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上午东方阳光刺眼,我们制定了先向西行去往子长县谢子长故居参观,再到钟山石窟,最后到子长县城修整,参观瓦窑堡会议旧址的行程。这样安排,刚好是一个大环线,司机不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车上青银高速行驶40分钟,在魏家楼下高速,顺着307国道不到一小时就来到了谢子长故居。</h3> <div> 谢子长故居于2016年8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谢子长故居位于子长县城以西25公里处,是谢子长16岁之前生活成长的地方。 故居里还陈列了与谢子长将军有关的400多件实物,100多幅图片,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谢子长将军的成长及革命故事。</div> <div> 谢子长(1897—1935),原名世元,曾改名德元,号浩如,化名冬阳,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枣树坪人。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是我党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西北革命根据地和西北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div><div> 1934年任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红26军42师政治委员,1935年任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人,指挥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苏区的“围剿”,谢子长在长期征战中,多次负伤,1935年2月21日逝世;同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194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瓦窑堡修建了子长烈士陵园 ,并举行了隆重的公葬仪式。</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故居保存完好,能看得出来,谢家当年家境殷实。目前景区无人照管,游客可以随便游览。</h3> 离开谢子长故居车行十分钟,就来到了被誉为“第二敦煌”的钟山石窟。这个景点是我们二日游唯一售门票的的景点。 <div> 钟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城西15公里处的钟山南麓,又名万佛岩、普济寺、大普济禅寺、石宫寺。始建于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0),历经唐、宋、金、元、明、清等千余年凿建而成,据历史记载共十八窟,现仅发掘五窟,均为国家一级文物。整个石窟依山而建,坐北向南。东接清风明月戏楼,南临秀延河水,西眺安定故城,为中国丝绸之路北线必经之道。石窟经历代修葺,至元初,已有大小石窟11处及众多塔、寺院,占地360垧,僧人500。主持僧北辖葭州(今佳县),南统骊山(今临潼)。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方圆数百里群众宗教文化生活的圣地。据清道光“安定县志重修石宫寺碑记载”,这里原有中殿、十王殿、明王殿、金刚殿;还有万佛楼、钟鼓楼、三官楼、观音阁及禅室方丈。雕梁画栋,十分壮观,惜毁于兵燹,除正殿石窟外,尽成废墟。为典型的纵轴式布局佛寺,现开掘石窟五个,以中窟保存最为完整,窟内有大小佛像万余尊。故称万佛岩,始建于宋平治四年(1067年),洞内富丽堂皇,色彩鲜艳,万尊雕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浮雕佛像错落有致,做工精细。中外学者认为,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之下。专家结论为:“中国最早的石窟群”、“全世界罕见的石窟”、“第二个敦煌”,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三窟是这里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洞窟。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门,后边就是主洞窟,山坡上是一座明代的古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个人的感觉是这里只有第三窟值得观看,从规模上远不及云冈石窟。</h3> 老子在洞中也有一席之地,体现了佛教、道教在这里的融合。 <p>逢塔必登。尽管太阳很晒,我们还是来到了这座明塔脚下,沧桑古朴之间透露着宁静的气息。</p> 距离钟山石窟20分钟车程就到了子长县城。这里相比子洲明显繁华多了,路上上车来车往,市民穿梭络绎不绝,想在路边找个停车位置都挺不容易。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值中午,大家饥肠辘辘,找一家煎饼店一饱口福。来到子长县,闻名遐迩的煎饼一定要尝尝的。</h3> <div> 子长煎饼是陕西省子长县著名的传统小吃。饼薄如纸,银白透亮。根据不同需要和不同口味,可制成大饼或小饼,大饼与小盖一样,小饼与手掌一般。其种类有豆腐干煎饼、热豆腐煎饼、凉菜煎饼、稣肉煎饼、鸡肉煎饼等。食用时,根据各自的喜好,配以醋、蒜汤、辣油或凉汤等醇香扑鼻,酸辣味浓,久食不厌。</div><div> </div> 子长煎饼原料为荞麦。将荞麦去皮成糁子,加水渗透成糊状,再经过滤后在铁鏊上摊烙而成。成型后的煎饼有圆形或椭圆形,碗口大小,薄如纸,白似银,具韧性。食用时卷入猪头肉、红烧肉、酥肉、鸡肉、炒菜、凉拌菜、热豆腐、豆腐干等就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煎饼。食用时的配料有:醋、蒜汤、韭花、辣油、西红柿酱、芝麻等。 在我们的印象中,煎饼都是大如锅盖,厚而软,卷菜、蘸汁子吃。当店家问我们要几碗?要豆腐干的还是土豆丝的还是小酥肉的?一下子问住了我们。吃惯了关中的大煎饼,根本想象不到这种用小碗盛的煎饼。直到煎饼端上桌来,我们这才知道,原来一个小碗里竟然装着10个煎饼,自己调汁吃。吃到嘴里,糯软,有弹性,有点像擀面皮一般。有的煎饼里裹着一块豆腐干,有的裹着一点土豆丝,有的裹着一块小酥肉,一般的食客吃上两碗一点问题都没有。 还有一个细节说与各位:吃着煎饼,我问老板有没有稀饭,老板说没有。我问他那太干了喝什么?他说桌上有酸汤可以喝,当地人吃煎饼都喝这个汤。酸汤盛在一个大盆里,我开始以为是用来调汁子用的,却不知道这是让客人喝的。我舀了一碗一尝,嘿,淡淡的酸菜味开胃,凉凉的口感解暑,真是好东西! 吃完煎饼,我们步行三分钟,来到了瓦窑堡革命旧址参观。 瓦窑堡革命旧址管理所包括瓦窑堡会议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两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校旧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成立瓦窑堡革命旧址恢复委员会办公室。1981年该办公室与子长县文管会合并,更名为瓦窑堡革命旧址管理所。<div> </div> 1935年11月至1936年6月21日,中国中央、毛泽东在瓦窑堡工作近八个月时间。其间在此召开了著名的瓦窑堡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6月1日,创立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大学。管理所现有33孔旧窑洞。其建筑风格均为陕北常见土砖窑洞形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坐在毛主席曾经工作过的窑洞里,追忆峥嵘岁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年的中央财政部长林伯渠就在这张桌上计划着共和国的财政大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