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字:侯晓东</p><p>图片:来自网络</p><p><br></p> <p><br></p><p><b>作者简介:</b></p><p> 侯晓东,1963年11月生,山西汾阳人。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理事,汾阳市作家协会常务主席,市政协常委。2018年,被中共汾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汾阳人民作家”。1984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著有人物传记《马淑玉》(与他人合著),文集《傲向苍穹》,短篇小说《泪珠子滚太阳》荣获1991年吕梁市文联建党70周年文学创作征文二等奖,短篇小说《寡居》在山西大型文学刊物《黄河》上发表。报告文学《“野心家”的狂想曲》荣获1986年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山西省总工会、《山西工人报》社“三创”征文三等奖。散文《问道凤山天贞观》荣获吕梁市文联《红色印记离石骨脊》三等奖。小说《寡居》散文《走进厦门》入选《吕梁作家文丛》2013年(散文卷和短篇小说卷)。</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居舍的变迁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谨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b></p><p> 五月,游成都杜甫草堂,低吟诗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中涌动几多感慨。尽管连年攀升渐入云端的房价人们引发诸多不满,“遥望楼盘空幻想,一年能买几平方”等桥段 在坊间流传,尽管杜甫笔下为秋风吹破的茅屋和难以安居的寒士仍在散落在民间,但我依然想洞开一扇窗户,以我工薪一族的身份,讲述我家居舍与时俱进的变迁的故事,为改革开放40年城市乡村日渐崛起的楼群和日益改善的人居环境变化点赞。</p><p><br></p> <p><br></p><p> 我生在汾阳东部一抹平原上,家乡西河堡是文峪河畔一个不小的村庄。祖父因奉公办村事被捕猝死在日本宪兵队,从那时起家道日渐衰落。我出生时已房无一间,一家三代典居于村内西楼院三间老窑洞。两年后叔叔成家,父亲母亲不得不迁居到毗邻的二宅院。二宅院是坐北朝南的三进四合院,上院正屋三间东西各有耳房一间,东西偏房以耳房为边际线排列,每一间的入深都很小,一间不到10平米。父亲母亲典居二进院一门两过道的一间半东偏房为居舍蜗居7年。寒来暑往中,二弟和小妹接踵而至本就窄小的居舍更加窄小。这一间半偏房,因年代久远而漏雨,每年雨季父母不得不从衣食住行的夹缝中挤出几许钱来,重铺屋顶或应急在雨水侵蚀的屋顶灌缝。但就是这样的居舍也并非久居之地。1968年那个燥热的夏季,父亲母亲又从村西二宅院迁到村东东头新窑院。新窑院正屋窑洞宽敞了许多,但因家徒四壁而显得空旷,因久无人居而潮湿阴冷。二年后,此房出售,家住省城的房东书信一封礼让。父亲思量再三后因囊中羞涩而婉言谢绝。随即又迁回二宅院,典三间小屋而居。</p><p><br></p> <p><br></p><p> 居无定所漂泊而居,在我老家被讥讽为“穿房檐”。那些年,父亲不忍“串房檐”的屈辱,而萌生在村里盖三间“里生外熟”砖瓦房的想法。所谓“里生外熟”砖瓦房,是在打好夯实的地基上青砖砌墙至窗棂,从窗棂起青砖砌外墙,泥坯垒内墙,而后上木梁钉木椽铺上栈帘,再用和上秸秆的稀泥摸抹顶,干透后再加引泥压瓦统脊。如此简陋的三居室,那些年对于普通农家也只能望而生叹,一个3000多人的大村一年能有3到5户建房者即可轰动全村。1973年早秋一个热署未退的下午,一挂满载椽梁的马车停在我家门口,坐在高高的木材剁上的是我浸着汗水而笑容满面的父亲,马车旁是早已等候前来帮忙卸车的左邻右舍。那天,父亲雇一挂马车从70里开外的西部山区向阳林场拉回一车木材,为建房而备料。那晚,帮忙的人散去后,老爸和车把式谈笑风生,有滋有味地一人咥了一粗瓷大碗杂面掐疙瘩。大概隔了一年,父亲又从生产队里担回足够盖三间房的麦秸,在不大的院子里依墙角堆砌起一个拱形麦秸垛。但至此,父亲停止了自建房的脚步。多年后,再问老爸。父亲说:那些年在村里建三间砖瓦房太艰难了。</p><p><br></p><p><br></p> <p><br></p><p> 1975年下半年父亲平反复职,扣除生产队赚得工分后补发工资后,过怕了居无定所的日子,父亲母亲在建房与购房的左右权衡和反复斟酌后,于1978年购得村里南楼院两间半上窑,从此一家人才停下了“穿房檐”的脚步。但因父亲的工作调动及我与小妹进城上学,一个刚刚安居的家又开始多地分居,1980年代初,留守在村初中任教的母亲耐不住独居的寂寞,住进了学校教师宿舍。1985年喜沐单位自建房的阳光,举家从乡村移居汾阳城内,那年搬家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我雇佣所在企业的一辆东风半挂汽车搬家,村里的全部家当,包括大瓮、瓦罐、水缸、柴炭仅仅装了多半个车斗,村里搬来的全部家当加上新买的沙发竟然填不满73平米的新居。城里的新居舍,抹去了父亲母亲脸上的愁云,透过明亮的窗户一缕阳光,敞亮了全家人的心灵。随后,在新居舍腾出一间小屋筑起我的爱巢,与心爱的人牵手,度过四个春秋。</p><p><br></p> <p><br></p><p> 转眼进入1990年的第一个春天,我住进了单位分配的36平米砖瓦房,几年后随着商品房改革,平生第一次有了独立产权的居舍。身居陋室,我心飞扬,一家三口,过起了清贫而自在的小日子,不再像当年“穿房檐”父母,在典居的小屋拉根线、钉个小钢钉,都要瞅瞅房东的脸色。陋室虽小却催人奋进,在这里放飞我文学创作的梦想,工作之余伏案奋笔,开始了小说、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悄然间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跨越。匆匆岁月匆匆过,一晃临近不惑之年,购一套新居的渴望油然而生。随即,取出夫妻人人省吃俭用的积蓄和我的稿酬以及父亲母亲的一万元资助,在城东僻静处购买一幢105平米的小二楼。月夜漫步独家小院,凭栏眼望星空,我思绪飞扬,心中涌动万千感慨,感恩1993年那次工资改革,感恩此后多年的加薪,我做好了在此居住一生的长远打算。7年后,一场空前规模城市建设热潮,在我沉寂的心底掀起波澜,我不再满足生活设施的居舍,也为了渐进婚龄的儿子,下决心筹资购置了一套单元楼房。与此同时,母亲仙逝后,为了不让老父亲孤单,也为了改善二弟的居舍,我提议并征得老父亲同意,把父亲母亲购置的老宅归于二弟,用母亲的抚恤金和父亲母亲的积蓄、小妹的垫资和我东拼西凑的借款,为父亲购置新居。明智的父亲,当即表态,此房百年后归我,老父亲说:两个儿子要尽可能一碗水端平。自此,我三套房产在手。今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当年的小二楼又赶上了棚户区改造的新机遇,我随手卖掉现有两套小居室,填补小二楼征用后补偿的不足,轻轻松松赢得两套100平米以上房屋的产权,完成了小居舍到大居舍旧居舍到新居舍的蜕变。</p><p><br></p> <p><br></p><p> 在岁月的漂洗中,我有过“房事”烦扰的苦涩与辛酸,更有改革开放40年来,居有其屋且与时俱进的欣慰和感动。一路走过40年,我深知单薄的肩膀难有兼济天下的大担当,但寸心之间澎湃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情怀。我真切期盼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驿站,吹响进军号,重整行装再出发,让改革开放的春风荡涤尘埃,让更多更好的改革红利惠及民生,让全面小康、伟大复兴的灿烂阳光温暖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