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终极目标,当属生活本身

段段

<p>段段读书(3)《格局》作者吴军</p> <p>对于吴军老师,我向来是不吝于表达自己的尊敬之情。</p><p>&nbsp;</p><p>第一次接触吴军老师的书,是因为去年公司发了一本吴军老师的《见识》让大家学习。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博士,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网络搜素知名专家所写的书,我觉得要努力啃啃才看得懂,可打开图书文字却让我一见如故,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文字质朴无华却都散发着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论。吴军老师说:见识,已然是这个时代的核心素养,一个人一生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大家处在最好的时代,虽然很多时候是"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而命运的改变首先需要见识的提高。书中有太多刷新我认知的理念。因为《见识》,我喜欢上了吴军老师的作品。</p><p>&nbsp;</p><p>追随吴军老师的第二本书《态度》。本书吴军老师写给他女儿的一封一封的信,书中透露出他对女儿的爱,更透露出无尽的人生智慧。吴军老师的写作逻辑清晰,观点明确,充分利用总分模式,有丰富的案例,作为腾讯、谷歌的高管,是当下在科技领域见识较广,认知较为深刻的一位专家。语言很平实,是一本少有的能够介绍一些人生经验的书。</p><p>&nbsp;</p><p>今天再次看到吴军老师的新书《格局》。吴军老师研究了诸多企业之后并接触了很多商业巨子和学术界领袖,经常被问到能否从他们身上找到一些相似的过人之处?他们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可以学习之后也获得类似的成就?由此吴军老师从人生的格局、命运的力量、生活的节奏、智者的见识、心智的成长、悲观与乐观、未来的法则七大方面为提问者以及读者铺设格局成长的台阶。此书依然延续了吴军老师用理性的思维阐述人生哲学的精彩。看吴军老师的读书心得就是每一句话、每个故事都可以映照自己的生活,提高自我的认知,解惑迷茫的日子。我摘录了《格局》里精彩的智慧,大家一起来品味。</p><p>&nbsp;</p><p>1.要提升自己的格局,第一步先认识到超出个人能力之外的力量--它可以是头顶上的星空,也是可以是心中的道德。只有敬畏这样的力量,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p><p>&nbsp;</p><p>2.每往前走一步,都要聚集足够多的势能,让每一次进步都成为下一次进步的基点,而不是每一次都要重新开始。要做到高效率、可叠加式的进步,关键是做减法,懂得放弃。放弃森林中各种小岔路上风景的诱惑,才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p><p>&nbsp;</p><p>3.没有主动性的企业,很快就会被淘汰;同样,没有主动性的个人,处境会越来越艰难,因为我们从事的行业消失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得快。只有主动做事,奇迹才会发生。</p><p>&nbsp;</p><p>4.世界上很多专业组织,比如学术界的、艺术界的和法律界的,都是利益共同体,都很讲究相互帮助、相互提携,而且有自己的规矩,大家都要遵守。为什么我坚持每个人都要分享利益,感激他人的贡献呢?因为一个大型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p><p>&nbsp;</p><p>5.尽人事,听天命。事实上,不确定性是我们这个世界固有的特征,世界上有很多我们自己甚至整个人类都无法控制的力量。承认这一点,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p><p>&nbsp;</p><p>6.承认天命的作用,我们在做人时就不会恃才傲物。但凡觉得自己了不起的人,通常都没有见过真正聪明能干的人。人只有到了人才荟萃的地方,才能体会到自己水平的不足。</p><p>&nbsp;</p><p>7.遇到任何倒霉的事情,一定要认命,不要总想着挽回损失,这样损失就会被限制在局部。怎样才能斩断厄运链呢?方法很简单,只要记住“止损”和“认命”这4个字就可以了。</p><p>&nbsp;</p><p>8.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好节奏。人在忙碌的时候,很容易忘掉忙碌的目的,最后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从忙碌中退一步,思考一下目的,能省掉多余的需求和行动,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让我们更快地接近目标。在诸多目标中,终极目标当属生活本身。</p><p>&nbsp;</p><p>9.很多人不愿意接受新东西、改变旧习惯,仅仅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满足于低成就的快感。用一句流行语形容,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而我们都知道,如果方向错了,越努力离目标越远。</p><p>&nbsp;</p><p>10.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是奇迹。生活如此善待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花一些时间、精力和辛苦挣来的钱去回馈生活,特别是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p><p>&nbsp;</p><p>11.如果因为你做的一些事情,那怕很小,哪怕微不足道,但世界因此不同,那么这就是你给世界留下的遗产。明白了这一点,你就知道自己不必浪费时间做哪些事情了。</p><p>&nbsp;</p><p>12.素质教育远不止音乐、绘画、舞蹈、主持、奥利匹克竞赛和计算机,那些都是手段,目的则是培养既能适合社会,也能愉悦自己的自由人。一个懂得美、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的更精彩。</p><p>&nbsp;</p><p>13.人这一辈子,大部分时候需要的不是去战斗、去征服、去比别人考得好,而是要对别人有用。</p><p>&nbsp;</p><p>14.对于智者,我总是对他们带有敬意,对他们的行事方式、一言一行格外留心,力争将他们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久而久之,我慢慢发现自己在见识和能力上甚至运气上,都提升了一个等级。</p><p><br></p><p>15.缩小代沟的两个方法:一是告诉孩子,世界不是他们自己设计的,今后的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努力;二是与其直接“杀死”孩子心中的超级英雄,不如让他们的梦想多延续一段时间。</p><p>&nbsp;</p><p>16.做事最有效、最容易成功的办法,就是先将自己的基线提高,而不是从地下三层做起。比如,通过学习达到北航毕业生水平,也就是地平线水平,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己琢磨,花一辈子时间慢慢爬到这个水平。</p><p>&nbsp;</p><p>17.悲观主义的风格能减轻悲剧对我们的打击。当悲剧或者厄运真的发生时,由于在预料之中,我们会觉得打击不那么痛苦。然而,悲观主义虽然能够减轻痛苦,却不能解决问题。</p><p>&nbsp;</p><p>18.做事把握常态的三个原则:一是在无限长的时间里,变是常态,不变是非常态;二是往前走是常态,回头看是非常态;三是实力派获胜是常态,机会主义者获胜是非常态。</p><p>&nbsp;</p><p>19.是否利用了新技术不是核心,利用新技术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才是关键,因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才是核心,才是不变的道理。</p><p>&nbsp;</p><p>20.有黏性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自己的本事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而增长,他们的经验是不断叠加的,而不是简单重复的。因此,与其预测将来那个行业吃香,不如增加自己的黏性。</p><p>&nbsp;</p><p>《格局》一书,吴军老师为大家总结了提升格局的五个维度: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节奏。任何人,不论起点高低,只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准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提高进步的速度,同时把握好节奏,几年后就会看到一个格局比今天大很多的自己,一个让自己感到不枉此生的自己。</p><p>&nbsp;</p><p>如今吴军老师的三本书已成为我枕边“慰藉心灵”的鸡汤三部曲,如果你也觉得自己见识不够广,态度不够好,格局不够大,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太多困惑于心的事,不凡与我一起干了它。</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