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母校——牟平二中</h3> <h3> 我是牟平区水道镇水道村人。家居水道村最宽畅的中心大街。记得小的时候,门两边有几棵大柳树,春天柳条迎风招展,夏天知了唱歌,左邻右舍很是羡慕。听说那树是在牟平二中做木工的父亲,从学校移来栽在门前长大成材的。于是,我对二中开始有了印象。 <br></h3> <h3> 我家临街的三间小草房,既无院落又无遮挡。平时,街面上人来往去光景很多,赶上ji日街上更是热闹非凡。我经常在街上看游行的队伍和民间活报节目,感受锣鼓喧天,彩旗招展,欢声笑语,鱼贯而入的场面;领略工人、农民、学生等组成的秧歌队、花鼓队和高跷队带来的欢快。在人群中,常听身边大人讲:“二中有玩意,快过来看哪!” <br></h3> <h3> </h3> <h3> 二中师生有不少到过我家的,在大人的称呼中,我认识了二中的孙管理员、邓会计、李广伦等。像田校长、张校长、段主任等不少校领导有时走到我家门口,都主动与父母打招呼,我这小孩儿都感到脸上有光。<br></h3> <h3> 从我家到二中只有三里多路,由于父亲在校工作的缘故,学龄前的我就去玩儿过。校园里那一排排红色大瓦房,一棵棵绿色的大柳树,房前屋后香味扑鼻的苹果,花池里各种向阳绽放的花朵,一群群叽叽喳喳飞来跳去的麻雀,操场上打篮球的呼叫争夺声,还有师生之间相互礼貌的问候……都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也让我对二中特别神往。二中,不知是多少农家子弟向往的圣地呀!<br></h3> <h3> 1968年小学毕业后,我如愿来到二中读书。在二中,我完成了初中和高中学业。几十年过去,静下来回忆一下,多少往事就在眼前,使我不得不浮想联翩,如果时光能倒转的话,我真想重返母校,再当一回二中的学生。<br> </h3> <h3> 当时的二中与全国一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1968年,国家教育形势逐步好转,学校复课闹革命。那时的二中,老师敢教学,学生愿学习,没有教材,老师自编讲义,整个学校学习氛围很浓;当然,政治氛围也比较浓厚。学校把学生按连、排、班划分,进行军训,请部队首长讲传统,有时还请贫下中农代表忆苦思甜;学校还建工厂和农场,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周边厂矿学习,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增强。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二中也给我们这代学生留下遗憾,那就是在校期间没能学到英语。许多人高中毕业,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认识,有时想想,真是可笑。<br></h3> <h3>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在学校没设英语课时,我却有幸听到了英语,那是班主任徐乃宾老师讲的一句“毛主席万岁”,当时那情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里。 那是一天的课外活动,我们初中班的几位同学在完成了一项ji体活动之后,来到徐乃宾老师的宿舍,她见到我们非常高兴。女同学坐下与老师拉起家常,男同学你一句我一句插嘴,气氛相当热烈。通过交流,我们知道徐老师和她丈夫是城里人,大学毕业后,双双被分配到二中来,她原定教英语,后改为教语文。有同学问:“老师,学校有英语老师为什么不设英语课呢?那不是浪费人才吗?”徐老师只是抿着嘴,笑而不答。我们从她的笑容和眼神中好像悟出一点什么,就不再追问,场面有点尴尬。几位同学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用渴望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位美丽端庄的年轻老师。不知谁大胆地问了一句:“请老师讲几句英语我们听听行吗?”徐老师笑笑说:“那我就说一句‘毛主席万岁’吧。”只见她双目微闭,颈部上扬,定定眼神,面带笑容地说:“Long live Chairman Mao!”当老师用英语讲完这句全国人民的心声时,同学们似懂非懂地喊:“好!好!”并用力鼓掌,掌声把个小屋子差点震爆。 </h3> <h3> 1971年,17岁的我步入高一,班主任是赵忠华老师 ,刚上高中,赶上学校要办阶级教育展室。由于我从小酷爱绘画,学校的政治环境中,曾留下我的笔迹,校报、壁报、板报前常有我的身影。因此,我被选入学校办展创作小组,非常高兴。这样我既能好好学习文化课,又能巩固提高绘画水平。所以,我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参加这项工作。<br></h3> <h3> 当时,校领导由黄守靖教导主任负总责,组织协调各项工作。都兴芳、杜茂芳、王阎生等老师,李仁国、王仁山同学和我为骨干,调西邓格庄村小学李老师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组成办展小组。特请当时在县文化馆工作、曾在二中教美术课的刘元基老师坐镇设计指导。为提高绘画水平,学校还组织我们几个学生骨干,由美术老师都兴芳带队,利用星期天到其他学校学习办展经验。为保质保量赶办展室,学校明确规定,我们几位同学的课程,除数、理、化、语文主课不得耽误外,像政治、科技,以及劳动等活动不必参加。一切为展览让路,一切服从学校总体安排。需要参考资料,学校图书馆为我们敞开。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展室终于办成了。<br></h3> <h3> 展室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主要展览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为真理而奋斗牺牲的革命烈士,以及和平建设年代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讲传统、学英模,树雄心、立壮志,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第二部分是《阶级教育》。主要展览中国历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信念,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人的斗争史。第三部分是《成果展示》。主要展示学校开门办学的教育成果、办校宗旨及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立志培养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才。<br></h3> <h3> 展室按期对外开放,不仅一批批校内学生实地接受教育,而且周围机关、学校、厂矿、农民代表也经常来校参观学习,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好评和师生的欢迎。<br></h3> <h3> 通过办展览,我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和好评,被称为“小画家”。 由于有绘画特长,1973年底征兵,我被解放军某部首长看中,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战士。 2012年8月31日<br></h3> <h3> (作者简介:初曰广, 1954年生,山东省牟平区人。1972年毕业于牟平二中,1973年参军,1985年转业,2014年烟台市司法局退休。) </h3> <h3> 后记:2012年8月,应牟平二中学友原《烟台日报》社高级编辑于峨女士之约,撰写回忆录两篇,并提供部分珍贵历史照片资料,先后被收编于峨主编出版的《师生文ji》、《校园岁月》、《山村中学》中,并由黄海数字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此,对老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现通过美篇形式发布并珍藏。谢谢! <br></h3> <h3> 2020年5月8日写于烟台<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