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皇汉武到海外寻仙——瑯琊台

夕阳红

<p>青島的美对于愛旅游者了如指掌:兰天白云,绿树红瓦,浩瀚海岸,群鸥翱翔,崂山峰顶,风光无限。</p><p>可是两千多年前的琅琊台,熟悉者还不多。五一节有幸一览琅琊台,把一知半解说给大家。</p><p>琅琊台是秦始皇,汉武帝东巡,徐福海外寻仙的-文化名山。也是海上絲绸之路历史上最早起点之一。琅琊词是古代山东半岛的称谓。位于青島胶南琅琊镇的琅琊山上,三面环海,一面接陆。海拔183.4米。山形如台,故名琅琊台。</p> <p>秦始皇东巡的三条御道图。</p> <p>从云梯路上观看灏临大海的壮观!</p> <p>观龙阁,到了这里才决定三条御路走哪条更省体力。</p> <p>徐福殿:据巜史记》载,徐福受秦始皇两度派遣,率数千童男女,携五谷百工,由琅琊港启航,入海求仙,后到达日本,在那里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华文化。此殿建于1994年。</p> <p>徐福殿的“福”字。一字之中满载福禄寿财运。</p> <p>赵朴初为徐福题写的石碑。</p> <p>据志书记载,云梯是秦始皇登琅琊台的三条御路之一。1994年修复。長152米,宽2.8米,336级台阶。</p> <p>出了徐福殿我们选择了登云梯这条路。</p> <p>一家人在登云梯路。</p> <p>另一条御路,特殊时期封闭。</p> <p>走在御道边观海景。</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琅琊刻石: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筑就琅琊台后,在台顶立刻石颂秦功业。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巡至琅琊台,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其诏书和大臣从者名。历经风雨剝蚀,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作“书琅琊篆后”,記其登琅琊台所见“今颂詩亡矣,其从臣姓名仅有存者,而二世诏书具在”。</span></p> <p>清顺治年间诸城知县于琅琊刻石南面刻“长天一色”四字。清乾隆28年(1763年),诸城知县见刻石裂,熔铁束之。清道光年间,铁束散,刻石碎后诸城知县筑亭复之。清光绪26年(1900年)一次大雷雨过后,碑石散失,1921-1922年诸城视学王培祜先后两次登台搜寻,将散失碑石凑合移置诸城县暑。1949年后移置山东博物舘,1959年移置中国历史博物舘。残石髙129厘米,宽67.5厘米,厚37厘米。现存碑文13行,86字,李斯书,是秦刻石存字最多者。中國现存最古刻石之一,堪称国宝。</p> <p>在琅琊台出土了秦代(千秋万岁)瓦当,被定为国家级文物。</p> <p>至台顶,见秦始皇与14名重臣会集,看样子秦始皇在指点江山……</p> <p>千古一帝秦始皇,在仰天长叹?!</p> <p>重温历史,全家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