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人生,《论语》与共——徐州市第三十四中附小“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读书会活动

陶琪文

5月8日,徐州市第三十四中附小“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读书活动迎来了自己的阶段性“读书会”。学校邀请徐州知名学者乐夫老师来校为全体教师解读《论语》,组织老师深入学习《论语》,加深全体教职工对《论语》的理解和认识,便于老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点滴中,更好地体悟《论语》精神,践行经典,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综合素质与能力,推进学校综合实力建设。 徐州市第三十四中附小教师“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读书活动,是学校特色活动,也是学校常抓不懈的重要活动。本次乐夫老师《论语》解读活动将该项读书活动推向高潮。乐夫老师近年来师从中央党校王杰教授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建乐夫公益国学,线上线下解读《论语》《大学》《道德经》《心经》《王阳明传奇》等。其中《<论语>解读》登录全国领导干部学国学公众频道,收听次数达一百多万次,课程具有很高价值。 《论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源代码”。《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大学者钱穆说读书人有两大责任:第一是自己读《论语》,第二是劝人读《论语》。读《论语》不仅能学知识——学到很多历史知识、人物知识、礼仪知识和古汉语知识,掌握很多出自源头的成语与格言,认识孔子,认识孔子很多有个性的学生;还能让你提高价值判断力——提高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智慧。 学校理应是读《论语》氛围最浓厚的地方。从功利的角度看,《论语》全本已被纳入高考范围,孩子尽早学习,有助于形成扎实的国学基础,更好地受到传统经典文化的濡养,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化的情感。 但是,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点灯人”,无论从务实还是务虚的角度来说,教师尤其应该读透《论语》。因为《论语》里蕴含着古代先贤的大智慧,这些智慧可以引导我们教师学会学习,学会交友,解决困惑。教师只有解决好了自己人生的困惑,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决困惑,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古人晴耕雨读,不废诗书。今天,我们的人民教师也可以通过诵读《论语》,体会到读经典带来的乐趣和人生的充实感、方向感。而这种独自心领神会的个中滋味,也是教学路上,可以通过耳濡目染带给学生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帮助孩子风雨不倒,逆境不折。这就是《论语》的魅力。<br>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陶琪文 </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黄 艳 </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div> <h5><b></b></h5>

论语

教师

乐夫

孔子

第三十四

人能

非道

弘人

附小

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