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综合实践空中课堂特别版一劳动最光荣

芳子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基于项目学习的劳动教育</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武昌区综合实践空中课堂“劳动节”特别版(第十三周)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3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这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指示,也是培养新时代具有较高劳动素养人才的重要内容。《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这意味着让学生接受扎实有效的劳动教育,大中小学都要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势必倾”,在中小学劳动教育中,要让学生从小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观念。要充分发挥课程的作用,因为课程既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也是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方式,要确保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让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武昌区综合实践空中课堂在劳动节来临之际,推出劳动教育特别版,利用项目化学习的课程理念,借助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在具体的劳动体验实践中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且能形成项目化产品,在劳动中探究、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获得、在劳动中成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基于项目学习的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主题开发</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时期的劳动教育,要与学生生活习惯、生长规律相融合,让热爱实践、积极劳动成为学生的生活样态。武昌区综合实践教研员成芳老师指导区内杜婷、吴敏、朱丽、王雪荃老师共同开发了基于项目学习理念下的劳动教育主题。</span></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年级主题《中国结》指导学生完成新项目—制作双钱结。编双钱结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第一项劳动技能:编织。学生认识了绳子编织最基本的方法,运用编织方法编出简单又漂亮的双钱结,体验了编织的过程,感受“编”是怎么回事。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年级主题《巧手缝沙包》是设计与制作类的劳动技术课,它属于劳动教育中“手工制作”项目学习中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习,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缝制沙包的工序和工艺,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与技术能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五年级主题 《汉派早餐之热干面》是根据学生年龄和家庭环境特点,而设计的生活劳动实践项目。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有问题、有研究、有实践、有创新,有创意的劳动成果。学生学做热干面,不仅会了手艺,也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劳动实践让学生体会到武汉小吃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家乡武汉。</span></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生活即是课程,生活素材就是孩子们最好的课程资源。六年级《百变塑料瓶》主题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抓住废旧材料塑料瓶的特点,收集制作微视频,启发学生创意设计,让学生在家也可以参与到以解决项目问题为基础的活动中。</span></p><p><br></p><p><br></p> 基于问题解决的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思考探究</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结》按以往劳动技术课的设计理念,是由老师手把手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而这次活动出现了示意图。学生掌握了第二项劳动技能:看示意图。老师指导学生认识并发现示意图的作用,讨论示意图的用法,学生不仅通过自己看示意图编出双钱结,同时也归纳出看示意图的方法。只要找出示意图,学生就能自己制作各种中国结,还能通过示意图准备材料和工具。</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巧手缝沙包》运用学到的技法,结合教师的要求,设计并缝制形状各异的沙包。一方面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材料及工具的认识及运用,另一方面也关注学生技术意识的培养,首先通过欣赏玩沙包的视频知道沙包的作用,激发学生做的兴趣,待同学们明确亲手缝沙包玩游戏的任务后,主动探究基本的手缝针法,接着学习两面沙包和六面沙包的缝制过程及知晓缝制一个合格的沙包的注意事项,最后创编有趣的沙包游戏和家人及小伙伴们一起玩耍。</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派早餐之热干面》是以项目式学习方式整体推进,按照发布任务——早餐主题;搜集资料——追寻起源;习得技能——探究步骤;项目展示——劳动成果;总结评价——拓展思维。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生活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孩子的劳动积极性在鼓励声中激发出来。</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百变塑料瓶》主题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三个环节的劳动实践,实现知行合一。活动准备中,明确活动目标和工具使用。取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宅在家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创意改造,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活动评价中,组织劳动成果展示,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基于真实任务的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0px;">成果发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空中课堂”平台上,展播线下学生的成果照片,综合了线上、线下育人优势,真正实现线下有家庭的互动实践,线上有家校的联动展评。基于真实的任务,通过学生自评、家校联评等方式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树立劳动天天做,责任从小有的意识,各种劳动成果在云端竞相呈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结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她蕴含着美好的寓意,有着精湛的制作工艺,体现了绳编织的精巧和细腻。《中国结》项目学习中,学生不仅制作出精美的作品,还学会了实用的技能和技术,手脑并用,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年级的生活劳动教育项目学习由易到难不断深入,如在三年级开展了《巧手缝纽扣》的劳动教育活动,在五年级又可以开展《巧手缝布袋》劳动教育活动。真正在教学实践当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0320》。</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五年级汉派早餐系列主题从构想到实施,经过多次设计脚本和反复修改的过程,内容逐步丰富,层次更加清晰明确,加入卡通人物的动态效果更有“带入感”,拉近了屏幕前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在经历热干面的制作中感受到劳动快乐。</span></p> <p>  </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百变塑料瓶》活动主题项目作品多元:“塑料瓶变花瓶”、“瓶口再利用”、“塑料瓶变笔筒”、“塑料瓶变纸巾桶”,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内容,根据创意物化小提示进行设计制作活动。课程从方方面面向学生传递着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让生活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课堂。</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劳动教育应引导新时代的大中小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关系、培养劳动意识与习惯、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过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不分贵贱,从而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让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给我们带来巨大冲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值得欣慰的是在防疫期间,各校创造性地开展了劳动教育,指导学生在家帮助父母做家务,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隔着屏幕,漫游云端,我们知道,家校,师生,劳动最美,劳动最光荣!劳动教育的独特功能在于“劳动观培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劳动

学生

教育

沙包

实践

塑料瓶

活动

示意图

项目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