忙而很少与孩子沟通,对于孩子的事要么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要么武断包办,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自由选择和判断的权利,等到出了事还觉得不可思议。首先要端正自己的陪学态度, 调整好情绪,不能一味的发火,那样会让孩子对学习有抵触心理。</p><p> 最后很感谢学校的这次视频学习, 让我们家长在陪学之路有了一丝光明,指引了方向。</p><p> 四年一班王禹泽妈妈</p> <p>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转眼过去好几个月了,孩子在家上课也2个多月过去了,通过这段时间的网课学习使我感受很多,发现孩子有很多不足和自己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为了孩子上网课身心健康,教育部开展了网上心理教育,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也使我得道了一些启发。以前看到孩子不认真听课就想打他,想人家孩子都能认真听讲,他怎么就不能。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经常和孩子沟通,不能以大人独有的方式独断专行,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孩子写作业不认真,墨迹,是平时没有养成好的方法,我要实行奖罚分明的办法,争取让孩子在开学的时候能跟上老师的学习。我平时对孩子的态度也不是很好,也要改变自己,不能经常发脾气,要使孩子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和孩子经常沟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通过这次网课也深感老师的不容易,我这一个都把我弄的焦头乱额,老师管那么多孩子,隔着屏幕还得注意孩子的表现,老师对孩子的认真负责,真令人钦佩,在这里由衷的对老师说声:您辛苦了!感谢领导安排的这次讲座,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孩子们早日回归校园。</p><p> 四年一班王封臣妈妈</p> <p>  这场讲座就是一场及时雨,让家长们在网课的迷茫中看到了一条正确之路。</p> <p>  通过孙新华老师的讲解,使我对如何教育好孩子有了更深入的了 解和认识,受益匪浅。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 正确的培养和引导,但是毎一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不一定能按我们大人的思维行事,不可能按家长的框架成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也会经受各种的诱惑和磨练。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就需要家长的教育,老师的辅导,还有同学的影响、环境的熏陶。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有的孩子开花早,有的孩子开花晚,有的孩子就不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大树。这也是我们所说,有的 “小时了不起”,而有的“大器晚成”。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 要贯穿到他成长的全过程中去,直到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让孩子充满活力和激情更重要,要鼓励孩子,让孩子在鼓励中成 长。孙新华老师讲述了一个罗森塔尔效应,我十分震撼!正面的鼓励孩子,积极的期待是多么的关键!要给孩子梦想,让孩子的心飞翔。孩子学习压力大,一放学就被家庭作业压住了,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到了双休日,家长安排了很多的课外学习任务。孩子在重压过后,失去了学习的激情,甚至对家庭的关爱都产生了反感。我们就要给他们排解和疏导学习压力,让他们充满活力。孙新华老师还讲了一本书《教育是慢的艺术》,它告诉我们孩子的教育要慢,不能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孩子的教育就像养花,要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为我们家长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所以,让孩子轻松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开朗的个性,才是我们家长最应该去做而且必须去做好的。</p><p> 四年一班李雨萌妈妈</p> <p>  北师大心理学教授边玉芳老师说过:“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大量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于他的智力、性格、品德的养成,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网课期间,家长做到了,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关键。</p><p> </p> <p>  今天观看了孙新华老师的培训课,真的是受益匪浅。由于疫情原因,孩子只能在家上网课,我辞去了工作,专心陪孩子在家上课,同时这也给大部分家长带来了困扰。首先,我就来分享一下我家之前的网课状态:刚开始一个月我陪着孩子一起听课,因为我担心他精神溜号,有听不明白的地方,下课后我会再按照老师的讲解方式再同孩子讲一遍,全心全意投诉到孩子学习中。孩子没有自控能力,我也是个急脾气,每当看到孩子上课溜号,或者作业出错,我总会指责孩子或吼两句,心情焦躁时还会拍孩子两下。时间长了,孩子也就反感了我的态度,就提出不让我陪着听课,后期孩子就每天自己上课。当然,我人不在,耳朵在,少不了时刻叮嘱,我总怕孩子精神溜号错过老师讲的细节。下课后检查孩子的作业,再陪着复习,总怕他出错,从没有放心过让孩子去独立完成,絮絮叨叨围在孩子身边,本应该孩子自己可以完成的事,都让我做了。例如:安排上课时间定闹铃、检查作业,拍作业照片… 今天听了孙老师的培训,我在这里为之前的行为做出深刻的检讨和反思,以后不会把斥责孩子的语言挂在嘴边,同时也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我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并且鼓励他,从明天开始,我会按照孙老师讲的和孩子一起制作个学习计划表,去鼓励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而不是经常指责孩子的语气去命令孩子完成作业。我要调整好心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陪孩子度过这压“疫”的学习路。 在这里我要深深感谢孩子的班主任孙泓艳老师,她尽心尽责,耐心给孩子讲每一道题,无论家中有事,还是身体不舒服,她都坚持给孩子上课,我没有太多华丽的语言,我只能去督促我的孩子,好好听课,认真学习! 最后,我感谢孙新华老师的分享,谢谢! </p><p> 四年一班季远航妈妈</p> <p>  汹涌的疫情面前,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居家不动,为家庭培养优秀的下一代,为祖国提供未来的人才,是我们对国家战胜疫情的最大支持。真希望疫情结束后,家长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脱胎换骨。</p> <p>  今天我看了孙新华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受很多,这次疫情我们不得不陪同孩子一起在家上网课,我每天都在为孩子能不能听懂而担心,有时候还常常因为孩子不会做作业,或者回答问题错了而责怪孩子,有的时候还会去打骂孩子,使孩子心里更加抵触与我沟通。今天我看了孙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很多。首先我们作为榜样,要以身作则,说服自己要克服所有的困难,帮助孩子度过网课中遇到的问题,告诉他妈妈会和你一起努力,一起加油的!正如孙老师说的我们要正确的去引导孩子,每天给他制作课程表,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适当的去鼓励孩子。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的教育不能尊重孩子的天性,那么我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以前我认为让他玩了,学习不进步,不让他玩,孩子脸上灿烂的笑容就没了,真是矛盾迷失方向。可是今天听了老师讲座让我知道也要适当给孩子自己空间,玩与不玩要做到适度。从今天开始我要和孩子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正如老师说的和孩子一起生活是一种快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真是一种言表的快乐,一种美好的享受。我会像老师一样在快乐中教育孩子,因为我相信老师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自己,也相信自己的孩子。宝贝加油!</p><p> 四年一班邓博阳妈妈</p> <p>  曾经以为孩子进入校园后,完全把孩子交给老师,作为母亲只给予他来自家庭的关爱即可。此次疫情来临,让我承担一份该有的责任、学会与孩子共同成长,重归学习之路。 “互联网+教育”线上教育模式,到现在已经整整2个月,在这2个月内,我作为母亲与孩子经历“酸甜苦辣”。最开始的暴怒,恐惧,到如何与孩子妥善的交谈。让孩子如何以正确的价值观来面对此次线上教育?老师积极的在视频内与孩子沟通,但没有课堂内“眼神交流”、时刻“沟通”,家中的环境让孩子特别“散漫”,没有严谨的“课内纪律”,家中的“小霸王”经历春节的快乐后,已经忘却如何能在课堂内“放飞自我”“思绪全飞”,这都是最开始我与所有家长一样——共同面对的种种问题。但作为家长,经历2个月时间“一一化解”所有“疑难杂症”。此次,学校组织听取心理教师的讲授后,我也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减少孩子紧张感及投入课内学习一种放松感,在家庭教育回归自然与学校内应“相辅相成”与之前在教育方法对比,做出许多改变。我们的国家会打败此次“战役”,我们的孩子依然会和“天使”一样回归到属于他们年龄的学习授课,快乐成长。作为家长的我,在此次教育模式下,我也学会如何与孩子“正确沟通”,并不是拿出属于家长的威严“暴怒、暴吼”,也不会拿出成人的“价值观”认为孩子他对于题型的理解,把心里的认可完全强加灌输与一个10几岁孩子身上,应该与老师的“关爱”一样,把他们当成孩子,正确做出调整。在恢复学校教育后,与孩子多课下沟通,并不应该把孩子教育推向于老师,而做好家庭教育即可。我们作为家长,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也对自己重新塑造一份“责任清单”按照“责任清单”严格要求自己,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和他们共同记录这次“非凡人生”。今后进入课堂后,我也会承担起与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按照“责任清单”严格要求自己,并让自己孩子在将来成长问题,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制定“目标、计划,总结”与孩子、学校,三方共同努力下,跟随时代步伐,让孩子在将来人生之路,走向“完美人生”。</p><p> 四年一班 钟祥鑫妈妈</p> <p>  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我们会时刻践行这一使命。当前全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我们和学生之间只能通过网上授课来响应国家号召,虽然不能像往常一样在校园学习,但我们四学年的老师和家长一定会密切配合,绝不会让疫情压疫我们的学习热情,我们坚信:居家网课,我们也会大放异彩!</p>

孩子

老师

家长

学习

教育

网课

我们

疫情

成长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