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张渚(之一)

桃溪人

<p>编撰、制作:沈元元(桃溪人)</p> <p><br></p><p> 序言    </p><p> 张渚是一座历史古镇,一千七百多年来演化出了许多传说故事,留下了众多古迹和历史遗存,为了宣传古镇,传播古镇的山水美、人文美,特制作推出《话说张渚》(1—5)系列美篇供阅读者分享。 </p><p> 宜兴市古镇文化研究会张渚分会 </p><p> 宜兴市荆溪诗社张渚分社 2020.5.</p> <p>如今更加焕发着青春魅力的桃溪河</p> <p class="ql-block">  一、地名沿革及地形地貌特点   </p><p class="ql-block"> 张渚镇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曾几易其名。最早称“桃溪”,三国时改称“章溪”,宋代改称“张溪”,明代又改称“张渚”,之后一直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 张渚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和地形构造比较独特。大致是:东南西三面环山,为天目山余脉,属丘陵山区地貌;北面是沟渠纵横的小块平原,属江南水乡地貌,故张渚既有山镇风貌,又有水乡特色,是山区的水乡;水乡的山区。整个张渚的地势呈南高北低,桃溪是唯一一条穿镇而过的河流,也因此呈由南向北的流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于古称“桃溪”的由来,顾名思义,与桃树桃花有关。相传很久很久之前,溪流两岸生长着繁盛的桃树,每到春天桃花盛开,妖艳灿烂,最早到此居住生活的先民便给了此溪流一个好听美丽的名字——桃溪。后来,到此集居的人越来越多逐步形成集镇,又因这条桃溪穿镇而过,成为集镇的母亲河,人们又以“桃溪”来称呼这个集镇,于是“桃溪”便成为了张渚这个千年古镇的最早名称。自古以来桃溪哺育了无数的桃溪儿女,一代代的桃溪人对桃溪河怀着深深的爱意、敬意,对桃溪这个美丽的名字情有独钟,所以,千百年来,张渚的名称几经变化,这条母亲河也曾几改其名,但最后依旧回归其原名“桃溪”。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芳草菲菲遍地齐,桃花脉脉自成蹊。</p><p class="ql-block"> 也知百舌多言语,任向春风尽意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首曾因避乱隐居过张渚龙池山澄光寺的唐代诗人陆希声的题为《桃溪》的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桃溪的美丽春景。</p><p class="ql-block"> 桃溪河发源于张渚东面、南面诸山,经由东涧、中涧、西涧三涧汇合而成。东涧分为两支水:一支发源于大、小前岕,经省庄、大庙、陈家浜、东霞埠,经东霞河汇入桃溪河;另一支发源于石屑岕,经东岭水库、龙池、断山头、赤山、八里庙,至扬树头,与前一支涧汇合入东霞河。中涧发源于茗岭,经岭涯、长岗,汇入长岗涧,再经园田涧,入南河口。其中一支水径直向北穿过城南路,经欣和小区入断桥涧,流入桃溪河;另一支(主流)向西折入南河,流入西河,再汇入钟张运河(桃溪中游);西涧发源于太华山和与茗岭接壤的部分山岭,经石门,淦里、茶园,前巷,入西山岗涧,然后与南河汇合流入西河,再入桃溪河。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名渚湍流西涧通,涧泉源深出渤滃。</p><p class="ql-block"> 闲翁时捲珠帘看,疑是从空喷玉龙。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首明代诗人胡琛的《西涧飞湍》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张渚西涧当时的水流湍急奔涌的状态。   </p><p class="ql-block"> 桃溪河全长21.22千米,由南向北,弯弯曲曲,贯穿张渚全境。其中张渚镇境内长7.5千米,镇区段长2.4千米。习惯上,将镇区段称为桃溪,镇区新桥向北,经犊山、五洞桥、蒲墅荡、归径八仕、罗成圩到西氿段,称为“钟张运河”(钟溪至张渚)。   </p><p class="ql-block"> 关于“桃溪”改称“章溪”的由来,权威的说法是:桃溪源头之一——西涧发源于太华山区。太华山原名“方岩山”,相传三国时,刘备称帝为章武帝。为抵抗曹操,吴蜀两国结成联盟,吴主孙权将妹妹孙尚香嫁与蜀主刘备为妻,并将太华山方圆90里地赐与孙尚香为汤沐邑(相当于阿哥为出嫁小妹赠送的嫁妆礼物。汤沐邑,邑即领地,汤沐邑,是指此领地捐税等收入用来给妹作洗澡的费用,客气说法)。太华山由此改称“章山”,发源于章山的桃溪由此改称“章溪”,依溪得名的集镇“桃溪”也相应改名为“章溪”。   </p><p class="ql-block"> 南唐李昪升元年间,宰相张居泳六公子张逵(908——969,字彦通,号石庵,累官朝请大夫、御史中丞、抚军都督)致仕后道经宜兴桃溪,爱桃溪风俗山水之胜而定居桃溪。因张氏是名门望族,子孙发达,地位显赫,按照当时常以名门望族姓氏给村落或集镇冠名的习俗,章溪集镇又改称为“张溪”;桃溪河也相应改称为“张溪”。   </p><p class="ql-block"> 到了北宋,张溪设为行政镇。南宋,张溪又改设为市(张溪市),随着张渚集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坐落形态的变化,以及汉字“溪”与“渚”字义的有所区分,有人提出:张溪集镇四周有溪流环绕,称“溪“不符合实际情况,应该称其为“渚”才对,于是作为镇名的“张溪”开始逐步改称为“张渚”;而作为河流名的“张溪”基本得以保留。明代,张渚镇名一度出现“张溪”和“张渚”混杂的现象。有诗为证:一首是周道行的《张溪客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里青山带碧流,曲江人住市西头。</p><p class="ql-block">画船何处來溪上,多为看山尽日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曲江人即指张渚后街张氏。后街张氏先祖来自广东曲江,故以曲江人称之。</p><p class="ql-block">另一首是明代诗人章云伯的《张渚客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张渚溪边水似苔,舳舮相接去还来。</p><p class="ql-block">渚花香里惊鸥鸟,汀树荫中聚货财。</p><p class="ql-block">柔橹每摇残月过,征帆时趁好风开。</p><p class="ql-block">幽人怀抱多吟兴,清昼凭栏望几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明代后期张渚镇名正式得以确立,但作为河流桃溪的名字一度又出现“张溪”和“张渚”混杂或以“渚”代“溪”,渚溪词义相同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有诗为证:一首是明代诗人周于德的《张溪客舟》:</p><p class="ql-block"> 十里张溪接要津,桃花雨过水纹新。</p><p class="ql-block">  溪头三月舟如猬,占断山中阳羡春。</p><p class="ql-block"> 诗中的“张溪”指的就是桃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一首是明代诗人胡琛的《张渚客舟》</p><p class="ql-block">名家列第渚之滨,满渚帆墙來去频。</p><p class="ql-block">第中主人没些事,闲看东西南北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诗中的“渚”等同“溪”的含义,“渚之滨”、“满渚”之渚字都作溪河解,与渚为水中小块陆地的含义有明显不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到了清代,作为河流以“渚”代 “溪” 的现象逐渐消失,有诗为证:一是清代诗人朱祎的《张渚客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迷茫水漫张家渚,簇簇人居缘岸浦。</p><p class="ql-block"> 泽国潮來沙鸟飞,海山日出天鸡舞。</p><p class="ql-block"> 殊方估客情羁凄,舟航竞泊垂楊堤。</p><p class="ql-block"> 宰牲酾酒祝神贶,挂帆直向吴江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首是明代诗人章云伯的《张渚客舟》:</p><p class="ql-block"> 山光青泼兰,溪水白澄练。</p><p class="ql-block"> 商贾聚帆樯,舟楫因风便。</p><p class="ql-block"> 栖泊汇水湾,系缆垂楊堰。</p><p class="ql-block"> 课司镇张渚,仙茗称阳羡。</p><p class="ql-block"> 邑有贤主人,远客惊深眷。</p><p class="ql-block"> 灯火闹河梁,纷纷相租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诗中“课司镇张渚”之张渚即指具有“课司(负责收取茶、盐等税收的机构)”行政管理功能的张渚。溪水之溪即指张渚之溪,即所谓原来的“渚”也即桃溪、张溪。</p><p class="ql-block">  进入民国时期, 随着大量外地移民的迁入,张渚人口有较大增长, 同时民众姓氏结构及族群势力也发生显著变化。民国23(1934),张渚改称“桃溪镇”,受此影响,张渚河也正式恢复“桃溪”古名。民国26年,又复称“张渚镇”,“桃溪”河名,则因其既古老又美丽且深得张渚人民的喜爱而得以恢复和延续了下来。</p> <p>三五桥侧面倩影</p> <p>古老的下浮桥旧照(原照陈寿春拍摄)</p> <p>上世纪桃溪河中待运的竹排(原照陈寿春拍摄)</p> <p>上世纪桃溪河中的专做竹筷的“蒲鞋船”(原照陈寿春拍摄)</p> <p>竹排女工正将竹排通过桃溪河撑送到外地(原照陈寿春拍摄)</p> <p>挑溪岸上正在凉晒的竹筷(原照陈寿春拍摄)</p> <p>古镇桃溪山中开采待运的大理石荒料(原照陈寿春拍摄)</p> <p>上世纪一辆辆满载石灰石的铁轨车正运向桃溪河码头和石灰窑堆场(原照陈寿春拍摄)</p> <p>多姿多彩的桃溪河</p> <p>三岔河口(桃溪河、东霞河、钟张运河交汇处)</p> <p>  二、重点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p><p>  张渚物华天宝,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特,文化渊源深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存众多。 </p><p><br></p><p> 1、善卷洞  </p><p><br></p><p>  善卷洞位于张渚善卷村的螺岩山。传说在尧舜时代,有一先贤名善卷,因不愿接受舜的禅让隐居此洞而得名。  善卷洞为世界著名石灰岩溶洞之一,此处远古属于海洋,山洞经由流水长时间浸泡侵蚀而形成,规模宏大,构造奇特,分上、中、下、水四洞,总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中洞高大宽敞,同时可容纳数百人,左右两边各有一座由滴水中的钙质经漫长岁月形成的巨石,一座形似白象;一座形似雄狮,故名狮象大场。上洞因有一块形似白云的巨石遮掩洞门之上,使得洞内冬暖夏凉,云雾缭绕,故称云雾大场;下洞飞瀑高悬,水声如雷;水洞有地河相通,曲曲折折,深不可测,在灯光照耀下,如幻如仙,泛舟赏景,精彩纷呈,顺流出洞,豁然开朗,犹如重见天日。洞内石壁上有许多古代文人的题咏和墨宝石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p><p>  现在,以善卷洞为核心景观构建的“善卷洞风景区”,已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p> <p>善卷高人</p> <p>银缕梅</p> <p> 2、吴自立大石  </p><p>  大石因古代发生地震而耸立于离墨山麓的青龙山上。俗称“飞来石”。  三国东吴五凤二年(公元255年)五月,离墨山区发生地震,离墨山上出现大石自立,大石高3.2米,宽6米,厚2.6米,后人称之为“吴自立大石”。今见巨石一侧自上而下书有“吴自立大石”5个篆体大字,为“嘉庆丙辰年”所书刻。1991年,旅游管理部门修筑了善卷洞后洞至吴自立大石的山顶简易公路,汽车可由螺岩山东麓行驶至大石附近。2003年3月,吴自立大石公布为宜兴市文物控制单位。2016年起,祝陵村在大石东侧修建了180平方米的防腐木观景平台,可远眺宜兴城区。</p><p><br></p><p> 3、国山碑   </p><p>  三国孙吴天册元年(公元275年)八月,阳羡(宜兴古称)境内发生地震,震前有地声、地光等现象出现。使善卷洞的水洞开裂30多米,传说洞中有一条白龙腾空而去。吴帝孙皓认为是国家祥瑞之兆,派司徒董朝至阳羡县离墨山封禅,又派中书东观令、中郎将苏建书碑文刻石。碑文共列举了1200多种祥瑞物,如麒麟、凤凰、龟、龙、青猊、白虎、丹鸾、白鹿等。离墨山由此称“国山”,此碑因之称“国山碑”。国山碑高2.4米,围长3.3米,形如鼓,微圆而椭。碑的四周刻小篆封禅文辞。东西各14行,南9行,北6行,每行25字,第41行文尾计4字,正文共1004字;第42行是苏建的署名,16字;第43行是刻工殷正、何赦的署名,计6字。历经1700多年的风雨侵蚀,文字大多泯灭。据记载,明代可看清800多字。书法界称这些字“有周秦遗意,纯古秀茂”,是篆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清嘉庆年间,荆溪县令唐仲冕建护碑亭,咸丰年间亭毁。民国时,邑人储南强重建六角形护碑亭。1982年,江苏省文化厅拨款维修碑亭,并建有百米围墙和房屋,列为江苏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又扩建楼阁式护碑亭。2010年6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h3>    4、善卷寺 <br>  善卷寺又称国山烟寺,古时列为荆溪十景之一。该寺座落于善卷洞后洞不远处,是宜兴历史上最早的寺院之一。善卷寺始建于南齐建元二年(公元480),高帝收赎祝英台故宅创建,至齐武帝永明初(约483)建成,额题“善卷寺”,并镌刻《善卷寺记》碑,记录了南齐帝收赎祝英台故宅创建善卷寺的史实。南齐永元元年(499),避齐东昏侯萧宝卷讳改称善权寺。唐大和末至开成末,(约835——840),李虬于寺内借榻修读,赴举前梦见自己名字上添一划成“虱”字,李虬谓“虱”者“蠙”也,便改名为李蠙赴京赶考,高中进士。会昌初(约841),善卷寺于灭佛中废毁,其地为泰州钟离简之购得。咸丰八年(867),时任昭仪军节度使的李蠙上奏唐懿宗,以私财收赎重建。唐乾符末(约879),李蠙告老还乡,作《题善卷寺石壁》诗云:从此便归林薮去,更将余俸买南山。南唐时,善卷寺一度改为道观,后主时(961 ——975)又恢复为寺。宋名广教禅院,北宋崇宁元年(1102)请作徽宗坟刹,宣和年间(1119——1125)崇道观,南宋建炎元年(1127)诏复为院。宝祐四年(1256),宋理宗拨款重修,历时3年,焕然一新。咸淳元年(1261),健康蒋山首僧德珍代主持,建禅堂。明初复改为善卷禅寺。钱塘宗恺主持逐一修葺,殿宇焕然,时寺内正殿木柱遭雷击,留下篆文倒书3处,巡抚周忱令工匠削除,谁知越削字越深,不得不终止,俗传此柱有灵,摩之可愈疟疾,去腹中胀块。清顺治戊戌(1658)、辛丑(1661),玉林通琇禅师两度进京为顺治帝讲经,龙颜大悦,赐号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并赐紫衣金印。康熙十三年(1674),因寺僧与当地老百姓发生矛盾,善卷寺遭火焚。乾隆时绕寺筑起围墙,同治元年(1862)遭兵燹,同治六年(1867)复建房屋三楹。1938年8月,陆军独立33旅旅部驻善卷寺内。日军占领善卷寺后,将寺院烧光。1942年,储南强在废墟上集资重建善卷寺,建造房屋36间,修复华藏门,延请上海方丈正道和尚主持。新中国成立初期,善卷寺在破除迷信中被毁,仅存华藏门断垣。1988年,拟恢复善卷寺,请赵朴初题“善卷寺”字。1992年,建三生堂,1996年改三生堂为天王殿,2001年复建圆通阁。 <br><br> 5、故事:火烧善卷寺<br><br>  话说清朝康熙年间,皇亲白松,因为自小跟康熙皇帝一起长大,所以感情非比寻常。康熙皇帝即位以后,对其父顺治皇帝的死因渐生疑窦,后来经过明查暗访,才知道父皇原来因为对董鄂妃的死不能释怀,在五台山出家为僧。封建社会讲究天地君亲师,用伦理道德教化天下,那么父皇当和尚了,作为全国人民的榜样,儿子也不能不当和尚。但是康熙皇帝又舍不得皇帝的宝座,后来大臣明珠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何不找一个替身代替皇上出家?那样皇上既尽了孝心为天下做出表率,又能勤于政事为百姓造福。康熙皇帝大喜,可喜过之后又为替身问题发了愁,找谁呢?身份低了就没有可信性,身份贵重的又有谁愿意去当和尚吃苦呢?这时候,白松站出来说愿意替皇上出家。康熙皇帝这才放下心来,觉得白松为了自己甘愿放弃雍容华贵的生活去当和尚,大为感动。于是赏赐了白松很多财宝,又怕他过不惯青灯古佛的日子,就让他到宜兴善卷寺挂单,想着毕竟江南地方比较富足,好歹能少吃点苦。谁知道白松却不是个好东西,骨子里就是一个八旗纨绔子弟。到善卷寺没多久,他就本性毕露,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不说,还经常上街,看见谁家姑娘漂亮就抢回寺庙。因为他是皇亲,深得皇上宠信,地方官拍马屁还来不及呢,谁敢管他?当地百姓是敢怒不敢言。陈氏家族是当地士绅,族长陈彩公平时扶贫怜弱,仗义疏财,在民间威望很高。他看不惯白松的做法,就经常写状纸为受难百姓状告白松。虽然每次都被官员把状子压了下来不了了之,但是时间一长,难免皇上不会有所耳闻,因此白松对陈家又气又恨,总想找机会报复。陈家长子陈庄公,年少聪明,考上了举人。陈家合家欢庆,到本族祠堂祭祖。因为祠堂在善卷寺旁,白松觉得机会来了,就设下奸谋,邀请陈举人入寺,骗他喝下了装着哑药的茶,然后在陈举人脸上涂上金粉,捆住手脚,绑在莲花座上假装活佛欺瞒百姓,骗来的香火钱又装进了白松的口袋。陈家久等不见人回家,就四处寻找,终于探知了白松的奸谋。众人大怒,合力打入善卷寺,救下陈举人,杀死了白松这个恶贯满盈的恶徒,还一把火烧了善卷寺。消息传到京城,康熙皇帝大怒,下诏捉拿凶手,诛灭陈家全族,要为白松报仇。为了大家的安全,陈彩公一人投案,揽下所有罪责,百姓上万民书为陈家喊冤。康熙皇帝了解了事情经过,也怕惹得众怒难犯,又心痛白松之死,于是就下令将陈彩公五马分尸了事,赦免了陈家全族。后来,雍正皇帝即位,有人上书皇帝要求为陈家平反。雍正皇帝核实事情后,为陈彩公平反昭雪,出殡当天,宜兴百姓为陈彩公装了金头、银肩,用48口棺材装殓,在同一天将这些棺材葬在了张渚西北的凤凰窠。</h3> <p class="ql-block"> 6、三生堂传奇  </p><p class="ql-block">  三生堂原为李司空山房,唐李蠙读书之处。 此山房位于善卷寺大殿之后,原是晋代祝英台读书处——碧鲜庵。明沈周诗云:“李相读书处,犹疑白石房。但无坡老记,名籍碧鲜长。”沈周又有诗云:“丞相当年未第时,读书曾向此栖迟。水边行径空遗迹,竹外荒台有古基。”:唐咸通八年(867年)李蠙在重建善卷寺时,特意将他在寺内的读书处即原祝英台读书处改建成自已的起居、读书之所,变成了李司空山房。继李蠙之后,宋代又有李纲、李曾伯到善卷寺修读。李纲拜相后,出资为善卷寺(当时叫广教禅院)重塑如来佛像。李曾伯担任资政殿学士后,于宝祐四年(1256)凑请宋理宗,将广教寺请作“本家功德坟寺”。理宗皇帝准奏,御赐“宝忠寺”匾额,专拨款项由李曾伯对善卷寺进行拓修。李蠙、李纲、李曾伯三人同姓,且每人间隔百余年,因此有“三生轮回”之说。此说源出于南宋寺僧福岩禅师,据说也得到李曾伯的认可。他曾有“当家公案师拈出,全似三生石上看。”句,还说“一笑了之,不求应证”,在寺内立了一块“三生石”。 </p><p class="ql-block">南宋咸淳至元代(1265——1368),李司空山房内祭祀李蠙、李纲、李曾伯三人画像。明正统五年(1440)善卷寺重修,李司空山房正式改建为“三生堂”,塑有三位相貌相同服饰各异的神座——李蠙、李纲、李曾伯,其柱联云:一姓转身三宰相,三生造寺一因缘。</p><p class="ql-block">”清《江南通志》载:“善权寺有三生堂,乃唐司空李蠙、宋宰相李纲、学士李曾伯祠。”也就是说,三生堂是后人为了纪念三李而建的。他们都在青少年时期寓居过善权寺,并就读于碧鲜庵,发达后又都为保护和修缮善权寺包括圆通阁做出过很大贡献,甚至死后都依依不舍葬在这片好山好水之中。李蠙,唐代陇西人,曾任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终官大司空,“碧鲜庵”三字为其所书。李纲,宋代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政和年间进士,官至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李曾伯,宋代河南谭怀人,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均任过相当于宰相职位的三位历史名人,都与善权寺有缘,而且竟然都姓李。于是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这就是:一姓转身三宰相,三生造寺一因缘。清顺治年间(1644——1661),三生堂改作禅堂,三生神座被毁。同治元年(1862)禅堂毁于兵燹。1962年,宜兴市风景管理处重建祝英台读书处时,在碧鲜庵西南重建三生堂(3间),祀李蠙、李纲、李曾伯画像。1996年,三生堂改建为天王殿,李司空山房与三生堂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 7、玉带桥 </p><p class="ql-block">  玉带桥座落于祝陵村老街,系单孔石拱桥,南北向,横跨于东西流向的祝陵河(也名双祝河)上。桥全长17米,桥孔净跨5.8米,矢高3.9米、堍宽4.3米、顶宽3.8米,栏柱高0.44米,原系花岗岩结构,现为花岗岩、青石混砌;桥面两侧安装有石柱石栏,石柱顶部刻有莲花纹,;桥东西两侧均镌有楷书“玉带桥”三字,字约20厘米见方,自右至左排列,字迹清晰,两边各有一圆形图案装饰。此桥来历有两说:一说为唐李蠙重建善卷寺时,为了祝陵河两岸的善男信女提供方便舍玉带所建。明朝嘉靖南京监察御史史慎蒙《游善卷洞记》中记载“寺(善卷寺)门西有玉带桥,唐李丞相捐玉带而建者,又名胜义桥。”明沈周《玉带桥》也记曰:“寺门西南,唐丞相舍玉带建,故有此名。”王稚登《荆溪疏》称:“玉带桥亦李司空檀施。”另一说为宋苏东坡捐玉带助建。明万历《重修宜兴县志》称:“玉带桥在县西南六十里祝陵埠,相传苏文忠公捐玉带助建。”宋熙宁六年(1073),苏东坡为品尝当地佳酿来到祝陵,途中遇河阻隔,于是捐出皇帝所赐玉带,助建此桥,留下一段佳话。元、明时期,玉带桥多有修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建玉带桥。1996年11月,玉带桥被批准为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苏东坡捐玉带建桥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相传北宋熙宁七年(1074)三月的一天,苏东坡在同榜进士单锡的陪伴下,先游龙池山,后眺桃溪河,仍游兴不减,沿着山间曲径,来观善卷洞。中午时分,走到祝陵村附近,却被一条小河拦住去路,向两头望望,河上连座桥的影子也没有,只见河中有一条小船,船上两个青年男子正在罱河泥,便立即喊道:“劳驾两位摆个渡。”两青年回头一看,南岸站着两个斯斯文文的老者,嘀咕了一阵,把小船向岸边靠了靠,说道:“老先生要摆渡,这个不难,只是我兄弟俩有一事要先打扰你们。”苏东坡一楞:“有什么事,请讲!”“请先生联一对句,联好后,就摆你们过去,联不出么……”苏东坡一听,喜上眉梢,心想:我和单锡都是进士出身,对对子,还不是小菜一碟。想到此,忙说:“请赐上联。”其中一青年说道:“泥罱罱泥,泥鳅钻出泥罱眼。”苏东坡和单锡听了,觉得这一句子,文字虽平常,但结构却有些刁钻,要想对仗工整,一时难觅佳句。俩人在河边来回踱步,把上联念了好几遍,就是对不出。耀眼的太阳照在空中,苏东坡和单锡热得满头是汗。苏东坡心想:假如对不出,这真是小河里翻大船,不但要被两青年嗤笑,而且还要贻笑大方。这时,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手牵一头大牯牛,来到前面一个水车棚里,驾好辕,吆喝一声,大牯牛就围着水车转起来,转了一圈,一股清水就从水车头中哗哗地流了出来。苏东坡见了,灵机一动,吟道:“水车车水,水牛盘过水车头。”两个青年听了,无话可说,就将他俩摆过河去了。苏东坡和单锡过了河,到了祝陵村,进了小酒店,一边品尝着“祝陵酒”的美味,一边回忆起刚才的事,不胜感慨:这里河水相隔,怎么可以没有一座桥?喝完酒,马上请来村里的父老乡亲,解下皇帝所赐的玉带,建议大家捐款造桥。村里人大为感动,也纷纷捐款,经多方筹措,没多久,一座花岗岩拱桥屹立在双祝河上。人们不忘苏东坡首先倡议和捐带造桥的义举,将此桥题名为“玉带桥”。</p><p class="ql-block">~~~~~~~~~~~~~~~~</p> <p>玉带桥</p> <p><br></p><p>&nbsp;</p><p>附任润芝《玉带桥的玉带到底是何人捐赠?》一文供阅读者参考。 </p><p>&nbsp;</p><p>玉带桥的玉带到底是何人捐赠?</p><p>在梁祝故里的张渚镇祝陵村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单孔石拱古桥——玉带桥,至今保存完好。他如一位高寿但已略显老态的长者,终年守望在清流潺潺的祝陵河上,见证着祝陵村千载以来的沧桑变化。</p><p>关于这座古桥名称的来历,有着许多的美丽传说和故事。</p><p>其中,流传最为普遍的是“苏东坡捐玉带说”。传说苏东坡过祝陵河受阻后,为解决当地百姓缺钱造桥的困难,便捐赠自身玉带与村里,建造成此桥。百姓为感谢苏东坡的行善好事,遂将此桥命名为“玉带桥”。大清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有记载:“玉带桥在县西南六十里祝陵埠,相传苏文忠公捐玉带助建。”据此,该传说便成正统。</p><p>然而多次到过玉带桥的我,却产生了一个疑问:此桥到底建于何年?确是苏东坡捐赠玉带所造吗?带着这一疑问,我便对此桥进行了寻源问宗的“考察”。</p><p>按照中国古代建造大型工程惯例,造这么大的一座桥,一定会有刻于石上的碑记,只要找到这样的碑记就可解此疑題。 </p><p>&nbsp;&nbsp;&nbsp; 2011年3月10日,我贴近桥身意外发现了砌筑在北头桥拱内的一块石刻。兴奋之中我赶紧把它拍下来,回家后输入电脑进行铭文解读。但由于镜头距桥拱较远,所摄照片放入电脑后,其铭文无法看清。</p><p>2012年5月18日,我与当时正在主编张渚镇志的史国兴一起借得小舟一个,划至桥拱下,又有了惊喜发现:南头桥拱上内还有一块石刻,真是意外收获!</p><p>将小舟靠近看,北头拱上石刻的字迹依然不清,只能辨认出“唐丞相”三个字。通过用石灰粉涂抹,又看出‘重建玉带桥碑记’几个字,其他字风化严重,已无法辨识。我心心念念想找的碑记终于有了!于是再去看南头拱上的石刻。此处字迹相对北拱要清晣些,但因色差小,辨认仍然困难,只能先拍下再说。</p><p>&nbsp;&nbsp;&nbsp; </p> <p>回家后,在电脑上看,依然难以分辨。最后只得请来石刻艺匠通过现场多项技术处理,终于拍摄到了北、南拱上的石刻铭文,经电脑上辨认,北头拱上的铭文为: 重建玉带桥碑记 桥始於唐丞相捨带建造X X,於明X X X X X X誌X X X X X X X歴X X X X X地方X X X X X X X X X X募縁大志X X明尔 桥事告竣X X X X X X永X X X X X X 大清乾隆癸未仲夏 立 工 匠王启龙 重建X X X李X X X汉文 陈X X 这块”重建玉带桥碑记”虽然看不清的字迹比较多,但从中可以得知,此桥最早由唐丞相捨带建造。清代再次重建。重建时间是“大清乾隆癸未仲夏”(1763)。 南头拱上的铭文为: 大清乾隆岁次癸未仲夏月録刻慎誌 桥係唐丞相捨玉带建造修於明洪武七年成 化二年圮山僧戒航志高助修今住山僧德锡 X X X桥倾圯诚请盛员镇玉大X捐资募造 嘉靖丙辰岁X三月 立 陈氏因桥重建恐没前蹟谨録 从铭文中得知,这块碑刻是陈氏在大清乾隆癸未仲夏重建玉带桥时,恐怕原在玉带桥上的嘉靖丙辰(1556)三月立的碑记湮没,把这块碑记上的文字录刻慎志,传给后人。后来我翻阅了明代释方策编辑的《善卷寺古今文录》(卷八 ,734页),上有明诗下“玉带桥”诗一首。诗云: 玉带桥 在寺门西南唐李丞相捨玉带而建故有此名玉带山前玉带桥, 造桥解带相公腰。 解来要作千年计, 彼一条非此一条。 据此两碑记及明代&lt;善卷寺古今文録&gt;上的诗文,可以毫无悬念确认:玉带桥最早系唐丞相捐玉带所造。岁月沧桑,我们现在所见“玉带桥”已非原桥,而是经历了重修和重造的过程。尽管如此,此桥依然不失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和风采,是祝陵村民和张渚人民值得骄傲和精心保护的古代优秀桥梁建筑遗存!至于苏东坡捐玉带建此桥一说,作为民间传说的存在和传播,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苏东坡这个大文豪的敬重、爱戴和崇拜; 同时增添了此桥的神秘色彩和文化厚重感,使之更具魅力,也无不可。 </p><p> 2019年10月26日 </p> <p>开发善卷洞第一功臣储南强塑像</p> <p><br></p><p><br></p><p>~~~~~~~~~~~~~~</p><p>参考资料:《张渚镇志》《阳羡揽胜》《宜兴山水》《宜兴老街》《宜兴古村》《茗峰撷秀》《张渚地名印趣》等</p><p>摄影:沈元元、部分选自网络</p><p>出品:宜兴市古镇文化研究会张渚分会;宜兴市荆溪诗社张渚分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