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您一个俺所知道的巴黎

阿晟

<p> 记得是1971年春左右,正处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毛泽东主席,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纪念“巴黎公社一百周年”,《国际歌》诞生一百周年的运动(在那个年代什么都叫“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俺知道了巴黎以及“巴黎公社”,知道了《国际歌》和它的作者欧仁•鲍狄埃,更知道了歌词中那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等,正是这句歌词的影响下,咱们中国人民才从黑暗走向了光明,走到了今天的富强。这场全国性的纪念“巴黎公社的运动”持续到“9.13”事件发生后停止。</p><p> 大概是1973年左右,俺在邻居一知青家里翻看到了一本既没有封面,也没有最后一页的小说,小说的字体是竖着排版,用繁体字印刷的旧版书籍。看很久也没有完全读懂是啥书,因为书中的繁体字俺很多都不认识。于是拿着书去问这位知青大哥,他告诉俺这本书的书名叫《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大作家雨果所作,这是俺再次知道巴黎,这些书籍在那个年代都被视为禁书。</p><p>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上映了一部法国电影《虎口脱险》,想必大家都看过,在这部电影里,俺较为直观的看见了巴黎的样子,看到了埃菲尔特塔、凯旋门和巴黎歌剧院等巴黎的代表性建筑。</p><p> 时光飞速的来到2015年,俺的儿子考上了巴黎七大,也就是巴黎狄德罗国立大学。这也是俺,以及俺家与巴黎结缘吧!</p><p> 阿晟</p><p> 2019.12.3于巴黎</p><p> </p><p> 埃菲尔特塔、塞纳河…</p> <p>  夕阳西沉,塞纳河更加美丽…</p> <p>  塞纳河畔练习轮滑的女孩…</p> <p>  傍晚时分,几位来自美洲墨西哥的艺人,身穿他们民族服装,头戴大草帽在埃菲尔特塔前献艺。</p> <p>  墨西哥女艺人…</p> <p>  小号手…</p> <p>  暮色下的香榭丽舍大街</p> <p>  巴黎凯旋门…</p> <p>  凯旋门上精美的浮雕…</p> <p>  方尖塔;这座矗立在巴黎街头的方尖塔原本是古埃及的文物,1831年被运到了巴黎,成为法国的一个重要景点……</p> <p>  巴黎街道</p> <p>  等红灯……</p> <p>  巴黎街头观光车</p> <p>  贴广告的工人……</p> <p>  2019年4月,被大火烧毁的巴黎圣母院塔尖,正在加紧修复中……</p> <p>  书摊…</p> <p>  </p> <p>  书摊上有介绍中国领导人的书籍</p> <p>  水果摊</p> <p>   塞纳河上有很多桥梁,而这座始建于1606年的大桥,虽说叫“新桥”却是巴黎塞纳河上最古老的桥梁……</p> <p>  矗立在新桥上的骑士铜像</p> <p>  一小型摄制组在塞纳河畔拍摄</p> <p>  在新桥上玩自拍</p> <p> 塞纳河桥上拍摄时装秀的模特</p> <p>  卢浮宫广场</p> <p>  卢浮宫广场上拍合影的游客</p> <p> 在卢浮宫广场摆个最酷的posture…</p> <p>一群小学生正在卢浮宫草坪上玩耍…</p> <p>  放学的小学生…</p> <p>  卢浮宫展厅</p> <p>  名画;自由引导人民</p> <p>  名画;蒙娜丽莎</p> <p>  名画; 拿破仑皇帝加冕</p> <p>  卢浮宫镇馆之宝…</p><p> 断臂维纳斯</p> <p>  萨姆特拉斯的胜利女神</p> <p>  来卢浮宫参观的世界各地的游客…</p> <p>  卢浮宫精美的穹顶…</p> <p>  卢浮宫展厅陈列着一件中国古代瓷器</p> <p>  巴黎高校老师把课堂搬到了卢浮宫…</p> <p>  由于法国铁路工会号召全国罢工,导致巴黎街头的公交瘫痪,人们只能骑自行车上下班。</p> <p>  没有市内公交车,只能开着摩托车上班。</p> <p>  共享单车</p> <p>   俺这次来法国,遇上了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全国罢工潮,街头巷尾都有大量的警察在巴黎街头巡逻执勤。</p> <p>   装甲车也开上了街头…</p> <p>  荷枪实弹的军人在街头执勤</p> <p>  警车开道护送国家部委人员上班,其它车辆听到警笛声后自觉靠边避让。</p> <p>  问路的外国游客</p> <p>  拿破仑墓</p> <p>  教堂后面就是拿破仑墓</p> <p> 在圣路易教堂内,上方悬挂着法军在历次战争中缴获的军旗,其中居然还有几面法军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带走的清军旗帜,这也是当年殖民者的罪证。</p> <p>  法国荣军院</p> <p>  圣路易教堂内的拿破仑雕像</p> <p>  在荣军院大院里,四周都陈列着拿破仑时期的铜制大炮,其中有一门体积特别大的炮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大炮上全是用俄文铸刻的文字,表明该大炮是俄国人所造。就不知道该大炮是法国人买的?还是在战场上缴获得来的了。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杀声震天,这些大炮在士兵的操纵下,炮声隆隆,火光冲天,不知有多少人死在这些大炮之下。</p><p> 而今,战争早已远去,大炮现在静静地摆放在这里陈列,告诉人们远离战争,和平是人类最大的希望。</p> <p>  法国荣军院、圣路易教堂、拿破仑墓全景图。</p> <p>  巴黎歌剧院……</p><p> 这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历经十余年的修建于1875竣工,是当时法国上流社会观看歌(舞)剧等重要活动场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咱们国内上演的法国电影《虎口脱险》里,就有大量的镜头是在巴黎歌剧院里拍摄的。可能是因为罢工的原因,也许是闭馆,俺去歌剧院时不对外开放,没有能进入到歌剧院里面拍摄也是很遗憾。平时是可以进入参观,门票约9欧元。</p> <p>  通往歌剧院的大街…</p> <p>  歌剧院精美的浮雕…</p> <p>  歌剧院奇妙的灯柱</p> <p>  巴黎共和国广场。这里就是巴黎市政府规定的游行示威,搞政治宣传的地方。白天这里很祥和,青年人在这里玩着滑板车。而一到晚上,这里人声鼎沸,口号声不断,各路罢工游行示威者就云集此地。还有示威者爬上广场中央的雕塑,把“袖标”戴在雕塑上。</p> <p>  共和国广场上玩滑板车的巴黎青年…</p> <p>  欧洲人喜爱喝咖啡,法国的咖啡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分布着无数的大小咖啡馆。一杯香浓的咖啡能让法国人在咖啡馆坐上一天,无论春夏秋冬季节,无论阳光明媚还是阴雨密布,法国人都喜欢在咖啡馆里度过,这算是法式咖啡文化吧?大多数的法国人不是为去品咖啡的味道,而是一种散慢的、悠闲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的是格调和情调,一般对环境还不算太挑剔,就算是坐在小路口的街边,眼前是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行人也不在乎,这可能也是他们咖啡文化的一种。在路边的小咖啡桌旁坐下来看书、写作、翻看手机、电脑,或者摆龙门阵。咖啡文化往往也是社会活动的一种方式。</p><p>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周恩来、蔡和森等来到法国勤工俭学时,也经常去咖啡馆议事。巴黎的日耳曼大街有家叫“花神”的咖啡馆,据说就是当年周恩来、蔡和森等人经常光顾的地方,这次来巴黎,俺特意去“花神”咖啡馆寻觅当年伟人的印记。</p> <p>  中餐馆…</p> <p>  巴黎街头一家四川小吃店</p> <p>  快过圣诞节了,装扮一下自己的门店。</p> <p>  巴黎老佛爷百货…</p> <p>  巴黎老佛爷百货橱窗的圣诞树</p> <p>  世界各地的游客排队购买时尚用品、奢侈品…</p> <p>  你还记得2015年巴黎多处同时遭受爆发恐怖袭击吗?在11月13日晚9点左右,法国巴黎市区至少有多处公共场所发生枪击或爆炸事件,上百余人死亡的恶性事件。恐怖袭击事发后,当时的法国总统奥朗德宣布法国全国进入紧急状态。</p><p> 巴塔克兰剧院就是当年发生恐袭地之一…</p> <p>  在剧院墙上,悬挂的这牌子上扼要介绍了这场恐怖袭击事件的时间和发生地。</p><p> 上面写到;纪念2015年11月13日在此地的罹难者。</p> <p>  杜乐丽花园</p> <p>  曾经的杜乐丽花园大门</p> <p>  电影院</p> <p>   教堂</p> <p>  拉雪兹公墓,“巴黎墙”。1871年5月,“巴黎公社”最后一批“社员”在这里就义。咱们中国受到“英特那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后,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次俺来巴黎特意来到这里,为当年的就义者默哀。</p><p> 碑上写到;纪念1871年5月21~28日公社死难者。</p> <p>  肖邦墓也在拉雪兹墓地,看得出来肖邦在法国居住期间,他对于法国的影响力以及他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在肖邦墓前,摆放着各地游人献上的鲜花,还有用波兰国旗作成的挽带。 </p><p> 肖邦的代表作品《钢琴协奏曲》、《叙事曲》、《夜曲》等,都是耳熟能详的作品。</p> <p>  法国人的生活很随意,走累了街边一坐吃点零食,看看手机也能打发时间。</p> <p>  时尚的巴黎人…</p> <p>  见过把钢针插在眉骨上做装饰物的时尚达人吗?</p> <p>  浪漫的巴黎人</p> <p>  贴面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