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儿时的盘古庙

中国加油

<p> 记忆中的梨坪初中</p><p> 又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季节,同学们忙碌的身影,补课的铃声一遍又一遍的响起,这些都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被排在了今晚值班守校,因补课期间学生不是太多,我便抱来被子和同学们同室而眠,闭上眼睛仿佛回到了从前的自己,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是考验,成长就是磨练。</p> <p>  我读的初中是文县梨坪初中,因其建址在古老的盘古庙上,因此当地有很多家长不叫梨坪初中,而是说在盘古庙上读书,梨坪初中虽然是一个乡镇初中,但她以前可谓是“名播两江八河,誉满陇南大地”。在整个陇南地区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初级中学,并且因父辈的那个年代只要初中读了,学的好点就可以上中专,出来就是长辈心中的“铁饭碗”,谁的孩子要是在盘古庙上读书,总会竖起大拇指,那家的孩子有出息,因此梨坪初中便山去农家孩子跳出农门的唯一出口。</p><p><br></p> <p>  梨坪初中给我就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那种快乐也许在这种场景中和补课的学生同室而眠才能表达出来,那浓浓的学风,朗朗的书声,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会更弥足珍贵,我的老家在梨坪初中对面的任家坪村,步行差不多要15分钟,在学校和家之间有一条龙巴河,有一片空旷的河坝,在北方的故事,也许从冬说起会更加动人</p> <p>  刚上初中我被分到了初一三班,那时候的我们是多么的淘气,我们班还还有一个同村的同学他姓张,哪里的冬天特别冷,因此上晚自习特别难熬,并且老师查晚自习特别严格,但我和朋友想了一个办法,如果没老师上课我们俩就给班长打个招呼,说上厕所去了,如果有老师上晚自习他就提前25分钟请假说出去上厕所,我过5分钟上厕所,然后约好到校门口见,然后跳过龙巴河,悄悄的跑到地里,抱来一大捆玉米草点燃,就烤火一直考到下自习,我们才一起高高兴兴的回家,一个冬天下来,一块地里的玉米草也快被烧完了。</p> <p>  最难忘的回忆当说“看校”了,星期天远的学生就回家去了,我们三坝一坪的学生就要去守校,守校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守校的就可以好好的玩,那个时候的学生寝室是大通铺,几十个人睡到一间房子里,如果我们去守校,就把所有的被子拉倒一块,盖的特被后,铺的也特别厚,在我的记忆中的我铺的最多的是15床被子,盖了8床被子,可以睡个最舒服的觉了,睡觉之前少不了聊天,聊着聊着便聊到了鬼故事,我有一个朋友“燕师”他讲鬼故事,生动形象,语言表情十分精确,他讲鬼故事可以具体说出那个人,那个时候,那个位置,过程讲的就让人会身临其境,讲着讲着就都不敢睡觉了,或者一个劲的把被子往头上捂。</p> <p>  鬼故事听的睡不着了,到半夜就肚子饿了,便穿好衣服跑起来去学生厨房找吃的,以前的我们不像现在,当时的学生都是自己煮,每个学生用泥巴做个小灶,一个大箱子里放着生活用品,我们守校的和说关系好,就想办法撬开谁的箱子,开始做饭,撤面片,蒸米饭,抄土豆片,大家一起动手,煮好了一起吃,也许当时的饭菜缺油少盐,可那个味道至今难忘,在也没有吃过那么好的味道的饭菜了。到饭吃饭天就渐渐亮了,睡也睡不着了,便乘天刚亮跑回家背起背篼去干活了,采药,拾粪,总是那么快乐,</p> <p> 梨坪初中给我的不仅是快乐,无忧无虑,更是一种奋斗的精神,我们也正是因为我在初中的时候遇到了好的老师,好的朋友,也可能是我心目中完美的你,我的初中三年没有后悔,让我一个人拼音都拼不出来的人,成为了当时差不多全校最的好学生之一,初中耍了可书还读的还行,可高中也耍了,就把书没读好,现在想想很自责,高中为什么不咬紧牙关好好学。现在真的有那么点后悔,可这也许就是人生吧,没有完美的人生,但绝对有完美的会议,自己走过的路都是经验,不管人生怎么,今晚我和补课的你们同室而眠,虽然岁月不饶人,可我真的不想老去,希望明天早晨醒来我能用童真的声音唱出:“我还是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是考验,种在心中的信念丝毫未减………</p><p><br></p>

初中

守校

学生

鬼故事

补课

被子

盘古

那个

而眠

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