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郑国华</h3> 有一支队伍,它的名字叫“市妇联抗疫志愿突击队”,这支特殊的“部队”由市妇联机关干部和市义工联骨干组成。<br> 在年味尚未消失,在疫情蔓延之际,这支队伍应“疫”而生,于2月3日成立,共40人。<br> 由妇联主席郭婷挂帅,鄢来贵任队长。突击队拥有“重量级”超级队员:荆楚楷模、市第三届道德模范王芳,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彭成烈等人。夏中祥、卫剑锋、李义红、贺廷斌、李庆、王大文、樊诗岑、左雪、何冬梅、王军、郑国华等勇于逆行的志愿者积极报名。 在战疫的58天里,他们用脚丈量用这片热土,用爱穿越大街小巷,用情扶贫解困,构筑了一道道“病毒”的防火墙。<br> 封城,居民物质缺乏,市义工联募集到蔬菜7万斤、价值160万元生活物资;<br> 战疫,医疗物质匮乏,市义工联募集到12批医用物资,价值达300余万元;<br> 发放,惠及8个市直医院、23个乡镇卫生院,4个镇处 38个社区(村),28个大型居住小区,30个物业小区及170户特困家庭。 如今,疫情已经过去,但我却不能忘怀。只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义工们伸出了援手。<br> 那是2月4日下午,我奉命赴村抗疫前夕,收拾完了行李,正在为家中菜不多犯愁,一个声音从电话中传来:郑哥,要青菜吗,我们正在送!<br> 这个声音我很熟悉,来自于义工联“一张纸献爱心中心”主任李义红。然而,这个男人的声音却让我感到那么惊喜、那么温暖、那么有磁性。<div> 如同久旱遇甘霖,我带着孩子旋风般地来到住宿单位的铁门外。不久,义工们来了。</div><div> 望着两颗白菜和三把青菜,我对市义工联秘书长卫剑锋说:人在有钱的时候,万两黄金也不算啥;在落难的时候,一粒米也是恩情。我会记得你们的,一辈子!</div><div> 车辆离去的瞬间,温暖又刹那升起,目光中有一种不舍在追随,暗暗地对自己说:要为抗疫出点力,象他们一样做一个逆行而上、服务暧心的好义工!</div> 基于这种认知和情感所系,我对所知的市义工联抗疫部分活动进行了粗略统计:<br> 1月28日,大年初四,因疫放弃回山东过年的市义工联秘书长的卫剑锋,冒着寒冷,奔赴数百里外的孝感,不辞辛劳,当日返回。<br> 1月29日,鄢来贵、卫剑锋、王德义三位同志,将从孝感带回来的20000只N95、2000个护目镜,送往市中心医院、江汉油田第一医院。<div> 2月10日至11日,18名市义工联义工走访慰问困境儿童家庭160户。</div><div> 2月12日,100桶消毒水、120部对讲机的卡车从孝感市区拖回,送往园林办事处红庙社区。刚从总口运回蔬菜分发完毕的4名义工又立即将一吨多货物分3辆小车送到了广华、积玉口、杨市、周矶办事处以及城区5个医院。</div> 2月7日至19日,市义工联将接受的27700斤蔬菜,发放至全市127名困境儿童,市局单位13个,村社及小区10个,其他2个。<br> 2月23日,在山东临沭县政府60吨紫薯到潜,义工们将它送到了5家定点医院、2家福利院和28个大型居住小区。<div> 3月5日,广东雷州25吨蔬菜到潜,19名防疫突击队员和市物业协会的人员参与了装卸,发放到了城区部分物业小区。</div><div> 3月31日,携手市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协会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献血量1.38万毫升,38人成功献血。</div> 这些数字是冰冷的,但它的背后的故事是温暖的、曲折的,更是感人和充满热血的。笔者作为一名义工,参与了部分活动,对此深有感受。<br> 鄢来贵:每场活动都精心策划,白发增生,日渐消瘦;每次活动都亲自参加,与夫人李庆并肩战疫,成为一对抗疫战场上的“神雕侠女”,在大爱中比翼双飞。<div> 卫剑锋:作为市义工联秘书长,他主动放弃了回山东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从大年三十就担负起了市义工联日常抗疫的重任,58天始终奔忙在抗疫一线,发挥着枢杻作用,衣甲不解,战斗不止。</div><div> 李义红:7万斤蔬菜从田野到车上,从车上到小区,从小区到市民手中,他那双劳累的手与其他义工们一道,将物质送到了8个大型居住小区,30个物业小区。<div><div> 左雪:巾帼不让须眉,是市义工联志愿者最早的逆行者之一,于1月底从孝感拖回防疫急的药品,尔后的活动中,阵阵不离“穆桂英”。</div><div> 参与活动的义工很多:黑夜里,为市民送菜;风雨中,提着米油去看望困境儿童;花坛旁,一批批义工把它当作餐桌就餐........</div><div> 他们为抗疫付出了真情和汗水,虽然默默无闻,没在聚光灯下闪耀,却依旧散发着温煦而持久的光芒。<br></div></div></div> 整个活动在会长鄢来贵带领下,以卫剑锋、李义红、王大文、王军等人为核心、从多方筹措对接资源——突出重点 关爱特困——专业服务 心理援助,针对各阶段的需要有序进行,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腾讯网、搜狐网、文明潜江网、潜江新闻网、潜江日报等30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br> 4月底,市文明委发文授予市义工联合会、市义工联税务分会等20家志愿组织为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会长鄢来贵、秘书长卫剑峰被评为“优秀志愿者”。<br> 5月初,文明潜江网,以《志愿战“疫” | 郑国华:铁血战疫情 爱心济危难》为题,报道了市义工联税务分会会长郑国华的事迹。 如今,全市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到处车水马龙,到处是疫情后为生活奔波的人,到处是风景依旧......<br> “滚滚长江东流,浪花淘尽英雄泪”。当病毒袭来的惊惶过后,当庆祝解封的礼花散开,当众生投入到忙碌的生活中.......<br> 是否还有人记得义工们在上一秒健康、下一秒染病的危险中,在广大市民最需要援助的时候,为了这座城市的安宁,这支特殊的“抗疫志愿突击队”饥一顿、饱一餐,热血奔走,以命相博......<div> 带着这样一个疑问,我在微信中请教于市义工联会长鄢来贵。片刻,他回了话,在微信中写道:</div><div> 义工,就是一种奉献,与名利无关。于抗疫大潮而言,我们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希望志愿之光能把心灵照亮,慈善之爱能让社会温暖,在世界充满爱中幸福生活!<br></div> 我琢磨着他的意思,似乎从他发表于中国诗歌网的《我听见了冬雪消融的声音》诗歌中找到了答案,诗中这样写道:<br> 呼啸而过的救护车 ,替代了庚子年的钟声。魔爪吞噬着城市的肌体,万家灯火等不到远方的亲人。<br> 我不忍看见 不忍听见,一个个亡魂在空中飘荡。为何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爱,这支“抗疫志愿突击队”的40名队员们,在3800个小时里,在8000里行程中,筹措并发放了14批物资20万件,向广大市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br> 再观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市357个志愿服务组织、3.34万名志愿者积极参与战疫,用奉献与爱心在这片热土上筑起一道道坚实的防疫“长城”。<br> 我深信,时间不会让志愿精神流失,城市会永远刻着爱的名字,成为人们心中一道的风景,在淡淡的岁月中久远弥香!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市义工联抗疫志愿突击队名单</b></h3><div><b><br></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鄢来贵 王芳 夏中祥 卫剑锋 彭成烈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义红 李庆 贺廷斌 王大文 樊诗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郑国华 左雪 何冬梅 张文文 刘美娇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德义 李俊 黄文权 朱方芝 饶国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晓军 郭丽 谢能能 张凤霞 罗樱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lef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曹 燕 任瑜 刘 凌 李 静 陈 茜</span><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lef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left;">彭梅琼 刘红 王 江 王 军 贺 蓉</span><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部分市义工联抗疫志愿突击队队员照片</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郭婷(左)胡薇(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鄢来贵(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中祥(左) 王江(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卫剑锋(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李义红(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彭成烈(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贺廷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大文</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王德义(左) 左雪(右)两人创下了“双第一”:全市第一张赴外地的通行证,市义工联第一批赴孝感拖回抗疫物质的逆行者,成为了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实照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郭丽(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国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任榆(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朱芳芝(左) 张美姣(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俊 饶国烈夫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冬梅(左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