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孬

知足常乐

<p><br></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孬今年已经满48岁了,还没有娶妻成家,一个人住在爷爷留下的两眼窑洞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完全融入了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中了。对于结婚,他的兴致好像也淡了,也看开了。可邻居的婶子大娘还是一如既往地都在叨叨,这么俊眉靓眼的个娃娃,生硬让背兴的穷家庭给毁了,这辈子,怕是没有妻命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十多年时,众人劝三孬好歹盖几间房子吧,遇上离异的女子,或者死了男人的妇人,人家看你还有些家业资本,或许还可以凑合着找个端茶做饭、知冷知热的人。于是他听从众人的话,把攒了多年的积蓄拿出来,盖起了五间现浇房。虽说是南房,但他家南面临街,没有拦堵,开了向外的大窗户,和正房一样的敞亮。但三孬不愿意在这房里住——冬天还得烧炉子,既费钱又费劲,不如窑洞——冬暖夏凉,做饭的功夫就把炕也烧热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孬是家中的长子,按家族同辈排行,他是老三。他有一个弟弟,小他三岁,排行老五。还有一个妹妹,母亲就是在生这个女儿的月子里落下了病根,病病恹恹,面容憔悴,勉强支撑到女儿五岁时,抛下一家人,撒手走了。据说当时家里哭得稀里糊涂、昏天黑地,同族的婶子大娘们也陪着流了不少眼泪。可父亲的悲痛只能埋在心里,无法表达,毕竟还得先顾这三个娃娃呢。十四岁的三孬正上初中,稍微懂事了,看着父亲忧郁的眼神,看着弟弟妹妹懵懂的样子,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帮父亲撑起这个家,做出哥哥的表率来。</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孬和我是初中的同学,住一个宿舍,是个乐天派,每晚歇灯后,都要把从供销社录音机里学来的歌给我们表演一番,直到查寝老师的脚步声来到宿舍门口。母亲离世后,曾经活蹦乱跳的他明显变了,和同学们的话也少了,上课的时候也经常发呆,被老师点名了好几次。不经意间,他变得深沉起来,不拘言笑,俨然一个小大人的模样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初中毕业,我们各奔东西,失去了彼此的消息。偶尔有碰到他们村里的人打听,才知道他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没有继续念书,跟随父亲作务地里的庄稼,农闲的时候,到城里打打零工,贴补家用。弟弟学习好,考上了中专,毕业后就会有稳定的工作。妹妹上了高中,学习也可以,上大学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又一次听说,他已经去省城打工去了,弟弟妹妹上学的费用太大,家里因此借的钱指望地里的收入根本偿还不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再后来听说,他父亲在帮别人盖房子的时候出了事,伤到了腰,他回老家照顾父亲去了。伺候了几年,最终他父亲也撒手人寰,离开了人世。只把他拖到了三十郎当岁,错过了婚姻的最佳季节。</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其实三孬还是颇有女人缘的,上学那会儿也有女生和他走得很近,那时候的初中学生是不时兴找对象的,能合得来谈得拢的男女生很多,但也只是局限于比别人的交往多沟通多,只有极少数人逾越鸿沟,触及雷池。相处得比较好的男女们,如果毕业后的社会地位相当,家境适合,恋爱结婚的几率就比较大。和三孬相处很好的女孩子也曾经在路遇时表达过某种意思,三孬也为此努力过。但是他家的特殊情况是必须和父亲拉扯弟弟妹妹上学,不幸的家庭遭遇,让希望一次次变成失望。女孩子等不到想要的结果,只能听由家里安排,结婚生子去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和三孬见面是在年前,同学父亲出殡的时候,他也应约前来帮忙。高高的身子已经有些佝偻,背也有些驼了,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老许多。头发显然是很长时间没有修剪了,有点长而且乱,间杂了几屡白发。脸是深色的,太阳紫外线长时间作用的那种黢黑而红,胡子被剃掉了,胡茬子泛着隐隐的青光。一双眼睛在我的记忆里,原本是大而清澈的,水汪汪的,现在却明显有些呆滞了,失去了原本的活跃。他喜欢圪蹴在墙根或老檐台下,我递过去的一支烟被他拒绝了,自己摸出一个装有小兰花旱烟的方便面袋子,反而问我要不要卷一枝。</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瞬间,我有些情绪失控,眼里湿润了,我几欲说一些安慰之类的话语,但我竟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即使找到合适的词汇也无法把它们表述成一句完整而适宜的话来。我从他手里接过一张纸条,撮了些烟末,卷了一枝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生活,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美好的,五彩斑斓的,充满快乐的。但同时在生活的角落里,还有为数不多的人,在遭遇疾病、灾难后,在苦苦挣扎的过程中,错过了美好,错过了快乐,生活的磨难把他们摧残得失去了本色。</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孬就是其中之一,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润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