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 阳逻二小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记新洲区中段语文线上教学研讨活动</span></p> <p>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研方式转变,提高新洲区“空中课堂”教学实效。在区教研室黄海花副书记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5月6日下午2:30新洲区小学语文中年段老师齐聚线上,进行特殊而难忘的网络教学研讨。</p><p><br></p> <p> 我校中段语文老师按要求准时上线参加网上教学研讨。</p> <p> 研讨的主题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p> <p> 担任本次活动主持的是邾城一小的施年荣老师。研讨活动分三个环节:</p><p> 第一环节主持人讲话;</p><p> 第二环节经验分享+互动研讨;</p><p> 第三环节黄海花书记专题指导。</p> <p> 主诗人讲述研讨程序。</p> <p> 针对研讨内容,展开方法探讨。</p> <p> 第一个发言的是:阳逻二小 陈晋英老师</p> <p> 陈晋英老师分享的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找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让老师们觉得很实用。</p><p>一、抓关键词,词语是句子的材料,要让学生理解难懂的句子,抓住关键词是最基本的方法。</p><p>二、联系上下文是我们理解难懂的句子最常用的方法。</p><p>三、结合生活经验理解难懂的句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了很多的经历,当我们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时,学生的理解就更加的容易,体会也愈发的深刻。</p><p>四、查找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多种方法综合运用。</p> <p> 紧接着,阳逻三小的张红莉老师,邾城三小的刘春霞老师,辛冲东城小学的杜琳老师,阳逻中心小学的程晶老师结合自己线上教学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句子的妙招倾囊而出: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找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了解文章的背景、紧扣文章的中心、变换句式,招招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p> <p> 有了方法,如何落实?</p> <p> 邾城六小游惠萍老师、阳逻四小郑琴老师、仓埠靠山店小学余玲沁老师、长岭小学罗晓暄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享经验。</p> <p>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有阅读教学理解词句的方法分享,还涉及到了文言文教学理解词句。</p><p> 部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就增加了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人的行文方法。</p><p> 四年级理解文言文的重点方法是组词,也叫扩词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更便于对句子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猜测;结合插图想象理解。</p> <p> 邾城街章林小学的张惠芬老师在线上教学讲授了两篇文言文。张老师遵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运用扩词法,联系上下文猜测、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理解句子。</p><p>让文言文变得浅显易懂,而且学有所获。</p> <p> 最后,教研室黄海花副书记为此次网上教研活动作了指导和总结。</p> <p> 黄书记围绕如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结合课标提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p><p> 黄书记指出把难懂的句子、重点的句子教好,是优化我们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的保证;一堂教学效果明显,实用性强,能真正的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堂,对重点语句的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p> <p> 小学语文"理解难懂的句子"教学策略</p><p> ——新洲区教研室 黄海花</p><p>哪些句子是难懂的句子?——以部编版三下《语文》为例</p><p>第一类:优美生动的句子。</p><p>第二类:作者个性化的表达、陌生化的语言。</p><p>第三类:课后题或《语文园地》中提到的句子。</p><p>第四类:有趣又有意蕴的句子。</p><p>第五类:升华主题、点明中心、富含哲理的句子。</p><p> 既要关注到句子理解上共同的难点,也要关注学生个性化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疑惑。</p><p> 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以部编版中年级《语文》为例</p><p>一、抓关键词, 让学生在换一换中辨析</p><p>二、变换句式, 让学生在变一变中比较</p><p>三、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看一看中感受</p><p>四、诵读想象, 让学生在读一读中会意</p><p>五、前后联系, 让学生在划一划中理解</p><p>六、了解背景, 让学生在查一查中领会</p><p>七、表演体验, 让学生在演一演中感悟</p><p>八、结合生活,让学生在悟一悟中体会</p><p>九、结合语境,让学生在品一品中体味</p><p>十、请教他人, 让学生在听一听中解惑</p> <p> </p><p> 春日迟,卉木萋,言有尽,意无穷。原定4点结束的研讨活动在老师们热烈地探讨中直至4点半才近尾声。</p> <p> </p><p> 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一场智慧的修行!</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