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声音—诗歌里的节气【三】《题西林壁》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春雨惊春清谷天,</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夏满芒夏暑相连,</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秋处露秋寒霜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冬雪雪冬小大寒。</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品读农耕节气</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聆听春来秋去</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感悟四时之景</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传承经典文化</span></p><p><br></p> <p>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本期的主讲老师:芮娇。</p> <p>  很高兴和你们分享优美古诗。</p><p> 绿树繁茂,夏木成阴;立夏见夏,立秋见秋。立夏落雨,谷米如雨。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p> <p>  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呢?今天,芮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领略一处神奇的自然风光——庐山,有一位诗人在他的古诗中也写到了这座神奇的庐山。就是《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作者——苏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位有名的诗人吧!</p><p> 第一讲 知诗人</p><p>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p><p>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p><p> 在这里老师要跟大家分享苏轼进京应试的一个小故事:</p><p> 嘉祐元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由此欧阳修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那苏轼一路很顺利吗?不是的。</p><p> 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苏轼被贬颍州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年近6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p><p> 这时的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p><p> 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最后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我们看,苏轼一生真的是很曲折,就算生活不如意,但他还是在积极面对生活,你们知道吗?苏轼本人还是个美食家呢,苏轼知杭州时,当时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轼指挥疏浚西湖,筑苏堤。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 </p> <p>  同学们,现在正值是浏览祖国的好风光时节,让我们通过朗读的方式一起感受一下吧!</p> <p> 第二讲 明诗意</p><p> 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了解诗人苏轼,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诗人来到庐山脚下,一起感受庐山的景色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题西林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苏轼</p><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p>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p><p>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p><p>&nbsp;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p><p>&nbsp;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p> <p>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p> <p> 第三讲 &nbsp;&nbsp;&nbsp;悟诗情</p><p> 昨天我们走进了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那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古诗分享吧!</p><p> 事情发生在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当时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今河南临汝)任团练副使。在去汝州的路上,经过九江,与朋友参寥一同游玩庐山。瑰丽的山水让苏轼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多首庐山游记诗。其中《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p> <p>  作为山水诗,写景是第一任务。而这首诗的“绘景”全然没有华丽之辞藻和深奥之典故,只是用寥寥数语,勾出一个大致的甚至是若隐若现的轮廓。“岭”是什么样?“峰”又是什么样?全凭欣赏者自己去想象,想象中又不可忘了按其“远近高低”的不同去变化“岭”和“峰”的不同态势和形象。庐山的景色原本是千姿百态的,细致地描写一物一景,当然也能成为好诗(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但那毕竟是局部,并非整个庐山的“真面目”。而“要识庐山真面目”,必得站在庐山之外从“远近高低”的不同角度,用“横看”、“侧”等不同视角去立体地、全方位地、多侧面地勾勒出庐山的全景图。</p><p> 与其说诗人在写景,倒不如说诗人为读者选择了观景的角度和方法,而“写景”的最后完成,须靠诗人与读者的共同努力。就象是一位爱开玩笑的朋友,诗人在对他的读者(当时的和后来的)说:“我是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了,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即潜台词便是:“我告诉了你们‘识庐山真面目’的方法,你们好自为之吧!”一种机智、诙谐而又不乏亲切的情趣隐约在词句之中。</p> <p>&nbsp; 第四讲&nbsp;&nbsp;&nbsp;品诗韵</p><p> 在昨天的分享中我们知道了《题西林壁》一诗,是作者遍游庐山七岭之后,写下的一首对庐山此行带有总结性的题咏。了解这一点,对我们理解此诗的涵义是极有益的。</p> <p> 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苏轼的这两首诗,讲的恰恰就是这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道理。初入庐山之时,因为作者对庐山全无了解,所以必须“入乎其内”,去接触、熟悉庐山,取得对一峰一石、一草一木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没有这种局部的、细微的观察,所谓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就是一句空话。但是,这种站在特定角度上的观察,是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的。只要“身在此山中”,就难免“横看成岭侧成峰”;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而无法取得对庐山全貌的正确认识。这时候,就必须摆脱局部经验的束缚,从“此山”之中跳出来,到山外来总览全观,也就是“出乎其外”。</p><p> 千百年来,《题西林壁》这首小诗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因为它通过大自然中人人可见的景物,巧妙地表达了新鲜的、深邃的哲理。清人赵翼评此诗说:“庐山诗名作如林,若再实做,断难出色。坡公想落天外,巧于以偏师取胜。”所谓“偏师”,就是指的作者能因景寓意、妙寄物外之理,能够使理趣渗透于情景之中,做到浑然一体、水乳交融。其实对于重视思理、讲究“以文为诗”的宋代来说,这恰恰代表了时代的特点,并不算怎样的“偏”。</p> <p>  同学们,在一首描写庐山美丽景色的《题西林壁》中,我们一起渡过了四天的美好时光,愿我们也能和诗人苏轼一样,善于发现自然界的美好!这一期的古诗分享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