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一至五单元复习资料。

独孤求败💱

<p>第一单元四则运算:</p><p>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p><p>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p><p>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p><p>和=加数+加数。</p><p>加数=和-另一个加数。</p><p>4.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p><p>差=被减数-减数。</p><p>减数=被减数-差。</p><p>被减数=减数+差。</p><p>5.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p><p>6.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p><p>7.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p><p>积=因数ⅹ因数。</p><p>因数=积÷另一个因数。</p><p>8.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p><p>商=被除数÷除数。</p><p>除数=被除数÷商。</p><p>被除数=商ⅹ除数。</p><p>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p><p>9.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并判断观察到图形的方法:</p><p>①视线要垂直于所有观察的平面。</p><p>②在哪个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体的数量,并确定看到的图形。</p><p>10.从不同位置观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p><p>11.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馨提示,只有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确定才能拼出被观察的物体。</p><p>第三单元运算定律。</p><p>12.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率。用字母表示:a+b=b+a。</p><p>13.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α+b)+c=α+(b+c)</p><p>14.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xb=bⅹα。</p><p>15.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αⅹb)xc=αⅹ(bⅹc)。</p><p>16.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ⅹc=aⅹc+bⅹc</p><p>17.加法: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p><p>18.乘法:交换律aⅹb=bⅹa结合律(aⅹb)xc=ax(bⅹc)分配律(α+b)xc=axc+bxc</p><p>19.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a-b-c=a-c-b</p><p>20.除法的性质:a÷b÷c=a÷(bxc)</p><p>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p><p>21.一个一是十个1/10。一个1/10是十个1/100。一个1/100是十个1/1000。</p><p>22.小数的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p><p>23.小数的意义把单位一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p><p>24.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p><p>25.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p><p>26.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p><p>27.小数由三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的。</p><p>28.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从右到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p><p>29.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没有最高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没有最低位。</p><p>30.小数像整数一样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小数的数位。</p><p>31.小数的读法,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然后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然后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注意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零就读几个零。</p><p>32.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零,再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注意不能有遗漏。</p><p>33.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p><p>34.化简就是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依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零时小数读写更简便。</p><p>35.一位小数指小数部分有一位的小数……</p><p>36.改写小数时要注意。不改变原数的大小。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零。</p><p>37.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p><p>38.小数的大小比较和整数的大小比较相同点:从高位比起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不同点。小数大小与小数的位数多少无关。而整数位数多的数一定比位数少的数大。</p><p>39.小数点向右。</p><p>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十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十倍。</p><p>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一百倍。</p><p>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一千倍……</p><p>40.小数点向左。</p><p>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十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p><p>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一百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p><p>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一千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千分之一……</p><p>41.只有当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0,1000的时候可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来改写。否则只能乘或除以进率的方法来改写。</p><p>42.大单位变小单位越变越大,小单位变大单位越变越小。</p><p>第五单元三角形。</p><p>43.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p><p>44.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p><p>45.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p><p>46.三角形具有稳定性。</p><p>47.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p><p>48.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种。锐角三角形有三个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两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两底角相等,三个角的度数都是60°。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也相等。</p><p>49.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七边形的内角和是900°。</p><p><br></p>

小数

整数

叫做

三角形

加数

小数点

部分

因数

原数

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