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前几天看了梁实秋写的《我想我的母亲》,就想写写自己的母亲。恰逢母亲节,以文寄思念。</p><p><br></p><p>我的母亲姓黄,闽清坂东人,家中还有五个妹妹一个弟弟。小时候母亲常带我回老家,都住在外公外婆家,以至于我和母亲的娘家人交往更多,感情更深。现在都还有联系和来往。</p><p><br></p><p>我出生在南平,父母已定居于此。记忆中的第一件事就是童年时特别喜欢趴在母亲的怀里睡觉,那是温暖的心窝,温馨的港湾。</p><p><br></p><p>从小到大似乎没有见过母亲发火过,这太不可思议了。小时候犯错误被父亲打骂惩罚时,母亲都是坐在灶台的角落里独自伤心落泪,为自己的儿子揪心和难过。</p><p><br></p><p>母亲的工作是拉水泥板车,那是个苦力活。上小学开始我就要经常去帮忙推车,小孩站在车后双手推着水泥包往前走,遇到下坡时就要跃上板车,不然跟不上大人的步伐,到平路车速慢下来时再跳下往前跑几步,这样倒练就了自己敏捷的身手。最远的是从水泥厂到安丰桥,我就要请假一天,那时候穷孩子也不知道累,倒是觉得现在孩子学这学那很辛苦。回程的时候空车,母亲就会让我坐上车拉我回来,躺在车上真的很惬意,偶尔奖励一根冰棍吃那是莫大的幸福。现在想想那时候我来拉车让母亲坐车上该多好!</p><p><br></p><p>母亲的三个瞬间让我永生难忘:</p><p>第一次是上大学远离家人,坐上火车经过家门口时,只见母亲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她在等这趟火车,眼里满是掛念和担忧,那时年轻,心比天高,根本体会不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亲情。</p><p>第二次是多年后,有一次母亲来我单位送自己种的菜。我送她到门口,望着她离去的背影,突然发现母亲背驼了,行走也慢了。那一刻真的很伤感,母亲老了,深刻地感受到陪伴的意义。</p><p>第三次是母亲去世的前几天,那天晚上她精神很好,把后事交代的清清楚楚后说要去睡了,要去见父亲了。那晩望着她安详熟睡的面容,我觉得她是幸福的,满足的走完自己的人生。</p><p><br></p><p>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过了十来年,自食其力,几乎没给子女添麻烦。大事小病,自己扛着,善良坚强的女性,直到病情恶化子女才辛苦照顾了两个多月。忘不了冬日的温暖被窝和玉屏桥上的寒风刺骨,忘不了通宵照顾的疲惫和病魔噬掠的无助,忘不了凌晨三点和哥哥赶去医院拿止痛药。母亲走了,享年九十,寿终正寝,一路走好!</p><p><br></p><p>印象很深父亲去世的时候母亲对我说以后我没有爸爸了,现在我也没有妈妈了。</p><p><br></p><p>我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恩,更感动母亲的坚强一生。我希望像母亲一样,老来的那一天不依靠孩子,要走的那一天能安详地躺在家里。</p><p><br></p><p>天下的母亲都是伟大的!对我而言,我的母亲是最伟大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