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里忆母亲

<p>母亲节,借老公的这篇文章追忆我逝去的公公婆婆,还有我的母亲。愿我们来世还是一家人。</p> <p>婆婆去世后我才发现家中居然没有几张她的照片,那时候的手机还不象现在这样智能,随时拿起就可以拍出高质量的照片。这张大头贴还是我陪着她们祖孙俩逛街时在街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拍下的。(婆婆晕车很厉害,每次出去逛街都是我陪着她步行的,所以便把沿街的小店都逛了)</p> <p><b style="font-size: 20px;"><i>母亲节里忆母亲(蚂蚁,2020年5月8日)</i></b></p><p><br></p><p>(一)</p><p>母亲节源于西方国家,最近几年在国内也渐渐流行。无碍于文化自信,有利于家庭亲情,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又不要求国家增加法定假期,顺手过一下,还能拉动消费,何乐而不为呢?</p><p>进入五月,这不,朋友圈里、电台节目,提前一周开始念叨母亲节了。</p><p>我却并不快乐。每每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而她,十多年前就不在了。</p><p><br></p><p>曾经多次,我是想写点什么,以纪念母亲。但,总是不敢动笔。想着想着,早已经无法自抑,潸然泪下。</p><p><br></p><p>母亲的离世是个血腥意外。我至今觉得无助和窝囊,所谓“杀父仇”也,我却无处伸张和发泄。刑责法定免除了,我们只能象征性的民事诉讼一下,在坟前把这个民事诉讼判决书烧掉,以告慰母亲!那个人家已经很可怜,无力承担。</p><p><br></p><p>(二)</p><p>母亲和父亲本都是淮北农民。父亲小时候饿急眼了,偷偷跑出来在戈壁滩当兵;赶上附近工厂需要大量工人,就整团专业安置留在了西北。可以想象,那个时候当个工人,对于农村是相当的“牛气”。所以,父亲回老家找个对象具有明显的优势。</p><p>据说,母亲年轻时很是漂亮,瓜子脸,大眼睛,乌黑的两只大辫子。有照片为证。</p><p>婚后,父亲是远在西北戈壁军工单位的工人,母亲在安徽农村种地,拉扯着我和弟弟一点一点长大。两地分居是长期的,父亲每年大概在端午节回家探亲,帮些农忙。所以,我们兄弟两对母亲的亲近感远远大于父亲。</p><p>农村的苦至今还有印象。母亲一个人翻地、播种、除草;割麦子时父亲会回来,两个人白天黑夜的干,急急的拉到场上,请有牛的邻居家打场,唯恐雨水泡了一年的口粮;我十多岁了,在家给他们煮稀饭、贴饼子、烧开水送到地头;一直到农转非,我帮着母亲红薯切片、拉粪、翻秧等都干过。但,母亲一个弱女子,侍弄土地、操持家务、拉扯孩子,想象一下有多艰苦。</p><p>母亲气急了也收拾我们。弟弟小时候淘气,不好好读书。把他摁在怀里,拿起纳鞋底的针要扎嘴。我偷偷到塘里游泳,回来被她拿笤帚打,而我倔强的抱着院里那棵小香椿树就是不撒手。母亲打累了,抹着眼泪哭,嘴里嘟囔,“你这孩子啊,咋就不知道跑嘞”。</p><p><br></p><p>(三)</p><p>农转非是核城给我们家最大的福利,母亲和我们离开了那个穷苦的农村,也从此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p><p>但,不够好。</p><p>一家四口指望着父亲一个人的微薄工资,父亲就成为了单位的困难职工。母亲并不嫌弃劳作,开始了清洁队的工作。每天天没亮出去,两人一组,拉着一辆车,目标则是片区的垃圾洞。后来省里搞集体工社保纳入,查证资料档案时,我多次看到母亲的名字和她摁的手印。我怔怔的看着,可惜,她享受不到国家发放的退休工资了。</p><p>后来,她和同事姐妹顺手捡玻璃瓶子等,到废品收购站能卖点钱。</p><p>后来,她和父亲开荒种个菜园子。单元楼头,摊在路边,卖点小葱、西红柿。</p><p><br></p><p>和母亲也有“冲突”。高一的时候,冲突时我喊出来一个啥时髦的词儿,把她气着了。她哭的稀里哗啦的,意思是我能耐了,替着奶奶帮腔了。我那时候想,唉,她没文化,理解到伤心处了。</p><p>外出上学,非要送我到汽车站。我就嫌她一路唠叨,心烦。上车后,专门找个让她看不到的座位,不看她。但很快,抬头后,看到她早转了个圈,急切的找寻到我,眼巴巴的望着我。那是一个瘦小单薄的身子,稀疏灰白的头发。</p><p>那个时候,不懂得做母亲的心情。觉得母亲啥都不懂,太掉价。</p><p>在外上学期间,母亲在信中得知我体育课晕倒。然后,很快就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要陪我在外面管子吃几顿好的,补补营养。我就嘟囔,有这钱你寄给我啊,看你这折腾的,花在路上、宾馆多少钱啊。母亲自觉是不妥啊。回去的火车在凌晨,死活下午就退了宾馆,在候车室等着。这一等就是十几个小时,没办法,我也陪她在候车室挨了多半夜。</p><p><br></p><p>(四)</p><p>有了我们家宝宝,母亲欢天喜地,早早的从我们身边抢走了。理由孩子妈妈的奶水不好。回家吃奶粉,鸡蛋羹,等等,她认为应该喂的东西。就这样,孩子当成她的玩具一样,被她调教着学习走路、咿呀学语,一口安徽老家腔。站在家门口,听到母亲和孙女大声的唠嗑,欢笑声四溢。</p><p>搬迁到嘉峪关后,她更是全职做起了孩子的保姆。父亲在家做饭,宝宝就基本没有离开母亲的怀抱。跟她太多,别人基本抱不上,以至于孩子出门见到生人,近跟前就哭。</p><p>给孩子起名字,妻妹想了个“朵朵”,花朵的朵。大家都觉得好听。母亲拉了脸了,坚决不干,说“跺什么剁,我们孩子怎么可以这样跺?!”跟她解释,没用,只好俗俗的叫“宝宝”。</p><p>母亲有时不太讲理,这点我是和父亲有共识的。前面长期两地分居,估计他们两也不会经常吵架。一家人团聚了,就会显现出来。搬到嘉峪关,没有了清洁队的工作和菜园子,她和父亲的“勺子磕锅沿”的情况就更多一些。家属啊,没文化,我听着是母亲没道理,也不好多说。劝慰父亲两句,父亲无奈的摇头,“哎,她是“常有理嘛”!</p><p>人说婆媳关系难处。老婆和母亲相处还好。老婆经常陪着母亲带着孩子逛新华路,逛着逛着就给母亲买个花衬衣啊、北京布鞋啊,等等的。母亲相当的高兴。</p><p>但别说我的不好。这叫护犊子。我那时候经常往北京跑,一个月两三趟。老婆就开玩笑说,你儿子不会是在北京有个“家”了吧!母亲上了心了,替我担忧。有一次憋不住,忧心忡忡问我,你们单位咋那么多北京的事儿,就没听说出差去过别的地儿。不会真像人家说的,你在北京有个“家”吧。</p><p><br></p><p>(五)</p><p>母亲不在后,受影响最大的是父亲。他的身体迅速就不那么健硕了,体重在飙升,加重双腿的负担,走路遛弯成了困难。心脏负担加重,迫不得已做支架。也是家里没有了母亲的管束,束后管控不佳,母亲去世的四年后,父亲也是突然离世。</p><p>其次是宝宝,日常的接送学校和陪伴成了父亲。宝宝后来说,爷爷经常和她在家讲奶奶,经常陪着爷爷在家抹眼泪。</p><p>“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我最深切的人生感受。</p><p>所以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