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五一节后,立夏“返春”,气温回落,阴沉沉天,时而下雨,时而露出一丝阳光。6日,萌生去看看白豸山麓苏钢旧址,走走浒墅关运河景观健步道。</p> <p>上午九时,到达浒墅关白豸山下的绵绣澜山展示馆,陆家嘴房地产的部门经理小屈已在门口等候,首先陪同我们参观展示厅内的开发规划图及展览内容。他告诉我们自从三年前,正式进入苏钢老区开发建设以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住房及白豸山运动公园等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初具规模。然后乘坐观光(房)车在规划区内兜了一圈。但我心想此行无意购房,而是想看看我曾工作过的苏钢旧址。还好小屈心领神会,带我们在老厂办公楼停了下来,找到了老区仅存的办公楼及食堂二幢旧建筑。</p> <p>原厂办公楼前的杉树仍然挺拔耸立,郁郁葱葱。</p> <p>苏钢路傍的食堂已改名换姓,不知现在作为何用?</p> <p>参观结束后,我们来到白豸山运动公园。入口处被保安拦了下来,说现在仍在建设期,安全起见不能上山,后经联系总算放行。小屈告诉我们“公园虽已基本形成,原计划6月正式投入使用,现在看来受新冠疫情影响要推迟了”。该公园占地约8万平方米,相当于12个标准足球场大小。陆家嘴锦绣澜山建设运动公园,旨在依托山水资源,搭配健身、娱乐设施,打造独特人文十生态景观系统。目前,在建的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山体绿化造型旧貌换新颜,足球、篮球场也已完工,一个主题为生态、休闲的运动公园已展现在我们眼前。</p> <p>其实白豸山,对我们每个苏钢人是最为熟悉的了。白豸山又名白石山,经多年的开采,仅四、五十米,约十多层楼房高。曾听说山上原有吴王不审(审)名冢、夫差女儿琼姬墓,清代时尚有春申君庙,山麓千步湾有白石山庄,后来均已无存。</p> <p>我们沿着蜿蜓曲折的石砌小路,拾级而上,小丘坡上长满了青草,翠色欲滴,线条柔美,就像一幅地毯,散发出陈阵清香。路边树木修竹,枝繁叶茂,花团锦簇,空气清鲜,让人觉得幽雅宁静。</p> <p>不一会儿(不满千步),我们就登上了山顶,周边漂亮的高层民宅小区尽收眼底,不同的是它取代了过去的高炉、焦炉、烟囱和厂房。山顶上还建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我突然被匾额上篆书写的一副对联吸引住了,“意往昔鋼花飛灒青山绿水一甲子,看今朝廣厦矗立錦绣澜山万年长”。是啊,苏钢厂1957年建厂至今已整正六十个春秋,有过建厂时的艰苦创业;有过六十年初和文革时期的停顿不前;更有改革开放后的辉煌岁月,为我市经济发展和我国钢铁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让人难以忘怀。如今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引身而退,原厂址正在开发建设“锦绣澜山”,安得廣厦千万家,我们祝愿她与山水共存万年长。</p> <p>要说苏钢旧址变化最大的地方,莫属于苏钢大桥至原小木桥段的运河沿岸了。这里运河景观带已建成,棕红色的健步道,及绿化带五彩缤纷的金鸡菊、美女樱、山桃草等花木正进入盛开期,竞相争艳,与对岸的港湾及运河上宽阔的苏钢新桥遥相呼应,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白豸山麓苏钢建厂早期乌瞰图</p> <p>岁月辗转成歌,时光流逝如花。白豸山下苏钢厂80年代一组老照片。</p> <p>从“锦绣澜山”原苏钢旧址出来,来到浒墅关北津桥大运河畔。日前老同事黄永年告诉我,这里至兴贤桥也基本建成运河景观健步道(至苏钢段下山村拆迁户不肯搬迁,尚未贯通),今天也来赏新,沿着原下塘街运河堤岸一路观赏古镇和运河风光。</p> <p>七十年代初,我进厂时住在厂里,休息天和晚上经常到浒关镇兜兜,沿着大运河畔一条石子路和半幅水泥路,经过红叶造纸厂、电瓷厂、苏州机械学校,就到达下塘街进入镇区闹猛地段。如今这里已面目全非,沿河堤岸建成了绿化景观带及健步道,运河另一侧高楼大厦林立,开发建成了红叶花园一、二、三个住宅小区。公安浒关交通中队和龙华社区也在桥堍边。隔桥对面是运河与岸,看来是后建住宅小区,档次要高档一点。</p> <p>再向前走,是一片宽阔的草坪,绿草如茵,非常美观,远看一排排银杏树包围了几幢老式建筑,据说这是原保安乡(浒关镇)政府所在地。</p> <p>建于七十年代的浒关影剧院仍然保留着。</p> <p>运河对岸是竹青桥,浒光河经桥而过直通光福。</p> <p>河对岸上塘街仍然老样子,沒有开发建设。</p> <p>这是五年前,所建的浒关南桥和浒关北桥,名为景观桥沒有引桥上下,上不去,下不来成了烂尾桥。群众意见更大的是,当时先拆中间的浒关桥,上、下塘街居民不能来往,带来多多不便,原浒关桥堍的下塘街集市也废了,这是一位老浒关如实和我介绍的。</p> <p>当年,老同事在原浒关桥(现已拆除)畔留影</p> <p>早年,原下塘街龙华桥、浒关桥附近是浒关最闹猛的自贸集市。还记得也是立夏过后的季节,这里附近的店铺摆满了草蓆,早市更有不少当地农民摆地摊,销售自编的草蓆。浒关草蓆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成了贡品),质地优良,闻名遐迩,它选用本地优质席草,精工编织而成,具有光滑平整,坚韧耐用的特点,宾游过者,亦必买之,畅销各地。听说明、清时期浒墅关附近乡村“家家种草,户户织蓆”,农村妇女编席者十之八九,心灵手巧,除一般草蓆外,或杂色相间,或为坐席,品种繁多。</p><p>浒关有两张最有名的名片,除草蓆外还有一张是蚕桑文化,古镇周边有不少著名蚕种场和全国唯一的蚕桑学校。世事变迁,这两张名片己大为退色,浒关草蓆沒了,蚕桑也没了。</p><p> </p> <p>现在浒墅关老镇老街己基本推平,尚存影剧院、蚕种总场(原天有蚕种场)等老建筑。这里是规划建设中的“浒墅关大码头”,将以“蚕里、晓学、蚕舍、钞关、剧源”等六大题场景,打造综合性商业街区。</p> <p>快到南津桥时,观光健步道中断了,原来一户顶牛户不肯搬迁,步道受阻,大刹风景。</p> <p>南津桥是古镇三桥的中心,我从步行引桥上登上了桥顶(约离地面五、六层楼高,登高运望,清晰可見一条运河将古镇分成河西上塘,河东下塘两个部分,大运河经远处苏钢大桥流入浒关的北津桥,南津桥和文昌阁附近的兴贤桥。在南津桥上双向四车道,车流不息,桥下一艘艘百吨货船穿越而过,隆隆的货船发动机声噪音很大,使人感很不舒服,也严重影响了下塘街的商家和居民,这是美中不足的……</p> <p>中午就歺时间,我们来到南津桥堍新开发的沿河景观一条街,可能受新冠疫情影响,这里商店,饮食酒家等生意清淡,游客甚少。我们坐在酒店门外的桌椅上,一边吃起自带干粮,一边休息思想。听老一辈的人讲,过去的大运河,浒墅关不是这个模样,民国时期的北津桥是横跨运河的石拱桥,取料金山石,制作精良。解放后根据运河运输需要,几经拓宽改造,更宽了,桥也越造越大了。原浒关轮船码头就在南津桥的南面,六十年代我曾从苏乘轮船经过浒关,工作后还从浒墅关乘轮船到过无锡。运河水一直在静静流淌,但浒墅关和大运河流经苏城之地周边己有翻天复地的变化,我想这就是历史的发展吧……</p> <p>民国时期的北津桥</p> <p>浒墅关大运河旧影</p> <p>南津桥</p> <p>新建兴贤桥远景</p> <p>最后,我们来到浒墅关“一河三桥”之一的兴贤桥。这里曾是312国道的重要疏纽。现在是古镇的重要商业区,文昌阁、三里亭、蚕桑学校等就在周边。74年,我曾在兴贤桥附近张家桥傍的吴县人民医院培训过,学医往事记忆犹新。</p> <p>原计划下午游览文昌阁,可惜受疫情影响至今不对外开放。只能绕文昌阁公园一周而归。文昌阁所在地,我七十年代曾去过,记忆中文昌阁虽沒有其他地方建筑规模,范围也很小,但其历史悠久,过去是一座道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乾隆下江南时登阁晀望运河风光,赞为“昌阁风桅”。明王稚登《夜过浒市》诗中写道“东归夜指阖闽城,月出津亭听鼓声。”这鼓声就来自文昌阁。太平军占领苏州时,又成为太平军扼守苏州的北大营。</p> <p>浒墅关至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古今历史遗存众多。上个世纪由于受隶属关系等因素影响,发展一直滞后于其它古镇,但愿随着浒墅关大运河文化景观带的开发建设,变得更好更美,重现大运河繁荣图景。</p> <p>鸣谢:如平、永年提供有关资料和老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