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自幼对小蜜蜂情有独钟,心怀敬意和挚爱,至今已有50年,且容我娓娓道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匙蜂蜜,让我萌生了儿时的梦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四五岁时,有一次,我目睹隔壁邻居用点燃的艾草烟雾去熏饲养在圆木桶中的土蜂,把土蜂赶到另一个木桶里。再用小铲子将蜂巢一块块铲出来放到脸盆中捣碎,用纱布网兜过滤。看到晶莹剔透的蜂蜜从网兜里如涓涓细流缓缓流进脸盆中,闻到蜂蜜散发的芳香时,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口水。于是,我躲在隐蔽处继续偷偷观察邻居将过滤好的蜂蜜小心翼翼地倒入一只瓷罐中,再用塑料布将罐口密封后,用细绳绑紧打上结,将罐放进了他家厨房内菜橱第二层角落里。 早先听大人们说过,蜂蜜比糖还要甜。那天晚上,我做了个美梦,梦见自己尝到了蜂蜜,真的又香又甜。</span></p> <p class="ql-block">图1圆木桶饲养的土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b>20世纪70年代,在山区,每户人家用的是木板拼凑的门,且从来不上锁。第二天早上,我乘邻居全家人外出干活时,便偷偷溜进邻居家,走到菜橱前,发现自己个子太矮,便拖了一条板凳,爬上去,站在凳子上,一只小手抓牢菜橱边板,另一只小手慢慢地向角落里摸去。摸到那个罐子后,慢慢地将它一点点往外移。在解开封口绳子前,仔细察看了绳结的形状,再解开绳结,揭开塑料布,用事先准备的调羹,挖出一小匙蜂蜜,放入嘴里。 哇,蜂蜜真的又香又甜啊!</p><p class="ql-block"> 我舍不得将它一口吞下,足足在嘴里含了10来分钟,才将其咽下。重新将塑料布盖上,并依照原先的样子绑紧绳子,打上结。准备将其挪回时,突然听到邻居大声问:“谁在家里?”吓得我从板凳上重重地摔了下来。顾不得疼痛,一咕噜爬起来,想从后门溜走。但实在是摔得不轻,迈不动脚步了,我被邻居抓了个现行。</p><p class="ql-block"> 事后,我爸将自家仅有的那点白糖拿给邻居,并向他赔礼道歉。我呢,挨了顿板子,真是甜在嘴里,痛在心里。 自从那次偷尝蜂蜜后,我便暗下决心,等自己长大了,也要学养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一张通知书,开启儿时的梦想之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5年高中毕业,老师组织我们填报志愿时,我看到指南上面印着一行“福建农学院蜂学专业面向浙江考生招录3名”。我自小就梦想着养蜂,加上当年较强的逆反思维能力,觉得大部分考生可能会因为招录名额太少,不敢去冒这个风险,便毫不犹豫地将它填在了第一个志愿。我很幸运,顺利地收到了福建农学院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兴奋了好几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校后,我发现学校位于福州郊外的金山岛上,绿树成荫,果树成林,鸟语花香,风景秀丽。就读的蜂学系只有一个蜂学专业,每一届招收40名左右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省份,一个省份最多3人。给我们授第一课的是全国人大代表、时任蜂学系主任龚一飞教授。他自豪地告诉我们,我国唯独只有福建农学院开办四年制蜂学本科,是他亲手筹办起来的,在浙江农业大学任教养蜂课程的是他第一届学生。他还说,按照我国养蜂的蜂群数量和蜂业发展实际需求,从事养蜂专业的技术人才还远远不够,蜂学专业历届毕业生大多分配在省部级科研院校、技术推广机构或进出口检疫检验局工作,成绩差的少数学生才会被分配到地区级的单位,比起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分配会好得多。听完老师的讲课,我对自主选择了蜂学专业更加充满了自豪感,对未来的工作分配寄予了较高的期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一张介绍信,让我梦想成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9年,我们那届毕业生大部分被分配到了县、乡二级技术推广机构工作。我清晰地记得,到浙江省江山市农业局人教科报到时,得知自己被分配到下属的家畜良种技术推广站,觉得专业不对口,当场问那位科长,有没有国营的养蜂场,我想去从事自己所学所热爱的养蜂工作。那位科长说,虽然有国营养蜂场,但我不能去养蜂。因为我是分管畜牧的副局长专程去省农业厅要来的,要为整个江山市的蜂业发展服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头几个月,领导安排我抄抄写写,觉得毫无意义,想辞去工作,跟实习师傅去养蜂致富。1989年本科毕业生见习期一个月工资才106元,还不够买一斤蜂王浆。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知老家父母时,他们坚决不同意,回信说,好不容易供我大学毕业,如今有了铁饭碗,绝对不能丢了这份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之后的13年,我主动与他人合作,开展了10多项蜂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科研项目,在《中国养蜂》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1篇论文获得第六届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01年底,刚满12年工作经历的我顺利评上了高级畜牧师。</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一组数据,让你对蜜蜂刮目相看</b></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人或许知道蜂蜜等蜂产品有益于人体的健康,但极少有人知道蜜蜂对人类的最大贡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报道,人类赖以为食的农作物中大部分离不开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以美国为例,著名的加州大杏仁100%要靠蜜蜂授粉,苹果、蓝莓和芦笋等的比例是90%,樱桃和芹菜占80%,西瓜和李子占65%,蜜桔占45%,可见蜜蜂授粉的重要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显示,蜜蜂是保证人类粮食安全的宝贵因素,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粮食的生长要依赖于蜜蜂授粉。斯洛文尼亚养蜂协会于2015年4月率先发出倡议,将5月20日定为“世界蜜蜂日”,并向联合国(UN)提出申报。2017年,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宣布5月20日为“世界蜜蜂日”,呼吁全人类保护蜜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蜜蜂授粉研究,中国农科院养蜂所与果树所用蜜蜂为果树授粉,取得了显著效果,开创了新中国建立后的蜜蜂授粉新局面。90年代中期,蜜蜂授粉作为一项增产措施,相继在山东、河北、山西、福建等地的草莓和果树授粉上推广应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山市是“中国蜜蜂之乡”,也是“中国猕猴桃之乡”。 猕猴桃属于雌雄异花异株植物,在我国早先全部靠人工授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2001年,我联合果业办、林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技术人员在国内最早开展 “猕猴桃的蜜蜂授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研究证实,只要猕猴桃种植基地雌株和雄株比例得当且花期相衔接,晚间将猕猴桃雌花揉碎的花汁加进糖浆里对蜜蜂进行奖励饲喂,引诱蜜蜂去访问猕猴桃花,利用蜜蜂为猕猴桃授粉可比人工授粉的着果率增加25%,优质商品果产量提高5%~30%。该项目获得衢州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span></p> <p class="ql-block">图2蜜蜂为猕猴桃花授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一场疾病,让我再续蜜蜂情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3年4月以后,由于多种原因,我没有直接从事蜂业管理、服务工作。2014年,我因严重胃溃疡住院治疗。主任医生告诫我,胃病与情绪密切相关,要想完全康复,需要做一些能够让自己感到身心愉悦的事情。 我思前想后,唯有花儿和蜜蜂或许会感动我,让我从中感受到乐趣。 于是,我重新开始留意花儿和蜜蜂,并用手机将花儿美韵和蜜蜂辛勤劳动身影记录下来,配之以文字和欢快乐曲,制作成美篇,愉悦自己,愉悦他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一部手机,让我懂得人生价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年,我用手机抓拍了蜜蜂采集花蜜花粉,为190多种农作物和果树等虫媒植物传花授粉的高清实景照片,给我带来了无穷乐趣。其中,蜜蜂访问椪柑花的照片《风清气正花正香》获得今年《衢州日报》社主办的“拍春摄影大赛”人气奖。我还计划将照片整理出版一本蜜蜂传花授粉的科普图书,实现人生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对花儿和蜜蜂的细致观察和思考,从中领悟到了花儿与蜜蜂之间这种跨越种界、自然和谐、无怨无悔爱的真谛,总结概括了“团结协作、和谐共处,爱岗敬业、甘于奉献”16字的“蜜蜂精神”;原创了10多首以蜜蜂为主题的现代诗。其中《蜂花之恋》发表在《中国乡村》,《蜂之吻》发表在《农村信息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3蜜蜂为椪柑花授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年过半百的我,已经离不开蜜蜂,余生将继续用直观的照片宣传蜜蜂授粉的巨大贡献,为保护蜜蜂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践行自己锁定的“一花一蜂一辈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