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王宗岳《太极拳论》全文:</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枰凖,活似车轮,偏沈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b></p> <p>🌲🌿🌿🌿🌿🌿🌿🌿🌿🌿🌿🌿🌿🌱</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浅析《太极拳论》流传版本</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王宗岳简介</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王宗岳,山西人,关于他的生平,存在一些争论,研究家们一直在研究,甚至还有争论《太极拳论》是否为王宗岳所写;有的人说王宗岳是明代人,有的说人他是清代人。比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说:王宗岳,明朝万历年间人,内家拳名家。精通拳法、剑法、枪法,研究数十年,颇有心得。所著《太极拳谱》中之《太极拳论》,被视为太极拳经典理论,另有《阴符枪谱》以及修订有《打手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说:又据唐豪(1896-1959)考证,王宗岳为清乾隆年间人。此说法为部分人认同,亦常有人著文驳斥。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间的山西人(故称山右)。1792年他在河南洛阳教书,1795年在河南开封教书。他的武术著作有《太极拳论》一篇,解释长拳和十三势内容的残稿一篇,修订了《打手歌》一篇和《阴符枪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新论据,山西新绛县刘哗挺先生数年潜心研究,论证太极宗师王宗岳的活动时间、地点以及诸多的相关证据,王宗岳的故居、旧址、传说等较为丰富、翔实,具有说服力。还具体地、明确地论述了王宗岳就是新绛县明朝嘉靖年间思贤里王庄人的事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上说法不一,这些都有专家去研究,在此不作考证。但这些不影响、不妨碍我们研读太极拳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王宗岳平素酷爱武术,精通拳法、枪法,悉心研练数十年,颇有心得。主要著作有:《太极拳谱》中之《太极拳论》,被视为太极拳经典理论;还有《阴符枪谱》和《打手歌》。《十三势解》以太极两仪立说,《长拳解》以五行八卦立说,枪法则以阴符立说。阴,暗也;符,合也。阴符者,"静处为阴动则符"也;阴符枪诀主张阴阳、刚柔、虚实互用,粘随不脱,如蛇缠物,与太极四粘枪的缠绕粘随相一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中《太极拳论》则是《太极拳谱》一书中最精湛的一篇论文,直到今天,它仍被太极拳各学派一致公认为太极拳学中最重要的一篇经典著作。它对太极拳走架、推手和散手,都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span></p> <p>王宗岳</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王宗岳《太极拳论》流传版本</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关于《太极拳论》流传下来的版本很多,目前流传下来一本比较通用的、比较权威的,是郝和流传下来的一个版本。郝和(1849-1920),名和,字为真,河北永年人。师从武式太极拳名家李亦畲,传承: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郝和)。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太极拳理论史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老三本”。“老三本”是李亦畲先生(1832—1892),于1881、1882年间将王宗岳太极拳谱、武禹襄太极拳论文,益以己作,手抄三本太极拳谱的小册子。一本自存、一本交弟启轩、一本交门人郝和。“老三本”是近代太极拳界各流派人,奉之为经典论文和极其重要的史料,为我国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相传武禹襄长兄武澄清在河南舞阳县任知县时,在一家盐店发现王宗岳《太极拳论》,得其拳谱后转交给武禹襄。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短短不足五百字,是当时仅有的太极拳理论文章。当然这也是一种说法之一,在此不作考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武禹襄是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武禹襄出身望族,大户人家,文化人,博览群书,有文炳然。相传当年武禹襄曾出钱资助杨露禅到陈家沟拜师学拳。武禹襄得到《太极拳论》后,传给李亦畲,李亦畲手书下来,一代一代往下传,传到郝和。“老三本”即“自藏本”、“启轩本”、“郝和本”。“老三本”编著内容基本相同,依次收录《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和武禹襄、李亦畲拳论十余篇。其中,“郝和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目前流传下来比较多、比较广泛的,是从《郝和本》里面流传下来的《太极拳论》作为范本。现在使用比较多、大部分刊印的、校注和研究的《太极拳论》,大都出自于“郝和本”里面。不同的版本各有差异,有的字、有的词、有的读音、有的句子不一样,略有差异,略有增减,但不影响和妨碍我们研读《太极拳论》。 </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备注:“老三本”依次收录的篇目有:</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势架》、《身法》、《刀法》、《枪法》、《十三势》、《十三势行工歌诀》、《打手要言》、《打手撒放》、《太极拳小序》、《五字诀》、《撒放密诀》、《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另有“自藏本”增益两文:武禹襄论《四字不传密诀》、李亦畲作《打手法》。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三本”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老三本”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太极拳谱,“太极拳”和《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均首见于此。是太极拳的奠基之作。“太极拳”一名见于文字记载便典出于此,而所谓的《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最早也出于此谱。“老三本”可以看出太极拳名称的演变过程,始名“长拳”、“十三势”等,后称“太极拳”。“老三本”的诞生,表明太极拳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成为太极拳走向成熟的最鲜明标志。作为奠基人,首推武禹襄,次为李亦畲。其后,诸家拳派、诸家讲论无不受武、李学说启迪、影响。 总之,“老三本”将中国武术理论研究水平,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span></p> <p>武禹襄</p> <p>李亦畲</p> <p>郝为真</p> <p>🌲🌿🌿🌿🌿🌿🌿🌿🌿🌿🌿🌿🌿🌱</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研读郝和本王宗岳《太极拳论》与市面版本《太极拳论》增减对照详解</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1),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2)。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3)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4)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详解说明:细读郝和本——王宗岳《太极拳论》会发现,市面上的许多版本总是存在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增减删改,正如拳论中所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对于这篇字数不多又弥足珍贵的拳论来讲,一字之差,同样足以谬之千里,这正是今天的学者们不可不详辩的!因此根据郝和先生珍藏本的照片校对了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文,使之一字不差的呈现出来,为的是把第一手的解释权留给读者自己。简单标注了一些多音、多义、通假字和词,同时也根据原文语义的延续和语气的起伏重点了标点。由于学识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郝和本无“动静之机”四字。之所以保留的原因,一是很多版本都有,然而最主要的是此为通家所留,与原义相辅相成,留之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太极本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粘:读作nián时,词性是形容词,形声字,本义是具有粘性。读作zhān时,词性是动词,指粘( nián)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此论中粘字应作动词讲读:zhān。</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 “著”在此读:zhāo。它是“着”的本字。意思是“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拳论中其义做今天的“招”字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注意:郝和本此处为“领”而非“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学力:①. 学问上的造诣,学问达到的程度。前蜀—贯休《览皎然渠南乡集》诗:“学力不相敌,清还彷佛同。” 宋代范成大《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诗之三:“学力根深方蒂固,功名水到自渠成。” 宋代陈亮《又祭吕东莱文》:“学力之深,心事之伟,无一不具。”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王贞白》:“学力精赡,笃志於诗。”《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有多大学力福命,敢说这等狂的满话。” 巴金《家》二五:“我们学堂上也招收有同等学力的学生。” ②. 学习的精力。宋代王令《寄洪与权》诗:“贫知身责重,病觉学力怠。” ③. 谓努力学习。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惜年未三十,两耳不聪,想亦学力苦思之故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枰,音 píng,《说文解字》:平也。《说文解字注》:平也。此门闻也、戸护也之例。谓木器之平偁枰。与“凖”同义,在此指立身中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凖:同准字。《说文解字》:平也。《说文解字注》:平也。谓水之平也。天下莫平於水。水平谓之准。因之制平物之器亦谓之准。汉志。绳直生准。准者、所以揆平取正是也。因之凡平均皆谓之准。考工记准之然後量之、易系辞易与天地准是也。与“平”同义,在此指立身中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沈:chén 同沉。</span></p> <p>🌲🌿🌿🌿🌿🌿🌿🌿🌿🌿🌿🌿🌿🌱</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三、浅析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认识和解读《太极拳论》的角度</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对《太极拳论》的认识</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研读《太极拳论》要有一个心态的问题,首先要问我们为什么练太极拳?解决了为什么练太极拳这个问题后,对我们理解《太极拳论》有一定帮助。可能有些拳友会问,我们都练太极拳多年了,有必要考虑这个问题吗?其实还是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通常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大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第一种:爱好。因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表现。客观来说,目前存在这种情况并不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第二种:功用。把太极拳作为一种工具,因为太极拳具有健身、治病、增强体质的作用,所以对我们练太极拳有用,目前绝大部分是这种情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第三种:朋友。无论是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坚持练太极拳就能日久生情,感觉太极拳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对生命的感受、对自己的审美取向以及各方面生活态度相吻合,逐渐与太极拳成为朋友,割舍不下,每天都练,然后形成自然。融入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上三种情况,有时候不是单一的,是融合在一起的。具体哪种情况,哪种状态,对我们研读《太极拳论》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作为功用,可以从中找理法、技术;作为爱好,可以从中找文化的溯源;作为朋友,可以通过日日练拳,从中寻找体悟无法言说的感觉。</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解读《太极拳论》的角度</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从文化哲学层面去读《太极拳论》:《太极拳论》是一篇文化的著作,要感受和了解其中文化的背景、文化的含义、文化的实用价值。这是在中国文献里面,是比较少见的一篇经典的文化的文献、哲学的文献,他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文化哲学层面拓展的空间非常大,文化学者、研究家、佛学大家和中医学家都可以来研读王宗岳《太极拳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从拳理原则层面去读《太极拳论》:从太极拳的拳理和修炼太极拳的原则上,王宗岳《太极拳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所谓普适性就是《太极拳论》适合于太极拳的各门各派,因为大家都知道,每个太极拳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拳理拳法、拳功拳技。但是在太极拳的拳理原则上、通用性方面,王宗岳《太极拳论》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各个流派太极拳名家都可以对其进行注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从拳功拳技要领层面去读《太极拳论》: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这个层面分歧比较大,导致很多分支,要求更加具体,因为每个流派的练功方法、风格特点存在差异,所以在理解方面、具体字面上、拳架及推手上就存在一些歧义。</span></p> <p>🌲🌿🌿🌿🌿🌿🌿🌿🌿🌿🌿🌿🌿🌱</p> <p><b> 四</b><b style="font-size: 20px;">、浅析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文化溯源</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易学说、宋明理学、明清武学是产生《太极拳论》的三大由来,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三大源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周易学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易学说是《太极拳论》产生的母源之体,是源与流、根与支、灵魂于躯体的关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易学说提出:“太极”的概念、名称。比如易传所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的初始就是一个混元一气的太极,再由太极生出两仪:一阴一阳,两仪再滋生出四象:太阴、少阴、少阳、太阳,四象再滋生出八卦:乾、坤、震、巽、艮、离、坎、兑。太极之名由《周易》中 “太极”的含义而来,《太极拳论》开篇就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其意就是太极由无极而生,并滋生阴阳,阴阳即对立又统一,浑元一气,阴阳消长、互存、互根、分合、互化。在太极拳中天地可以理解为一个大太极、人可以理解为一个小太极,习练者必须去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效法天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易学说提出:阴阳的学术体系、阴阳的相互关系。比如《周易》中“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世间万物皆有阴阳,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世间万物变化的总规律。“阴阳”辩证法为武学、武道之基础,在所有传统武术的各个拳种中都贯穿着“阴阳”辩证法。《太极拳论》中:“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太极拳更是将阴阳贯穿始终,太极拳正是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为哲理,以“顺阴阳而动”的原则而形成和发展。太极拳习练过程中的有无相生、动静相因、虚实相资、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吞吐相换、开合相致、快慢相向、方圆相生等皆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体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易学说反映出来的系统论、控制论的这种思想,在《太极拳论》中都有充分体现。所以周易以阴阳关系的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并以此来研究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揭示人的立身处世之本,以其中的智慧来对人生进行指导。指导中国人关于对世界认识一种图示性思维、意向性思维,但是这种思维经过后来历代注解、演化,经过补充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关于中国人生命管理的系统学说。这种生命管理的系统学说在《太极拳论》中都有充分体现。太极拳是什么?太极拳是关于中国人生命原理的一门实践科学。所以说《太极拳论》是从周易里面一脉相承传承下来的一个概念。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宋明理学</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明理学对《太极拳论》影响非常大、非常深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明理学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明理学主要流派:一、“格物”派:周敦颐是宋明理学之鼻祖,为宋明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周敦颐在对陈抟以道家学说为核心和传统易学改进并汲取佛教禅定学说,形成内丹理论而绘《无极图》的基础上,加上不同说明,形成理学宇宙生成论的学说,而完成著作《太极图说》,《太极图说》被视为理学之大纲。程颢、程颐同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发展理学,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共创“洛学”,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朱熹是集理学之大成者,主张: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的修养,即“格物致知”。程颢、程颐二程与朱熹形成“格物派”的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适应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二、“格心”派: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世界的本源是心。名言: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致良知”指磨练吾心内在的良知,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这个过程即为“知行合一”。陆九渊与王守仁形成心学派的陆王心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对《太极拳论》的生命实践问题有非常大的关系。对于宋明理学,很多人有一定的误解,认为宋明理学是一个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但是宋明理学的很多代表性人物,都有两个很大特点:第一个特点他们都精通佛道,对佛道有很深的研究;第二个特点他们都有很强的生命修持的实践经验和实践的过程,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们几乎都进行过各种类型的生命修持活动。比如《程门立雪》,</span><b style="font-size: 20px;">《程门立雪》</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般都讲究是老师考验学生的一种礼仪、一种心性。</span><b style="font-size: 20px;">《程门立雪》典故成为尊师重道千古美谈的一种传说和一种典范。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程门立雪》</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还有一个更深的含义,就是一种进行生命修持活动的实践,是讲述一种师生天地之间关系的一种生命修持场面过程。以及后来继承宋明理学精髓的王阳明,也都进行过很多生命修持活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明理学最核心的概念是“居敬持志”,就是对自己、对生命、对事物进行演化到实践,叫“格法”,“格”是什么,“格”就是打磨、揣摩、研究、体悟、感应。“格物”派强调“格物致知”,是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得到某种心得)。“格心”派核心是“心即理”、“心外无物”,即是“知行合一”说,强调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致良知,致生命的本源,懂阴阳之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明理学对《太极拳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上,甚至在形式上都有很强的影响。比如说在形式上对《太极拳论》的影响:举一个例子,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非常接近,连一些文字都很接近。《太极拳论》中“无极而生”,周敦颐《太极图说》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是根据《太极图说》而立论的。包括朱熹《四书集注》里“豁然贯通焉”,《太极拳论》的原词都在《四书集注》里面。所以说宋明理学在思想、内容和形式上对《太极拳论》的影响非常大。</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三)、明清武学</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武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战国以前就有武学,经历了春秋战国“搏斗技术多样化和理论不断丰富”的初步成形期,秦汉至宋元的发展繁荣期,一直在不断发展,发展到形成军旅武术、各种武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明清时期以“内功外拳”的系统结构成熟定型,才真正形成武术体系。套路的形成在宋代开始,就有完整的套路。到明清以后,武术的技术理论体系逐渐完备,然后经历了近现代的变革冲突,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当代中国武术体系的目前形态。到明清以后,中国武术的功法、套路、技法、理法等很多方面发展更加完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清时期中国武术文化成熟定型的标志主要有:第一、武术门派、流派体系形成。如,少林、武当、峨眉、八卦、形意、太极等;第二、武术内功形成。由于武术在民间秘密结社中流传时,与导引、吐纳相结合,形成中国武术独特的内功练法;第三、武术套路的形成。在此时期真正的成套路训练法形成,各门派都有其独特的套路形式;四、内家拳系统的出现。形意、太极、八卦等拳类,都以中国哲学理论阐释拳理,强调内炼内养,亦称“内功拳”、“哲拳”,所具有明清时期中国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说太极拳形成的比较晚,他吸收了明清武术成熟的功法、技法、理法,形成了一整套太极拳的理法体系,包括《太极拳论》,从《太极拳论》的一些遣词造句、表述方法,在其他传统武术中都能看到这种影子,对这些影子进行归纳、演化和提炼,形成了《太极拳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上是研究周易学说、宋明理学和明清武学等三学,对于《太极拳论》一种由来和形成的影响。</span></p> <p>🌲🌿🌿🌿🌿🌿🌿🌿🌿🌿🌿🌿🌿🌱</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五、解析王宗岳《太极拳论》要把握六个核心概念和三条重要原则。</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把握六个核心概念:</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第一个概念:“无极”。拳论开篇就讲“太极者,无极而生”,我们习练太极拳先要进入一个状态,先要起势,有的太极拳起势叫无极,如孙式太极拳起势就叫无极。练太极拳首先要进入一个空明澄澈的境界,有了这个境界,比如我们站无极桩,然后才能无极者太极而生,才能产生太极,起势就分阴阳。由无极状态演化生出来的太极,才具有和谐、纯粹的太极关系,所以我们练拳先要练无极状态。相对于拳架来说,太极拳的内功就是无极,没有内功只练拳架,就是通常所说的花架子,就没有无极。所以说无极是功、太极是法,太极是形态、无极是内在。如:一个茶杯,杯子是太极,里面茶水是无极。要有无极状态,太极是无极而生,因为有了茶水,这个杯子才有意义。因为有了无极,才让太极变得圆融,所说我们练拳的第一步,一定要找无极的状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第二个概念:“太极”。太极是什么,是阴阳的和谐体,太极里一定要有阴、一定要有阳,没有阴阳就不是太极。但是光有阴阳也不行,因为阴阳关系是很混乱的,也不能形成聚能形态。所以我们在练习太极拳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知阴阳。阴阳的元素表现有很多种,如“动静”、“刚柔”、“屈伸”等等。找到阴阳本身,并处理好他们之间的阴阳关系, 练太极拳就是处理人体阴阳关系的一个过程、处理自身与大自然阴阳关系的一个过程。要处理好达到太极的效果,就必须要明白处理阴阳之间的关系与他们之间的变化过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第三个概念:“阴阳”。练太极拳必须要懂阴阳的概念,阴阳核心点是不断地进行转换,此时是阴、下一刻一转换就变为阳。如云手,手心向里对着自己,此时是阴,一转换手心向外,此时变为阳。所以说阴阳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平衡结构。在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里,无论何种流派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里,必须要明阴阳,明阴阳而且要理解阴阳是动态变化的,要动态地把握阴阳的变化。凡是练太极拳的人,整个练拳过程中,都在讲阴阳、讲无极演化的太极体系。无极、太极、阴阳三个概念从表面上看,好像与我们练拳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只练太极拳的技术,不需要懂这种文化和哲学的概念。持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无极也好、太极和阴阳也罢,他们是一个很深的、很广的文化的概念,同时他们在太极拳里具有具体含义、具体技术操作层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第四个概念:“双重”。很多练拳多年都不明白双重的概念,很多老师教拳都在讲双重,到底什么是双重?双重在拳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拳论讲“双重则滞”。实际上双重贯穿整个练拳过程中,具体有两方面表现:第一个表现是“身法双重”。具体就是在进退转换时,由于“虚实”转换不到位而出现重心不清楚,或“虚实” 转换过头而导致失去重心、动作笨拙,就是身法双重;第二个表现是“劲法双重”,如两掌前推或一手出拳,如果劲力没有松净地由脚、而腿、而腰、而掌(拳)畅行无阻地节节贯出,出现拱背耸肩,或某处肌肉发硬的多余力点、僵点、滞点,出手就不快捷,既无力也无弹性,这种现象就是劲法双重。所以处理好双重是练好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关键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第五个概念:“懂劲”。懂劲是太极拳中重点讲述的,拳论讲“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拳论中多次讲懂劲,如何懂太极拳的劲?练拳过程避免不了用劲,太极拳讲用意不用力,不用力可却要用劲,劲是升华、高级和全面的复合性的力。练太极拳只要有动作就必然要用劲,但是如何用劲,你就要懂劲。所以拳论中讲述太极拳懂劲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第六个概念:“变化”。太极本身就是在变化,概念、属性、元素都在变化,太极的关系更是在变化。所以拳论里面有很多变化的学问、应对的智慧,拳论通篇都在讲变化、处处讲变化。比如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等等都是讲变化。所以我们一定要带着变化的眼光去研读《太极拳论》,拳论里面反复强调急缓、快慢、动静、高低、进退、俯仰等等变化。</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把握三条重要原则</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第一条原则:“顺应”。拳论里“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随曲就伸”等都是顺应原则。人处在社会上是一个复杂的环境,我们的生命变化过程中,也是处在一个各种变化的环境当中。人的生命进化过程,就是适应自然的过程,这不是消积适应,是指自己内在变化去积极应对外在环境变化,他有一个积极应对过程,所以这个应对过程最大的智慧就叫顺应。顺应就是借势,天人合一的原则就是顺应原则,人顺事势而生。所以顺应原则是《太极拳论》一个重要原则,是从周易一脉相承下来的,用现代科学来说,就是一个整体观、整体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第二条原则:“中和”。拳论中“无过不及”、“虚领顶劲”、“活似车轮”、“不偏不倚”都是指中和的原则,形神气和,所以练太极拳要有中和原则。拳论中通篇都讲中和原则,这个中和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生命智慧的系统论、系统性。把握了中和原则,就理解了太极,比如杨澄浦在太极拳里强调立身中正,实际上就是强调中和,他大儿子取名杨守中;陈鑫太极拳里边都是强调中和;孙禄堂孙式太极拳太极拳里的核心就是中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第三条原则:“运化”。运化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生命智慧的主动性,练太极拳就一个运化的过程,把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人体内外与自己的生命如何的运化。拳论里“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都指运化原则。</span></p> <p>🌲🌿🌿🌿🌿🌿🌿🌿🌿🌿🌿🌿🌿🌱</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六、王宗岳《太极拳论》全文注解阐释</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王宗岳《太极拳论》论点精辟,文字生动,言简意晐,字字珠玑,被历代太极拳家奉为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要练好太极拳不可不仔细研读,深刻理解其中的内容。</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所谓太极,古人“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易系辞》)。这是我国古代的天体演化论,把太极形容为混沌初分后的阴阳两气,而混沌未分的状态为“无极”状态。也有人解释“太极”是屋中最高处正梁的中心,意为最高、最中心的东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太极图)呈圆形,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似鱼形的图案。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刚柔相济的拳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无极而生”,周敦颐(1017一1073)所著《太极图说》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是根据《太极图说》而立论的。 “阴阳之母也”意指阴阳两气包含在“太极”之中,所以说“太极”是“阴阳之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俗话说,“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练太极,不明理,就难入太极之门,更谈不上练好太极功夫。这里需要弄清,什么是“无极”,什么是 “太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所谓“无极”,其本义是“太虚之初,天地未开,混沌未分,动静无始,元气混而归一。”也就是宇宙的最初状态。无色无象,无声无臭,无形无端,空空洞洞,混混沌沌。古人将此名之“无极”,并以“o”表示。其基本含义是“空”、 “无”,但此时却是“无一物而包万物”。对于人体来说,无极即是虚静,心中一物无所着,一念无所思,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太极”,生于“无极”。“无极一动生太极,太极动静阴阳分,阴阳开合万物生,生生不息理循环。”古人在代表无极的圆圈之中画上一对旋转对称,首尾相合的黑白鱼,代表阴阳,黑者为阴,白者为阳,黑鱼中有一白眼珠,代表阴中有阳,白鱼中有一黑眼珠,代表阳中有阴,阴阳互交,动静相倚,周祥活泼,妙趣自然,这就是太极图。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阴阳的高度融合就是太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白了“无极”、“太极”、“阴阳”,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为我们练习太极拳指明了方向。“不入无极圈,难成太极图”,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静”,使自己进入“无极”状态,全身心地放松, 然后静极生动,在意念的指导下,气沉丹田,主宰于腰,由内而外地按照拳架套路的要领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体会“静极生动,动中求静,虽动犹静”;“开中寓合,合中寓开”;“柔中寓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内动产生外动,外动引导内动”等阴阳关系。只有经过长期的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反复练习,才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开合自如,周身一家”,达到阴阳的高度统一,进入“太极”境界。</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原文】动之则分,静之则合。</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句话是讲太极与阴阳的关系。太极是个浑圆球体,包含阴阳两仪,阴阳两仪互济兼容。静中触动分阴阳,动中求静合太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太极图说》云:“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这段话正是《太极拳论》所含哲理的依据。</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三)【原文】无过不及,随曲就伸。</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句话是讲太极拳的动作要合乎自然。太极拳家陈鑫云:“拳名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也,一丝不假强为,强为者皆非自然之理,不得名为太极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练拳时,宜慢不宜快。平心静气,静心慢练。随着外形动作引动内气在体内无微不至地细细运行,使意气合一,神形合一,顺其自然,渐入物我两忘的境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推手时,表现为舍己从人,不顶不丢,沾粘连随,恰到好处。没有过头和不及的动作,完全是根据对方的动作顺势而为。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论走架或推手,动作和劲力都不可过分或不及。过犹不及,两者都是“毛病”。所以,初学太极拳要讲究姿势正确,动作合度,劲路适当。学习推手,更须力避“顶抗匾丢”四病,而要切实遵循“沾粘连随”四要。“顶、抗”就是太过,“匾、丢”就是不及。走架时上下要相随,虚实要分明,运臂迈步都要曲伸相继,而变转虚实尤不可出现迟重的现象,至于推手,更应“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见李亦畬《五字诀》)亦即“舍己从人”,做到“沾粘连随”,以对方的曲伸为曲伸。反之,如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不是太过,便是不及了。</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四)【原文】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此关键是弄懂下面几个字的含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刚”:即阳刚、坚硬、用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柔”:即阴柔、柔韧,顺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走”:即化劲,“四两拨千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粘”:即像胶一样粘住对方,即用柔劲跟随对方的着力点,“不顶不丢”,并随着对方劲路的变化不断地听劲柔化,使之处处落空,造成我顺人背的有利形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以刚来,我以柔往,以柔克刚,引进落空,粘走相生,我顺人背。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方用刚劲打来,我以柔劲引化,这在术语上就叫做“走”,后人也称之为“走化”。当我顺势地粘随,暗暗地迫使对方陷入背境时,这在术语上就叫做“粘”,后人也称之为“粘逼”或“粘随”。粘,含有如胶似膝粘住物体的意思,但就“粘走相生、刚柔相济”而言,粘是相对从属于以刚制柔的一种方法。同时,走和粘是一个循环。一般地说,前者是以柔克刚,通过走而引化,使敌力失效,并使自己转逆为顺,从而出现敌背我顺的新形势;后者是以刚制柔,即通过顺势粘随进逼,为发劲创造条件,一旦“得实”,即可发放,这也是打太极拳的人所常说的“以柔为主,刚柔相济”的内容之一。而太极推手“沾、连、粘、随”四要,归结起来,也正是这“走、粘”二字了,学者通过亲身实践,悉心体认,就能领会太极拳前辈在教授推手时,分外强调这“走、粘”二字,是大有道理的。</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五)【原文】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论推手、散手,都以对方动作的缓急为缓急,即对方动得快,我也应得快;对方动得慢,我也以慢相随。这就是所谓“舍己从人”和“因敌变化示神奇”。由此证明,太极拳法并不是只要慢、不要快的。而这种随对方动作速率的变化而变化,离不开粘劲的具体运用。《拳法·刚柔篇》所说的“克敌制胜,全在用粘”,即与此意相合,若以武术古典理论来说,早在嘉靖年间(1522~1566),俞大猷就在《剑经》中提到了“粘”字。用“粘”必须熟习柔化。因此,《拳法·刚柔篇》又说:“不谙柔化,何来用粘?”为了练出粘劲,达到粘走相生,缓急相随,借以克敌制胜,后世的太极拳法,不仅强调放松训练,要求“慢中求功”,而且创造了“听劲”、“问劲”、“答劲”等等一系列练习感知敏锐的方法,但这些太极功夫,都不是一日之功所能造就的,必须是日积月累,积功而成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然在盘练拳架时,宜慢不宜快,追求虚静的太极境界。注重意、气、神、形的完整统一。由慢而生灵。“慢到十分工夫,即能灵到十分。</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六)【原文】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外形上虽然千变万化,但太极之理却是不变的。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人说:“法有万端,理存于一。”联系到太极拳法,说明方法变化量虽多,但从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分析加以综合归纳的。《太极拳论》把上面所说的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作为纲要提出来,认为不管太极拳法如何在应用中千变万化,而其动分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走粘相望、缓急相随等基本原理却是一贯的。而这静动、曲伸、走粘、缓急等对立统一的矛盾现象,又都可归纳为“阴阳”二字,阴阳是统一于“太极”的,所以把这种拳法称之为“太极拳”的缘由了。也是上面浅释中已谈到的,把古代朴素辩证法应用于太极拳法中去了。</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七)【原文】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太极拳练习的三个阶段:著熟、懂劲、神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阶段为“著熟”,即把太极拳的外形动作学会练好,规规矩矩地把一招一式练到位,练纯熟,此阶段的特点是只有外形没有内在的东西。有的人身体条件好,基本功好,加上刻苦练习,外形很好看,参加比赛,还可以拿金牌。但却没有太极功夫,只是空架子而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过不断盘架子练习,以外形带动内部,逐步领悟太极拳内在的东西。丹田之气开始饱满,并在体内流动。以意领气,以气运身,以内动带动外动,即以内气催动外形。即所有的动作用内气来带,开则贯至末梢,合则归于丹田。此阶段的特点是,外柔内刚,上轻下重,内外相合,节节贯串,螺旋缠丝,动作自然。推手时,能做到,轻灵圆转,比较自如地化解来力,进入懂劲阶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经过懂劲阶段,再往下练,即可进入太极拳的高级阶段,即神明阶段。所谓神明,即,不可言传,只可神会,人所不知,独我自明。此时,浑圆练成,阴阳浑于无迹,刚柔相济,周身极其虚灵,运动出于无心,鼓舞出于不觉,心领神会,意到劲随,拳内奥妙无穷尽,功夫到时自通神。周天贯通,气血通畅,无微不至,两肾如汤热,膀胱似火烧,五脏六腑得到润泽,再以消化,饮食,怯病延年。练拳时活泼自然,一片神行。周中规,折中矩,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知我之为我身,亦不知任之为督,督之为任,中气之为中气也。练一趟拳下来,气不发喘,面不改色,谈笑自若,完全用的先天自然之气,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外边看不见,内里是力大无穷。外行人看不见,内行人才能看得出。将来发人时,撞着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至此,太极功夫神乎其技矣。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学习太极拳必须从熟练开始,一旦做到著法熟练,就渐渐懂得了劲的变化规律。当然,这必须兼练走架和推手,光靠走架摸劲是不够的。反之,只推手不走架,则推手懂劲的根茎也同样是深不了的。大凡武术训练,其初级阶段,一般都是要求熟习着法,谨守规矩;而达到高级阶段,也就是经过精熟和懂劲的道路,能够随机因敌变化,已形成条件反射,而能不拘守一招一式的成法,这时就达到神而明之的阶段了。什么叫神明《孙子兵法·虚实篇》说:“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拳、兵同源,理无二致。戚继光《拳经·捷要篇》说:“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这就是拳谚所说的“拳打不知”了。但要达到上述神而明之的程度,必须从“守规矩”入手,而渐至“变化无方,心手两忘”。达到这种程度,说明这时已迈入既守规矩而又能“脱规矩”的出神入化境界了。当然,检验的唯一标准仍在于能否克敌制胜,否则岂不都成了空话、大话。“脱规矩”一语,与古人所说的“守法”之含义略同,如:明代庄元臣《叔苴子》说:“教剑者有法,及其能剑,忘其法并忘其剑矣!”又说:“未忘法而用剑者,临战斗而死于剑。”这说明“未忘法”是死守常法而不会因敌随机变化。</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八)【原文】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用力,指用功。今人俗话也有称“用功”为“花功夫”或“用力气”的。但功夫是依靠积累的,一曝十寒,乃积功之大忌。豁然贯通焉,含有“顿悟”的意思。乍一看,仿佛顿悟是偶然的。但若联系到积功既久,那就说明有必然的基础,而绝不是“空中楼阁”高不可攀的。但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练太极拳成熟的过程,在时间上是远比外功拳为长的。所以《十三势行功歌》说“得来不觉费功夫。”因此,同样的“三年小成,十年大成”,练太极拳的人就非加倍用功不可,而且还必须是能得其要领的。反之,不得要领,那就“功成终浅”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说要达到上述“神明”的境界,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靠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九)【原文】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拳虽小道而本于太极正道,太极之道乃中庸之道也。虚领顶劲,不偏不倚,讲的是立身中正,不可前俯后仰,左右歪斜。头为六阳之首,头正,则身躯自然端正。这里,要注意一个“虚”字,将颈部虚虚领起,不可硬挺,否则有害。气沉丹田,忽隐忽现,讲的是行气。气沉丹田,即在意念的引导下,内气下沉,收于丹田。忽隐忽现,是形容内气运行时隐时现,变化无穷,令人不可捉摸。</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太极拳是一种内家拳,是意气神形的运动。“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意为令,气为旗,神为统帅,身为驱使”,所有的动作都是在意和气的引导下完成的。有的人练拳多年仍然没有内气,这是由于练法不当造成的。他们练拳时或只重外形,或僵硬使力,或心静不下来,这些都严重影响内气的培养和运行。太极拳要按照“松、静、沉、柔、绵、缓、整、舒”的原则来练习。所谓松,即意松体松,内外皆松,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肌肤骨节都要松开;静,即为虚静,无极混沌之状也,练拳时,平心静气,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做到静极生动,动中求静,虽动尤静;沉,即沉气,练拳时,沉肩坠肘、松腰落胯、胸空腹实、气沉丹田;柔,即动作柔顺,练拳时动作要柔和,如春风扬柳,似行云流水;绵,即缠绵、缠丝劲,练拳时通过腰脊的螺旋转动和胸腹的折叠转换,带动四肢,而达到周身一家的螺旋缠丝,全身内外上下左右前后无一处不缠;缓,即缓慢,练习太极拳不应追求形式上的快慢相间,而应注重意、气、形、神的完整统一,顺其自然,宜慢不宜快。只有慢练,才能做到以意行气,内外合一,心息相依,神气相合,呼吸深长,气沉丹田,柔顺沉着,完整一气;整, 即劲整。气沉丹田,主宰于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节节贯串,周身一家;舒,即动作自然、舒展大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打拳时,经常留意气沉丹田,久而久之,丹田气足,气足则鼓荡,就可以在意念的引导下,在体内流动,开则贯至四梢,合之收于丹田。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或充盈肌肤,或收敛入骨,做到意到、气到、劲到。这不仅是拳术之道的需要,也是健身之道的需要。</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原文】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几句话说的是推手中舍己从人、引进落空的具体招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彼攻我左边,我左边就虚;彼攻我右边,我右边就空。彼向上攻我,我则顺势上引,使其拔根;彼向下攻我,我则顺势下沉,使其前俯,有如临深渊,摇摇欲坠,愈陷愈深的感觉;彼向前攻我,我则顺势引进,使其摸不着劲,有长不可及的感觉;彼向后退,我则粘随进逼,使之无法换劲变招,站立不稳,无处可退。充分体现了太极拳“舍己从人”、“沾粘连随”、“四两拨千斤”的威力。</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一)【原文】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自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衡量敌劲轻重的准确性,不可有一根羽毛分量的误差;感觉敏锐的程度,要使苍蝇、蚊虫落不到我的身上。太极功夫到了高级阶段,身体十分虚灵,感觉非常敏锐,任何一点微小的外力,如一根羽毛,一只小虫落在身上都能立即感知。在与人交手时,十分轻灵,无论对方如何使劲都能干净、彻底地化解,而自己一点也不露劲,因此,对方无法摸到我方的劲路,而我方却在“沾粘连随”中“听劲”,时刻掌握对方的劲路,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二)【原文】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文在“忽隐忽现”一语之后,紧接着是分别从左右、高低、进退等不同角度,去论证如何使对方感到幽远难及,高深莫测。如是,即使他有很大的力气,也无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了。套句土话就叫“摸得着,看得见,打不着”。进而文章强调了感知能力和量敌精确的重要意义。总之,就是要使对方难知我的动向,而我独能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孙子兵法·谋攻篇》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殆,危险、失败。“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能达到这种地步方能做到所向无敌。</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三)【原文】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所为也!</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他各种武术流派很多,虽然拳架姿势、招式各异,但不外乎是强壮的欺负弱小的,手脚快的打手脚慢的,这些都是先天条件决定的,并不是后天学来的。</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四)【原文】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仔细体察“四两拨千斤”这句话,显然不是靠力气来战胜对方;观看八九十岁的老人抵御多人进攻的情形,快又有什么用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句话的意思是,太极拳能以小力胜大力,能以静制快。拳谱云:“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著名太极拳家李亦畲在《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说:“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缺陷;欲要周身无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胯、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五)【原文】立如枰凖,活似车轮,偏沈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枰”音 píng,《说文解字》:平也。《说文解字注》:平也。此门闻也、戸护也之例。谓木器之平偁枰。与“凖”同义,在此指立身中正;“凖”同准字。《说文解字》:平也。《说文解字注》:平也。谓水之平也。天下莫平於水。水平谓之准。因之制平物之器亦谓之准。汉志。绳直生准;“沈”:chén 同“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平者,称也。立身中正,如称一样准确。松腰落胯,腰如车轴,身似车轮,则能旋转自如,处处运化。《太极平准腰顶解》说:“顶为准头,故曰顶头悬也,两手即左右之盘也,腰即根株也。立如枰凖,有平准在身,则所谓轻重沉浮,分厘丝毫莫不显然可辨矣。” 这是把人体比作天平,有天平的准头在身,就能精确地去称人的分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双重”,其意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方用劲时,我相应地将内气偏沉,不与之顶抗即能保持黏随;反之,我若以硬劲相抗,便形成“双重”,使劲路发生阻滞,其结果必然是“有力胜无力”,“大力胜小力”,这就违背了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小力胜大力”的原则。其二是,自己的重心不能平均地落在两腿上,而应有虚实变化。这样,才能灵活机动,化解来力。因此,要想学好推手,就必须克服“双重”的毛病,否则,难免受制于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双重为病,病于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之不一也。”这就告诉我们,犯“双重”之病就是违背了太极拳以柔克刚的基本原则,经常见到经过多年太极功夫练习的人,不能运化,受制于人,这是由于没有领悟到双重的毛病。在推手时硬顶硬抗,其结果是力大者胜,受制于人也就不奇怪了。</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六)【原文】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要克服“双重”的毛病,就必须搞清阴阳的关系,明白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粘就是走,走就是粘;阴离不开阳,阳也离不开阴;阴阳两者能相反相成,相互辅助,这才算是懂得了劲的规律。走和粘是一对矛盾,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走向自己的反面,没有“走”就没有作为矛盾对立面的“粘”。由于这两者既是互寓的,又是随时可以转化的,所以说“粘即是走,走即是粘”。由于“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以,两者必须相济。而这里所说的“阴阳”,则是包括了太极拳运动中可能出现的刚柔、动静、开合、虚实、轻沉、蓄发、呼吸、走粘等等各种形色的矛盾现象。而“粘、走”,只是太极拳法中较为重要的一对矛盾。不懂粘、走,就谈不上懂劲,当然也就难以自觉地去克服犯双重的毛病了。但要达到懂劲的程度,显然要处理好其他有关的矛盾现象。一言以蔽之,要懂得太极拳的辩证法才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总论拳手内劲刚柔歌》中云:“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一阴九阳跟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是好手;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妙手一运一太极,空空迹化归乌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懂劲”的功夫是阴阳相济,融为一体的功夫。是太极的入门功夫。只有“懂劲”了,才算是入了太极之门。所谓阴阳相济,也就是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粘走相生。要克服“双重”的毛病,须从松柔入手。欲刚先柔,欲柔先松,欲松先沉,欲沉先静。由松沉入手,可得柔劲,而后积柔成刚,刚柔相济,刚复归柔。极柔软而后能极坚刚。</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七)【原文】懂劲之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懂劲,即悟到太极的真谛,也就是入了太极之门。此后功夫蒸蒸日上,愈练愈精,再通过在实践中反复不断地认识思考和揣摩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渐至得心应手,随心所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太极拳套路,动作复杂,千变万化。初学时须循规蹈矩,用心模仿。但练到后来即可悟到,其中的内涵不过是“阴阳”二字。因此练太极,也就是练阴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开合虚实,即为拳经”。“太极拳之道,‘开合’二字尽之;一阴一阳之为拳,其妙处全在互为其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太极拳,缠丝法也。越小小到没圈时,方知太极真神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太极拳九诀全解《乱环诀》:“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相随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八)【原文】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注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字诀》中云:“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称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洽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舍己从人”指随人而动,粘则相随,走则引化,粘连相生,与人周旋,随机应变,伺机随势而定进退化发。在化而不发的情况下,外形是被动的,但实质却是主动的。“舍近求远”,就是俗语所谓“近路勿走走远路--枉费精神了”。因此,这与“舍己从人”恰恰相反,其貌似主动,或者顶顶抗抗,或者在不得机不得势的情况下盲目行动,暴露劲点,结果反被对方利用借力,或者以大力制胜于你,落下实际上的被动。因此老一辈太极拳家常说:“叫自作主张”,意即不问条件和不讲方法地盲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但在现实中,往往有许多太极拳练习者不理解“舍己从人”的道理,“粘即是走,走即是粘”,粘走相生,化打合一才是以柔用刚之真功夫。走为阴形走化而成,粘为阳劲刚法之势。以为“舍己从人”吃亏,麻烦,是舍近求远,没有必要。在推手时,喜欢主动进攻,一味逞强。由于练法不对,欲练愈僵,完全违背了太极的道理。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细辨别其中的道理。鉴于这个原因,我才写了这篇《太极拳论》。</span></p> <p>🌲🌿🌿🌿🌿🌿🌿🌿🌿🌿🌿🌿🌿🌱</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七:王宗岳《太极拳论》(白话对照)通俗易懂</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太极是由无极而生。无极是宇宙天地未开、混沌未分、动静无始、无形无象、无边无限的状态。无极动,生太极。天地初开,有形而未分,是阴阳二气的孕育阶段。太极动生两仪,阴阳立判,阴阳二气化生万物,所以太极为阴阳之母。静极而动,动极而静。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动静互寓,互为其根。这是太极拳的核心理论。太极的概念,是道家宇宙论的基本概念,是对宇宙本体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这种内在的变化规律是自然形成且不可改变的,所以要认识它、了解它,不能违背它。道家把人的个体看做小宇宙,并通过返修的方法使人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所以,太极拳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项目,更注重内修,以求合乎自然之道。在太极推手时,不能失之过分,也不能失之欠缺,要沾粘住对方,依随对方的曲伸而曲伸,做到不顶不丢。人以刚劲进来,我以柔劲相接、化解,称为走化;我得势,人不得势,乘势粘(扼制)住对方,使其不能走化脱离困境,且越发展令对方越不得势。对方动的快,我则响应快;对方动的慢,我则以慢相随。虽然推手在外形上、姿势上千变万化,而这一道理却是不变的。练习太极拳、太极推手,先求招势熟练,由招势熟练而逐渐感悟到劲 力的变化应用,称为“懂劲”;再由懂劲一层层逐步提高,达到神妙、高明、随心所欲。然而,如果要达到高层次,不通过长期刻苦地练习,是不能忽然彻悟其中的道理的。练习和应用时,要求头顶轻轻向上领起,气沉降到丹田。要做到立身中正,中气浩然。气机活泼通利,劲路令人难以捉摸。推手时,左侧遇实则变虚,右侧遇实则令来劲无所着落,遁化无迹。对方来力上攻,我随之上引,使其有越走越高,高不可攀,摇摇欲坠的感觉;对方来力下攻,我即随之向下引之,使其有越走越低,有如临深渊的感觉。对方向前来攻我,我即顺势引进使其有劲长莫及、越进越空的感觉;对方背势时,我沾粘住对方以劲逼之,使其不能走化,越退越感觉紧张、被动。拳练到高层次,其感觉非常敏锐,一根羽毛、一只蝇虫落到身上都能感知来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能立即做出反应;对方摸不到我的劲路,我却能摸透对方的劲路。英雄所向无敌,就是因为练就了这种高深的功夫。武术的门派很多,虽然招势有所区别,总不外乎强壮的欺压弱小的、手脚慢的被手脚快的所制。有力的打无力的,手脚慢的被手脚快的所制,这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现象,与后天的学习造诣并无关系。察究“四两拨千斤”这句话所形容的情况,显然并非以力大胜人。看八、九十岁的老人抵御众人围攻的情形,进攻的人虽然身手很快,却不能取胜,仅凭身手快又有什么用呢?打拳、推手,要立身中正,尤如秤准平衡不偏;圆转灵活象似旋转的车轮。推手时粘接来力而走化就能顺适,虚实不分则产生顶劲造成僵滞。经常见到多年刻苦练功却不能化解来力的人,都被人所制,就是因为没有领悟到双重之病。要想避免双重这个毛病,就要懂得阴阳虚实的变化。粘逼过程中随时可以走化,所以,粘逼的过程也是走化的过程;走化过程中随时可以粘逼,所以,走化的过程也是粘逼的过程。粘、走的关系,也即阴阳的关系,阳不能脱离阴,阴也不能脱离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寓,阴阳相济,才算是懂劲。懂劲之后,越练越精细深入,默默加深认识理解,悉心探求,逐渐达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太极推手(技击)运用的本来是舍已从人的技巧和功夫,许多人却误认为是舍近求远,这种错误认识,就是所说的“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练太极拳的人不可不祥细辩析。以这篇文章做为对太极拳的论证。</span></p> <p>🌲🌿🌿🌿🌿🌿🌿🌿🌿🌿🌿🌿🌿🌱</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八、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意义</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清武学兴盛,概因三人之功:一是戚继光于军旅广兴武术并得心击灭倭寇;二是俞大猷还武于少林并亲著《剑经》使少林再次雄居武术至尊并广开习武之风;三是王宗岳著《太极拳论》,将武学之理论推至高峰。有此三人,方有明清武学之盛世。王宗岳虽无军旅之功名,也无庙宇之推崇,然其所成武学之经典,功不可没也。今之习武者,当深研精读《太极拳论》,方可达明理之境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太极拳论》的武学地位。说到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世人多以为是关于太极拳的门内拳理,殊不知该《论》实为关于武学的综合性论著。据考,该著原名为《拳论》。后人之所以称之为《太极拳论》,原于其开篇首言:“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此文风正如宋明理学普遍之论,且以太极阴阳之理而论述武学理论。因称之为《太极拳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是以“太极”之理来论“拳”,并不是创造了太极拳的理论。所以,《太极拳论》非太极拳一家之理论,而是整个武学理论之经典。凡习武者,若能精读研习之,则无论何门何派,皆可从拳论中悟得技击之理,并得以解答习拳之困惑,使研读者如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也。由此可见《太极拳论》之武学地位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太极拳论》的理论与技术内涵。太极拳论之所以能够将明清武学推向新的技术高度,概因其继承业已失传的上古武技,超越宋元武学之尚力拙技也。从《拳论》的理论与技术高度而言,《拳论》之武学精华主要在于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是阐明了武术之核心。从其对武学之论述来看,所论之技,无不是以敌我实战中所呈现的形态为对象,处处皆在探讨敌我形体、劲路关系之处理,从形与形、力与力之间关系的处理中寻求以巧而胜之技术。如此,则抓住了武术实战之根本,即武术实战,核心在于处理敌我形体、力量、劲路之间的关系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是继承上古武学精华,实现了对“力量与速度”的超越。中国先秦上古武学,贵尚巧而不尚力。此亦成为中国武学之别于西洋武术的根本所在。中国武术之在世界武林中出类拔萃,不是因为其套路花哨,而是因为其技术高超。但武学至于宋元及明初,则偏离了上述方面,多沦为力量与速度之较量,遂处处落于下风,甚至面对倭人也无可奈何。而王宗岳之《拳论》则拨云见日,重开武学尚巧之风,通过“动静之机”而把握敌发力之萌芽弱势而取之,实现了对力量与速度的超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是包涵了诸多上乘武学技法。纵观《拳论》,虽无固定之招式或完整之套路,却包含了非常高超精妙的实战思想和技法。其中通过“随曲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实现对敌人形体运动的把握,通过“不偏不倚,忽隐忽现”道出了实战中对重心的把握及运用,通过“阳不离阴,阴不离阳”达到化发合一,通过懂劲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之境界,通过“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科学揭示了修练武学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如进一步研读,相信会有更多体会与收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太极拳论》对当今武学的指导与启迪。当今中国武术,在散打方面之所以能胜,胜在规则而非技术。如撇开规则,就技术而言,中国散手仍未超越力量与速度较量“怪圈”,于拳法不如西洋,于膝肘不如泰拳,于摔跤也不占上风,通过体力拼速度拼力量,更不如西洋北欧人种。如此技法,如果规则放开,则中国散手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从器械方面来讲,中国武学之器械,几乎很少有人能够进行实战,只能做套路表演以自娱,更无法与日本剑道相并论了。究其原因,仍在于对力量与速度未能在理论和技术突破。而《太极拳论》却早已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从长远来讲,中国武学要真正显现优势,就必须从《太极拳论》中寻求新的理论支撑和技术突破。</span></p> <p>🌲🌿🌿🌿🌿🌿🌿🌿🌿🌿🌿🌿🌿🌱</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结束语:关于整理研读王宗岳《太极拳论》之内涵,暂说这么多。以上是自己对拳论的粗浅认识,仅供各位拳友参考,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时拙作粗浅,敝人率性,喜述理而不善考证。其中如有不够严谨之处,望读者一笑而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