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吴中枇杷

仲原(刘豫生)

<p>忆江南 吴中枇杷(仲原)</p><p>吴中美,春过太湖滨。水畔鱼虾鲜又白,山腰玉果枇杷醇。天下第一珍。</p><p><br></p><p> 仲原故事 戏聊枇杷</p><p> 说起枇杷,相信很多人都吃过。常常听人说它酸巴溜的还行,还听人说它甜了吧唧的有点泻口。为什么?因为都没吃过正宗枇杷所致,当然也就不会知道关于枇杷的一二三四。清朝文人沈朝初《忆江南》词曰:“苏州好,沙上枇杷黄。笼罩青丝堆蜜蜡,皮含紫核结丁香。甘液胜琼浆。” 中国历史上有关枇杷的诗句不胜枚数,不仅只有沈朝初,还有白居易美律曰:‘……火树风来翻绛艳,琼枝日出晒红纱。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可见诗人对枇杷赞美之词绝非一般。白居易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琵笆行》。注意,枇杷不是琵笆。当然《琵笆行》也不是介绍枇杷的型色味的,而是描写的白居易与弹奏琵笆女子的一段凄美故事。宋朝诗人戴敏也曾赋诗曰:‘琵琶不是此枇杷,只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p><p> 话题转过来续说枇杷。苏州吴中是中国枇杷种植的传统产区,而洞庭东山的白玉、白沙枇杷,更是自古以来便有盛名。明代文人王世懋(谐音冒)曾有“洞庭枇杷天下最”的记载。综上所述,枇杷的真正产地还真是仲原现在旅居之地——苏州吴中东山洞庭山了。</p><p> 每年5月中旬左右是吴中枇杷上市之时,为了能品尝一下‘天下奇珍美味’,仲原夫妇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做足了功课。就等果熟期来临。是日,仲原从吴中区的宋家湾出发,驱车沿环路逆时针绕行至白沙村附近泊车。这里依山傍水,放眼望去漫山的枇杷果树散发阵阵果香很是醉人。仲原夫妇随村上的一农妇步入山林。只见她猴子般的攀上一株枇杷树,那身手一点不像74岁之人,秒登树上随手摘下二个果子扔下让仲原品尝。果实比路边摊贩摆放的要小一点,但味道略带酸甜,口感绝非一般。农妇告诉仲原,她的品种叫白玉,是东山一带纯正的枇杷品种,一斤少xx元不卖。真是物有所值,比路边摊和超市要贵几倍。仲原买了二斤微信支付后随农妇下了山。下山路上农妇告诉仲原,吃枇杷到苏州不行,还得来吴中,吴中也不行,还得到东山,东山不行还得到她这,到了她家还要跟她上山。只有吃了刚刚摘下来的枇杷才是真正的美味……。的确,半小时后仲原开车去了东山镇农贸市场,许多果农在叫卖白玉枇杷,也信誓旦旦说是正宗白玉,仲原也买了二斤,一偿(辽阳话)差多了去了。综上所述,吃枇杷一定要在对的季节,去对的地方,选对的品种才是。</p><p> 仲原记于苏州太湖龙骏基地</p><p>以下图片仲原摄影时间匆忙未注说明欣赏文字对号入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