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海原大地震遗址

白玉兰

撰文:贺兰晴雪 摄影:白玉兰 今年是海原大地震100周年,1920年12月16日发生在中国宁夏(当时属甘肃)的灾难震惊世界。由于当时的旧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和社会动荡时期,灾难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地震波及区的人们经历了深重的苦难。为了解这段历史,2020年5月1日我和夫人专程赴海原探访大地震遗址。由海原大地震博物馆开始,到地震遗迹,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这是震后惨状。 这是固原县志的记载。 震前出现的自然现象。 海原大地震震中位置。 海原地震博物馆图片介绍前言。 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最下面为位于西吉县震湖乡党家岔的震湖。 地震在西吉形成的滑坡体群。 海原李俊滑坡。 位于固原石碑塬的滑坡遗迹。 滑坡造成河流淤堵改道。 震区庙宇的石人底座发生逆时针旋转,平坦的打谷场开裂,高低错落。 地震断裂带。 地震造成地面地形改变。如隆起、错动、位移、开裂等。 海原大地震板块挤压示意图。 海原大地震断裂带走向及变形特征示意图。 地震形变带 地震断裂带 地震震中地形地貌改变 海原县城北门门牌 地震烈度分布示意图,红圈内为破坏区。 震后影像 震后影像 震后影像 震后影像 震后影像 震后影像 震中干盐池城垣遗址。 地震幸存者 地质学家翁文灏和谢家荣在地震4个月后到现场实地考察。 离开地震博物馆,我们赶到西安乡的海原大地震震中纪念碑。纪念碑为2008年所立。 这是古代西安州城遗址。海原大地震处于震中区域,2005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州古城简介,古城始建于西夏时期,是宋、夏交锋的前沿地带。原址内明朝建有角楼、鼓楼及庙宇。 西安州古城遗址之一 古城遗址之二 祭祀用的牌殿。 古城城墙遗址之一 古城城墙遗址之二 魁星楼,原物毁于地震,这是新建的。 玉皇阁,原物毁于地震,系后建。 古城原址介绍,其中有明代遗存竹叶诗碑。 竹叶诗碑刻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碑高144厘米,宽78厘米,厚13.5厘米。碑正面为两杆劲竹,一丰一瘦,其竹叶全是汉字笔画。丰竹由三句诗(15字)组成叶片,瘦竹只一句诗(5字)组成。在瘦竹的上方镌刻有署名“涵峰题”的一首五言绝句:“天生忠孝竹,节义傲风霜。桥梓垂青史,乾坤许并芳”。其竹叶就是有这首绝句构成。碑上的刻字记录本地在明代叫安州。由于碑的反面剥蚀严重,内容已看不清楚了,但从断断续续的字义大致记载了刻碑的缘由、西安州驻守官员及重大事件。 竹叶诗碑正面 竹叶诗碑正面 竹叶诗碑局部 竹叶诗碑的保护人,目前诗碑存放地。 古城内的耕地 古城内的耕地 古城内的人家 古城远眺 现在的西安乡 古城边的景象 实地探访 古城新貌 马王庙钟亭 随后离开古城向西北方向驱车30千米,驶入天都山,到达哨马营震柳遗址。哨马营是宋代屯军的兵营,这里现存明代古柳五株,距今已有约500年了。古柳历经海原大地震,至今仍枝繁叶茂,堪称奇迹。这五竹古柳被称为“震柳“,其中一号震柳因位于地震断裂带上,被撕裂成两半。 一号震柳,因处于断裂带被活生生撕裂为两半。图中左侧半边向左旋转,左旋位移<b></b>达0.4米。 一号震柳 一号震柳 近距离看一号震柳 二号震柳 二号震柳 三号震柳 <p>四号震柳</p> <p>七号震柳</p> 震柳近距离观察 滑坡遗迹 滑坡遗迹 村庄遗迹 <p>石碾遗落在河床上</p> 村民窑洞地震遗迹 窑洞遗迹 窑洞遗迹 房屋遗迹 房屋遗迹 房屋遗迹 房屋遗迹 房屋遗迹 窑洞遗迹 村庄遗迹 滑坡掩埋村庄 滑坡遗迹 滑坡掩埋窑洞 房屋遗迹 房屋遗迹 滑坡遗迹 窑洞遗迹 滑坡遗迹 滑坡遗迹 窑洞遗迹 窑洞遗迹 地震山体左旋位移遗址 <h3 style="text-align: left;">远处观看震柳,这里震前应该是一个小河滩,地震改变了一切……。</h3> 全景震柳 全景震柳 全景震柳 哨马营简介 哨马营遗址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