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宝鸡凤翔蒙古人后裔

屈红卫

<p>矗立在紫荆村村口的成吉思汗雕像</p> <p>  他们是苍狼白鹿的后代,祖先生活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之间,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策马驰骋在千里草原,他们的祖先是不可一世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如今他们穿汉服,说汉语,写汉字,改汉姓生活在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的最西端,陕西省凤翔县紫荆村的秦人老家已近八百年。他们仍然保留着某些草原民族的传统,养羊,杀羊,烹羊;他们每年正月初一要杀一只全羊合族共同祭祀祖先;他们世代守护着祖先的陵园,这里的老人世代口口相传他们的祖先来自蒙古草原。八百年的历史变迁,他们已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但他们的性格仍然是草原人热情,豪迈。</p><p> 5月4日上午,我和来自西安的书法家王庆一行前往凤翔县紫荆村寻访宝鸡凤翔蒙古人后裔并拜访了屈晓波先生。</p><p> 凤翔县紫荆村屈姓原属大元苗裔,乃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四子哈喇察儿王后裔,也就是黄金家族后裔,有石碑,家谱和出土的记事砖为证。内蒙古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蒙语广播,凤凰卫视,对此都做了报道。钱文钟先生在《百家讲坛》,《百家姓》,《屈姓》里边专门做了详细讲解。</p><p> 屈晓波先生自退休以来近二十年,孜孜以求,埋头钻研,整理发掘,研究家族历史溯源。历尽艰辛走遍全国有蒙古族后裔的地方,查阅当地县志,文史资料,写笔记40多万字,最后整理出了18万字的《宝鸡凤翔屈姓家族历史》。其精神,令人感动,其意志,令人钦佩,其功卓著,利及子孙万代。</p> <p>紫荆村屈姓先祖</p> <p>凤翔县紫荆村出土的元代屈姓家族碑</p> <p>凤翔县紫荆村屈氏祖茔出土的元代记事砖</p> <p>巴思八文与汉文对照的石碑,上面有五个蒙古皇帝的名讳。</p> <p>在凤翔县糜杆桥镇太相寺发现的元代石碑</p> <p>拓出来的太相寺元代至元仲秋出游观稼碑</p> <p>紫荆村村史墙</p> <p>来了尊贵的客人献上蒙古人的哈达</p> <p>屈先生手稿</p> <p>屈先生书法俊逸,秀美,洒脱。</p> <p>一看就练过二王</p> <p>做棺材的匠人。</p><p>我说:“你这手艺也快失传了!”“唉!现在年轻人不学了!!”</p> <p>  现在是农历的闰四月,按照西府的风俗,可以给老人作棺材,屈先生叫来木匠给自己做棺材。我打电话说要来拜访他,他说;“不要来了,我在家里盖房,忙着哩”。我这人脸皮厚腆着脸硬来了,来了一看才知道原来是给自己做棺材。</p><p> 这是多么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呀,看淡生死,我命由天,这与蒙古人崇尚自然,信奉长生天有很大的关系。</p><p> 西府人认为闰月是老天爷给老百姓赏赐的一个月,不算在正式的月份里,闰月做棺材吉利,有增寿的意思。</p><p> 最后,祝屈先生健康长寿,吉祥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