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寿阳县龙门河

潘峰

<p>  龙门河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距寿阳县城西北约10公里左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寿阳县志》载,战国赵简子墓在县西北古城村,毗邻龙门河。相传赵简子在古城时,见此地两崖中间一河奔流,犹如龙腾出门之势,故名龙门河。村里现存崇福寺、龙天庙、真武庙、古民居等7万平方米的古遗址、古建筑。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古村落,窥见其百年前的风貌,欣赏悠久的历史文化。</p> <p>  一座别致的古阁就是村子的大门。古阁叫庆云阁,年代久远,底座由大块长条石头垒砌而成,接着是一层层老青砖。经过不知多少年风雨侵蚀,墙体剥落了一片片,整个底座四方四正、敦敦实实。再往上还建有两层,每一层都由几根木柱支撑。这座古阁像一位饱经风霜又满腹经纶的老者安坐在村口,慈祥地望着四季轮转、风云变幻,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勤劳善良的人们。</p> <p>  古村里最耀眼的便是走出古阁的一条街。街道呈缓坡状,一直从村口延伸至村尾。在主街道的两侧分布有很多高门大院。房檐上有木雕花篮,横梁上还有成组的彩绘,如今看上去虽很破旧,但是依然可以品读到它曾经的辉煌。</p> <p>   在龙门河村,最显眼的是紧邻堡门右侧的一处大院,这是一个多门的院子。朝向村里街道有一个大门,朝向村外平川还有一个大门,几个院子或左或右、或前或后院院相连、门门相通,朝向各异,风格也各不相同。据介绍,这是由清代皇家宗庙建筑官员、寿阳龙门河村人王伍科于清朝中期修建的一座砖、木、瓦结合的典型山西古民居宅院。宅院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792平方米,分主院、偏院两座院落。主院中轴线上建有照壁、大门、正窑,南北两侧窑洞各3间;偏院仅存两间房和南门。主院有3孔正窑,建于0.6米的石砌台基上,前出廊,硬山顶,明间出卷棚抱厦。正窑顶可见柱础、墙体等建筑遗迹,应为当时窑顶木结构房屋遗物,整体建筑布局完整。</p> <p>  由于宅院主人擅长建筑和彩绘,所有房屋和街巷都布局严谨,用材讲究,精工细作。院内窑洞外墙精致大方,主窑木构抱厦结合,砖墙和突出的木结构互为表衬,视觉审美和使用价值相得益彰。站在门前,透过对面的照壁,村前的平川与对面祁寯藻纪念景区一目了然。大门与高大的院墙相比,虽然不是十分张扬,但很精致,门前两个门柱支撑着大门上方的廊檐,木雕精美,彩绘细腻,更为特别的是,廊檐两角高高翘起,如高空飞翔的鸟的翅膀。从大门和院墙能看出它的气势恢宏,如今虽有些破旧,但依然可以读到它昔日的辉煌。</p> <p>  寿阳有句民间俗语叫做:龙门河养娃娃一歇子。 这是咋回事呢?说来话长。元朝末年,有一姓王的人从洪洞迁居寿阳龙门河村。约在五、六世时,王氏家族请来一位观风水的阴阳先生 ,看了王家村北坟茔后说:“坟中可建造一座石塔,塔高为三丈三尺三。如能照此修成,坟西河就是墨汁,塔就是毛笔,塔尖背影探进河边,如同笔蘸墨汁,后辈会通文识礼,定有居大官的。”阴阳先生走后,王家人心想:“塔再高一点就能多蘸墨汁,居官的一定会更多些。”于是在他们的主持下,塔加高了三寸。殊不知官家一支笔少蘸墨,而画匠笔才蘸墨呢。说也怪,王氏后辈到了清代中叶出了一大批善画之人,经大学士祁隽藻推荐不少人赴京作画。</p><p> 这些人在外谋生,三年才回来一次,再说路上带钱又怕打劫,所以,每逢回家探亲总要师徒们相伴而行。从这些画匠回来之日算起,数到九个月后,这时的龙门忙的就数接生婆了,这家今日生儿,那家夜间产女,为此在寿阳有了“龙门河养娃娃一歇 子”的俗语传世。</p> <p>  当年王氏先祖择此“风水宝地”,修房造屋,聚族而居。因本家擅长建筑和彩绘,所有房屋和街巷都布局严谨,用材讲究,精工细作。院内窑洞外墙形式精致大方,主窑木构抱厦结合,砖墙和突出的木结构互为表衬,视觉审美和使用价值相得益彰。起居院、长工院和门面房相邻相连,体现出晋商精明实用的思维模式,由此座典型院落延展而成的古阁、古街、古民居、古村落,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居住方式,具有浓郁的黄土高原朴实智慧的古村落风貌,不愧为山西古民居的精品代表。</p> <p>  手机摄影:潘福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