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岁月的脚步,只有回首往事,才知道已经走远。 </p><p> 很久就想再到离别几十年的旧地,看看老熟人和那里的新变化。</p><p> 四分场十一队,是我跟随着父母的脚步到达和落户的地方,也是生活、成长、劳动、工作过的地方。有太多的经历,更有和这里父辈、同辈两代结下的深深情感留在这里。感觉就连这里的沟沟塄塄一草一木都亲切。记得那个年代几乎每天都到地里,不是去挖野菜,就是割青草和拾柴火,足迹遍布着这里所有的沟毛地块……。</p><p> 1975年初,总场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十一队,抬筐挑坝、挖大河、耘地、锄地、牵牲口……,摸爬滚打了2年半后,于1977年7月招工进入了工厂……。这一切共同柔和在一起,烙印在记忆深处是永远忘不掉的。</p><p> 2020年5月5日,迎着朝阳怀着特别的心愿,兴奋地回到阔别已久的中捷四分场十一队。</p><p> 此时的十一队住户,早于几年前陆续搬迁出了老住宅,住进了崭新宽敞的新楼房,而原来的老土房和砖房大都夷为平地,站在原址,看着眼前拆迁后留下成片的空地,长着杂草和零星无人居住的旧房,感叹和自言到:全变了!那些曾经熟悉的地方,完全陌生起来,难以辨别出记忆中老房屋和道路详细位置了……。</p><p> 发展变化速度让人吃惊</p><p> 十一队最早都是住集体公有制土坯房,它是按10间一排建的,门外公共通透开放,小孩子能跑来跑去,到各家邻居串门玩……。由于住房紧张,大多数人家都住着单间,到后来,开始在房前空地上,自己再盖上一间小房,夏天是用来做饭,平时放烧柴和堆杂物,随着时间推移,情况在发生着变化,为解决新婚职工和家庭人口增多的需要,又开始增建了两间一户的家属住房,就这样十一队有北向南和向东不断一排又一排地扩建起来……。到上世纪70年代末才陆续增加了以红砖砌成的干部与职工住房,80年代单位出现了集资住房,90年代实行房产改革归为私有,开始有了批地基建私有砖房,2010后农场新的建设规划有平房拆迁换新楼了,四分场其他生产队也都去消了,集中搬迁到十一队的新楼小区,出门有公交,十分便利,真是沧桑巨变呀!</p><p><br></p> <p> 这是十一队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打出的一口地下深井,解决了吃水问题,成了生活在这里的淡水来源。</p> <p> 一口老机(水)井,和水渠周边的情景。</p><p><br></p><p> 看着现在静静地矗立着这一方一圆的蓄水池,让我想起,农场从1964年黄河给“断水”后,从农业种植水稻田开始改种了旱田。十一队人生活用水要到现在的水井南面的水渠(方型蓄水的水坑)来担水,家里大人忙时,就叫两个小孩子来抬水,到了冬季要凿开厚厚的冰才能取到水,水质差,且有些咸,水少时还会取冰回去化水吃……。</p><p> 为了解决吃水,1966年开始打了这口300多米的深井,吃上深井淡水,人们都无比地高兴,这里成了早、中、晚家家户户来担水繁忙的地方,因为只有两个接水口,人们需要排成队伍来等,来担水时会老远就打招呼……。</p><p> 这一幕幕场面,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一样……。</p> <h3> 机井前的大水渠</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十一队与分场有关介绍</b></p><p><br></p><p> 中捷四分场行政管区包括:十队、十一队、十二队、十三队和十四队,共5个生产队和其他企事业单位。 </p><p> 十一队位于,中捷友谊农场内东西斜向主干公路线上(现黄赵公路),西距总场部10公里,东距渤海10余公里处。</p><p> 这里的耕地面积很大,一眼望不到边,东西有9华里,31个毛,南北5华里,分为3斗和4斗。</p><p> 说明:“毛”是指耕地编制(号)名称,即一块耕地称为1个毛,它南北长2.5华里,宽100米的长条地。每一个毛之间建有地上灌渠,俗称甜水沟,再间隔一条地,建一条地下排水沟,俗称咸水沟,相互间隔排列。由西向东来称为1毛、2毛……至31毛。“斗”是指地块南北方向地域区分名称,有大的灌溉渠水系与机耕路分隔而成。</p><p> 农场耕地,具有能灌溉和治理盐碱的完备排水系统,适用于农业机械化大规模作业布局,较早地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并能同时满足水田和旱田不同作物种植,成为北方高产稳产农业生产基地之一。</p><p> 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一大批建设农场的开拓者---来自国内四面八方的父辈们。</p><p> 自1956年建立中捷友谊农场以来,一批农场建设者们,来到这一大片荒芜的渤海滩涂,喝咸水住草窝棚,在小咬蚊子施虐的环境下,通过挥汗如雨辛勤的劳作,挖沟筑渠平整土地,将昔日芦蓬苇洼变成了一望无际稻花飘香丰产良田和赛江南的鱼米之地。</p><p> </p><p> 十一队拥有耕地面积近万亩,从耕种到收割运输全部机械化。</p><p> 最多时男女职工各一百多人。除了机务组配备的机务工人,一个生产队有着许多工作分工,如马号,负责养马、放马、运输;牛号、猪号、鸡号、菜园、瓜园、果木园、负责地方职工生活需求;木工组,后勤组,职工食堂,田间管理等多项生产活动,都需要人工。</p><p><br></p><p> 最早在上世纪60年代的十一队,河南部分,有东西两排房屋向南方向推进排列着。分别有5排土坯家属房,3排单身土坯宿舍,一排土坯仓库,一栋青砖大礼堂和职工食堂连体建筑,一排红砖建成的队部。河北有6排职工家属土坯房。后随时代不断地扩大居住建设面积。</p><p> 十一队向南5华里是十二队,向北5华里是十队,向东5华里是十三队,十四队较远在十三队北5华里地方,那里向东即距离海堡很近了。</p><p> 那时上班打钟,听到声响就去上工,收工是看职工礼堂前的一根高旗竿,看到上面升上一面小红旗时,即是到了收工的时间。</p><p><br></p><p> 四分场场部就坐落在十一队毗邻的东半部</p><p> 分场部有前后两排各10间的红砖房组成,最吸引人的是,后排东头的电话、广播室,话务员头戴耳机手提一个插头(带弹簧软线)从不同接孔里来回插拔交换着……。</p><p> 前排房东头两间是卫生所,是分场内职工家属、大人小孩看病拿药与打针的地方,那个时候病厉害了才打针(用医用注射器),几乎很少看到给人输液。西头是兽医站,室外有一个给马看病用的木架子,马匹会被用绳索固定到里面,兽医用一根软胶管从马的鼻孔中插入胃中,然后再用一个漏斗在上方倒入药液……。</p><p> 穿过分场的两排砖房,是一条南北走向土道,这条道的两旁的建筑和单位却随着时代不断演变着……,翻开旧页的历史为: </p><p> 在道西,卫生所前是一小一大不深的水坑,中有一条贯通东西去商店的通路,坑前是一排红砖机务队队部,再前是机务队的一排土房和一栋青砖大修理车间,最后是一个较大的露天农具场,放置各类有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赠给我国的各类农业机械设备,最大型的动力设备还有斯大林80号履带车,在四周围的水沟上生长着手臂粗的荆条树……。机务点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改变体制独立出一块机加工车间,开发生产气刹管产品,销往国内,转折在是在83年,机务点与四分场五金厂合并为液压管厂,发展成省优液压管总成产品和车灯生产厂所在地。</p><p> 路东,分场部对面是十一队小学,前后两排土房,东头有一堵土墙形成一个院落,北房有三间教室,东头有两间老师办公室,南房有邮局、储蓄所和住家。小学后面是筑起的农业实验田。而向南是青砖老商店(最早叫供销社),商店前是机务站青砖职工食堂,后来成为早期的四分场初中教室,再后来成了分场粮站。食堂东是一排机务队家属土坯房,在中间有一处小水坑,除此向南是一大片闲置的耕地空场直到一座发电站(这里后来成为五金厂轴承生产车间),最后向东南是分场粮站,后成为五金厂和理发器具厂发展所在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十一队原址上随拍记录</b></p><p> 这是机井前的大水渠,原来它东西宽和南北长均不足百米,到夏天时,人们都会到里面洗澡,里面水深能过人头。蓄水用于浇灌水渠前面的一处菜园,菜园种出的蔬菜用来满足供应本队职工和分场干部家属。</p> <h3> 原四分场机务修配站的车间(后并入液压管厂及成为液压附件厂),现依然还在。</h3> <h3> 这是液压管厂的东部外厂景,原来的连排房都拆除了,厂区内建有两座基站铁塔</h3> <p><br></p><p> 幸亏遇到一位老熟人,他叫邢建清,虚岁68,身体很好,相互问候过,他热情地又帮我解答所在位置和一些过去的老住址……</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合影留念</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的十一队小学</h3> <h3> 原四分场卫生所,现在建成了一幢小楼。</h3><h3> 此处原四分场部,早已撤制归农管委,办公室大院里的办公室房屋都拆没了。</h3> <h3> 这是原商店(最早叫供销社)前面的机务队食堂,后改为粮站,仅存西头的三间房,东面都已拆除。</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中的十一队</p><p><br></p><p> 在十一队居住,是从童年、青年到步入中年,风雨相伴至1994年4月,才工作调离开这里(四分场),刚好在这里呆过34个春秋。真可谓,这里成为了生命旅途中最宝贵的一段历程,有割舍不断的情怀。</p><p><br></p><p> 说起十一队,往往不但纯是十一队。因为在这里还有许的单位都建居在这里,像分场部、十一队小学、分场中学、卫生所、商店、粮站、邮局、储蓄所、发电站(后来的供电所),机务队(又称机务点和修配点)陆续增加了:五金厂、开沟队、打井队、秀花厂、建筑队、养殖公司,液压管厂、液压附件、理发器具……。家庭住宅的房屋也都一排一排的相互连在一起,而且共同吃的一口井水,不管是那个单位的家属还是子女,大都到十一队参加过劳动。</p><p><br></p><p> 现在虽然很多房屋建筑都拆了,场景变了,但过去的事情并不会忘记,会一生铭记着十一队这些老地方:</p><p>十一队的河南河北</p><p>十一队的老礼堂</p><p>十一队的老队部</p><p>十一队的大水渠</p><p>十一队的场院</p><p>十一队的氨水罐</p><p>十一队的马号、猪号、鸡号、菜园、瓜园、果木园、机务组、农机场……</p><p><br></p><p> 有与父母相伦的叔叔、大爷、大姨、大娘和街坊邻居们,那些和蔼可亲的笑脸想起来还都浮现在眼前。</p><p> 还有每当有放映队来演电影,是让孩子们最兴奋的一件事,会早早的拿上小板凳,来到老礼堂前的露天广场上,在靠近银幕的地方占个位置……。夏天会爬到房顶上去乘凉,或到大水渠水中泡凉到很晚才回家……。</p><p><br></p><p> 有十一队都熟悉的老人,并亲切地称呼:烧水的聋老头、保卫的王大爷、爱勤俭的大老温叔、养猪的老泰叔(王风泰)……。</p> <h3> 十一队路口大桥(新桥),过去这里是:</h3><h3> 过大桥,在南北走向的公路旁,左侧就是十一队及分场等单位办公与职工家属房住区。右侧是最早为大车店,它是南北两排10间土房和东西各有数间侧偏房合围起来的一个大院,到后来成了十一队机务组及木工后勤杂存和养鸡的地方,在它的东南外有一处水泥浇筑的氨水罐,于2019年初给彻底拆除了。</h3><h3> 大车店南有一个很大的场院,它是用于地里收获来的农作物进行晾嗮、脱粒和暂存的地方,每到麦收和秋收季节这里堆满了麦子和高粱穗垜……。</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站在十一队十字路口,环视四周:</p><p>1、西南角,原为大车店,和打谷场院,现都是个人新盖的宅基地单元住房,为3大3小共6间院落式住宅。</p><p>2、东南角,原十一队和分场及各单位住宅房通拆,但尚有残存未彻底拆掉的零星旧房屋。</p><p>3、东北角,原河北老住宅区,老房早已拆除,现盖的都是高大的建筑,因时间关系没有实地考察,具体不详。</p><p>4、西北角,原马号,牛号,猪号,现都荡然无存,有新的建设,未实地考察,实情不详。</p><p>需要说一说这里的马号,它属于马车班组,大马车4辆,每辆车套三匹骡马,负责长途运输和生产需要。牛车一辆,驴车一辆,四轮车一辆每辆套两匹大马。</p><p>所养马匹很多有几十头,每年有母马繁殖生一些小马驹,还有骡子,少量的驴。很多马匹需要有人白天去到地里去放,一般会有两人一起出去骑着马去放。回来时会圈入马栏,马栏很大,呈圆形,周围挖的是深沟,只留一个进出口,马匹进去后用一根悬空横木挡住即可,夜晚还会有专人喂铡碎的青草饲料。</p><p>……</p> <h3>这是有十一队向南通往十二队的公路,现已是连通到化工大道的干线,路西,原来是十一队打粮食的场院,后全部建成了个人审批地基盖成的标准住房,现在尚未拆迁。</h3> <h3>原四分场五金厂南用推土机推出的一个养鱼池。现如今池边上生长着茂密的芦苇。</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过去那一代人打草卖钱是一件平常事</p><p>这是农场生长在沟塄上的芦草,无足为奇,却翻开我一段抹不去的记忆,那是上世纪60~70年代初(在我去总场上高中前)时期,清早天不亮(这个时间约4点多一点)就拿起镰刀和绳子,有隔壁的邻居宋大娘叫着下地,去割一捆青草,用双肩背在身上步行几个毛,交到十一队马号过斤秤,打一张斤数白条(年底兑现),然后回到家吃饭再去上学。有人会问起那么早会困不困,当然会困,起床后都先用手去揉揉眼睛才清醒一些。那个时代家庭经济条件差,打草是为了家里赚上一点点零钱,那怕多一分钱也是好事,当时买一张白纸(俗称粉连纸)是4~5分钱买一张,裁剪并用钉书机钉成一个32K张能当算数又能来写字的本子。当时青草每斤是从刚开始收一斤4厘钱(100斤/4角钱),收到秋季降为一斤2厘钱,但还是愿意去打,因为这是业余时间唯一赚钱的好机会。全队的家家户户的情况都一样,打草在那个年代算是一种平常事。</p> <h3>十一队和其他四分场生产队合并一起的新小区</h3> <h3>小区南面,是原十二队北面的一条排水沟及机耕路。</h3> <h3>十一队与十二队相交界的桥头</h3> <h3>这条排水沟向东出去5华里,有一处土坯住宅,叫八间房的地方,上世纪70年代前就被废弃无人居住了。</h3> <h3>路南的位置,是原来是种马站,最早叫畜牧队,在路西和路东很远处有烧砖的砖窑,后来给推为平地,没有了踪影。</h3><h3>在种马站北有一大片碱地,上面分布生长着一种非常耐盐碱的植物,当地称为海椹子,它成垜生长,枝条层叠扩散向四周蔓延,枝条木质较硬,叶片比黄豆粒大,型如水滴,半透明,果实绿色,逐渐变红到紫黑色,果实圆润比黄豆粒略小些,有弹性,麦收前它的果实成熟,小孩子特别爱到这里来采食。嚼在嘴里液汁出来发甜,内有木质圆核吐出来,吃后嘴唇会被染成紫红色。小孩子之间拿它闹玩,用两手指一挤压会喷溅出一股液汁来……。</h3><h3><br></h3><h3>不知什么原因,现在这里海椹子一棵也没见到,而感到奇怪和可惜,我想,这种地方特有的物种,如有发现一定要保护好,不能再让它消失!</h3> <h3>再向东的情景</h3><h3><br></h3><h3>上世纪60年代,在十二队好像是15毛机耕道的北边缘,排水沟上,生长着一棵粗大的国槐,估计树龄要有几十年甚至会有百年,后来不见了,过了很久又发现在机耕道南沟里生出若干较小的榆树来,但现在什么也没有,荡然无存……。</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植物</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3><h1 style="text-align: left;"> 这里有独特的地里条件和环境,生长着许多耐盐碱的植物。有于地面宽广,沟塄空闲地里有着丰富的植物种类,下面是随拍到的顺作简介。</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p style="text-align: left;"> 1、黄菜:</h3><p style="text-align: left;">这是一种地方耐盐碱野生植物,当地叫它黄菜,这是它的幼苗期。</h3> <h3>它可以食用,而且很美味,方法:将黄菜的嫩枝用手掐下来,用开水焯过,待温后放到手中,用双手合十挤出水分,切大刀(寸距)后装盘中,然后倒上调料(食醋、生抽、少许食盐和蒜泥调和)最后点些麻油(北方称香油)即可。</h3> <p>2、毛牛棵(学名:西伯利亚紫丹)</p><p>它适合盐碱土壤,春节开白花,结圆形果实,有8毫米左右。没人吃它,也不知有否药用价值。</p> <p>3、曲曲菜(学名:苦苣菜)</p><p>嫩苗时带一段根采下,清水洗净,即可生食,也可以沾着面酱吃。口味:微苦。</p> <h3>4、曲曲菜娘子</h3><h3>它比较苦,无人食用,一般多采回来喂养家兔。</h3> <p>顶杆棵(学名:萝藦)</p><p>它是一种草本爬蔓植物,嫩的果实可以入口咀嚼,老了就像絮一样,无论是茎和叶只要掐断都会流出白色的浆液,并且粘到衣服上不易洗掉……。</p> <h3>苦菜子(中药名称:败酱)</h3> <h3>路边开黄色花的苦菜子</h3> <p>野菊花棵(阿尔泰狗娃花,是菊科狗娃花属植物,经济价值不高。)</p> <h3>十一队新区路边生长的紫穗槐,过去它是用来编制筐篮的好原料。</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鞭芽子</p><p> 这是一种野生耐盐碱土壤草本植物,它春天抽茎贴地向前无绪的一节一节的生长,茎能生长达一人多长。当地人常在麦收季节前后用手来(方言,拽的意思。)下来,捆成小捆,放置高处通风晾晒,防雨淋,再码放在一起可长期储存。</p><p> 它是一种可以手工编制草帽的好原料,夏季戴上它防晒又防雨……,用它还可以制成炊帚等工艺品等。</p><p> 过了麦季,它的茎节出会生根发芽,并可以适应平地和沟坡近水的地方成片繁殖生长。</p> <p>阳沟菜,它是一种耐盐碱植物,开春生长出来可以在野地里现拔现吃(除了根全能吃掉),现在已开花了,咀嚼时口感偏老,吃着有筋不能吞咽了。</p> <h3>“羊胡苗”,它多生长在麦子地里,成片生长,开粉色喇叭花,然后结籽粒,成熟时变黑,根茎在收麦子后犁地被翻出,过去人们会捡拾回家,洗去泥土,上锅蒸,吃着绵软且能充饥。</h3> <p>刺儿菜</p> <h3>茅草</h3> <h3>地黄</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一队油菜地</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其他单位残存的建筑物</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 <h3>仅存的一栋,上世纪85年液压管厂建的一栋家属院平顶砖房。</h3> <h3>老五金厂后面的位置</h3> <h3>所残留下来的三间土房</h3> <h3>原液压管厂东的一条公路路口。</h3> <h3>残存的一处未拆除老粮站(过去是机务队食堂)周边的情景。</h3> <h3>这是尚未拆除无人居住的一处,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土坯房。</h3> <h3>原分场部家属住房</h3> <h3>十二队最北的一条机耕道</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返途</b></h3> <h3>四排支,四道桥。</h3> <h3>四分场通总场的路段</h3> <h3>四道桥公路南这一条排水沟,一直向东,经十三队拐向北通往大海,这里面过去鱼、虾、河蟹很多,小时常在里面摸鱼。</h3> <p>四道桥,是十一队通往总场部公路行至一条南北农灌渠上面所架设的一座木结构桥梁。灌渠从南直通到底是十队西北角的位置,到此处灌渠左面的四排支上有一座第二杨水站,泵房内安置着四台巨大的水泵,这座扬水站的功能是即能将四排支的水排到通海的大河里去,又能将上游通过石碑河调来的黄河水通过这座泵站扬到地上这条灌渠中,再通过灌溉系统输送到四分场的每一个生产队和每一条大田中,为种植水稻和后来灌溉冬小麦发挥作用。</p><p><br></p> <h3>三排支</h3> <h3>三道桥</h3> <h3>返回到三道桥西路北,见到成片的毛牛棵。</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附 收集图片</b></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范春杰 马永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崔英才 赵老师【徐立军】</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范春杰 崔英才</h3></font></h3> <p>范和平(十一队会计范锡三长子)</p><p>张建国(十一队队长张万海长子)</p> <p>李世强(父亲原四分场老商店工作)</p> <h3>许云良(父亲原四分场老粮站会计)</h3> <h3>曾经在十一队一起长大的发小,又是高中同班同学,这是在2019年12月都已退休后拍。</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张建华(原四分场分场会计张培成长子)合影</p><p><br></p> <h3>本人和邹鸿升同学(父亲曾在四分场十三队砖厂食堂工作)</h3> <h3>同学</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来农场</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来农场迄今已经60周年了(1960年4月~2020年5月)。</p><p> 在我5虚岁时(1960年春),跟随父母乘火车,再步行,有山东来到了河北,这些经历还刻印在脑海里,历历在目。</p><p> 到达地方已是夜晚,昏暗的屋内一盏油灯发出光亮,空气中散发着一种刨花特殊的气味,以后得知当晚没有住处,只有临时居住在一间木工室里凑合一夜……。</p><p> 从那时起,我也逐步明白,已是到了河北省一个叫中捷四分场十一队的地方。</p><p><br></p><p> 开始我们家住在十一队河北一处低矮的土房里,十一队分河南和河北两部分,河北共有几排土房,房前是一片开阔地,一眼就能看到一条地上河,河的南北两侧是被挖出的方水池,池水发咸,风吹着水面,推向池边生成一道泡沫,上下起伏着……。河上有一座隆起砖木结构桥梁,可以通行人和重载车辆,河中常有流水,从水流上看是向东流去……。</p><p> 桥南是一条较宽的土马路,向西通往总场部和黄骅,向东通往十三队,继而是立垦桥,由桥直行向东南路是去七分场,转弯向北到炼油厂和去海堡。十三队向北到十四队。沿这条马路南边是一条深沟,后来知道它叫排水沟并通往大海,沟上有一座桥与土路相平,无护栏,沟里也是常有水,一但下雨河水上涨,会与土路相差很少,水流很急,还会出现漩涡……。</p><p> 四分场属于黑黏土地,下雨后,路上到处是泥巴,光着脚板走路会打滑,一不小心就能被摔倒,弄的浑身是泥,但天晴过后,被太阳一晒,泥巴又会变的很硬。所以有一句顺口溜描述到:“湿着粘,干着硬,不干不湿弄不动”。那时的儿童很少有玩具,男孩往往爱玩泥巴,就是用湿土加水柔软,然后用这团泥,用小手按出一个平底如碗状的物体,一只手托起,然后反过手掌,用力将它摔向地面,嘭的一声响后,在原来的泥碗底部破出一个洞来,开心地笑了,笑的是那么的无比……。</p><p> 有时会让屁股直接坐在土地上玩,根本不知脏净,走时,站起身来,用手去拍拍屁股走人,想想挺好笑。</p><p> 童年时期,充满着无限好奇,那时平坐在土地上,就能看到很远的地方,瓦蓝的天空,天穹美幻,地平线上不时地有白帆缓缓地移动,直到消失出视线,远在天边的白帆是那么美妙和诱人……,很想知道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p><p><br></p><p> 儿童时期总是充满着好奇、疑问、顽皮……,在夏天,小男孩会光着屁股,脱下鞋来赤着脚到处乱跑。条件虽很差,孩子们总能以身边的砖头、瓦片、石子、泥土……,进行着自娱自乐,抒发着天性……。</p><p>……</p><p> 岁月长河,改变着人和环境,无论人离开多远和多久,幸福地回想起十一队过往的的人和事,油然感觉,这里的人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里就是故乡,成为一生割舍不下的浓浓情怀。</p><p><br></p><p> 做为我们农场成长起来的人,也属于农场第二代建设者,有很多已经退休,对于农场初期的面貌都还记的,亲历了过去,也见证了现在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应该为生长着这片热土而感到幸运、欣慰、幸福和自豪!</p><p> 尽管我们都跟随着父母来自四面八方,或者出生在这里,但都已经视为这里成为自己的故乡。</p><p> 尽管我们口音还有父母影响的原籍声,但口音基本本地化,并对于本地方言会感到特别亲切。</p><p> 对于中捷,可说成是一方移民聚集地,这里的人民团结、包容、开放、进步、向上朝气蓬勃。</p><p> 对于离开自己成长和工作过的中捷四分场特别怀念。也特别想念1975年~1977年7月在十一队青年一班、三班和菜园组一起劳动的工友们,怀念菜园组长尤殿yuan与三班长张金营这两位老人,想念十一队的父老和同辈人。想念五金厂、液压管厂、液压附件厂一起工作奋斗过的同志们,特别想念儿时一起玩耍长大的小伙伴们……。种种过往和感想,不能一一述说表达,最后衷心地祝愿大家健康!幸福!快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附地理解释说明</p><p>黑龙港河(现称为南排河):下游是南排河镇,隶属于黄骅市的一座鱼港,它原是渤海通往内地的一条航运河流。</p><p>紧挨着黑龙港河北面的一条河,叫:30米河,它在南大港农场境内。</p><p>黑龙港河南面的一条河称:石碑河,在中捷境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p>