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一直在路上—唐中四校区化学教师“同课异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朱红色

<p>  复习课难上,如何才能使复习课更有效,为进一步提高课堂实效,探讨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助力初三学子备战中考,5月8日,唐中初中四校区开展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p> <p>  南校区化学教研组长杨玉青是有着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在接到任务后她精心备课,在南校区化学组化学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她一次次磨课,改课。校领导也高度关注此次活动,副校长石玮和三位教务处主任都走进了课堂,并给出很多建议。</p> <p>  这次“同课异构”由三位老师参加,南校区的杨玉青,西校区的马学花,宁东校区的武月峡老师,她们展示了精湛的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素养,将这一中考重点讲的透彻清晰。</p> <p>  武月峡老师通过使“塑料瓶变瘦”引入,带动了学生的学习氛围,小组实验的探究,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来验证实验结论,真正的理解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有关性质。</p> <p>  杨玉青老师的课堂极具亲和力,语言处处体现着对学生的关心与关爱。她从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引出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和步骤,稳扎稳打,层层推进,给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有解题的意识和方法。</p> <p>  马学花老师设置巧妙,用烧瓶内气球变大的实验引入,有力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碳酸钠的性质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紧绕氢氧化钠的性质来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设置分组讨论和分组实验,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p> <p>  授课结束,进入评课环节,由宁东校区副校长贾艳霞主持。</p><p> </p> <p>  三位执教老师首先进行了自评,她们分享了授课思路和备课过程,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p> <p>  紧接着四个校区的教师代表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三位老师的课都很精彩,展现了极强个人素质,但侧重点不同,很好的体现了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目的。把握内涵,拓展外衍,更重要的是传授思维。</p> <p>  最后各校区的领导对这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许。杨晓梅校长指出听课评课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质疑。贾艳霞副校长提出教师应做到三个思考,思考我学到了什么?我反思了什么?我能做什么?并强调学习一直在路上,保持良好的进取心,才能成为一个更合格的化学人!南校区教研室马秀莲主任首先对集团领导安排这次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感谢三位执教教师,让听课教师领悟的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教学功底。</p> <p>供稿:刘丽荣</p><p>图片拍摄:郑小燕</p><p>美篇制作:朱琪琪</p><p>审核:石玮 马秀莲</p><p><br></p>

氢氧化钠

教师

老师

同课

三位

南校区

异构

学生

校区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