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主题🎀菟丝子🎀</p><p>拍摄🎀昙沁一夏🎀</p><p>制作🎀昙沁一夏🎀</p><p>文字🎀来自百度🎀</p><p>拍摄地点🎀外砂金洲🎀</p> <p>2020.5.8日,阴天,今天一夏跟大家分享一种野生植物,叫《菟丝子》,这种植物非常有趣,一眼看去一片金黄色,那是它的茎,缠绕在别的植物上面,它的花圆球状,特别小,菟子丝可以入药,可以安胎明目,还能止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 <p>菟丝子(学名:Cuscuta chinensis Lam.),别名禅真、豆寄生、豆阎王、黄丝、黄丝藤、金丝藤等。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纤细,无叶。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花萼杯状,中部以下连合,裂片三角状;花冠白色,壶形;雄蕊着生花冠裂片弯缺微下处;鳞片长圆形;子房近球形,花柱2。蒴果球形,几乎全为宿存的花冠所包围。种子2-49,淡褐色,卵形,长约1毫米,表面粗糙。</p><p>分布于中国及伊朗、阿富汗、日本、朝鲜、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生于海拔200-3000米的田边、山坡阳处、路边灌丛或海边沙丘,通常寄生于豆科、菊科、蒺藜科等多种植物上。</p><p>该种为大豆产区的有害杂草,并对胡麻、苎麻、花生、马铃薯等农作物也有危害。种子药用,有补肝肾、益精壮阳及止泻的功能。</p> <p>中文学名:菟丝子</p><p>拉丁学名:Cuscuta chinensis Lam.</p><p>别称:豆寄生、无根草、黄丝等。</p><p>界:植物界</p><p>门:被子植物门</p><p>纲:双子叶植物纲</p><p>亚纲:合瓣花亚纲</p><p>目:管状花目</p><p>科:旋花科</p><p>亚科:菟丝子亚科</p><p>属:菟丝子属</p><p>亚属:线茎亚属</p><p>种:菟丝子</p><p>分布区域: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及西南各省,伊朗、阿富汗、日本等</p> <p>形态特征</p><p>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毫米,无叶。</p><p>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近于无总花序梗;苞片及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仅1毫米许;花萼杯状,中部以下连合,裂片三角状,长约1.5毫米,顶端钝;花冠白色,壶形,长约3毫米,裂片三角状卵形,顶端锐尖或钝,向外反折,宿存;雄蕊着生花冠裂片弯缺微下处;鳞片长圆形,边缘长流苏状;子房近球形,花柱2,等长或不等长,柱头球形。</p><p>蒴果球形,直径约3毫米,几乎全为宿存的花冠所包围,成熟时整齐的周裂。种子2-49,淡褐色,卵形,长约1毫米,表面粗糙。</p> <p>生长习性</p><p>菟丝子喜高温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野生菟丝子常见于平原、荒地、坟头、地边以及豆科、菊科、寥科、蘸科等植物地内。遇到适宜寄主就缠绕在上面,在接触处形成吸根伸入寄主,吸根进入寄主组织后,部分组织分化为导管和筛管,分别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自寄主吸取养分和水分。菟丝子一旦幼芽缠绕于寄主植物体上,生活力极强,生长旺盛,最喜寄生于豆科植物上。</p> <p>危害防治</p><p>菟丝子是一年生攀缘性的草本寄生性种子植物,园林植物受其寄生危害,轻则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效果,重则致植物死亡。</p> <p>药用价值</p><p>菟丝子是一味平补肾、肝、脾之良药,临床主要应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目暗便溏之肾阴阳虚证。</p><p>菟丝子甘、温,归肾、肝、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之功效,始载《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甘味一般具有滋补作用,甘辛微温,禀气中和,既可补阳,又可益阴,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固精安胎与性激素样作用。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与元阳,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源,脏腑机能活动的原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