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在2020年这个“加长版”的特殊假期里,我们在上网课批改作业之余,仍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得到健康成长、全面发展。</p> <p> 区孙玉亮主任为我们道德与法治老师提供宝贵的学习资源。</p> <p> 5月5日,我校收到区学习通知后及时在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下达学习要求,按时观看学习,一起学习一起成长。</p> <p> 5月5日晚8:00――9:30,我校道德与法治老师在线认真观看学习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执行主编孙彩平关于《怎样才算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专题讲座。</p><p> 孙彩平教授主要从以下三大方面做了报告。</p><p> 一、为什么要上好《道德与法治》课?</p><p> 二、什么样的课是好课?</p><p> 三、好课的关键是什么?</p> <p>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孙教授提出必须具备以下6个指标。</p><p> 1.教材内容的深度解读。</p><p> 2.教学目标的精准设计。</p><p> 3.教学内容的适切选择。</p><p> 4.课堂活动的智慧实施。</p><p> 5.德育意义的巧妙通达。</p><p> 6.教学伦理的自觉彰显。</p> <p> 从孙彩平教授的讲座中,我们得知今天的孩子的短板,包容和冷静品质需要关注,我们的孩子缺格局。《道德与法治》课就是要播种新的时代精神,育有格局的人,重构新的中国文化。</p><p> 《道德与法治》课的重任在肩,不再是我们理解的浅显的生活教育,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是很肤浅的,不够深入没有深度。</p> <p>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师们非常珍惜此次学习的机会,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边听边认真记笔记。</p> <p>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师们学思结合,学习后不忘反刍,写下自己的体会,记录自己的成长,以更好的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实践,培养跟上时代发展的、有格局的人。</p> <p> 老师们的学习笔记和学习体会都在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内上传,这样老师们又有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p> <p> 怎样才算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如何培养出有格局的人,有天下格局的人?我想需要我们每位老师的不懈努力。很多的时候我们只注重了人的成绩,没有注重人的成长,或者是由于现实的原因大部分的精力只关注了人的成绩。人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人的成长更重要。所谓的德才兼备,是“德”字当头,是“德”引领方向,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效,方向远远比努力更重要。</p><p> 为人师表,身正为范。格局涵育格局,育有格局的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亦是有格局者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