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思念

子君(郑小萍)

<h3>我的人生因为有您,才一路充满阳光…</h3><h3>因为您的教诲,我才长大成人…</h3><h3>谢谢您,妈妈…</h3> 🌳👩❤️👧🌱 <h3><br></h3><h3>每年开春,随着春风送暖,我便思绪纷纷,因为除了草长莺飞、春暖花开还有母亲的生日。</h3><h3>到了暮春,随着四月芳菲尽,我会些许伤春,因为有母亲的忌日。</h3><h3>然而,每年的春夏之交,却有个最美的节日—母亲节。🌸🌸🌸</h3><h3><br></h3><h3> </h3> <h3>十六年前的3月28日,天气格外闷热,全家一起去为父亲扫墓,母亲有点气喘吁吁,我们都劝她以后不要去了(不幸言中,事后我们百般后悔),母亲却指着一位年纪更大的老人说:那么大年纪的人还来呢!自父亲去世到2004年的清明,除了1998年母亲因股骨颈骨折手术躺在床上,每年都会和儿女们去父亲的墓地。然而之后的一个月,她也飞向父亲所在的天堂…<br></h3> <h3><br></h3><h3>多年来,母亲除了有时会去扬州大姐家住上个把月,就是偶尔来我家小住,最长的一次是2003年夏天,母亲家里换装地板,在我家住了20多天,正好我婆婆也来小住,两个老人加上女儿大学放暑假,家里难得的热闹。女儿和外婆住在我们的卧室,婆婆住我女儿的卧室,我和先生住在书房。那年夏天南京异常炎热,母亲特别怕热,她的老屋没装空调,母亲诙谐地对我说:正好来避暑了!女儿是外婆带大的,和外婆特别亲,经常听到祖孙俩躺在床上边说边“咯咯”笑个不停。那是一段三世同堂最快乐的日子。</h3> <h3><br></h3><h3>母亲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与父亲结婚,生养了我们兄妹四人。父亲英年早逝,母亲拉扯我们一个个成了家,又带大了哥哥的儿子和我的女儿,到晚年时却常常显得很孤独,特别是股骨颈骨折后腿脚不利索不能出远门。每次离开娘家时,她都会站在家门口挥手送我们,满眼的不舍和落寞。我曾多次请妈妈来我家住,她总是舍不得那个由我父亲缔造的家,那个曾经有父亲影子和气息的家,母亲多次强调:“这是我的家,哪里都不去”!</h3> <h3><br></h3><h3>我自觉遗传父亲的基因比较多,聪明、精干、直率有点随心所欲。和母亲的性格迥异,母亲内向、低调、少言寡语。小时候的我不懂事,自恃父亲宠爱觉得母亲不够爱我而常和母亲赌气,父亲早逝后我一度觉得“天塌了,爱没了”。</h3> <h3><br></h3><h3>随着成年结婚后,特别是先生对母亲的孝顺和母亲对我女儿的关爱让我重新感受母爱的珍贵,她对我们的爱不是用言语而是用她全身心和行动。母亲的晚年,和我的感情越发增进,当然母亲的表达方式依然那么含蓄,只有看见我女儿时才会表现出亲昵的动作,一老一小手拉着手头顶着头,此时妈妈的笑容特别灿烂。如今,我也早做了外婆,我时常想,若是母亲在世,看见她带大的外孙女有了宝宝该是何等的开心啊!不由想起三十多年前母亲一针一线给女儿做的小棉衣、小棉被,而我却没能遗传妈妈的巧手(姐姐妹妹都比我强),可能是我结婚后还在家里住了八年的缘故吧,那时候缝被子补衣服钉纽扣的活都由母亲代劳了,我习惯于依赖母亲。想想母亲这辈子把全部给予了我们,却没有让我们伺候一天就悄悄走了,心,真的很痛很痛。</h3> <h3><br></h3><h3>我知道,结痂的伤痕无须反复触摸,因为每次的触及都会让伤口再次撕裂再次痛,然而我无法做到。因为母亲的晚年有太多的寂寞,太多的操心,而我,没等好好读懂母亲这本书她就离开了我们。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br></h3> 🌳👵❤️👩🌲 <h3>昨日,女儿提前给我送了鲜花:“祝亲爱的妈妈节日快乐!”想着母亲在世时我们还没有这种仪式感,心,又被轻轻的戳了一下。💔</h3> 🌾🌾👵💔 <h3><br></h3><h3> </h3><h3>初夏的风吹散了祝福的心絮,泪水模糊了期盼的视线,我,扎紧思念的情结,相信总有一天我们母女会再度重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