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单思不学,会变成空想妄想;单学不思,又会变成书呆子。所以治学之道,既要善于学习,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span></p> 读有所思 <p> 本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其中一条:要使知识“活起来”。让我感受颇深。文中说到: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当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们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就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学习成了一件乏味的事情。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我们平时都有这样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这也就成为了我们评判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这样真的合理吗?合适吗?我们常说,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但很多时候,我们仅满足于让学生去积累,学生能用他们所积累的东西完成作业和测试就行了。于是,学生只是为了学而学,根本不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这导致的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所以我们的学生都变成了被动学习,有的学生甚至不爱学习了。</p><p> 那如何才能使知识“活”起来呢?通过阅读我明白了,要使知识活起来,能学以致用,我们就必须先要让我们的教案“活起来”,从备课入手,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能找准关键问题,直切要害,善于调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新知;其次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孩子面前出现疑问,让他们独立去解决布置的题目用旧知探究新知,让新知在解决问题中得以运用、深化!只有这样,课堂才会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p><p> 总之,我们教师要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多学习,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努力做到,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p> 听有所想 <p> 语文教学重在朗读,鱼利明老师的《朗读是最好的语文教学法》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教孩子朗读,首先老师自己要会朗读,热爱朗读,要培养朗读的兴趣爱好。他还说教师要做讲台和舞台之间的穿梭者,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朗读,还要多走上舞台,去主持,去朗诵,这都是在培养自己的朗读爱好。我不禁想到自己对朗读懂得几分呢,在要求孩子每日阅读的时候自己又做到了吗?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要多朗读,把朗读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只有自己真正热爱,才能更好的教会我们的学生。</p><p> 听了鱼老师的讲座之后,正值母亲节来临之际,我就试着朗读了一段,献给天下的母亲,祝所有母亲:母亲节快乐。</p> <p>总之我会将朗读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p> <p>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因为疫情,直到现在也迟迟不能开学,在这特殊时期作为班主任该如何管理学生呢?王文英老师的《让心“住”在春天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她在讲座中说班主任管理学生就像春天的六个节气,不同的时期就要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生的实质就像雨水这个节气,要润物细无声。王老师在讲座中讲了许多自己在特殊时期管理学生的例子。王老师说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做一个真正懂学生的老师。听了她的讲座,我回想自己在这一段时间又为学生做了什么呢,不过是批改作业,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看来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多与家长和学生联系,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学习、生活、心理等,真诚坦然地对待每一位学生。</p> <p> 本周我听了一节阅读课和一节口语交际课,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听口语交际课。这堂课是张林华老师讲的一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在这堂课上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张老师把情境和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注重情境的设计,同时在情境中穿插多种可能性,没有按部就班,紧接着张老师从情境转为实践,让孩子把在情境中学到的运用到实际,整堂课上的很有趣味性。回想自己在上口语交际课的时候,总是泛泛地用课件展示几个情境,让孩子按部就班地演一演,然后自己做个总结就完了。现在想想我这样的口语交际课孩子又能学到什么,记住什么呢。其实口语交际的训练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听了张老师的课我深受启发,平时我就是太忽略口语交际课了,这是大错特错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前的态度,对于口语交际课要好好深究,精心备课,让孩子能有所得,有所获,真正运用到实际中去。</p> 知所适从 <p> 学习就是从不同纬度看到不足之处,了解更多还须注意的方方面面,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在每个阶段正视当下生活,寻找自己还需努力改进的地方。学有所思,才能知所适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