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纪念证背后的故事

红色文化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是一张革命文物收存纪念证,该证长13厘米,宽8.5厘米。发证单位:中共弋阳县革命委员会。</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文物名称:闽浙赣苏区银行壹元红币;份数:肆张;文物年代:1934年;收存年代:1934年;收存者:艾桂花,成分:雇农。</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闽浙赣苏区银行红币极为珍贵,这张收存证收存的红币有四张,实属罕见。</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闽浙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创建的光荣苏区,曾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苏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苏区被誉为“苏维埃模范省”。苏区的经济建设多次得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的赞扬。</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苏区红币则是当年闽浙赣苏区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见证。关于这四张红币的收存来历,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那是八十六年前,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大转移长征。长征前夕,为了调动国民党军,减轻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围困的压力,同时也为了积极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全民抗战的主张,中央秘密派出一支部队——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支部队原是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与中央红军第三十一师合编的红十一军。因作战需要,1933年初红十军开赴中央苏区参加第四次反“围剿”斗争。这支部队英勇善战,作风顽强,在中央苏区作战屡战屡胜,因此,红军北上抗日的光荣使命就落在这支部队的肩上。</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34年7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转战闽、浙、赣、皖四省,行程3200余里,历时近4个月,于11月1日来到闽浙赣苏区的德兴。</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支久经风霜的子弟兵到来,受到了闽浙赣苏区军民的热烈欢迎。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通知各区苏告知红军家属前往德兴探望。北上抗日先遣队出纳科长张锡旺的岳父艾亮有得到此讯,行前他做了一番筹办,在王竹港溪打了二十多斤鱼,备上家里土制的数捆小菜,捎上村里乡亲做的十几双布鞋草鞋。天还没亮,艾亮有从弋阳中畈艾家村出发,经一天行程来到德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驻地。</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红军驻地绕二墩红旗招展,艾亮有回忆说,真是热闹非凡,象过节一样,红军很多,各地前来慰问的乡亲很多,送去的慰问品也很多,祠堂里堆得满满的。艾亮有到时,他女婿张锡旺正下去给当地红军讲红十军在中央苏区战斗经历的报告去了,司令部通讯员接待了他。不一会,张锡旺回到司令部,看到远道而来的岳父,非常高兴与激动。</p> <p>艾亮有:“接到讯,乡亲们都很高兴,促我快点来呢”</p><p>张锡旺:“向乡亲们问好”</p><p>艾亮有:“你能不能回家看看,你爹爹的身体很不好,他来不了,这次只能让我来看你”</p><p>张锡旺:“不行,部队有行动,我们得马上走。红军有纪律,干部战士不得离开部队。区苏让你们来不也很好吗”“等打败了日本,我们就可以回家了”</p><p>艾亮有:“邻村一婶婶托我问下,他儿子怎么这次没回来呢,她就一个儿子,很想知道儿子的音信”</p><p>张锡旺:“她儿子在五次反‘围剿’的一次战斗牺牲了,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她,以免她难过。你就说,她儿子在部队很好,立功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红军驻地,部队统一安排前来慰问的乡亲。艾亮有回忆说,招待非常周到,伙食很好,组织大家到红军连队中去参观,晚上还安排看戏。</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省苏维埃和红军领导来看望我们大家,方志敏主席向大家问好并讲了话:“感谢前来探望乡亲们,红军的扩大,与乡亲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苏维埃是大家的,苏区的生活比过去好了。要不是国民党多次“围剿”,苏区人民的生活都不知要好过多少倍。你们回去要多宣传红军,讲红军打胜仗的英勇事迹,告诉群众要去积极帮助苏维埃,与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1月7日,红七军团在重溪整编为红十军团十九师。整编后的红十九师在重溪补充了兵员和枪支弹药后,如虎添翼。张锡旺任新成立的红十军团没收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十九师的没收工作。18日,红十九师全体将士,在师长寻淮洲、政委聂洪均、军团政治部主任刘英的率领下,从重溪出发,再次踏上北上抗日的征途。</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三天艾亮有返回。省苏维埃政府给艾亮有发了四张壹元红票,作路上盘缠用。</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艾亮有回来后,这四张红票一直没舍得用。1935年随着苏区沦陷,红票停止流通,加上后来不便公开,一直秘密保存到新中国成立。1979年,弋阳县收寻革命文物,艾桂花(艾亮有之女、张锡旺之妻)把这四张红票捐赠给了国家。</p> <p>作者;张建华</p><p>编辑:张雅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