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哨卡,有我们,青春的足迹

张海

<p>  说到足迹,那只不过是印在山川大地上深深浅浅的脚印而已。</p><p> 然而,我要说的这脚印,是想要讲一讲那些为守护百姓安宁的军人们,把满粘着自己青春热血与汗水的足迹,踩印在祖国边境线上的故事。</p><p> ——题记</p> <p>  谁人没有过自己的青春。而青春,于每个人而言,也只不过一次吧。</p><p> 然而,在那宝贵的青春时光里,有的人经历的是春光明媚,岁月静好,而有的人则在为守护这份静好,负重前行。</p><p> </p> <p>  那些曾经守护过和还在守护这“岁月静好”的所有军人,就是那群“负重前行”之人。</p><p> 他们,将那美好青春年华,奉献在了戍守边关上,把青春汗水洒落边防,有的甚至还把生命牺牲在了守护那份“岁月静好”的岗位上。</p><p> 我无数次庆幸自己,生命中也有了一段守护边关的历史。当然,我的那点守护经历,与英烈及战友们比,显得实在微不足道。但叩问灵魂,自问初心,我与我的所有战友们都敢说:有我们接力守护,请祖国放心!</p> <p>  其实,选择了当兵,尤其是选择了边关海防,就注定远离了灯红酒绿,轻歌曼舞,还有岁月静好,而留给军人们的是风餐露宿、爬冰卧雪与摸爬滚打。</p><p> 凡到过边关海防的人,都清楚哪里远离了城镇与乡村,甚至几十里、几百里都无人烟。尤其哨所驻地那种“白天兵看兵,晚上兵看星”、“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几个蚊子一盘菜”的写照,似乎构成了边防军人经历的那段青春岁月。</p> <p>  边关哨卡生活的艰苦,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永远也不会知道的。</p><p> 那般的荒芜,那样的苦燥,那无尽头的沙滩戈壁,那高山险峰,闷热丛林,那深深积雪,甚至有的哨所管段连“鬼”都害怕走的凶险之路,我们的边防军人们却要天天去走。</p><p> 所以,在边关哨卡呆过的军人都说,每一次的巡逻执勤,不仅是对边防军人身体与意志的考验,更是对边防军人生命的考验。</p> <p>  我们那时在边防,最最头疼的是大雪封山。因为封山,更因为通讯的落后,连队官兵与外界联系基本中断。于是,邮政车好长时间都来不了一次,也就有了“日报变月报,新闻成旧闻”的说道。</p><p> 漫长的冬季封山,处于通信失联的战友们,想家时,只好埋在心底,有时跑到荒野,扯起嗓子喊上一喊,以此来释放与缓解心中的愁情别绪。</p><p> 有一次,我与部队首长去深山老林中的一个哨所蹲点,这个哨所的战友们不要说几个月没收到报纸与家信了,就连抽的烟也断了顿。烟瘾大点的,从犄角旮旯还有床铺下找到一个个小烟头,高兴地剥开再卷上抽一口过过瘾。</p><p> 即使如此,边防战友们依然把爱的天平倾斜到了哨所这个“家”。</p> <p>  有首歌,不是曾这样唱,“边疆就是我的家”。</p><p> 是呀,对所有边防军人来说,他们早已把边疆与哨所当成了自己的家。</p><p> 镜头里的这些老首长们,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真的把边疆作为自己的家去用心经营,对这个“家”,他们更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p><p> 想这个“家”时,每一个离开哨所的老边防们总是在相册里一遍遍地去翻,在地图上一遍遍地去找,当这个“家”跃入眼帘,有时他们激动地好像真看到了那久违的家。</p> <p>  其实,这个“家”,不仅老边防记挂着,他们的子女同样也记挂着。</p><p>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由于那些小边防们,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军营,常年与军人叔叔阿姨为伍,与国界线和界碑结伴,其实,他们早把边关哨卡当成自己的家。</p><p> 镌刻在界碑上的国徽与中国二字,不光是军人用赤胆忠心染红的丰碑,同时也是他们的子女们最早认识的图案与汉字了。</p><p> 从见到界碑的那刻起,小边防们早已把自己的“家国情怀”也绑在了边疆。于是,长大的“小边防”们也就成了如他们父辈们一样的“老边防”。</p><p> </p> <p>  他叫熊志远,从中越自卫反击战的硝烟中走来。</p><p> 他用忠诚,担当,奉献,冲锋,书写出了最美、最壮丽的青春篇章。</p><p> 当年,讲台上,他那《让青春在边疆闪光》的事迹报告,不知感动过多少战友与驻地群众。</p><p> 从小生活在南方的他,与参加了那场自卫反击战的杨旺辉(海南)、夏贵权(江西)、彭显茹(湖南)、唐志刚(湖南)、周朋贵(河南)、阮小三(河南)、叶锦彪(广东)、韩新建(广东)、魏丛先(湖北)等许多战友,一起来到了大北疆。</p><p> 起初,连他们自己都担心难以适应北疆的生活环境,但他与他的那些战友却克服了一道道扑面而来的难关,让来自“战场功臣”这一光环在北疆再度闪光,他再度成了千里北疆上一颗耀眼的星。</p> <p>  这是一张优秀边防军人与优秀边防军人妻子应邀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后登长城的合影照。这般的殊荣,他们记忆犹新,边防军人们更是记忆犹新。这份殊荣,他们受之无愧,也当之无愧。</p><p> 总是不断听到有人唱“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那歌声动听,但歌词也感人。歌谁写的,我不知道。但我要说的是,如果作者写的不是亲身经历,至少也是见证了感人的过程,否则,不会有这般感人的词汇,跃然纸上,唱进歌里。</p><p> 是的,军功章的确有军人一半也有妻子的一半。邀请优秀军人与军人妻子进京观礼的背后,不正是祖国对这“一半一半”的一种褒奖嘛!</p> <p>  这是两位军人妻子,我无法把所有的军人妻子都一一找到加进来,就权且把她们作为军嫂的代表吧,因为她们同所有军人妻子一样作出过无私奉献。</p><p> 说实在的,做军人不易,做军人妻子也真的不易。</p><p> 都说,选择了军人,就意味着牺牲与奉献;其实,选择了做军人妻子,同样也就选择了付出。只是这份甘苦,只有军人与他们的妻子知道。</p><p> 尤其是那些两地分居的军侣,每年只有短短的一次鹊桥相会,尽管这样,留给他们的也是满满的幸福;有时他们通一次话,甚至其中还夹带点拌嘴与埋怨,但那也包含着浓浓的爱意。</p><p> 因为他们都知道,当使命、奉献、享乐这些字眼发生碰撞,他们分的清孰轻孰重。在国家、大家、小家上,那头更重,妻子们也明白其中的道理。</p><p> 于是,有了“你守边关,我守你”这历经风雨不褪色的誓言,一样辛酸与共默默坚守的奉献。</p> <p>  大概人类的一切美好,都需要有种力量来守护吧。</p><p> 当人们沉浸在那万家灯火喜庆的氛围时,对这种力量的捍卫就越加需要。</p><p> 为了这一刻的喜庆,为了给你一个盛世繁华,你可知道有多少军人孤独地站在漆黑的夜幕里,趴卧在冰雪中,只为你守护这繁华,守护你能有欢声笑语,守护你的生活能够小康,守护你去实现一个个梦想。</p> <p>  这是一位边防团长与宣传股长、军务股长同哨所指导员巡查边境时的留影。那时,他们也是青春芳华,但他们那段为国戍边的经历也让人铭心刻骨,肃然起敬。</p><p> 在他们眼中,这国界,就是祖国的大门。站在国界线上,不用你我回答,他们就对守护意义有了切肤认识与响亮回答。</p><p> 用他们的话说:在祖国四万多公里的边关海防线上,自己巡查的那一截管段,站立的那一个哨所,那一处哨位,也许只不过一哨一位,但就是这一哨一位的背后,守护的是祖国,是每一个百姓的幸福家园。</p> <p>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因而,在所有的边防军人们心中,他们把每一次的上哨,每一趟的巡逻,都当作是一次出征,一次战斗,一次洗礼,去对待,去落实。即使只有一名军人去执行,也从不马虎。</p><p> </p> <p>  说到巡逻,其实,也不是到边境线上简单地走一遍,看看山,涉涉水,游游景。</p><p> 那种在国界线上翻山越岭、风雨兼程的巡逻,其艰辛与自豪,如果不亲身去走一趟,是永远也体会不了的。</p><p> 国界线上本无路,但那条巡逻路就在边防官兵的心中,是一代代边防官兵用血与汗踩出的一条心路。</p><p> 这条路,是边防军人的奉献路,更是一条守护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安宁路。</p> <p>  这是一位战友保存下来的一张哨位上的老照片。</p><p> 这老照片,老哨所,还有哨所里的那架老望远镜,不知陪一茬茬老兵们走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它们留给老兵们的是永远挥不去的记忆与爱恋。</p> <p>  当哨所值班战友引领老兵们来到当年哨所位置时,那地堡式的哨位、简易式的哨位被这伟岸的哨塔替代了。</p><p> 离开哨所多年的战友,再度见到这高大哨塔的一刹那,尽管有些陌生。然而守防条件日新月异的变化,并未使老兵们因哨所的变化而失落,相反却带给老兵们满满的激动。</p><p> 这,也是老边防们一直盼望着的。他们相信随着哨所条件的改善,后续工作的战友再不会因哨所潮湿,受潮,患病,同时也为观察边境提供了方便。</p> <p>  他们都是我的战友,虽然他们早就都脱下了军装,但他们却都曾经是当年那群守护过祖国边疆的边防军人。</p><p> 当年,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担当,让这群“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的热血青年,聚集了边疆哨卡。</p><p> 如今,共同的念向,又把他们召唤一起,走进了他们日思夜想战斗过的地方。</p> <p>  还有聚在一起的他们,他们也都曾是军人。</p><p> 在他们中间,有的一起站过岗,放过哨,巡过逻,但也有的甚至在哨所都没有碰过面,没吃过一锅饭,但他们却因共同追寻自己的青春脚步,共同回到哨所这个“家”。</p><p> 新老战友,欢聚哨所,话当年,说今朝,共同抒发着护国守边的情怀。</p> <p>  脱下军装前,他们也都是曾经在边防工作过的各级领导,他们中有将军,也有师团领导,还有营连干部。</p><p> 如今,他们也成了一个个平平凡凡的人。但就因他们曾穿过那身庄严的军装,所以他们肩上自然也就多了一份常人难以替代的使命。</p><p> 正因为有像他们一样的无数个平凡的军人,才组成了守护中华的巍巍长城。</p><p> 虽然中国无战事,可是军人们依然有牺牲。当然,这牺牲,不光是生命,还有那一份份令人感动的奉献精神。</p><p> 这种精神,就留在了他们戍守边关的一串串豪迈足迹里。</p> <p>  一路走来,犹如昨日重现。</p><p> 凝目细看,侧耳聆听,我仿如听到了这些个戍边守防官兵丈量万里边关的踏踏脚步声,更看到了那一代代边防军人们枕戈待旦、挑战极限、扎根边关的集体精神群像。</p><p> 他们的脚步,是那样的坚定,那样的快乐,又是那般的浪漫。</p> <p>  有战友说,每来一次边关哨所,总觉得那山,那水,那界碑,那哨所,是那样的美,那样的让人牵情动感。</p><p> 对此,我也有同感。</p><p> 离开边关哨所的这些年,一有机会我总去哨所走一走,看一看,用双手去触摸守关卫士们质朴的心灵,用心去感受每一位军人无私奉献的自豪与伟大。</p><p> 在边关哨卡,我听到了也见证了一代代守关的卫士们用生命、忠诚、奉献书写出的一个个可歌可泣故事。他们的故事,时时都在感动着我,也激发着我产生了再当一次兵的念头,再去走进那战位,去守护那星光灿烂的万家灯火。</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