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新冠以来宅家封闭,每天也不由自主地操心着武汉和全国疫情的进展,感觉比 02~03年的 “非典疫情”要严峻的多。</p><p> 四个月过去了,国内疫情己经逐日平稳,经济和人民的生活也已逐步恢复正常。反观此时海外的疫情却仍然令人忧心忡忡,昨日海外的新增确诊仍有 104300例,累计确诊达 3743049例,累计死亡 260682人,毕竟也都曾是鲜活的生命! </p><p> 退休后也比较懒,经常在家学着写写毛笔字,也临过正楷的字帖,感觉进步不大。最近临了赵孟頫的行楷《洛神赋》,因为以前从未认真读过曹植的这篇文章,边写边读感觉也挺有意思的。新冠疫情期间,接着临摹赵孟頫的《前后赤壁赋》也是自寻其乐。尽管连赵的行书笔画走势掌握上仍不得要领,边临边读边思考,还是有不少收益。</p> <p> 这卷《赤壁赋》为北宋苏轼的行楷书。素笺墨迹卷。纵 23.9公分,橫 258公分。字共六十六行,共 543字。前五行三十六字已缺,由明代文徵明补书。现藏于 台北故宫博物院。</p><p> 苏轼除了其文学上 “唐宋八大家”的地位之外,在书法方面也有极高造诣,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 “宋四家”。</p><p> 苏轼的《赤壁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即他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之后两年。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p><p> 记得初中语文课上学过这篇文章,不过少年时对宋朝的历史背景,对苏轼的人生遭遇和他的思想转变过程都了解的不多,对文章中的深刻表达也是不甚了了。</p><p> 中学这篇《赤壁赋》前后,还有一篇课文叫《核舟记》,记忆的似乎更清晰些。内容是说明代有一艺人,在一枚桃核上雕刻了苏东坡携友人乘舟夜游赤壁的场景,船仓的窗户能够灵活启合,窗扇上还刻着苏轼赤壁赋中的对联,“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帮小孩尤其对课文中描写的精美工艺品兴趣盎然,有见识的同学还炫耀自己亲眼看过牙雕绣球的展览,说十几层镂空的绣球都可独自旋转滚动,大家都不明白是如何雕刻出来的!</p><p><br></p> <p> 苏轼在当年七月写下《赤壁赋》之后,余兴未尽,又于十月既望之际,携二友人泛舟夜游并独自登上了赤壁,随后写下了《后赤壁赋》。这两篇文章受到后代文人墨客的一致追捧,并将它们统称为 “二赋” 或 “前后赤壁赋”。</p><p> 元大德五年(1301),48岁的赵孟頫受 “明远弟”之求,为他書写了这幅传世书法精品《前后赤壁赋》。 这件珍品为纸本册装,共 11开 21页,每页纵 27.2厘米,横 11.1厘米。帖共 81行,935字。也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p><p> 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32岁时被举荐为官,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礼敬。尽管他与苏轼的经历遭遇截然不同,但他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肯定也是与苏轼一致的,对道德气节的理解认识上也不会有什么区别。相信他在委身仕元之后,一定有很长时间沉陷在 “自我身份认同”的纠结之中,也许追随了他之后的一生,至今对他这一汚点的评价仍然众说纷纭。</p><p> 相信他在书写这篇《前后赤壁赋》时,肯定也在思想深处对苏轼有一种惺惺相惜的理解和共识,他也通过苏轼的文章得到一定的解脱与释然。这怕也是赵孟頫能写好这幅书法精品的动力。</p> <p> 古人真迹中没有标点,临摹阅读过程中也较困难,还好可以在手机中直接调出编缉后的原文。</p><p> 《赤壁赋》 作者:宋·苏轼</p><p>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p><p> ……</p> <p>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p><p> ……</p> <p>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p><p> ……</p><p><br></p><p> 苏轼在这一段中借客人之口,表达了一种怀才不遇,仕途险恶,有志难伸,人生苦短的悲观情绪,其实中国历史中每一个著名人物都有这种悲剧性的坎坷经历。他们在考取功名之后都幻想着如何尽善尽美地担负起 “天降大任”,在现实遭遇粉碎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后,则各自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古代诗词歌赋中因此大量存在着伤春悲秋,怀古伤今压抑的情调,当然这也是一种美学。</p><p> 过去常把这些压制人才,妨碍进步的现象归咎于长期腐朽的封建制度所致,恐怕主要还与古代生产力低下有关,当然也与古代很多文人的酸腐情商有直接关系。其实苏轼也有这样弱点,新党当权他被迫害贬谪到黄州,旧党上台重新启用他,仍不吸取教训,吹毛求疵又得罪于权宠被流放到惠州。… 假如真让苏轼亲自当了皇上,也不见得会比宋神宗做的更好!</p><p> 直到今天的各路文人专家公知主持人仍坚持在酸腐中喋喋不休,甚至连某些的哥都觉得自己具有超越联合国秘书长的全面本领。</p><p> 这也不仅是当今社会制度所能解决的问题,西方不同党派议员的闹剧,并无法提高国家行政的效率,面对这次漫延全球的新冦疫情,普世价值体制下也更加丑态毕露。当今的世界形势仍然不比春秋战国时代更加和平,每一个人都应有更加理智和科学的反省思考。</p> <p>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p><p><br></p><p> 以上是《赤壁赋》中最重要的一段。从中可以看到苏轼在黄州经过痛定思痛的深刻反思,通过山水田原和儒道佛的薰陶,在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上,得到了脱胎换骨的解脱与升华,这也是他能取得巨大文化成就并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重要原因。</p><p> 苏轼在黄州还有许多作品,如《定风波》,《卜算子》等,包括他的书法精品《寒食帖》也完成于此。</p><p><br></p><p> 当然苏轼在黄州还写有一首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奠定了他成为宋词作品中豪放派领军人物的地位:</p><p>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p><p>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p><p> 宋代俞文豹在《吹剑续录》写道:</p><p> …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 “我词比柳七何如?” 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 ‘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 ‘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p><p><br></p><p><br></p> <p> 在临帖过程中,还与苏轼原作真迹进行了比对,苏轼写的基本上是楷书,赵孟頫却是他特有的飘逸流畅的行楷风格,写到兴致还不时出现一些明显的草书字体,我连字都猜不透,更分不清什么是狂草,章草或今草了!</p><p> 说句老实话,我主观上感觉赵孟頫的作品,要比苏轼的字迹漂亮的多,当然我是没有资格评价书法优劣的!</p><p><br></p><p> 比较中还发现二人的帖中有几处不同:</p><p> 如赵帖中的“徘徊”,苏帖是 “裴回”;</p><p> 赵帖中的 “凌”,苏帖是 “陵”;</p><p> 赵帖中的 “冯虚御风”,苏帖为 “憑虚”;</p><p> 赵帖中 “击空明兮遡流光”,苏帖是 “泝流光”,百度中是 “溯流光”;</p><p> 赵帖的 “如泣如愬”,苏帖是 “如泣如诉”, </p><p> 赵帖中 “如代”,苏帖中是 “如彼”;</p><p> 赵帖 “虽一豪而莫取”,苏帖中是 “一毫”;</p><p> 苏赵帖中的 “余音嫋嫋”,百度是“袅袅”;</p><p> 苏赵帖中 “吾与子所共食”, 百度是 “共适”;</p><p> 赵帖中的 “杯盤”,苏帖中是 “杯槃” …… 。</p><p><br></p><p> 这些差别,估计是古时书法作品中常出現的异体字,通假字的问题。</p><p> 百度中的写法应该是现代人根据宋后文人的多种写法,编辑选定的。</p> <p> 但临写赵孟頫帖中的 “东望夏口,西望武昌”一句,事后再比对苏轼真迹时我大吃一惊,东坡老先生明明白白写的是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呀!</p><p> 这就是赵孟頫作品的一处硬伤了!尽管这并不影响他这幅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但这样写法不仅篡改原著原文,连地理位置也东西颠倒了方向呀!</p> <p> 这一张图片是截取的苏轼真迹相应片断。</p><p> 我相信赵孟頫与苏轼心神相通,对这篇《赤壁赋》也极其喜爱,原文中的每一个字句早已烂熟于心。对于书法的再创作,他不可能象初学者那样去逐笔临摹原著的字体笔划,书写时故意使用前面指出的那些通假字,异体字,肯定也是出于书法创作的目的。</p><p> 不知他写完之后有无认真检查,当时或事后有没有发现这处错误?是否解释过这样写的原因?故弄玄虚有意为之,将错就错或不当回事的可能性极小。被文人相轻的小人揭穿利用,他也有口难辩无地自容。</p><p> 尤其奇怪的是,带着名贵纸张,指名求他书写《前后赤壁赋》的 “明远弟”,当时肯定也躬立在一侧侍候笔墨砚台,紧盯着他的一笔一划。明远弟肯定也崇拜并熟读过《赤壁赋》,按理他也能及时发现这处破绽。也不知是否因赵孟頫的书法和名声太大了,他出于礼貌不便轻易挑明?甚至会不会在求得了带有明显错误的一幅名家作品后,他反而会庆幸其蕴含一种更大的商机价值? 我这也可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p><p> 我都是自己在胡乱琢磨,也不知道元朝以后有没有人发现并解释这处破绽的原因。</p> <p> 以前我只知道黄州是今天的黄冈市,也知道 “武汉三镇”中的武昌,为了弄清黄州赤壁与夏口,武昌的地理位置关系,不得不去看地图,但在地图上并没有找到 “夏口”。无奈还得去百度中搜索:</p><p> 夏口是一古镇名。因为在夏水(汉水)注入长江处,所以称夏口。… 赤壁之战后,孙权自建业(今南京市)移治于鄂(今鄂州市),改鄂县名武昌,设武昌郡。沙羡县(治金口)境内的江夏山(一名黄鹄山,今蛇山)为拱卫其上游的形胜之地,因此,孙权便于黄武二年(223)派人在山上近江处筑城。此城周围二三里,因隔江面对夏水(汉水)入江口而取名 “夏口城”。城依山负险,居高临下,孙权多以宗室率军镇守,军事地位十分显要。此城为武汉市区内第一座有明确纪年的古城。</p><p> 这才明白苏轼在《赤壁赋》中所写的 “西望夏口”,夏口就是今天的武昌;而 “东望武昌”中的武昌却是今天的鄂州市,它在今黄冈市长江南岸的偏东方向。苏轼在赋中写的是 “赤壁之战”,所以也使用了三国时期的古地名。</p><p> 三国之后各朝代对这一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过多次重新划分组合,改朝换代后,各城邑的名称也在新王朝的钦定下经过了多次变化。 </p><p> 南宋被灭之后,元世祖实行了行省制度, “湖广等处中书行省(内含湖北)”的行政中心则由荆州转到鄂州(即今之武昌)。元大德年间,将原先的鄂州路先改为武昌路,后又改为武昌府。带有 “武昌”二字的地名,到此时方正式在现在的武昌落地。</p><p> 元初受到忽必烈礼待的赵孟頫,我估计在书写《前后赤壁赋》时他大概也不敢使用之前汉族政权的地理名称了,弄不好也怕招来杀身之祸。他只好违心地依照元朝最新确定的地名,并按 “赋”的骈偶要求,含含糊糊地写下了 “东望夏口,西望武昌”。</p> <p> 这是赵孟頫手书《赤壁赋》的最后一段 :</p><p>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p><p><br></p><p> 正由于改朝换代造成地名的混乱,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的真实地理位置,在历史上就有很多争论。根据统计,至少有七种 “赤壁说”,分别蒲圻说、嘉鱼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p><p> 近年讨论的前三个地方比较可谱。阴法鲁引用《元和郡县图志》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p><p> 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引用《水经注》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p><p> 唐代诗人杜牧就认定黄州的 “赤鼻矶”是赤壁之战的发生地。</p><p> 1998年6月11日,民政部批复同意将蒲圻市更名为赤壁市。</p><p><br></p><p> 杜牧有一首著名的《赤壁》:</p><p>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p><p>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p><p><br></p><p> 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年青时也是春风得意,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人并称为 “小李杜”,“大李杜"当然就是李白,杜甫。他曾历任监察御史,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会昌二年(842年),被外放为黄州刺史,杜牧外放的原因史书上并无记载,杜牧自己认为是宰相李德裕的排挤。有人认为是杜牧为人倜傥,不拘小节,与李德裕的理念不合,因而被无端卷入牛李党争中,成为牺性品。</p><p> 苏轼与杜牧的才华,为人性格和遭遇有些相似之处,不过杜牧好歹还是黄州刺史,苏轼仅是个掛名的 “黄州团练副使”,被限制自由不许随意走动,还得自己在 “东坡”上开荒耕种,聊补酒资应酬,处境更凄惨一些。</p><p> 在杜牧的《赤壁》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二人对赤壁之战中的曹操和周瑜的认同感有较大的差异。</p> <p> 这是赵孟頫为 “明远弟”写的《前后赤壁赋》的后半部分。</p><p> 苏轼的《后赤壁赋》内容的思想深度不如《赤壁赋》,以登岸履险为主,也无谈玄说理的内容。文章前面记真景真情,通过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给人一种壮阔的美感;中间对踞石攀木、俯江长啸的细致描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月夜登临的情趣。最后写梦见道士化鹤,纯属幻境幻觉,空灵奇幻,迷离恍惚,从中表现了作者内心怅然若失的苦闷。</p><p> 苏轼《后赤壁赋》没有真迹传世。也无从与赵孟頫的真迹对照了。</p><p><br></p><p>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p> <p>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p><p>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p> <p>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俛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p><p><br></p><p> 赵孟頫手书的《后赤壁赋》,我也发現一处毫无道理的硬伤!</p><p> 苏轼在文中写道:“…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睡梦中又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p><p> 明代书法字文徵明,董其昌,祝允明等都有《前后赤壁赋》的真迹传世,他们都写的是 “梦一道士 …”。</p><p> 而赵孟頫却居然写成了 “梦二道士 …”!</p><p> 我再也想不出赵孟頫写错的理由,“孤鹤”怎么能对应 “二道人”呢? 唯一可能是苏轼再次夜逰赤壁时是与两位客人一块去的,文中几次出现了 “二客”,老赵大概写的太顺手了,一并写成了 “二道士”?</p> <p> 这是赵孟頫在写完《前后赤壁赋》之后,最后的落款。</p><p> “大德辛丑正月八日,明远弟以此纸求书二赋,为书于松雪斋,并作东坡像于卷首。子昂。”</p><p><br></p><p> 我在百度中搜了一下赵孟頫提到的明远弟是谁?</p><p> 居然跳出一亇结果:</p><p> 赵孟頫赤壁赋中提到的中明远是指:蔡明远</p><p> 蔡明远简介</p><p> 蔡明远字用昭,江西鄱阳人,曾任饶州州署校尉长。唐乾元元年(758),颜真卿被贬为饶州刺史。当时饶州一带盗贼猖狂,天灾人祸、黄埃赤地、民不聊生。颜真卿到任后,蔡明远作为忠义之士,跟随左右,协助颜真卿“智擒盗首,将其斩于闹市之中”。…</p><p> 这位老兄也太敢写了,把唐朝颜真卿的一个跟班硬扯成了元代赵孟頫的 “契弟”,差了 543年呢!。</p> <p> 这是赵孟頫在《前后赤壁赋》卷首所作的苏东坡的画像,赵孟頫除了书法成就,也是声誉卓著的画家,他还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p><p> 当然苏轼除了他的文学和书法成就外,也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他与赵孟頫在仕途任上也都有不少利国利民的見识和作为。古代很多著名文人都是通才。</p> <p> 孙子说过: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p><p> 没事时慢慢临摹吧!这个年岁也不指望追求突飞猛进的进步了,边写边读弥补一下传统文化常识,权当作炼气功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