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日记

青城

<p>  教育孩子从来就不是小事,可是往往又最容易被家长忽略,最终导致无可奈何。但是,教育孩子又必须从小事做起,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写在前面的话</p> <p>  考试结束了,各位家长更多的可能是关注孩子的成绩,而且,我也接收到了很多家长的反馈,比如:孩子怎么考了这么点分啊?孩子名次怎么到了300多名啊?为什么我的孩子小学成绩那么好,初中了成绩咋变化这么大啊?……的确,孩子的成绩也许吓到了你,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我比你们更加被吓到了,因为你只看到了一个孩子的成绩,而我看到了几百个孩子的成绩,你看到了小学数学九十分的,到了初中数学考了三十分吗?你看到了小学语文八十分,到了初中竟然连像样的作文都写不出来吗?你看到了小学英语九十分,到了初中竟然连字母都写不标准吗?你看到的只是孩子成绩的变化,但是我看到的却是这变化背后令人担心的原因。那就是教育的失败,家庭教育的失败。有的家长会问:难道不是你们老师教出来的分数吗?怎么成绩考坏了就说怪家长教育的啊?我不想解释,我只想跟大家说,如果教师真的可以决定学生的成绩,那么我们至少应该让自己的孩子拿全校最高分吧,如果教师真的可以决定孩子的成绩,决定孩子的命运,那么试问,各位家长,你们谁还敢跟教师指手画脚呢?又有家长要问:那么你们老师还有啥用啊?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你们每个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像每个人给老师一盆种有不同种子的花盆,老师只是负责浇水、施肥、剪枝、松土等等,有的家长给老师的是一颗玉米种子,将来即使玉米没有结果实,也会长成一颗一人高的玉米秸,而有的家长给老师的是一粒草籽,即使结了果实,也不过是一颗小草。你说即使教师再努力培养,能把你这颗小草养成玉米秸吗?老师在班里上课,给每个孩子所讲的内容是一样的,为什么孩子们的成绩却不同呢?只有一个原因,因为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些家长会问,我们家两三个孩子为什么不一样呢,你伸出来看看自己的手指就清楚了。</p><p>  所以,今天我在这里,想和大家交流一下爱和教育的问题,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觉得说的对,希望你能接受,觉得说的不对,一笑了事。</p> <p>  关于爱。各位家长,我想问你,你爱自己的孩子吗?你肯定说爱,可是我说你不爱。你爱你的孩子,明知道辣条方便面等垃圾食品对身体不好却纵容他吃?你爱你的孩子,明明知道手机对孩子成长不利你却纵容他玩?你爱你的孩子,明明知道他不听话你却纵容他耍?你爱你的孩子,明明知道他做的不对你却纵容他坏?甚至还会为他的耍、他的坏点赞找借口……这就让我想到,我教的两个班的家长跟我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让孩子们告诉家长尽量别在微信群里说话,除非家长能保证自己说的话是正能量的话?说实话,其实我就是怕,怕你因为偏爱自己的孩子而说出来负能量的话,做出负能量的事,而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比如,去年订校服的时候,有的家长就在群里说,应该订什么样的,应该订多少钱的,学校订的校服颜色太深啊,颜色太浅啊等等,后来,学校不爱穿校服的学生就是那几个在群里说的最欢的家长的孩子。那几个孩子故意不穿校服,让家长送来,到学校的时候家长还在跟老师抱怨说什么孩子不听话啊,穿衣服家长管不了啊,平时穿衣服就要好啊等等,其实他不知道,孩子之所以不好管,是因为家长把借口都已经给孩子找好了,自己却不知道,而孩子的心里却清楚的很啊。</p><p>  这就又回到刚刚我要讲的问题,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怎么样爱孩子,怎么教育孩子呢?和大家分享几个我看到的,和我教育我的孩子的故事,希望大家能有所感悟。</p> <p>  首先,我要告诉家长,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里有句话说:爱是一种能力,那就是让你爱的人爱你。扪心自问,你爱孩子,你的孩子爱你吗?社会学专家指出:我们70后将是最后一批尚且知道孝顺父母的人,也是第一批将要被子女遗弃的人。各位家长,醒醒吧,爱自己的孩子,就是要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别人。如果你的爱换来的只是孩子的懒惰懈怠和不懂事,那么,希望你能严厉起来,不要在溺爱你的孩子了吧!</p><p> 前两天去参加婚礼,酒席上,一个孩子拿着手机玩游戏,玩的满头大汗,一个孩子在旁边看着,看热闹的孩子是我朋友的小孩,朋友跟我说:你看那孩子玩游戏满头大汗,边玩游戏边骂(应该是再骂队友或者对手),忒不像话啊。我冲着朋友一笑说:你孩子玩手机的时候也这样吧,你没觉得么?你看,你的孩子看热闹看的也是聚精会神啊!朋友一听,马上把自己孩子喊了过来,不让看了。我跟他说:这就对了,也许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看不出毛病来,但是同样的毛病出现在别人孩子的身上我们却能看出来,回到家咱就抓紧教育自己的孩子吧!古代智子疑邻的故事不正是如此么。希望各位家长,如果你不能看出自己孩子的毛病时,那么,当同样的错误出现别人的孩子身上的时候你看到了就赶紧反省吧。</p><p>  我闺女在二年级的时候,新学期开学第二天放学,一出校门就跟我说:“爸,我不想背这个书包了,我想换个书包?”我很纳闷:“新买的书包为什么不想背了啊?”闺女说:“别的同学笑话我,喜羊羊的图案太幼稚了。”我说:“好,咱再买一个。”于是,我马上开车带闺女去县城,重新买了一个书包,顺便吃了一顿肯德基。回家途中,闺女很高兴。这时候我特别严肃的说:“闺女,今天爸爸满足了你愿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下次你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原因一定不要是别人笑话你、别人说你不好,而是要有自己的主张。能听懂爸爸的话么?”闺女点点头,不再那么高兴了,但是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因为别人说她而影响她的自己的想法。从穿着到学习到生活。到现在为止,她再也没有因为别人笑话她而向我提出要求。面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作为家长,要能分辨出那些要求是合理的,那些要求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我们大力支持,不合理的我们要给孩子改正,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逐渐学会做人做事。各位家长反思一下吧!爱孩子,最忌讳的就是暴风骤雨,前一刻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变脸马上连打带骂鸡飞狗跳,这样的教育会让孩子迷失方向,不知道该学哪个时刻的你,他没有了学习的榜样。试问,我一巴掌打哭你,再给你一碗肉让你吃,你吃的下吗?即使吃的下,你是会记住我给你的肉还是记住我打了你一巴掌呢?教育孩子也是这样,毫无缘由的打骂是最无能的家庭教育,也是最愚蠢的家庭教育。</p><p>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时髦的妈妈,特别喜欢逛商场,每次逛商场都特别高兴,可是她发现,每次带着四岁的孩子逛商场,孩子都会闹着回家,她每次都是训斥孩子,不过她一直很纳闷,这么高兴的事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呢?有一天她终于发现了答案,她带孩子逛商场时,孩子的鞋带开了,当这位妈妈蹲下来给孩子系鞋带的时候,猛然一抬头,她被眼前的情形惊呆了,孩子眼中看到的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一个个形状各异的腿,她抱起了孩子,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不喜欢逛商场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拿你几十年的人生阅历来看待一个孩子,他只是个孩子,家长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这样的教育才最有效。你的阅历只能是你能衡量孩子对错的尺码,但是绝对不是你教育孩子的筹码或者资本。</p><p>  总而言之,爱孩子,不是溺爱,而是既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关注孩子,而不是拿自己的高度压迫孩子;又能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给孩子以真诚的正确的指导。怎样的指导算真诚的正确的呢?那就是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孩子能听得懂并且照着做的就是真诚的正确的。</p> <p>  接下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成绩。我们关注孩子的成绩,不是仅仅关注成绩,而是要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就像秋天看到别人家收获了花生,晒了满满的一房顶,这时候你即使在羡慕嫉妒发火,你的房顶上还是没有花生,因为你春天压根没种花生啊。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就像只等到秋天才想到收获花生而春天没有播种一样,有用吗?</p><p>  所以,我真诚的希望各位家长能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而不是消极的等待结果,我听过家长最多的话是:我这孩子不行了,没救了,就这样了……凭什么啊,你几十岁了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活放弃自己的人生,你却在这个时候放弃了孩子的未来,你凭什么把他带到这个世界却在他尚未懂得人生的时候就放弃了他呢?问问自己,你做为家长你合格吗?还有的家长说,孩子学的知识太深了,我们都不会了,教不了啊……这更是错误的,正因为这样,在学校才不专心的学,反正回家家长会给他讲的,长此以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孩子在学校不听不学,你在家就越来越费劲。家长们,一定要清醒啊,孩子面前,你只是家长,不是老师。孩子不会,可以到学校问老师啊!</p><p>  我是一名老师,经常听到家长说:敢情你们老师的孩子学习好,你们回家都给孩子再讲一遍啊!我冤枉啊,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我很少给我的孩子辅导学习,记忆中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在三年级,闺女参加征文比赛,老师嘱咐孩子回家让我给指导指导,孩子写完作文,信心满满的拿过来让我给看看。我心想:咱教语文啊,作文也写得不赖,正好在孩子面前显示一下我的实力。拿过闺女的作文大刀阔斧的讲了起来,这里应该怎么构思,这里应该怎么描写……说了一通,孩子听完,把作文拿过去,很不高兴的说:我们老师都夸我作文用词恰当,你却说我写的哪儿都不好……嘟囔着拿着作文走了。这次讲解换来的是直到小学毕业闺女从来不让我检查作业。</p><p>  第二次是七年级,闺女跟我问一道数学题,有了上次的教训,咱得谦虚点儿,耐心讲解跟闺女探讨,最后闺女也很满意。第二天早自习一下课,数学老师进办公室就教训我:下次别给闺女讲题了,结果对有啥用,过程不符合标准,一样不得分……我当时就蒙圈了,原来语文老师真的教不了数学啊!晚上放学路上,不等闺女说话,我很诚恳的跟闺女道歉:闺女,昨天的那道数学题爸爸讲错了。闺女很淡定的说:我知道,老师今天上课讲了,我懂了。我继续说:闺女,以后得认真听讲啊,爸爸真的帮不了你啊,除了语文,还只能是初中语文,别的爸爸真的无能为了了,得靠你自己啊,要不咱们爷俩都得挨训啊……</p><p>  我尚且如此,那么各位家长呢,你就别代替老师教课了,认真做好家长吧,爱自己的孩子,从给孩子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开始,爱自己的孩子从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开始,爱自己的孩子从你放下手机开始,爱自己的孩子从你努力工作开始,爱自己的孩子从你积极做好家务开始,爱自己的孩子从你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开始,爱自己的孩子从你的爱能成为孩子努力的动力开始……</p> <p>  当然,我更希望大家能支持学校的工作,支持老师对您孩子的教育,不是我作为教师我这样说,你试想,每一个负责任管教你孩子的老师都背负着怎样负担,管好了家长会说自己孩子努力,管不好家长会说老师不好好教。前些年,我们教过的两个男生,同一个班,成绩都在一中分数线上下,最后一名男生考上了一中,而另一名却名落孙山,有一天村里人在小卖部门口闲聊,问起两家孩子成绩,考上一中的说自己孩子怎么怎么努力,而没考上一中的却说老师们怎么不好好教……我们作为教师,不奢望家长怎么夸奖我们,只希望你能公平的评价而已。</p><p> 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怎样正确面对学校和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呢?</p><p>  还是讲个我的故事吧,闺女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中午放学,我看着一瘸一拐的走出校门,远远的看到我就哭了,我赶紧跑过去,一问,闺女边哭边说出了原因,原来上体育课,有个男生用石头砸了她的脚,脚趾疼的不敢走路。我脱下孩子的鞋一看,脚趾肿了,指甲里有淤血,这时候大家作为家长怎么想,该怎么处理。当时我很生气,更心疼,但是我认为我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因为当时我生气了。我问闺女啥时候上的体育课,闺女说第二节课,天哪,当时我更是愤怒了,孩子竟然疼着上了三节课啊!我急忙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检查完确认没有妨碍之后才放心。回家的路上我渐渐冷静了,跟孩子沟通,确认了那个男生和别人淘气,不小心把石头扔到她脚上了,她和老师说了,老师只批评了那个男生,闺女说老师没管她脚疼不疼……</p><p>  我跟闺女说:第一,以后再有这样的事一定不要坚持着,如果不想告诉老师,可以让老师给爸爸打电话,爸爸不想你受伤。第二,自己一定要学会主动表达,如果你能主动和老师说清楚自己脚疼而不是等老师来问你疼不疼的话,爸爸就可以早点带你去检查,你也不用疼着上半天课啊。第三,男同学不是故意砸伤你的,咱原谅他了,(闺女点点头)老师也不是故意不管你疼不疼的,只是你很坚强没让老师看出来而已,你肯定没有大声哭吧(这时候闺女坚定了点了点头)这就是啦,遇到任何事都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哭是懦弱的表现。我相信我闺女是最棒的。</p><p>  说实话,当时我也很生气,如果不是心疼孩子真想立刻找老师去理论。庆幸我没有那样做,虽然我的孩子承受了痛,但是我更让她从中学会了做人做事,我不后悔。我可以自私点说,别人对不对我从来不关心,我只关心我自己做的对不对,我也是这样教育的我孩子的。</p><p>  不是因为我是老师我才这样说这样做,更不是我编出这样的故事来讲给大家听。面对闺女受伤,我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那是因为闺女刚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闺女回家跟我说,不想上幼儿园了,我问为什么,闺女说小朋友们都打她。我当时一听就急眼了,打我闺女,这还了得,跟闺女说:爸爸下午送你去上学。我认为还算理智,没跟闺女说去找他们老师理论。来到幼儿园门口,闺女不想进去,于是我领着她走进校园,看这一群群孩子互相追逐着打闹,我若有所悟的指着远处几个互相推搡的孩子说:闺女,同学们是这样打你吗?闺女点了点头。我才明白,闺女好静不好动,别的小朋友热衷的追逐打闹对于闺女而言却是被打被欺负。从那以后我知道,孩子回家说的话一定要学会分析着听,不然会给孩子错误的指导和方向。希望作为家长的你们,也能这样认为。</p><p>  还有很多,当闺女回家说她们自然老师不知道无花果有花,没资格做老师的时候,我告诉闺女老师不一定所有的知识都懂,自然老师还是讲的正确的知识多过错误的知识吧,所以你得上课认真听讲,多看书,既要记住老师讲过的正确的知识,又要有能力听得出老师讲错的知识。当闺女回家说老师因为运动会没人报名而在全班同学面前训她一顿,让体育不好的她必须参加运动会时,我告诉闺女,你是班长,组织活动这是你的责任和担当,没有同学报名说明你的工作没做好,老师批评你是对的。老师让你参加是想你给大家做个榜样,连体育不好的班长都参加了,体育好的同学好意思不参加啊。所以闺女愉快的报名了八百米,最后成功的被别的同学给代替她参加了比赛…</p> 最后,我替所有老师表达一下,我们不奢望能手里拿着戒尺,只希望家长能和我们一样,教会孩子正确的做人做事。即使你心里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满意,也要咬着牙告诉你的孩子,老师是对的,我支持老师对你的教育。你大可以在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跟老师沟通,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后再做出你一个成年人的决定。<br>  前两年,一个学生家长跑到学校大吵大闹,跟我叫喊道:我们孩子是带扑克牌来学校了,可是我们孩子没玩牌啊;我们孩子是抽烟了,可是那是别的同学给他的啊……一通大呼小叫之后,质问我,你们学校怎么教育学生的啊?我滴天哪,你的孩子所做的事情,哪一件是学校允许的?哪一件是老师教的啊?还不是作为家长的纵容吗?我实在听不下去了。我说:您先坐下,别激动,还有啥没说的么?他气呼呼的说,没有了。我把孩子叫了过来,跟孩子说:告诉你家长,到底你因为什么受到惩罚?结果孩子说,扑克牌是他买的,因为在班内玩牌被抓到;烟也是他买的,分给大家抽的,而给他这么多零钱的,恰好是这名家长。听完孩子的叙述,家长感觉不好意思,一个劲的跟我道歉,我没有接受道歉,也没有原谅他。我说:我今天不会原谅你,因为我要让你知道,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过错承担后果和受到惩罚。<br>  我真诚的希望家长能冷静的对待学校对孩子的教育。看过电视剧《火凤凰》吗?我记得里面一个情节,训练女特种兵匍匐前进过泥水坑,结果一个女兵说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训练。最后班长朝女兵吼道:难道你们指望战场上,面对敌人的时候,说自己特殊情况,敌人给你宽容吗?最后,所有女兵都在泥水坑了爬过去了。这就是教育,你不理解,但是却能带给你孩子面对未来的能力和本领。而你所谓的跟老师,跟学校讲道理,恰恰是阻挠了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最终受伤的是你自己,你自己的孩子。老师也是普通人,有血有肉有感情,试问:邻居让你代为照看他的孩子,把孩子塞你怀里后,恶狠狠的说:把孩子给我好好看着啊,不好好看孩子看我怎么收拾你。邻居走了,你能实心实意的仔细照看他的孩子吗?如果你是老师,家长对你指手画脚之后,你会怎样对待孩子? 有这样一件事,班内成绩第一名的一个女生,年级排名前十名,有一天,被一个男生用死麻雀给吓哭了,我应该批评谁?很多人都以为我应该批评那个男生,你们说的有道理,那个男生淘气,我确实应该批评他。但是,从教育的角度看来,我个人觉得我更应该批评那名女生。我对女生说:第一,他吓唬你,你哭了,问题解决了吗?诚然,我可以批评教育男生,让他因为怕我而不去招惹你,可我不可能永远陪在你身边保护你,只有自己强大才能保护自己。第二,他吓唬你,你哭了,我能理解,但是你没有报告老师,只是一味的哭,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遇到问题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比如:在学校告诉老师,在家告诉家长,在社会上寻求他人或者法律的帮助……第三,他吓唬你,你哭了,只会纵容男生更加调皮,也许他会继续恐吓其他人,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害得男生变成坏孩子不说,更是给咱们班、咱们学校、乃至社会埋下了一颗不安定的种子。所以,面对不良行为或者违法行为,作为弱者,我们在保障自己安全的前提下,要尽最大努力抗争,这是我们作为社会一份子的责任和担当。在批评女生的同时,我看到那个淘气的男生害羞的低下了头。我觉得这远比我狠狠的批评淘气的男生安慰被吓哭的女生带来的教育效果要好很多。<br>  教育,本身不是一个讲理的事情。古语云:惜钱莫教子,护短莫从师。被打过的称之为弟子,被骂过的称之为学生,不温不火被礼遇的,只能称之为学员。而得到真传的只有弟子。毕竟学校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为什么这样说?在社会上,看到两个陌生人人打架打的头破血流的,能主动上前劝架的人有几个?我觉得不敢。但是如果在学校里,无论是学生打架还是社会上的人欺负学生,我肯定是会第一个冲上去的,我说的是事实,我真的是冲上去了,毫不畏惧,为什么?因为我是老师,我不能看着我的学生被欺负。如果你和老师讲道理,那么,老师也很愿意用你那套社会上的理论来对待你的孩子。学校不是讲理的地方,其实是说,学校不是你用你混在社会的理论来对待学校教育的地方,就像军营,学校是个特殊的地方。如果逼着老师适应你们的社会理论,最后,受伤的会是谁呢? 用爪子和牙齿解决问题,野兽都会,我们是万物之灵长,因为我们有头脑,有分析问题,分辨是非的能力。我经常跟孩子们说的一句话是:我宁可你现在骂我管你管的严,也不愿意二十年后你骂我当时不管你。<br>  谢谢大家,最后再次表示,我说的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或许偏激,对与不对,你自己心里慢慢品味,无须对我品头论足,因为我只不过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胸无安邦之志,只想安安静静的教书,对得起这份职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要对得起我教的每一个孩子。

孩子

老师

闺女

家长

自己

教育

学校

成绩

男生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