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你是否知道,你本人(没错,就是你!)比任何玩具都更让孩子喜欢和着迷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题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写的一本著作。初始结缘以为是关于和孩子玩耍的书,阅读后恍然是一本心理学的书,书中教给我们一个关于育儿的词语叫“情感引导”。 </span></p> <p> 作者从日常管教孩子的常见难题入手,围绕“情感引导式教育”主题,安排了六个板块内容,系统地介绍了什么是情感引导,阐述了情感引导的重要性,怎样进行情感引导,家长如何避免育儿常犯的一些误区等,基本上就是金伯莉多年的育儿心得和许多情感引导的真实案例,读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感觉是我们日常育儿一个个场景的再现,亲切感人,有种茅塞顿开的喜悦感。</p> <p> 情感引导究竟是什么呢?书中讲到: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简言之就是通过观察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她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其本质就是让孩子有一个自由轻松地表达情感的氛围,不受任何压抑或否定。</p><p> 书中还讲到系列情感引导的五个步骤:第一步是播下一棵种子,清晰地告诉孩子要求是什么,并适时重复强化,如告诉孩子“你要安静”,而不是“你要乖”这样模糊的表达;第二步是观察和判断,去观察孩子的情绪;第三步是聆听,当孩子出现情绪时一定要蹲下来,平视他;第四步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并理解和准确的反应出孩子此刻的感受;第五步是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语言引导“我们可以怎么做”。 </p> <p> 掩卷静思,回想我们的生活常常有这样的一些场景:“好,我数到三,我开始数了一、二……”“你再哭,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乖,别闹了,妈妈带你买好吃的,买玩具”也许你慢慢发现这样软硬皆施的控制、贿赂、恐吓的方法并不能如愿的让孩子乖巧下来,治标不治本。 而本书提到的“情感引导式教育”是一种充满关爱的人性化教育方法,通过关注孩子的感受看到哭闹背后的根源,从而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获得健康地成长。孩子的玩具被抢是很常见的成长场景,当孩子因为玩具被同伴抢去而生气发脾气时,不要去责骂孩子,尝试去理解孩子“你看起来好像很生气,你需要妈妈来帮忙吗?”这样以来孩子既学会了一个情感词叫“生气”也学会了如何识别自己和周围人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来自妈妈的支持和指导,这样就是在为孩子打造一件“保护盔甲”在逆境时能给他庇护——让孩子更快的从消极的情绪和经历中恢复过来。</p> <p> 这本书不仅对指导家庭教育有益,同样也适用于幼儿教师学习借鉴。书中针对2-7岁儿童的情感问题有大量的案例记录,提供了情感引导所需的技巧、解决方案,非常细致具体,可操作性强。如果我们每位幼儿教师都能让情感引导成为自己的教育习惯,用情感引导的方式在游戏中教会孩子什么叫“勇敢”,什么叫“坚持”,什么叫“分享”,为孩子积累大量的情感词汇提高孩子自我表达及沟通能力,那么在幼儿成长的3-6岁这个关键时期将会让幼儿受益终生,教师自己也将向专家型教师更迈进一步,幼儿教育也将变得生动而美好。</p> <p> “本书仅献给全天下所有的孩子,你们理应享受安定、关爱和呵护!”这是写在书籍扉页上的话,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的一方手帕,一会变成小老鼠,一会变成小花篮,就是无限的欢乐游戏时光;一根红毛线就是我们花样百变的翻绳游戏,我们的童年在这些简单温馨的游戏里安静而美好,时代在变,育儿也在变,育儿之路需要我们去探索、学习和改进,只要方法恰当,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让我们伸出自己忙碌的手,抽出自己繁忙的身陪孩子一起玩,给予孩子温柔的指引,珍视孩子的情感体验,在育儿中育己修身,一起学会表达、沟通、感受,在游戏中陪孩子释放能量,排解内心情感,处理小小孩提世界里各种烦恼,把时间浪费在孩子身上,就是最好的浪费,我陪你慢慢长大,你陪我慢慢变老,我如何陪你长大,你也会如何伴我变老,不是吗? 让陪伴成长之路芳香四溢,静美悠长!</p> <p> 作者简介:李慧,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热爱幼教工作,热爱生活,闲暇时光喜欢阅读、画画、跑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