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七律 . 百年东街</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韶州形势粤中无, 山有雄关水有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商贾寻财争靠岸, 省官避寇思结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木船少歇街区旺, 铁路繁忙会馆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不信沉沦终奋起, 东街巨变谁能书?</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以一组跨度长达二十多年的照片,反映韶关市南北方向两条老街的变迁,这两条街今天我们统称其为“百年东街”。</p><p class="ql-block"> 所谓百年东街,是因其位于城东的浈江之滨,作为街区已有近百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过去,韶关与外地之间的人货往来主要依靠水道,而那些运输的船舶基本上是以这里为起始的。那时候这两条街上商贾云集,市面繁荣,车来人往,热闹非常。这状况持续多年,直至粤汉铁路建成后,此间喧闹的商贸活动才日渐式微,街上也慢慢地变得冷清萧条,到韶关解放后也没多大变化。</p><p class="ql-block"> 时光进入到本世纪初,韶关市政府制订了对这两条道路进行大规模拆迁改造的计划,经过十多年努力,目前这些改造已基本完成,百年东街又逐渐成为韶关市最热闹的地方。</p> <p> 现在我们叫百年东街的这两条路曾有过不同的名字,文革前南边的叫民权路,北边的为民生路,文革时这两条路分别改名为东堤中路和东堤北路。下图是下午站在东堤中路北边朝南边看。</p> <p> 下图是上午站在东堤中路北边朝南边看。与上图比较左边明显少了根电线杆,说明这两张照片不是同一时期拍的。</p> <p> 这是站在东堤中路的中段朝北看。</p> <p> 这两条路东边的屋背紧靠浈江,浈江因在市区的东边,所以韶关人习惯称流经市区的这段河道为东河。浈江发源于江西信丰的大庾岭,属珠江水系,但它的源头离长江水系的赣江不远,更因梅关古道的打通,韶关也因此成为沟通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联系广东与中原的重镇。</p> <p> 这就是东河。东河西岸就是过去的市区。</p> <p> 我做这个美篇,非受他人之托,纯属一个“老韶关”闲来无事的即兴之作,所述之事仅凭记忆,所评之事皆一家之言,不劳宣传部门审阅批准。似这等类似野史逸闻的粗疏之作只宜给众位看官喷饭供酒,万望大家别以官方资料看待,更不可充当教材。</p> <p> 以前为了泊船,在这两条街的西岸修建了很多码头。</p> <p> 百年东街改造前,这里还有运沙船卸载沙石。</p> <p> 民生路和民权路的两边都是有骑楼的那种南方特色建筑,这种能防日晒雨淋的建筑始创于南洋。老东街这些楼大多数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两三层的居多,有些富豪之家或大商号还会对门楼和窗台进行精心雕饰,以显示其富贵尊荣之地位。</p> <p> 这些罗马柱已在此被风吹雨打了好多个年头。</p> <p> 下图最右边上面那白色的方格内原本还有凸起的花饰,都在文革初“破四旧”时被铲去,当年“革命群众”干这些事我是亲眼看到的,整条街的楼房都遭到同样的命运。而它旁边的那座楼顶被后来的住户增建了一层。</p> <p> 站在民生路南边路口朝北望。</p> <p> 抗战期间,韶关作为临时省会,聚集了大量避难之人和省城大员,不同地区的来人还分别在此成立了不同属地的会馆。下图就是民生路原广州会馆门外的牌坊,那棵贴壁而生的榕树不知在此经历了几度春秋?</p> <p> 与“广州会馆”同在民生路的“广富新街”曾是外来富户聚居之所,这条短短的窄巷在韶关曾经名噪一时。</p> <p> 前朝旧事随流水,昔日的富户豪宅如今只剩得残墙断壁,这样的老街是到该改造的时候了。</p> <p> “念往昔繁华竞逐”。</p> <p>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p> <p> 那时在民生路尾还有一座小道观,至今犹存,其名为“太傅庙”。此后三张均为“太傅庙”修葺扩建后的照片。</p> <p> </p> <p> </p> <p> 以前经常行走这条街的人都有一个深刻印象,在骑楼下,每天有不少老男人聚在那里打扑克。</p> <p> 这里成为“街边老男人俱乐部”怕有三、四十年历史了。</p> <p> 这两条路靠河一侧的房舍都是1928年拆城墙以后建的吊脚楼,当时有些货船靠岸后,住在上面的人便从室内的地窗放下吊钩,直接把货物提到屋内。</p> <p> 从东岸望西岸,这河还是挺宽的,说实话,由于走不到近前,即便是“老韶关”,绝大多数人对吊脚楼也只能远观,从来就没怎么看清楚过。</p> <p> 吊脚楼的“脚”。</p> <p> 看那些布满青苔的柱子,还是有点岁月沧桑感哟。</p> <p> “暮去朝来颜色故”。</p> <p> 这里有许多很好的美术与摄影创作素材,只因其位置紧靠宽阔的江面而不易靠近,因此在韶关很少见到表现这些吊脚楼的绘画和照片。当然,我有不少这样的照片,但粗心的我现在也有点分不清哪张是何时拍摄的,我只模模糊糊地记得,大约二十年前的一天,我在东堤中路一个码头边花十块钱叫了一条小艇,手拿相机顺水而下,船主临行前还特地带上两个塑料桶,说去武江那边打水,他说,浈江的水不干净……</p> <p> 说不上这些房屋有多好,在许多人已拥有丽宅华堂的今天,蜗居这等陋室的唯一好处或许只是“近水楼台先得月”。</p> <p> 这些吊脚楼的前面即民权路和民生路的店面,以前这里的户主职业大都与水上运输有关联。</p> <p> “无可奈何花落去”,老东街在粤汉铁路建成后,逐渐变得萧条冷落,少人问津,路上再不见贩夫走卒,商贾达人也早已散去,名店皆关门大吉,豪宅终究是昨日黄花,即使在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它也略嫌凄清。韶关解放后,包括这两条路所在的东北角,在夜间和节假日,向来是行人最稀疏的街区之一。</p> <p> 到本世纪初,这条在历史的迷雾中穿行了近百年的东街,如一艘在时光长河的颠簸中濒临解体的小船,随着船体被拆卸重建而迎来脱胎换骨的新生,它将很快以崭新的面貌再现于世人的眼帘。</p> <p> 一个“拆”字预示着东街将发生地覆天翻的变化。</p> <p> 大铁锤重重地砸碎了昔日的酱园。</p> <p> </p> <p> 回首往事,老街坊不胜嘘吁,她们带着无限的感慨在观察东街的演变。</p> <p> 拆迁大平卖,大平,很大的便宜也。真便宜呢,还是借机推销呢?</p> <p> 由于这两条街在近三十年间零零星星地出现了一些风格差异较大的新楼房,这给改造带来一些难点。</p> <p> 这边的该拆,那边的却拆不得也。</p> <p> 在东堤中路靠河滨处还有一条小巷叫太平街,我老……太太的童年曾在这条陋巷中度过一段穷快活的时光。</p> <p> 她当年就安居于此。</p> <p> 市政府对百年东街的改造是大手笔的,不仅将原先临江的房屋全部拆建,还要在浈江中筑堤填土,扩大建筑面积,在填出的土地上修建一条可供市民休憩漫游的滨江步道。</p> <p> 在寸土如金的老城区扩大地盘,也只能打江河的主意啦。</p> <p> “别时容易见时难”。一位带着回忆、惆怅与疑虑心情的老街坊,在河边徘徊、观望、叹惜。</p><p> “阿伯,别叹气啦,拆迁,也是政府为改善市民居住条件的有力举措”。</p> <p> 幸而这段江面比较宽,还真的填出了不少土地面积。</p> <p> 除了滨江路,在刚填出的新土上,还要建一排排面向东河的楼房。</p> <p> 如今来干活的建筑工都有私家车。</p> <p> 新东街终于打下了第一根桩。此片拍于2010年8月2日。</p> <p> 第一批新建筑从地上“长”出来了。</p> <p> 广西有西街,阳朔的西街好有名哟;广东有东街,韶关的东街将会如何呢?此片拍于2012年8月31日。</p> <p> 今天盖楼房与昔日不一样的情况是大量地使用建筑机械。</p> <p> 新东街靠江那边要建两排楼房。下面两张片拍于2012年10月15日。</p> <p> 从对岸看过去。</p> <p> 百年东街在建设中曾停工好长一段时间,原因不明,听说是不符合消防方面的要求,看这楼前留出铺道路和筑栏杆的地方,够宽吗?下图拍于2011年7月1日。</p> <p> 当然,这个问题最后还是解决了。</p> <p> 看,这就宽多了。此片拍于2012年10月15日</p> <p> 啊,原来是这样。</p> <p> 不要忘记这些建设者。 </p> <p> 尽管他们与历史上绝大多数建筑工匠一样,都没留下自已的名字。</p> <p> 建筑工程队是从哪里请来的?</p> <p> 百年东街的地下全是停车场,其面积在韶关也是首屈一指,下图是地下停车场的入口。</p> <p> 主要工程终于进入最后阶段。此片拍于2012年12月6日。</p> <p> 隔江远眺,百年东街的轮廓已初现端倪。此片拍于2013年4月15日。</p> <p> 偷瞄一眼,先睹为快。此片拍于2013年7月23日。</p> <p> 有些市民对拆旧建新有些龃龉,主要意见有二,一是说不应该拆除吊脚楼;二是认为新建筑不够精致。不能说这些意见无道理,但代表市府方面的说法是,这些吊脚楼很多是危房,已难以为继,且多经住户改建,历史价值已不大。对第二种意见,未见政府答辞。我以为,韶关是个不富裕的城市,若要把这些新骑楼建得很精致,的确财力有限,其实就这样已不错啦,虽不及“大南华”那些楼阁精雕细刻,也须知现在的政府不如寺庙有钱,况且临街楼房很精致的本来就不多,东街原先那些楼房多数也精不到哪里,一些比较精美的雕饰都在破四旧时被铲去。至于说仿建的没有历史感,其实历史是在不断向前的,今天没有,再过一两百年不就成为历史建筑了吗?先前的那些楼房不过早了八、九十年,放到历史长河中真不算什么。许多年以后的人,是喜欢破败不堪的吊脚楼呢,还是喜欢今天这样整齐美观的临江新式骑楼呢?真不好说。其实国内许多所谓历史建筑,也是不断被毁,又不断由后人重建的,江南三大名楼即是如此,亦未见有人说后来重建的是“假古董”。</p> <p> 新建筑仿照原来的风格,都建成了带骑楼的形式。</p> <p> 这些骑楼是新东街的亮点。</p> <p> 装修还须费不少工夫。</p> <p> 玻璃的用量非常大。</p> <p> 使用了许多过去没有的新建材。</p> <p> 采光与空间感都令人满意。</p> <p> 这张图让人蓦地想到那句“病树前头万木春”。</p> <p> 围墙终于拆掉了。</p> <p> 2013年7月29日,位于东堤北路新楼前在清除最后的余泥。</p> <p> 这里的改造还只是完成了一边,彻底改变还有待来日。</p> <p> 旧貌换新颜。</p> <p> 有历史或建筑价值的楼房都会保留下来,通过维修恢愎本来面貌,另作它用。</p> <p> 下图右边的旧楼房就是有历史文物价值的“斌庐”,在东街拆建时被保留了下来。抗战期间,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经常在此接见官员和召开会议。</p> <p> 昔日的斌庐。</p> <p> 斌庐经过维修,重现本来面目,现在成为展示东街历史的博物馆。</p> <p> 对比下面两图维修前后的情况。</p> <p> 重修后作为隆盛酱园博物馆。</p> <p> 隆盛酱园博物馆开张大吉。</p> <p> 虽然只是打酱油的小店,却在韶关大名鼎鼎。</p> <p> 酱园博物馆内景。</p> <p> 这是……香水?竟没想到进去瞄一瞄,可能老男人对香水就不感冒吧。</p><p> 中间那块玻璃镜反照出街对面有个小花园。</p> <p> 这栋楼改造后成了同仁堂的店铺。</p> <p> 见证奇迹的一棵树。</p> <p> 但愿这棵树永远不要砍掉。</p> <p> 将街对面那些原先已建好的楼房进行仿骑楼改造,至于这样做的必要性,那就见仁见智了,不管怎么说,看起来风格比较统一了,要怨就怨当初缺乏保护意识。</p> <p> 设计者还是用了心的。</p> <p> 有点奇怪的是如今东堤中路和东堤北路的路名并未改、路牌和门牌还保留并使用着,如果说百年东街只是一种称号,可江边那些新建的楼宇又用了百年东街的门牌,若外人不知,会认为百年东街就是江边那条步道。但是现在从所有宣传资料上看,东堤中路和东堤北路均属百年东街的范围,说实在话,没有这两条街,还叫什么“百年东街”?看来,百年东街究竟包括哪些范围,只能让人意会了。</p> <p> “广州会馆”改造前的外观。</p> <p> 现在“广州会馆”的外观。</p> <p> ”广州会馆”傍边的小景。</p> <p> “广富新街”改造前的内景。</p> <p> 改造后的“广富新街”内景。</p> <p> 改造后的“广富新街”外景。</p> <p> 新东街的街边还点缀了一些建筑小品。</p> <p> 新东街亦有适合青少年活动的设施和器材。</p> <p> 蓝球场。</p> <p> 东堤中路中央有一条橫街,文革前叫民族路,现在叫东堤横路,老韶关人更喜欢叫它的老名字一“青石街”。看看大拆迁时它和东堤中路结合处这个路口的情景。</p> <p> 如今的东堤横路路口景观。</p> <p> 由东朝西看东堤横路。</p> <p> 由西朝东看东堤横路。</p> <p> 反映老东街往昔的人物雕塑随处可见。</p> <p> “阿哥……”,哎,不对!“阿嫂担柴上街卖”。</p> <p> 存在一些风格不协调之处也是没办法的,能做的补救工作都做了。</p> <p> 百年东街也有边建设边改动的情况,如原来的设计是在东堤中路南边路口建一座跨街牌楼,“百年东街”四个字书就写在上面,但后来计划改了,“百年东街”四个字落到了这里。</p> <p> 百年东街靠近韶关地标建筑风采楼,这一带人多车稠,又是一个十字路口,若在狭窄的路上又搞个跨街建筑确实有点影响交通</p> <p>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东风者,入驻店家也。</p> <p> 现在,百年东街已成为韶关市比较有小资情调的地方。到这里消费的还是以青年人居多。</p> <p> 在这里可吃到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美食。</p> <p> 还有韶关土特产专卖店。</p> <p> 那些来自各地的食店进驻东街后奇招迭出,为吸引顾客,他们往住在门面上挂出诱人的招牌。</p> <p> 还有一些引人注目却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怪语”,逗得人很想进店去看看。</p> <p> 这楼上叫“常胜.麦阿米果木牛扒”的法国牛排口碑最好。</p> <p> 我们“锯扒”也到这里。</p> <p> 新东街建成没多久,便出现了好几家让韶关的吃货们趋之若鹜的食肆,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种“走马灯”现象,就是有些已打响招牌的食店没做多久却不知何故悄然离去,最典型的例子是“德馨阁”茶楼。</p> <p> “德馨阁”离开后,一家叫“金玉满堂”的食店乘虚而入,将“德馨阁”的许多食客揽了过来,现在已做到有点人满为患的程度。</p> <p> 随后而来的“彭厨”、“鼎泰楼””也是“老饕”们常来的地方。</p> <p> 更多的是一些有特色的小店,它很适合年轻情侣消磨时光。</p> <p> 专做儿童食品的生意人当然不会放过东街这样的地方。</p> <p> 改造后的百年东街出现了平行的两条道路,这条是原先的老街,即东堤中路。</p> <p> 经过改造的东堤中路西侧夜景。</p> <p> 入夜后站在风采桥头北望东堤中路。</p> <p> 这条是临江的步道。</p> <p> 两条平行的道路联通穿插的地方又建成广场。</p> <p> 这是对着中山路的大广场,晚上经常能看到文艺表演。</p> <p> 豪华的影城在召唤着电影迷。</p> <p> 新东街内部还有这样的空间。</p> <p> 流光溢彩的灯饰好漂亮。</p> <p> 室外的自动步梯也不少。</p> <p> 现在,百年东街己逐渐重现了往日的繁华,尤其是在晚上,已成为韶关市最热闹的城区之一。</p> <p> 最后,让我们“隔岸观火”,看看夜幕下的百年东街那璀灿的灯光景色吧。</p> <p> 河堤的灯光色彩总在不断地变幻。</p> <p> 站在东河大桥上,将两岸灯光尽收眼底。</p> <p> 东河东岸灯光夜景。</p> <p> 东河西岸百年东街夜景。</p> <p> 站在帽峰大桥上向南眺望东河两岸美丽的灯饰夜景。</p> <p> 站在帽峰大桥上远眺推得更远的东河两岸灯光夜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