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手

墨色烟火

<p>  谨以此篇献给我亲爱的母亲,惟愿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安康幸福。</p><p><br></p> <p>  近日心中颇不宁静,吃过晚饭,我陪母亲出去走走。过马路时,面对湍急的车流,我不由自住地拉起了母亲的手,扶她过马路。拉起母亲手的一瞬间,我的心像被电流击中一般,不住地震颤。母亲的手已经如此苍老,布满硬茧的手掌,皲裂干瘪的手指,皮肤松弛的手背,俨然一位耄耋老人的双手。那布满双手的皱纹仿若岁月的年轮,诉说着一生中的风风雨雨。</p> <p>  母亲有一双坚强的手。</p><p> 建国初期,母亲出生在莒北的一个小山村。相传唐朝宰相魏征曾在此下马歇脚,故得名:魏征川。和千百万中国农民有着相同的命运,母亲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十一岁丧父,和哥哥姐姐守着体弱的姥姥,相依为命,过着贫苦的生活。</p><p> 母亲童年的底色是灰白的,贫穷、疾苦、劳累是她生活的全部注脚。年幼的母亲带着对知识的渴望跑到夜校“识子班”学认字,但深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姥姥,硬生生地将母亲从学堂拉出,喊她上坡砍柴薅草。母亲曾说:“我恨你姥姥,是她让我变成了‘睁眼瞎’”。母亲从此变成家中的“劳力”,在农村这片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看着姐姐出了嫁,帮着哥哥成了家。本应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时,固执的姥姥又以帮着舅舅拉扯孩子为由,推迟了母亲的婚期。母亲没有怨言,她把舅舅的儿女视如己出,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不谙农耕的舅舅几乎将家中所有的农活都压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到村里的鞋厂做工,生活烦忙而贫苦。</p><p> 三年自然灾害让本就贫苦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为了不让舅舅家的孩子挨饿,要强的母亲平生第一次放下“自尊”,加入到浩浩荡荡的“要饭”队伍中。多年后,母亲指着她腿上的伤疤仍然心有余悸,她无法忘记乞讨中被狗追咬的经历。</p> <p>  母亲有一双勤劳的手。</p><p> 母亲与父亲结识在十年动荡尾声中的特殊年代。虽然生活依然清苦,但母亲总算有了自己的小家。她深信: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服输的韧劲,生活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好。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勤劳的母亲看到生活的希望,她让父亲承包土地,种花生、养地瓜、栽黄烟、学养猪。她起早贪黑,总有使不完的劲,身体虽然疲惫,但当她看到喜获丰收的硕果累累,农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结婚不到四年,盖起了自己的新房子,从此搬离了爷爷奶奶家的小黑屋,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新家。母亲说,搬家那天,她整宿未睡,看到她辛苦挣来的胜利果实,脸上流下了幸福的眼泪。</p><p>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让母亲看到了商机,她有了重拾在娘家鞋厂做工技能的想法,做鞋挣钱。说干就干,父亲进货,母亲做鞋,小作坊就这样应运而生了。父亲由于工作的原因,没时间干农活,母亲就挑起了白天干活,晚上加班做鞋的重任。近几年,母亲患上了眼病,她说,当年晚上做鞋,光线又不好,落下了老毛病。几年的边农边工,勤恳持家,让母亲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p> <p>  母亲有一双智慧的手。</p><p>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我穿的衣服、鞋子、帽子都出自母亲的巧手。在那个商品供应比较贫乏、自给自足仍是常态的岁月,母亲的巧手的确解决了我们的穿衣难题。就连衣服上的补丁都能补出新意,一个个破窟窿被母亲变成了一个个好看的小动物,本应穿戴破旧的自卑感却被母亲巧手的自豪感所代替。母亲由于喜爱女孩,用大红布给弟弟做的精致小花褂,得到邻里的高度赞赏。</p><p> 有一种乡愁叫“母亲的味道”。母亲的巧手更体现在她做得一手好菜。在我们仍不富裕的童年,母亲总能变着花样将普通的食材做成“舌尖上的美味”。一碗普通的大米稀饭经过母亲的熬制就能让我们回味无穷,一盘土豆丝经过母亲的翻炒都能让我们吃得酣畅淋漓。成家后的我也想学母亲的手艺,她告诉我秘诀:其实就是多放油。在追求健康饮食的今天,可能不会再像母亲那样油炸爆炒,但在那个缺“油水”的年代,“多放油”的确喂饱了各种“馋虫”。离开家这么多年,品尝过各色菜品,美味佳肴,但无论怎样记在心头的只有那魂牵梦绕的“母亲味道”。</p> <p>  母亲有一双大爱的手。</p><p> 寒冬腊月,我出生后的第三天,遇到一场劫难——煤气中毒。我们全家被发现时,父亲、母亲早已昏死过去,襁褓中的我早已被母亲清醒的最后一刻用哺乳的姿势为我撑起了一个生命空间,把最后生的希望留给了我,于是我安然无恙。当然,后来父母亲因为抢救及时,慢慢苏醒过来,我们家的一场人生大难在母爱的支撑下化险为夷了。每当谈及此事,母亲都会情绪激动,口中嘟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后来,母亲逢年过节烧香拜佛的习惯多半缘于那场劫难。</p><p> 儿女双全一直是母亲的人生向往。对女孩的渴求让她在不惑之年又抱养了一个女娃。刚出生三天的小女婴送到了母亲的手中,母亲又重燃了伟大的母爱,半夜多次起床冲奶粉、换尿布,一把屎一把尿养育女婴的成长。父母多年的辛苦钱也大多变成了奶粉钱。母亲总说:“我的两个儿加起来也没这个闺女花钱多,但我觉得值”。正是母亲的辛苦付出,小女孩才得以茁壮成长。一晃八年,正准备送小女孩上小学时, 一封家书犹如晴天霹雳,女孩的父母要接她去大城市生活。本应拒绝的母亲,在经过几天几夜的痛苦挣扎后,毅然决定将女孩送给她的生身父母。虽然不舍,但这里蕴含血浓于水的亲情,女孩的生身父亲就是当年母亲拉扯的舅舅家的大表哥,母亲只能用大爱淹没自己的私心,一句“到大城市有出息”告慰自己。当天,母亲笑着流泪送走了她养育八年的女儿,那不是骨肉胜似骨肉的血肉分离,是何等撕裂母亲的心。女孩走后,母亲大病一场。</p><p> “事父母,能竭其力”。目不识丁的母亲对孝顺父母的伦理始终牢记在心。在我的记忆中,体弱多病的姥姥晚年大多数时间在我们家中度过。母亲因为没能为姥爷尽孝而深感不安,把所有的爱倾注在姥姥身上。姥姥年轻时就得了哮喘,体质较弱。母亲成家后,就一直把姥姥带在身边,照顾姥姥的饮食起居成了母亲每天的必修课。当年,农民吃上时令水果是奢侈的表现,虽不富裕的母亲却总能在春天摘来草莓、夏天送来甜瓜、秋天带来柿子,冬天买来苹果,一年四季的瓜果桃梨换来了姥姥的笑逐颜开,这时母亲才会露出久违的微笑。这无微不至的关怀一直延续到姥姥离开这个世界。姥姥走的那天,非催促母亲回家,不让她陪,母亲回家拿换洗衣服的间隙,姥姥永远闭上了双眼,可能姥姥怕母亲看到她离开的样子,把最后一点母爱留给了母亲。</p><p> 如果说孝顺父母是儿女的天性,那么孝敬公婆就是母亲独有的特质。姥姥走后,母亲曾经极度悲伤,她说:“娘在,家就在,娘走了,天塌了”。 随着爷爷奶奶年龄变大,日渐衰老,母亲又挑起了照顾爷爷奶奶的重任,用她的话说:“公婆也是爹娘,爹娘在家就在”。爷爷有病期间,母亲发挥她会做饭的特长,总是做各种可口的饭菜,让因病毫无食欲的爷爷顿顿吃的有滋有味。爷爷弥留之际嘱咐父亲:一定不能亏待了母亲,她是个好儿媳。虽然爷爷奶奶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但每当谈起往事,母亲的眼中总是泛着泪光。</p> <p>  几场秋雨,送走了夏日的闷热,带来了秋日的凉爽。一阵秋风,吹掉了树梢的枯叶,均匀地铺在马路边上,我放慢脚步,极目远眺,看着这连绵不断地落叶大道,仿佛体会到什么才是秋日落叶的静美。柔和的月光洒在马路上,母亲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在月光的照耀下,母亲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背影。她步履蹒跚,三步一走,两步一停,和大街上的老者没有两样,唯有她残缺食指的双手代表她不同的人生。看着母亲的背影,我又记起了朱自清的《背影》,晶莹的泪水很快流了下来。此时此刻,我不想太多也不想以后,我只愿跟在娘的后面,静静地看她的背影。</p><p> 二O一七年深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