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山 记 忆,作者/陈邦贤

北斗七星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组近40年前的报纸剪贴,拍摄时间为1980年至1983年,反映了中国筑路兵修建新疆天山独(山子)库(车)国防公路的艰苦生活,彰显了天山筑路兵顽强拼博、甘于奉献的英雄风釆,请看看100多幅照片里有您的身影和认识的战友吗……</p> <p class="ql-block">  遥远的新疆有一座山,叫天山。50多年前毛泽东主席为了祖国边疆的安全,发出了“要搞活天山”的号召。1974年前后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工程兵部队从内地开进了天山(还有新疆军区驻阿克苏和巴音沟的部队)修筑了纵贯南北562公里的独(山子)库(车县)国防公路,历时10年……</p> <p class="ql-block"> 作者是1976年入伍的筑路兵,在参与修建天山公路的工作中,先后当过炊事员、汽车驾驶员、电影放映员,1980年自学摄影后,用镜头记录了筑路官兵的苦与乐。下面的报纸剪贴是他1980年至1983年发表在《解放军报》、《战胜报》、《基建工程兵报》、《新疆日报》等报刊上的部分图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满载筑路物资和官兵的车队翻越海拔3400多米的天山铁力买提冰达坂</p> <p>六月天山雪(组照)</p> <p>天山测绘兵</p> <p>攀悬崖、走绝壁。</p> <p>张启卫教导员在冰达坂隧道工地与战士们亲切交谈</p> <p>九连连长黄曙光(左)与战士在工地一起劳动</p> <p>洪建伟、邹朝阳战友拜师学习维吾尔族语言。</p> <p>战友们在冰达坂上生豆芽</p> <p>冰达坂上架桥墩</p> <p>冰达坂上垒砌防护挡墙</p> <p>战士们为维吾尔族群众修理拖拉机</p> <p>攀登悬崖</p> <p>战士们在读报学习……</p> <p>桥工连指导员王鹤金同战士一起劳动</p> <p>冰达坂上磨豆腐</p> <p>战士们在天山深处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釆野了蘑菇</p> <p>刘志文班长给战士们传授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p> <p>图书送到冰达坂,丰富战士们的文化生活</p> <p>黄曙光连长的爱人谢淑英鼓励丈夫为天山独库公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p> <p>奋战泥石流路段</p> <p>向驻地群众学习维吾尔族语言</p> <p>00122部队四营党委组织临时来队官兵家属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p> <p>八连连长叶海堂(右)和战士们在冰达坂隧道里施工</p> <p>铁力买堤冰达坂隧道北口大桥施工</p> <p>战士们在冰达坂上用门板和背包带铲雪开路……</p> <p>战士们在冰达坂上用脸盆铲雪……</p> <p>战士们在雪山垭口铲雪保证车队安全通过……</p> <p>汽车连班长周宝珠</p> <p>汽车修理班长王树水</p> <p>军民鱼水情</p> <p>军民一家亲</p> <p>修理连模范班长赵贤良</p> <p>冰达坂上有了自来水(右为孙广远战友)。</p> <p>一口馒头一口雪,生活虽苦心犹热。</p> <p>黄曙光连长和战士一起推车劳动</p> <p>优秀战士毛祖斌</p> <p>铲雪破冰备沙料</p> <p>车队翻越冰达坂</p> <p>库车邮政局服务到冰达坂,为筑路的子弟兵送信送包裹和报刊杂志</p> <p>1981年,交通部部长彭德清在天山铁力买堤冰达坂隧道视察和看望筑路指战员</p> <p>“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p> <p>二机连连长张秋才能操作10多种机械设备……</p> <p>00122部队三连在冰达坂上开展图书借阅活动</p> <p>雪山运输队</p> <p>冰达坂隧道</p> <p>1981年,中国著名国画家、陕西美院院长刘文西和夫人在新疆天山独库公路工地指导官兵写生创作</p> <p>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热爱子弟兵</p> <p>模范连长叶海堂和战士们谈心</p> <p>优秀驾驶员田平怀(中)向战友们传授汽车保养技术</p> <p>库车县的维吾尔族大娘为筑路战士缝补衣服</p> <p>连队的黑板报</p> <p>桥工连指导员周明智(左)与战士们谈心</p> <p>汽车三连指导员黄松柏(左)积极做好来队官兵家属的计划生育工作</p> <p>一连司务长曾跃进在冰达坂上认真管理好越冬蔬菜</p> <p>天山冰达坂上架桥梁</p> <p>当年全国最长的铁力买堤冰达坂公路隧道(1897米)胜利贯通</p> <p>筑路部队官兵为库车县林场修建的“爱民桥”</p> <p>天山筑路兵救护受伤的白天鹅</p> <p>新战士李胜齐在射击训练中取得了六发子弹60环的好成绩</p> <p>汽车二连荣获安全运输先进单位</p> <p>汽车连优秀共产党员熊合功(左)</p> <p>顶风冒雪苦练射击本领</p> <p>00122部队陈泽国团长在炊事班炒菜</p> <p>冰达坂上扎帐篷</p> <p>纳西族战士和锡金与战友们交流思想</p> <p>天山顶上测绘忙</p> <p>优秀汽车驾驶员马德兵</p> <p>雪山上备料忙</p> <p>连队图书室</p> <p>汽车二连杨子善排长向战士们传授汽车节油技术</p> <p>送书到冰达坂上的筑路工地</p> <p>共产党员、纳西族战士和耀武(右)为战友们缝衣补鞋</p> <p>韩道同工程师(右二)在筑路工地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程方案</p> <p>汽教连连长张永和的爱人范秀英(左)探亲期间为战士们缝补衣服一百多件</p> <p>汽车二连驾驶员安全行车、多拉快跑创造利润一万多元</p> <p>后勤部门把各种新鲜蔬菜送到冰达坂上的筑路工地.</p> <p>修理连班长王树水热情为战友们传授技术</p> <p>七连官兵在天山铁力买堤冰达坂隧道里打风钻</p> <p>桥工连连长田志顺在风雪中施工作业</p> <p>高原架桥</p> <p>机关干部来队家属刘华明、王梅梅、张爱莲等热情为战士们洗衣缝被子……</p> <p>三机连排长朱松雄(右一)与李淑萍在天山冰达坂筑路工地举行了婚礼</p> <p>连长、党支部书记吕山发(中)同纳西族、满族战士亲切谈心</p> <p>吕志云班长(左三)与战友们一起学习模范军医吕士才的英雄事迹</p> <p>八连共青团员刘铁波</p> <p>库车县维吾尔族大娘热阿兰为驻地筑路官兵缝补衣服</p> <p>吴卫平班长(中)为驻地小学生讲述筑路英雄的故事</p> <p>干部战士交流射击经险</p> <p>湖南籍城镇入伍的班长谭春福(右)指导新战士学习缝补技术</p> <p>1981年,电视剧《天山深处的大兵》摄制组在筑路工地拍摄时的场景</p> <p>十二连新战士孙铭银利用休息时间为驻地老人做好事</p> <p>冰达坂上飞“彩虹”</p> <p>冒雪紧锢架桥钢索</p> <p>新兵四连指导员蔚长令(中)采取多种形式对战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p> <p>梁长福指导员(右)指导文书肖春华修改新闻报道稿件</p> <p>后勤部门把铝制笼屉及时送在冰达坂上筑路的施工连队</p> <p>汽车二连修理班长李恩元(右)给战士们传授磨汽门技术</p> <p>张锦春教导员(右)在雪山筑路工地与战士们交谈</p> <p>谢谢大家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