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锅头(摘)

董善芹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我的老家在苏北,“夹锅头”是我家乡的土话。小时候,我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所以也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反正觉得这不是一句什么好话,因为大人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都带着不屑的表情和鄙视的语气。</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好像有点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说有些人嘴馋,在饭还没有盛到桌上的时候,就会偷偷的站在锅屋(厨房)里独自先吃起来。等明白了这句话以后,我就留意身边到底有没有这种人,或者这种行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人。我的童年时代,解决温饱还是主要问题,所以到家就只想找吃的。放下书包,我就向锅屋走去,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时候,我看见一个背对着我的身影,她正在狼吞虎咽的吃着东西。因为吃的太专注,没有感觉到背后有人,依然把手伸到锅里抓一把,放到嘴里大口的嚼起来。</p><p class="ql-block">&nbsp;&nbsp;</p><p class="ql-block"> &nbsp;“妈妈”我叫了一声,妈妈愣了一下,没有立即回头,我本能地僵在那里。母亲五十来岁,为了一家人的生计,长年在外四处奔波。在那个不准投机倒把的年代里,偷偷的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母亲一出去,就是好多天才能回来,没有电话,没有书信,不知道归期。每次妈妈走后,我们就只能等待,回来时又满满都是惊喜。最想念妈妈的时候,应该是深夜里被冻醒了之后,最是想念妈妈怀里的温暖。可是为了生活,全家人聚少离多,每次见面都是那么匆忙,每回离别又都很慌张。妈妈此时站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像平常一样扑过去,因为妈妈的这个背影,一下子让我想起“夹锅头”这个词。虽然我不能够准确的理解这意思,但是总觉得这个场景有点尴尬,为了妈妈的颜面,我只能僵在那里,等待妈妈转身。妈妈听到我的声音,先是一愣停顿一下,然后脖子一伸咽下嘴里的食物。两只手在衣角上擦了擦,回过头来带着微笑对我说:“哟,我的小芹回来了,快走,快走,到堂屋里去吃好东西。”妈妈不由分说一把拉着我,把我拽到了另一个房间。我看着花花绿绿的零食,却如鲠在喉,我很好奇刚才厨房里的那一幕,妈妈在吃什么东西呢?为什么要背对着我?又为什么匆匆忙忙拉我离开?</p><p class="ql-block">&nbsp;&nbsp;</p><p class="ql-block"> &nbsp;妈妈给我拿完零食,就赶忙做家务去了,我尾随其后想一看究竟。当妈妈再次从厨房里走出来的时候,她右手提着一篮子猪草,左手握着剁菜刀。我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若无其事在玩耍。趁着妈妈不注意,我悄悄溜进厨房里,想一看究竟锅里面到底是什么好东西。妈妈刚才吃的那么香呢!我探头一看,是早上吃剩下的豆腐渣,一股馊味,还泛着焦糊的黑水。妈妈……我敬爱的妈妈,您一定是饿极了,才会吃得那么狼狈,那么香。此时,锅里的酸楚径直窜进心里,我的眼泪夺眶而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从此“夹锅头”这个词,在我的脑海里,就有了另一种诠释。那里包含着大爱,隐藏着阵阵心痛,那种痛令我终身难忘。每次想起,心都是酸疼的,就会有一种液体涌出眼眶。随后的日子里,我经常看到“夹锅头”这一幕,有时候是妈妈,有时候也会是爸爸。这个场景在我的心里形成了一个供台,供养着对父母无限的敬意和叩拜。</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父母走的时候,那种悲痛我难以言表。留在脑海里最清晰的,仍然是爸爸妈妈“夹锅头”的背影。在那个年代里,面对着漆黑的“锅屋”吞咽着那个时代的苦,对于生活的妥协,从来没有一句怨言。现在流行一句话:余生不将就。事实上,有多少父母为了孩子的幸福,将就了一辈子?你的岁月静好,真的因为有人为你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br></p> <p><br></p><p>本文作者:董善芹,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常州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网络,报刊杂志,有著书《岁月深处的痕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