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紫金山,参观天文台

山高路远

<p>  2019年最后一天,12月31日早晨,身在南京的我见天气晴好,空气不错,一个想法突然冒出:还能再去攀登十年前曾到过的紫金山天文台、再上头陀岭吗?说走就走,上午10时经太平门到达白马公园。</p> <p>  紫金山是世界文化遗产、首批国家5A级景区、南京名胜古迹荟萃之地,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为“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有“金陵毓秀”之美誉,古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紫金山方圆31平方公里,三峰相连形如巨龙,主峰北高峰海拔448.9米,为宁镇山脉之最高峰。</p> <p>  白马公园在玄武湖西南边上,由白马公园上山,是最热门的登山路。这条路算是最亲民的了,入口好找,风景也不错。先在古墙城脚下走一段,接着就是直通紫金山脚下的木栈道,一路空气清新,又非常幽静。</p> <p>  前往天文台途中,发现山路旁有废弃碉堡,这应该为1937年抗战时国军所筑。紫金山一线曾是守卫南京的天然屏障。在南京保卫战中,紫金山守军利用坚固工事、地理优势大量杀伤日军。在南京沦陷前,紫金山主峰一直在中国军队手中,从未失守。直到12月13日,南京沦陷,守军接到命令后才突围撤退。</p> <p>  11时到达紫金山天文台门前广场,当天这里举行贺岁迎新的登高徒步活动,也凑热闹拍照留个影。</p> <p>  购票进入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是第二次到达,也是我10年前到过的首个天文台(2018年夏才到了佘山天文台)。</p> <p>  仰望星空,是人类对亿万年以前远古的回望,也是人类对亿万年以后未来的眺望!紫金山天文台是我此行最大的看点。此台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研究的摇篮。</p> <p>  正如这幅广告所说:在这里可以——领略 亚洲第一天文馆风采;叩问 中国珍稀古天文仪器;触摸 神秘能量太空之陨星;一览 六朝古都金陵城全貌。</p> <p>  1927年4月,国民政府迁都南京,中国现代天文学开创者高鲁迫不及待,立即提出在紫金山筹建天文台。高鲁奉命调任驻法国公使后,留美建筑学硕士、天文学博士、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会员余青松接接重任。1929年秋天开始,余青松在没人缺钱的情况下,自己做设计,自己请工人,就地取材,在时局动荡的战争岁月里,经过五年时间的艰苦施工,1934年9月国立第一天文台终于落成。可以说,这也是当年的国家工程、国之重器。</p> <p>  天文台的民国建筑,大台、子午仪、赤道仪、变星仪,在当年奠基时都选了一年中特别的日子,每个建筑都由当时的民国政要撰写了碑文。大台的大门被铸成牌坊式,天文台三字为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奠基于1933年12月22日冬至,原奠基碑文由汪精卫题写,文革期间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奠基碑文是张钰哲先生于1984年紫金山天文台五十周年台庆时,按原碑文重新书写的。</p> <p>  子午仪,奠基于1932年6月21日夏至,奠基碑文是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题写;赤道仪,奠基于1933年9月23 日秋分,碑文是时任中华民国考试院院长戴季陶题写;变星仪,奠基于1934年3月21日春分,碑文原由国民政府审计院院长监察院院长于佑任(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书写,文革期间被毁,现在看到的碑文是严济慈先生于1984年紫金山天文台五十周年台庆时,按原碑文重写的。</p> <p>  大台是当时天文研究所最重要的天文观测科研办公和会议等的场所。面积不大,但现代感很强。</p> <p>  大台上面是天文观测圆顶(下)。</p> <p>  走进圆顶,里面有一架巨大的望远镜,是1934年紫金山天文台建台时从德国蔡司公司购置的六百毫米反射望远镜(放大图片可以看到说明),这是当时远东最大的望远镜。1935年5月,中国人在中国本土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就是用这架望远镜发现的,对我国的现代天文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城市的发展,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在1994年成功观测完慧木相撞后,此镜才逐渐停止了科研观测。</p> <p>  “仰望星空,是人类对亿万年以前远古的回望,也是人类对亿万年以后未来的眺望!”这是我编的,“亿万年”不是确数,只是表示时间跨度长。自宇宙大爆炸以来,宇宙已有137亿年的历史,天文观察的日月星辰,实际上都是非常遥远的“以前”的,家门口的月亮是一秒钟之前的,太阳是八分钟之前的,而有些星星是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上亿年之前的。有人戏称,我们每天都在考古:随便仰望星空,点点星光都是几千到几十亿年前的投影。</p> <p>  星空引发了古往今来无数人的思考和探寻。“人们之所以领悟不到宇宙的秘密,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将自己桎梏在眼见为实的牢笼里,不允许自己尽情想象,大胆假设,从而掩盖了直觉的光芒。”这个世界很大,上面正在发生着什么?这个星球很美,你留意过她的低语吗?你是否思索过自身的来源与归宿?</p> <p>  陨石博物馆外,展示了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颇为壮观。它是我中华科学先驱思考自然、探索宇宙的伟大创造。这些宝贝也许在民国时就摆放在这里,令人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它们仅仅是省级文保单位?</p> <p>  青铜制的地平经纬仪(上)和圭表(下),这些古天文仪器均制造于明清两代,明清时期曾安置在北京的钦天监(皇家观象台)使用的,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这些仪器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洗劫。</p> <p>  天球仪,是根据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制造的浑象发展而来,原本在康熙年间制造了一个大天球仪放在北京的钦天监,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被抢走后,清政府做了一件复制品,比原来的小了一半,所以又叫它折半天球仪。天球仪表面镶嵌1449颗铜钉代表恒星,铜钉越大,表示恒星越亮,个别恒星还标注了相关名称,比如熟知的天狼、织女、北极等等。</p> <p>  天文台也是眺望玄武湖的好地方。</p> <p>  这里的浑仪和简仪都是明朝英宗(朱祁镇)正统二年的古物,浑仪在八国联军进北京后,曾摆放在柏林波茨坦离宫的大草坪上,一战后,根据凡尔赛合约,德国于1920年将浑仪归还中国。简仪被法国抢走,曾摆放在法国驻华公使馆,五年后归还给了中国。简仪是元朝时期天文学家郭守敬的发明,可以说这是天文仪器的一次飞跃,其装置与现代大型望远镜的结构原理完全相同。</p> <p>  紫金山天文台有个陨石博物馆,陈列着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陨石。这些天外来客,陨落地面时曾经石破天惊,及时发现、防范这些撞向地球的来客,也是现代天文的重要课题。</p> <p>  在大平台眺望远处的玄武湖后,回到陨石馆里再次触摸地球46亿年前后的时光!仔细看过陨石展览馆,改变和扩大了我的认知,也免不了让我疑窦丛生。我把相关内容,拍成照片带回来细看。比如说,月球和火星的陨石怎么会落到地球上来?最大的那块陨石有66吨,可为何没有陨石坑?</p> <p>  2008年10月6月,美国天文观测员发现了有一枚2-5米的小行星飞向地球。发现19小时后坠落于非洲的苏丹,其爆炸威力竟相当于一颗低级别小型的核弹。小行星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p> <p>  这次天文台参观,比十年前看得仔细,前后花了两个小时,下午1时才离开。前往下站头陀岭,还需要1小时多的山路!这段山路看似不远,但走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的,因为它先下后上、再下再上,有几个回合。</p> <p>  下午2时翻山到头陀岭,此岭海拔428米,为紫金山第二峰。头陀岭是南京城登高望远的好去处,但已与十年前完全不同,山顶公园不仅有索道通达,山顶更有现代而洋气的肯德基店。</p> <p>  再爬坡十分钟到达448.9米的主峰(下)。</p> <p>  在头陀岭有条通往山顶公园的下山道。下山道从这个大佛旁开始。指路牌显示,前面有朱元璋生平事迹的浮雕墙,还有刘基洞,便临时决定由此下山,改变了由中山陵下山的原计划。</p> <p>  这条樱驼村/蒋王庙登山道,竟是紫金山最陡峭的路。登山道基本由台阶组成,非常陡峭,且台阶很窄,爬起来还是非常累人。当地人说,这条道是所有登山道中最累人的。有一定的危险性,中间休息的地方很少,建议第一次来爬的朋友慎重!下午3点半,经山顶公园由北坡抵达山下。落地就是南京林业大学附近了。</p> <p>  紫金山的天文台、头陀岭都有索道通达,为人们登山观景提供了不少便利。而徒步登山路线主要有6条,除上面我走过的这两条外,10年前我是从头陀岭往中山陵方向下山的。这条南体/钟灵街的登山道,连着中山陵和灵谷寺,可玩的景点很多,个人强烈推荐来南京玩的游客首选此路线。</p> <p>  天文台索道站。</p> <p>  十年后再上紫金山,让我经受了一次体能的历练;再次参观天文台,‘让我也有了新的收获。我当天的运动量还是蛮多的,“微信运动”记录的散步数为24000多步,曾一度占领了300多位运动好友的封面,而我运动群共有近500人,其中还有2位马拉松运动员。这个“封面记录”让我有点小得意。加油,新的一年已在招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