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的生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h1><font color="#ed2308"><i><u><b>(备注:下文中括号内红字部分为重点部分,请同学们按要求完成)</b></u></i></font></h1> <h3></h3><h1><i><b>教学目标:<br>1.会写“脆、拦、玻”等8个生字,会正确读写“机器、钟楼、洪亮、清脆、单调”等词语。<br>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r>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b></i></h1><h3></h3>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h1><i><b>  导语: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这个星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不管它们的形体是庞大还是渺小,不管它们是五彩斑斓还是色调单一,不管它们生活在陆地还是空中或大海中,它们的存在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我们身边的生物千千万万,各有各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可是,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表里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就坚信爸爸的表里藏着一个小生物,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想法啊!</b></i></h1> <h3></h3><h1><b><i>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会不会想问,表里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说表里会有生物呢?表里的生物有什么特点呢?……</i></b></h1><h1><b><i> 我们一起来观察表,认识表。</i></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内容🌹</i></b></h1> 二、检测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i><b>认真学习视频中的生字新词🌹</b></i></h1><h3><i><b><font color="#ed2308">(读读图片中的内容,在课本中做好笔记,每个字至少记上两个词语)</font></b></i></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请同学们张开嘴,大声朗读图片上的内容🌹</i></b></h1><h3><i><b><font color="#ed2308">(多音字,词语理解,近义词,反义词,词语辨析)</font></b></i></h3>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h1><i><b>  同学们,作者冯至小时候关于表里有生物的想法真是太有趣了!我们观察过表后发现表里其实只有一些机械零件,那么冯至为什么会产生表里有生物的想法呢?请观看视频理解课文内容,并完成笔记内容🌹</b></i></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回顾视频内容,完成笔记</b></i></h1><h3><i><b><font color="#ed2308">(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相应的位置完成笔记,红色笔画出的部分和灰色方框内为重点笔记内容,一定要写完整)</font></b></i></h3> <h3></h3><h3><h1><i><b> 本文主要写了“我”认为表之所以能发出声音,是因为表里有生物,为了一探究竟,“我”缠着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一看。父亲满足了“我”,并骗“我”说表里有一只小蝎子,“我”相信了父亲的话。从“我”的做法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富有好奇心,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b></i></h1></h3><h3></h3> 四、理清文章,梳理结构 <h1><b>  这篇文章是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全文共有二十一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br></b><b>第一部分:(1-2自然段)从作者儿时的生活环境和对于声音的认识写起,引出我的疑问:只有活得生物才能发出声音,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声呢?<br></b><b>第二部分:(3-9自然段)运用对话和心理描写,写了父亲不让我动表,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猜想有个生物被关在父亲的表里。<br></b><b>第三部分:(10-19自然段,)写父亲做了让步,打开怀表让我看,但仍不许我动。怀表中摆动的机件和父亲的解说让我印证了自己的猜想: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但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为什么要把蝎子放到表里面?最后我用想象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疑问。<br></b><b>第四部分:(20-21自然段)是文章结尾部分,写儿时的我见人就说,父亲的怀表里有只小蝎子,而“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b></h1> 五、课堂小结 <h1><i><b>  作者冯至小时候真是太天真可爱了,因为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会发出声音,所以他就猜想会不断发出“嘀嗒”声音的表里一定有一个小生物。</b></i></h1><h1><i><b> 不仅如此,他还再三请求父亲打开表盖给自己看一看,而冯至的父亲不仅打开表盖,还巧妙地将表中的生物说成是蝎子,这就满足了小冯至的好奇心,对他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b></i></h1><h1><i><b>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初读课文时,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了生字新词,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再读课文后,我们弄清楚了作者小时候认为表里有生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到了作者小时候富有好奇心,善于观察、爱思考的特点。我们还划分了课文段落,理清了文章的层次,这样,下节课我们的学习将会更有条理地展开。</b></i></h1> 六、课后作业 <h1><i><u><b>课后作业:</b></u></i></h1><h1><b><i><u>1.方框内八个字,三字两词。119页词语表中16课词语两遍。</u></i></b></h1><h1><b><i><u>2.完成课时练69页。</u></i></b></h1><h1><b><i><u>3.利用早读时间把16课课文读熟。</u></i></b></h1><h3><b><i><u><font color="#ed2308">(重点内容:所有作业完成后,在课时练的下方写上对自己此次作业的评语,老师期待你的作业)</font></u></i></b></h3><h3><br></h3>

表里

生物

课文

冯至

词语

父亲

自然段

同学

蝎子

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