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教学不停 教研不辍</b></h1><h5 style="text-align: right;"><b>——记柳东新区杨燕斌名师工作室线上教研活动</b></h5><p><br></p><h5> 五月花开,花开烂漫,母亲节的脚步近了,关于母亲的话题也开始多了。2020年5月4日晚上,柳州铁一中学(初中部)杨燕斌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怀着对写作教学的诚挚情感与一份思考,相约云端,开展了“如何让学生写好母亲这一人物”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本次线上研讨由杨燕斌老师主持,成员讨论亮点纷呈,真正践行了话题互动研讨的群研宗旨。</h5><p><br></p> <h5>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爱。梁启超说过“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但我们的学生很难把母爱准确的表达出来,平时的作文和考试作文当中,但凡涉及到“母亲”这个题材,学生的切入点都是有些千篇一律评卷老师容易审美疲劳。因此杨燕斌老师提出“如何让学生写好母亲这一人物”的教研主题,集全员之智慧,创题材之新颖,让学生在现有阅历和体验的基础上摆脱写母爱就写母亲在家为我洗衣做饭,下雨给我送伞、生病送我上医院等这些定式思维的禁锢,让学生在平凡中写出不平凡。</h5> <h5> 无论什么作文,都逃不了构思、素材、语言表达、主旨深度这几个关注点,所以本次研讨成员们也紧紧围绕着这些关注点展开讨论。要构思上,杨燕斌老师认为学生在写母亲时心里是有很多的素材的,但构思上就显得有些俗套,开篇点题,结尾照应,一事到底,详略不清,层次单薄,缺少一些巧妙的构思,如用上插叙或倒叙,一些烘托、对比、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很少出现在作文中。杜云老师也认为,写好作文构思也是很讲究的,这是考查学生平时的阅读是否可以学以致用,学生是否会模仿,在作文中不妨给学生练习写小标题作文,这也利于突出文章中心。</h5> <h5> 有了好的构思就可以把素材进行整合取舍。在母亲的身上有许多平凡的生活小事,杨燕斌老师指出学生在这些小事上找不到动情点,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得不到体现是目前学生作文的局限点。杜云老师认为,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经历,无外乎就是生病照顾,雨中送伞,寒天送衣,这是由他们的生活经历所决定的,这些题材普通陈旧,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很难写出新意。吴子钰老师老师却觉得即使是一些俗套的情节,也能写得很感人。例如母亲送伞来时,被汗水浸湿了后背,气喘吁吁,可以感受到母亲的焦灼,以此体现大爱。以小见大,老师要引导他们思考关于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杨燕斌老师表示认可,他认为素材的老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动情点的触发角度没有新意,这很需要老师去引导和激发。</h5> <h5> 学生写不出平凡小事中的亮点,不能以小见大,不能写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很大的问题是在语言表达上。这个问题得到了大部分成员的认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交流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家庭的学生在描写母亲时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很多都来自农村,在视野和认知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语言运用能力比较差。吴子钰老师从细节描写的角度出发,她认为这一类的文章,可以引导孩子们将事情放到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上。在这些事情里,人物的细致描写能够给文章增添色彩。比如在饭桌上,母亲将鸡腿放在孩子的碗里,说自己不爱吃,而孩子通过观察母亲的眼神和动作来感悟到母亲并非不爱吃,而是疼爱自己才如此。大部分成员都认为,学生想要写好母亲这一人物,需要注重细节,要学会从常态化的母爱关怀中找到新的感受点,加之以细节的描写。龙柳雯老师认为,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很多,用上比喻手法之后,人物的个性特点被放大。如果这时候再加上一句行为描写,对比喻内容进行一定的细化,那么描写就更加具体了。在此基础上汤力老师提出可以在平时做一些细节描写的片段练习。黄献玲老师认为,层次差一点的学生,还需积累关于母亲的一些描述,有次问他们,想刻画一个怎样的母亲,他们就不知道用什么词去形容。他们心中的母亲大多都是絮絮叨叨,啥事都管的大人。很难往母亲是善良、伟大、博爱、慈详、无私、勤劳、勤俭、美丽等方面去描写刻画。</h5> <h5> 通过大家的讨论,发现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语言表达都是写作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这仅是学生能力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积累,还需要学生做一个有情商的人,能感受到母爱的人。所以郭柳云指出有些叛逆期的孩子只懂得一味地索取,对于母亲的付出觉得理所当然,他们肯定是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所以学生想要写好这一类作文,首先要懂得爱自己的母亲。罗曼老师说,大多数学生对于母爱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对身边许多体现母爱的细微处没有在意,总觉得无事可写,更不会有所触动,所以在平时写这类作文时,我会思考怎么让学生的心变得柔软一些,细腻一些,希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能对细节进行挖掘。尹冰老师老师也认为,要对细节之处加以挖掘,就要让学生找到自己有感知力的地方,牵动他们的情丝,帮助他们找到观察角度。看来,要上好一节作文课,特别是一节写母亲的作文课,我们老师要准备的东西还是很多。如若老师能把一节作文课落到实处,让学生有所想,有所写,有所获,我们何愁学生写不好母亲?我们又何愁不能从学生作文中感悟到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h5> <h5> 杨燕斌老师在讨论的最后给大家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掌心写满你丝丝的牵挂,鞋底缀满你点点的辛劳,心中记满你深深的嘱咐,梦中充满你暖暖的关怀,这就是对母爱最直接的认识。上好一节作文课,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在大家踏实严谨的教学下,我们播下的种子,一定会等来秋天的收获!</h5> <h5> 教研不觉时光飞,夜色深沉意未尽。此次线上研讨会,犹如一股清流活水,浇灌了名师工作室每位成员的教育心田,提升了每位老师的作文教学专业高度。活动结束后,老师们情不自禁奋笔疾书,撰写自己的听课感受。相信,此次教研活动的丰硕收获,必将会滋养我们学校的每位学生。</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