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中学】【身边好 人】——校园里那颗闪亮的“螺丝钉”

静听年华

走进阿伦中学校园,目之所及,花开明艳,绿柳依依,整齐的行道树,高大的风景树散发着勃勃生机。沿着干净的甬道,继续往里走,有整洁明亮的教室,有漂亮清洁的餐厅,有完备的教学设施……看到这里,你自然会想到:这儿一定有位好“管家”,的确,这校园里处处都饱含着一位后勤工作人员,总务处主任陈轲静老师的心血和汗水。 陈轲静,48岁,1994年加工作,不知不觉,他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已辛勤耕耘了26个年头。总务工作很是琐碎的,平时很忙,却没有什么大事情让人注意。当陈老师接过这根接力棒时,他的手头也接过了一堆堆繁琐。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记录着他忙碌的身影。春夏时节,栽种花草修剪枝叶,让校园生机盎然;秋天,落叶纷飞,他用扫帚扫出校园本色。到了冬季,大雪来临,他又迈着大步子冲在前面,扫雪、铲雪,直至道路畅通,积雪被清理干净。“学校也是咱自己的家啊,自己的事情,还等着别人干?”他憨厚地笑。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原有的安逸和宁静打破,从武汉扩散开来的疫情,以惊人的速度覆盖全国。九省通衢的武汉,迅速成为世界各地关注的焦点。1月31日,正月初七,陈轲静的家中和许许多多家庭一样,欢欢乐乐,亲朋们欢聚一堂,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说不尽的新年祝福,吃不完的美味佳肴,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但手机里的一条微信打破了祥和的氛围,原来是教科体系统要组建一支应急服务队。接到这个消息后,陈老师二话没说,挺身而出,被分在向阳社区,冲在一线。冒着严寒,每天按时在检测点值守,耐心地询问过往车辆给他们进行体温测量、登记。在他的岗位上,你会经常听到:“你们从哪里来?”“你们乘坐什么交通工具?”“你们从家乡回来有哪些不舒服吗?”同样的的问题,一天要重复几十遍上百遍,但他从不言苦,他常说:“天道酬勤,只有嘴勤、手勤、腿勤才能真正地把居民保护好。” 他一次次敲门,一次次询问,一次次登记,一次次宣传……他为的只是守护好一方居民的平安。<br> <br> 后来,疫情防控阵地由社区转向学校,2月10日,旗里决定启用阿伦中学食堂,为全旗承担集中隔离任务的11个宾馆提供餐饮供应服务。作为学校的总务主任,责无旁贷,正值学校放假之际,时间紧,任务重,他马上放下手头的事务,联系其他食堂的工作人员,协助大家筹备菜品和粮食,严把所购食材的质量关、卫生关,积极做好开餐准备工作。他各项工作都想在先、干在前、抓到细…… 特别是学生开学复课关键时刻,他依然奋战在防疫一线,为学校的防疫工作做好坚实的后勤保障。自疫情防疫工作开展以来,陈老师第一时间在学校校门口悬挂疫情提醒告示牌,去学校盘点消毒物资配备情况,面对来势汹涌的疫情,消毒用品紧缺,在这种情形下,他放弃休息和与家人团聚的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尽可能多地筹集疫情防控所需的消毒液、酒精、口罩、手套、体温计、红外线测温仪等专用物资。并亲自送到值勤教师、安保人员手中,保障工作在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使用。 “一个数字背后代表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一定要对它负责!”接到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后,他斩钉截铁地说。全校2000多名学生,陆续复课,得挨个测体温,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对门卫、后勤服务人员专题培训,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值班值守、体温测量、口罩佩戴、卫生保洁、环境消杀、垃圾处理、应急保障等工作进行专门培训,提升服务技能,做好学校卫生死角的清理和消毒工作。每天他总是早早来到学校,实地查看重点部位消毒情况;查看进出人员记录情况;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填报各种表格。有时一忙就是一天,午饭经常过点。自从3月30日九年级复课以来,每天早晨6点多,中午1点多到校。所有进校师生、外来人员挨个测体温,若用额温枪测得有超过37.3℃的,他亲自带去隔离区重新用水银体温计再测量三次以上加以确认。七、八年级复课后,人员增加好几倍,入校测体温这一环节难度变大,再加上日常工作,陈老师几乎没时间回家,整天忙得像陀螺一样不停的转。有人劝他休息,而他总是说:“我离家近方便,遇到特殊情况能够及时处理,多来看看,我放心。”目前,疫情形势仍很严峻,但面对疫情,陈老师并不恐慌。他不计个人安危,不怕辛苦,迎难而上。每天早早到校,和学校领导、值班老师一起,认真做好校园消毒和疫情排查、上报工作。陈老师的妻子没有工作,儿子去年刚毕业,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看到他一天到晚的忙碌,妻子心疼地总是劝他多休息一会儿,可他常常急急忙忙扒拉口饭,急匆匆的奔向学校。<br> 检修维护学校的各项设施是总务处的主要工作,阿伦中学是一所标准化寄宿制初级中学,2000多名学生,住校生1000多人,校园里这么多人,照顾不到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他的电话不断。例如:随意开关灯,水龙头、门窗玻璃损坏,堵塞下水道等,这些都需要及时的维修、更换。再加上用电设施:灯管、楼梯灯、开关、拉手、插销等维修,工作很繁琐。从保洁员、门卫的工作分配到食堂、宿舍的日常管理,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陈老师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的困难,不等不靠,主动及时,为保证教学工作正常顺利进行做出最大努力。 在后勤服务所需的开支项目中,他努力做到增收节支,算好每一笔帐,把经费用到刀刃上。本着节俭的原则,先做出购物计划,再另行购买,做到能不开支的不开支,能少开支的少开支,杜绝了不必要的开支。对水电设施的维修,尽量自己动手。总务工作,除了“管”,还有重要一环,就是“理”。怎样安排好这一个大家庭的物品,是后勤工作的一个难点。陈老师针对学校特点,协助学校制定了校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对学校财产进行分类、记账,做到条目清楚。该归置的,该维护的,该清理的,他都积极主动地整理和规范。学校的各样物品放在哪里,怎么个放置法,他如数家珍。 闲暇的陈老师,喜欢将自己打理得干净、整洁。一件妥帖的纯黑小衫、藏蓝色西服是他的标志。可人们不能经常见到他这样光鲜的装扮,更多时候看见的,是一个满是灰尘,忙碌在校园各处的大个子。他的鬓角正在填白,他的衣着有时很乱,可他整理下的阿伦中学这个“大家”,正在一天天变得漂亮,变得整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讲句“爱校如家”,但在陈老师来说,学校何尝不是他精心装扮下的一个家! 为这个家的付出,他甘之如饴。正如雷锋同志所说,“机器由于有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能够运转自如,螺丝钉虽小,其作用很大。”陈老师就是阿伦中学校园里那颗闪亮的“螺丝钉”。 供稿人:张洪玉<div>通讯员:丁丽娟</div>

陈老师

学校

疫情

工作

阿伦

校园

复课

开支

螺丝钉

测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