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2020年的夏天来得特别快,“五一”期间,全国多地气温超过35°。炎热高温下,人们总爱戏水,悲剧也随之发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5月2日,四川省达州市两名初一学生溺水身亡。</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5月3日,广西省桂林市3名小孩在当地水库溺水身亡。</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5月3日,陕西省延安市一家五口在浅滩玩耍,四人溺水失踪。</span></p><p>……</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短短五天的假期,已出现多起溺水事故,现在就是溺水事故高发期,正是人们的不重视,导致悲剧一再发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必须马上落实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身上。</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一、防溺水篇</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u>全面了解溺水,做好防范工作</u></i></b></p><p><br></p><p> 每年五月至八月,溺水已经成为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及时做好孩子的防溺水安全工作,不是无用功,在关键时刻能够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以下这三个要点,希望所有学生、家长、教师牢记于心。</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 1.溺水高发时间段:</i></b></p><p> ①下午放学后;</p><p> ②节假日;</p><p> ③周末下午;</p><p> ④暑假期间。</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 2.发生溺水的原因:</i></b></p><p> ①不小心从池塘边、岸边落入水中;</p><p> ②在水中滑倒后,一直站不起来;</p><p> ③身上的救生圈破裂或漏气;</p><p> ④游泳技术不佳,在水中遇到意外惊慌失措、动作忙乱;</p><p> ⑤突然呛水,不会调整呼吸;</p><p> ⑥冒险潜水,因水下环境复杂而溺水;</p><p> ⑦被溺水者紧抱不放;</p><p> ⑧游泳场所设施不良。</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 3.溺水高发地点:</i></b></p><p> ①江河;②水库;③池塘;④海边;⑤泳池</p><p> 以上关于溺水高发的要点,大人和小孩都要牢记于心,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二、孩子篇</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u>牢记安全知识,珍惜宝贵生命</u></i></b></p><p> </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 1.提高对溺水的认识</i></b></p><p> 孩子往往只知游泳好玩,不知玩水的危险,若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缺少安全防范知识,在遇到意外时就会慌张失措,不能沉着自救。</p><p> 溺水绝不是只呛几口水这么简单,更多时候会危及生命。因此,我们既要让孩子学会游泳,也要让孩子学会防溺水。</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 2.牢记防溺水安全知识,不管水性好不好,必须牢记:</i></b></p><p> ①不能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能前往不知水情的地方游泳。</p><p> ②必须经过家长或老师的允许,在他们的陪同下才能外出游泳。</p><p> 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舒服的、不会游泳的不要下水。</p><p> ④下水前先淋浴,做好热身运动,下水后不要打闹,不要潜泳,不轻易到深水区域。</p><p> ⑤游泳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适,如眩晕、恶心、抽筋等等,要立即停止游泳,尽快上岸或大声呼救。</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 3.学会“自救” </i></b></p><p> 溺水前最明显的信号,就是抽筋。当发现自己抽筋时,不要惊慌,尽量放松自己,放松肌肉,停留在原地,等待肌肉状态回复正常。如果发现抽筋继续持续,就要开始自救,轻轻向后躺,尽量保持仰面姿势,将口、鼻露出水面,用鼻子深深吸气,用嘴巴轻轻呼气。尽量放松伸展抽筋的部位,减少痛楚,不要挣扎,坚持到被救援的那一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三、家长篇</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u>担负监护责任,保护孩子安全</u></i></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u></u></i></b></p><p> 溺水事故的发生,大多是源于家长的不重视。请各位家长务必重视防溺水安全教育,做好孩子安全的“把关者”。</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 1.破解对溺水的误解</i></b></p><p> ①会游泳的也会溺水。会游泳,一般是指会在游泳池游泳,但在陌生水域,情况复杂得多。特别在河流、水库、池塘等地方,水下杂草极多,容易缠住手脚,一不小心被水下碎石划伤,更容易发生意外。</p><p> ②溺水时无法大声呼救。孩子溺水时已然呛水,很难开口呼救,更常见的情况时,他们只能拼尽全力在水下挣扎,但是浮不上水面,所以从水面看一片平静,有些家长甚至以为孩子只是在发呆</p><p> ③一个人很难将溺水者救上来。溺水时,孩子已经开始失去意识,一旦发现有人靠近,求生本能会让他用尽全力抓住他,奋力挣扎,最后的结果有可能是一起溺水。</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 2.正确辨别溺水情况。</i></b></p><p> 真正的溺水表现,并非如人们想象的用力挣扎,拍打水面,大声呼救。相反,溺水者会表现得很平静,就是人们所说的“无声”挣扎。他无法大声呼救,因为无法挥手求救;他在水中是直立的,一般只能坚持半分钟;他在失去意识的时候,眼睛不会合上,但眼神呆滞;看起来不像溺水,更像是在安静地玩水;他无法回应任何人,包括父母;他已经完全没有动静,和旁边正常玩水的孩子形成鲜明对比。</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 3.时刻确保孩子安全。</i></b></p><p> 不管孩子去游泳还是玩水,家长都要在旁伴随,不能让孩子私自玩水。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有救生设备和救生员的泳场游泳,不去危险的水域游泳。在孩子下水时,家长最好也下水陪同,就算在岸上也要一直盯着孩子,一旦发现不对就要及时采取行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四、教师篇</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u>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u></i></b></p><p> </p><p><br></p><p> 防溺水安全教育有家长的一份责任,也有教师的一份责任。教师应该多向学生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 1.召开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会。</i></b></p><p> 每年夏季都是溺水高发时期,教师要抓紧时间召开班会,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哪怕是老生常谈,也要再三强调,直到把这一份安全意识深深刻在学生的头脑里。尽可能多收集素材,让学生意识到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时刻谨记心中。</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 2.加强家校联系与合作。</i></b></p><p> 溺水高发期往往是下午3:00-6:00,也是孩子放学后还没回家的这段时间。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老师也要提醒家长留意孩子是否及时回家,注意孩子的去向。平时多跟孩子科普河塘、水库等水域的危险性,不要前往这些地方玩水,放学后应该立即回家。</p> <p> 各位亲爱的孩子、家长、教师,请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道理,尽可能杜绝溺水事件。</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县硕勋小学校 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